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野餐熱帶火戶外經濟

2020-12-12 臺海網

環島路一家大酒店的草坪上,市民預約後前來野餐。 (記者 張玉榕 攝)

野餐最近在廈門火了起來,海邊、公園裡、戶外景區野餐的遊人不少。(記者 張玉榕 攝)

黃厝海灘上野餐的人們。 (記者 柯愷筠 攝)

臺海網5月26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夏日周末的午後,樹蔭處鋪開一張顏色豔麗的野餐墊,擺上精緻的下午茶,固定好氣球,與閨蜜吹著微醺的海風,享受野餐的愜意;一小段野餐的視頻發上抖音、朋友圈,頓時引來眾多好友點讚……

隨著氣溫升高,「野餐」在廈門火了起來。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在環島路、酒店、公園草坪上,野餐的人群不少。「野餐」也迅速帶火了戶外經濟,線上、線下與野餐相關的商品、服務逐漸成為新經濟業態。

現場

有人野餐為休閒

有人為了儀式感

前日上午11時許,五緣灣溼地公園,市民歐陽先生取出野餐餐品,同行夥伴協作鋪開野餐墊,大家席地而坐,喝著飲料、吃著點心,開心聊天,小朋友們則在草坪上奔跑。該公園還有10多組家庭、朋友在野餐,他們間隔數米遠,享受各自愜意的休閒時光。

當天下午,黃厝海灘邊一處草地上,6名打扮時尚的年輕女性圍坐在一起,旁邊立著一個小帳篷。白色野餐墊上精心放著烤火雞、蛋糕、薯條等熟食和點心,鮮花和氣球點綴其間。孫小姐邊忙著為閨蜜拍照邊告訴記者,這是她們第二次結伴野餐,此前她在小紅書上看到帖子,馬上約上好友,打卡這種新潮的聚會方式。

與此同時,位於環島路旁的一家豪華酒店的草坪上,也迎來不少來野餐的家庭。市民周先生說:「近期不方便外出遊玩,又想走出家門放鬆,於是預訂了酒店的野餐遊。」除周先生一家,酒店裡上千平方米的大草坪上,還有兩個家庭在野餐。

記者注意到,最近在海邊、公園裡、戶外景區野餐的遊人不少,周末更多。野餐的遊人以本地居民為主,也有不少外地遊客,他們大多由家人、男女朋友、閨蜜組成,不僅有在戶外埋鍋造飯的專業玩家,也有不少嘗鮮的小夥伴。

探因

「野餐經濟」走紅

社交網絡是幕後推手

野餐熱緣何在此時興起?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家長為積極響應疫情防控不扎堆,會選擇戶外野餐這種方式,帶孩子出去放鬆。不過,這只是原因之一。新潮玩家告訴記者,「小紅書」等App的風向指導也起了作用——年輕女性關注的小紅書上,關於野餐的帖子很搶眼,美妝、美食博主曬野餐照,分享野餐必備物品清單、詳細解說拍照技巧,貼心幫助網友挑選野餐地點,野餐瞬間有了精緻生活的儀式感,成為一種流行的季節文化。

走訪中,不少市民坦言,看完野餐帖子,以及發現不少朋友圈好友曬出野餐照後,燃起野餐興趣。甚至還有市民會提前從網上參考野餐攻略,提前準備桌椅、餐具、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野餐熱與之前的網紅景點打卡在本質上很相近,充分滿足了人們「曬」的心理。記者走訪多個野餐較多的地點發現,更多的都市白領想在周末充分放鬆,一套精緻的布景、精心準備的餐具和美食,拍照發朋友圈,曬出自己親近自然的閒暇時光,也是一種很好的減壓方式。

