原標題:從潮玩到古董、從3C數碼到閒置衣物……中國這個最大的閒置交易平臺進行了戰略升級
山哥是潮玩愛好者,其收藏的單品達七、八百件,價值接近千萬,還收藏有全世界僅此一隻的熊王。山哥線下經營著一家潮玩實體店,線上,山哥在閒魚的年交易額達到200萬+。
曾經,山哥在閒魚上收奈良美智的夢遊娃娃時,認識了一位擁有全世界所有400%熊的香港朋友,頓時引為知己。
90後三國歷史發燒友名揚,是一名職業主持人,也是1/6比例中國手編金屬戰甲和武將DIY愛好者。注收集小比例古代武將、盔甲藝術品五年時間,有不同歷史、成系列的武將人偶100多個。
名揚堅持通過快手、閒魚等平臺,科普和宣傳中國古代文化和小比例手工甲收藏經驗。曾被多家媒體採訪報導,圈友稱其為「會長」。
不管是山哥、名揚,在閒魚上,能看到各色的人,他可能是一個古董愛好者,復古創作者,潮牌主理人……
2014年6月,在阿里巴巴園區的茶水間裡,一個28人的小團隊日夜趕工。三個月後,一個名為「閒魚」的App正式上線。這個脫胎於「淘寶二手」頻道的阿里巴巴旗下閒置流轉社區,是中國新消費時代的產物。
如今6年過去,閒魚已經是國內最大的閒置交易平臺。
2020年12月1日,閒魚在其2020年品牌戰略升級發布會上,推出「無憂購」「會玩社區」「新線下」三大業務。
「今年閒魚品牌升級的一切行動,都圍繞提升信任展開,『信任』是打開閒置經濟大門的唯一鑰匙,在標品做好信任交易,在非標品做實信任關係,在線下做好信任場域,有利於『讓閒餘上閒魚,將浪費變消費』」。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湯興(平疇)說。
國內閒置經濟蔚然成風。從3C數碼到閒置衣物,從二手車到母嬰二手,過去一年,閒魚上架物品達10億件,賣出1025萬單奢品,一線城市好物有31%流向四線城市,Z世代(95後)佔平臺用戶35%。
閒置經濟的信用背書
一隻頂級潮玩單品Bearbrick1000%熊售價可達42萬,沒有信用背書不行。
「用戶要平臺撮合交易,也需要平臺擔保交易;既要一個自由市場,也要一個規範市場,好物品、好價格、好服務,缺一不可。 」湯興說。
為此,閒魚將在奢品、手機數碼、潮鞋潮玩、美妝四大領域推出「無憂購」服務,提供「包真、包退、包郵」三包服務。
據悉,無憂購是一套由服務商提供回收、鑑定服務,平臺嚴把質量關、客服關的全方位服務體系。用戶能以二手價享受新品服務,「信任交易」得以提升。
魚運營與市場總監靳科(唐宋)稱,除了「無憂購」,閒魚也推出了48小時省心賣。省心賣與無憂購,是服務的雙向升級。在此頻道發布3C數碼等商品,如48小時內賣不出,平臺以兜底價買入。「有人在乎價格,有人在乎時效,創新就是要讓用戶省心」,靳科稱。
閒置交易的信任場域,還可以從線上到線下。正如許多消費者習慣實地購買家具,買閒置物品,「看一看」還很關鍵,「摸一摸」依然重要,「聚一聚」也有意義。未來三年,閒魚計劃與 20個城市共建閒魚基地,在50個以上城市鋪開閒魚小站,將閒魚集市推廣到 30個城市。
湯興認為,今天閒置交易平臺「能夠提供的最大服務可能不再是一件具體商品,而是一個信用場」。
閒餘上閒魚,浪費變消費
浙江建德的陳杰是一名「再生藝術家」。去年以來,他用廢舊縫紉機、修鞋機、磅秤等做了不少再生藝術裝置。別人眼中的廢鐵,他1.5元一斤淘回來,不僅起死回生,還能賣出高價。在他啟發下,有用戶索性寄了舊車零部件給他,讓他代為改裝成一個燈。
從淘寶到閒魚的商品流打通,加速了物品循環流轉,年輕人擁抱新品也不拒絕二手。雙11之前,他們自稱「吃土少年」;雙11之後,則出掉閒置物成為「回血青年」。
數據顯示,從2018年起,除了C2C閒置交易外,閒魚為超過325萬用戶提供了閒置舊衣回收服務,為超過70萬用戶回收圖書,有大約150萬部手機、60萬大家電得到了環保回收。換算成螞蟻森林能量,大約能解決16736畝荒漠化問題。
在湯興看來,閒置經濟站在了一個最好的歷史節點。從去年的垃圾分類到今年的光碟行動,反對浪費、綠色發展正成為時代主流、社會共識,「閒置經濟是真正的共享經濟,因為共享的本質不是去創造過剩的閒置,而是去有效地消化閒置。」
「循環經濟應該是一個動詞」, 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說,「更多年輕個體參與進來,實踐起來,可持續發展的低閒置和無閒置社會就能到來」。
(文章來源:周到上海)
(責任編輯:DF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