商機

野餐帶動周邊產品大賣

衍生出新經濟業態

隨著野餐火了,餐館、酒店、民宿、戶外用品商等,直接或間接從中受益,並且催生出一站式野餐戶外服務。

位於思明區軟體園二期的LAZZY BURGER餐飲店,推出了「懶人野餐」3.0服務,價位從696元至1427元不等,提供包括野餐食品和道具。顧客只需提前下單,成套的野餐器具和食物就可以通過外賣小哥送到面前,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這波野餐熱還吸引不少酒店的關注。據了解,廈門一些擁有大型戶外花園、草坪的酒店從4月份就推出了戶外一站式野餐券,道具、美食,酒店都幫忙全套配齊。廈門帝元維多利亞大酒店總經理陳先生說,他們剛推出這項服務一周,共售出了200多份野餐券,甚至有回頭客一個月來酒店野餐兩次,而「野餐項目」的推出提升了酒店的知名度。此外,酒店計劃持續優化野餐服務,將在草坪上新設網紅拍照點等。

近期,廈門不少民宿也盯上野餐戶外經濟這塊蛋糕,紛紛推出野餐套餐,同樣是一站式野餐服務,價格實惠,方便遊客拍照曬朋友圈。

眾多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廈門擁有得天獨厚的野餐環境,城市乾淨、空氣清新,擁有大片的城市綠化草坪,他們十分看好廈門野餐帶火的戶外經濟,疫情過後市民對戶外通風環境下的用餐需求增加,野餐火起來是可預見的。業內人士認為,野餐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們也在考慮細化服務,獲得更多收益。

市民挑選戶外帳篷。(記者 盧劍豪 攝)

數據

野餐外賣有點火

戶外用品銷量增

日前,餓了麼平臺數據顯示,5月份公園外賣訂單環比上月增長3成,在五一假期時段出現「野餐外賣」峰值。

一些適合野餐的外賣品類,高頻出現在「公園訂單」中。廈門地區,奶茶、漢堡和燒烤是「野餐外賣」的主要消費品類。而最受歡迎的前五項具體菜品分別是漢堡、榴槤披薩、烤肉串、烤金針菇、清蒸生蠔。

餓了麼平臺數據統計,5月以來,中山公園、海灣公園、南湖公園、鼓浪嶼景區、仙嶽公園五個公園「野餐外賣」訂單量最高。東溪公園、鷺江社區公園等均有一倍以上的訂單增長量。

除了食物,戶外工具也是「野餐」重要消費部分。五緣灣附近一家運動用品店的戶外帳篷、野餐炊具最近一個月銷量明顯增加,有顧客一次性購買戶外野餐全套用具,包括戶外帳篷、防潮墊、水壺等。

他山之石

野餐主題旅遊熱

其他城市也挺火

數據顯示,過去1個月,「小紅書」野餐相關筆記發布量同比增長13.6倍,其中視頻筆記增長3.4倍。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和杭州成為發布量前五名的城市。

據馬蜂窩旅遊大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野餐」主題的旅遊熱度同比去年上升132%。北京玉渡山、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朝陽公園和東郊溼地公園成為北京市民最關注的熱門野餐景點。上海辰山植物園的四季花卉、顧村公園的櫻花,都是上海年輕人野餐的熱門「背景牆」。

隨著野餐在北京火熱起來,北京多個西餐廳、甜品店也順勢供應野餐套餐食物。有甜品店推出「踏青野餐雙人套餐」,相比普通外賣盒,這些食物均配有「高顏值」的便當盒,就連乳酪茶也是精緻的玻璃瓶包裝。也有西餐廳分不同價位推出夏日野餐禮盒,稍貴的含有野餐墊布,食物精心打包,方便顧客拍照。(文/記者 張玉榕 柯愷筠 盧劍豪)

相關焦點

  • 野餐最近在廈門火了起來 迅速帶火了戶外經濟
    「野餐」也迅速帶火了戶外經濟,線上、線下與野餐相關的商品、服務逐漸成為新經濟業態。  探因   「野餐經濟」走紅  社交網絡是幕後推手  野餐熱緣何在此時興起?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家長為積極響應疫情防控不扎堆,會選擇戶外野餐這種方式,帶孩子出去放鬆。不過,這只是原因之一。
  • 廈門掀起「野餐熱」,帶火戶外經濟,這幾個地方最受寵
    (網友@羅小果 攝)與此同時「野餐」也迅速帶火了戶外經濟線上、線下與野餐相關的商品、服務逐漸成為新經濟業態有人野餐為休閒 有人為了儀式感帶動周邊產品大賣 衍生新經濟業態隨著野餐火了餐館、酒店、民宿、戶外用品商等直接或間接從中受益並且催生出一站式野餐戶外服務廈門一酒店草坪內的野餐(網友
  • 野餐受熱捧 拉動戶外經濟
    「野餐」也迅速帶火了戶外經濟,線上、線下與野餐相關的商品、服務逐漸成為新經濟業態。  探因  「野餐經濟」走紅  社交網絡是幕後推手  野餐熱緣何在此時興起?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家長為積極響應疫情防控不扎堆,會選擇戶外野餐這種方式,帶孩子出去放鬆。不過,這只是原因之一。
  • 新中產式野餐拉動戶外體驗經濟
    『五一』期間能聚一聚,但大家對室內聚集還是謹慎的,所以很多人選擇去戶外,更放鬆一點。野餐就成為安全聚會的方式,這是比較直接的消費動機。」今年3月初,京東大數據研究院就發布了《春季出遊消費趨勢報告》,26歲至35歲人群偏好購買野餐墊、休閒零食和碳酸飲料等,這預示了春天野餐風興起的消費熱情。
  • 新中產式野餐拉動戶外經濟消費 野餐墊燒烤架帳篷熱銷
    來源:第一財經野餐墊、燒烤架、帳篷熱銷 新中產式野餐拉動戶外經濟消費「野餐不是中國人的內生文化,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踏青,也是接近、融入大自然的風俗和養生文化。在今年疫情期間,因為聚會的需求,野餐確實成為一種消費現象。」
  • 「野餐經濟」熱起來
    不少市民表示,一方面是因為前段時間大家都沒有出門相聚,加上天氣漸熱就選擇了戶外野餐;另一方面,「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的網紅「帶貨」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我關注的美妝、美食博主時常發布一些戶外野餐攻略。」孫菲說,攻略中會涉及野餐必備的物品清單、拍照技巧,以及如何挑選野餐地點等。
  • 野餐墊、燒烤架、帳篷熱銷 新中產式野餐拉動戶外經濟消費
    以周邊遊和自駕遊主導的戶外經濟成了當下的熱門,消費者開始關注野餐裝備、燒烤食材、釣魚技巧和怎麼搭帳篷。蘇寧「五一」消費大數據顯示,從4月29日至5月4日,環比去年同期,汽車用品銷量增長256%,帳篷銷量增長121.18%,野餐墊銷量增長116.67%,防曬霜銷量增長245.60%。在餓了麼的數據統計中,「五一」前三天,武漢公園外賣訂單是4月同期的4.3倍,增速位列全國第一。
  • 朋友圈颳起「野餐熱」 戶外聚會熱催生「野餐元年」
    一張色彩斑斕的野餐布,幾隻手工編織的藤條籃,再配上冷餐、飲料、帳篷、香檳杯……近一個多月來,全國各地悄然颳起一股「野餐熱」,成為年輕人頗具儀式感的休閒方式之一。疫情放緩後,戶外聚餐成風潮,網友們戲稱2020年成為中國「野餐元年」。
  • 戶外聚會熱催生「野餐元年」
    疫情放緩後,戶外聚餐成風潮,網友們戲稱2020年成為中國「野餐元年」。記者注意到,「野餐熱」的興起刺激野餐周邊物品在電商平臺上熱賣,不少線下商家也積極抓住這一消費新商機,讓「野餐經濟」走進大眾視野。疫情放緩後,人們紛紛趁著春末夏初的好天氣到戶外「透氣」,帶上各種簡餐、水果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邊吃邊聊,消磨周末的閒暇時光,成為最愜意的聚會方式。「在室內憋太久啦,總算能出門放下風。不過疫情期間還是不能完全放鬆,野餐又安全又健康,花銷也不高。」
  • 草地野餐受年輕市民追捧 野餐帶貨經濟應運而生
    「我也是看社交網絡近期經常有人分享野餐的照片,覺得她們拍的都很好看,所以就跟幾個閨蜜提了野餐的想法,結果一拍即合,大家分頭準備野餐墊、高腳杯等高顏值的裝備和蛋糕、沙拉等可口的小食,然後就拖家帶口出發了。」徐妍說,初次嘗試戶外野餐大家就都愛上了,拍的照片在網上也收穫了一堆點讚,內心很滿足。
  • 戶外野餐產品解決方案
    炎熱夏季,很多人選擇去公園、郊外樹林裡搭個帳篷,或者拉個吊床,和家人朋友野餐,既能消暑避夏,又可親近自然,其樂融融。
  • 必不可少的戶外野餐攻略,快快收藏
    戶外天氣晴朗,景美草綠,又是可以享受戶外活動,又到了野餐的好時節。其實大人與小孩只是不想待在家裡面,去哪裡不重要,主要是出去。一家人到戶外來一場與自然接觸的戶外野餐之旅。選一處藍天白雲、田園風十足的戶外場地,這裡沒有人打擾、沒有電視,沒有磚瓦城牆的圍困,更沒有霧霾的籠罩,這裡只有一群喜愛戶外的同伴,茶香飄隨,歡聲笑語,樂趣無窮,躺在草坪上懶懶的曬著太陽,看著孩子們在一旁嬉鬧玩耍,大人自備茶具喝茶閒聊,親近自然,踏青遠足,帶上 好吃的好喝的,開開心心,來一次美妙而又值得回味的戶外野餐之旅。
  • 手把手教你如何來一場高格調戶外野餐!
    陽光明媚的六月正是走出去的季節,還沒有那麼毒辣的陽光,也沒有驟升的溫度,所以現在到戶外野餐是最合適不過的了,然而如何才能來一場有意思高格調的戶外野餐呢?攻略小能手的我又來啦!想要來一場有情調的戶外野餐,那麼就要做好十足的準備.很多人認為野餐就該如同搬家一樣把能帶的東西通通都裝上以備不時之需.然而,你大可不必如此,一個小小的野餐籃搭配一些方便的用具就足夠了.
  • 秋的盛宴———戶外野餐party
    放下所有融入到大自然裡,盡情享受大自然豐盛的饋贈,溫暖的陽光,美美的野餐,我們席地而坐,談著心,插著花,裝扮著我們的秋天。時 間:11月21日(周六) 下午2點至5點                (請大家提前30分鐘到場,下午2              點準時 開始)😊地 點:仙湖植物園湖區費 用:會員 320元 /人  ( 野餐十戶外大型花藝場景)          非會員 598元/人 ( 怎麼享受我們的會員價呢?)
  • TERRI 野餐會:只為發現那1%的美好戶外生活方式
    每當談起野餐就仿佛感受到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生活狀態。現如今野餐這個有著高級儀式感的戶外社交活動也許已經漸漸地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今天由Mr Tiger身邊的這群朋友們共同發起的「TERRI野餐會」活動將會帶你重新體驗這種精緻的戶外生活方式。
  • 戶外美食體驗 一份完美的野餐手冊
    本期內容   這可以是閨蜜的小資下午茶會,也可以是靜靜躺在草地上曬太陽吃小吃的休閒時刻,可以在親近自然的戶外大草坪,也可以在你的家裡,感興趣的朋友快來看看我們特別整理的野餐攻略吧。  野餐好地方  去野餐,一般首選有草坪的戶外空間,但除了要注意選定的地方是否允許將草坪公開給公眾使用之外,還要事先了解一下附近有沒有洗手間和停車場。你住的地方沒有這樣的場地?那麼你還可以考慮一下另外3個選擇。
  • 想進行一次完美的戶外野餐?你需要帶上這些……
    讓野餐變得如此迷人的原因之一,是在甜美的陽光下田野中享受美食;但這同樣會帶來不便,你無法衝進廚房中去拿盤子,也無法跑到家裡餐廳中去搬把椅子。但如果你能提前規劃好所需的裝備,那麼你的野餐之旅將會是一次完美的體驗。進行一次完美的戶外野餐,你需要帶上哪些裝備呢?
  • 以戶外野餐美食,致敬生活吧!推薦這些裝備~
    寒露過後雖有些涼,但層林浸染的戶外還是秋意漸濃,值得一逛。帶些許簡單的裝備,約朋友,去郊區野餐,也是超不錯的選擇!那麼都需要帶哪些東西呢?來看看KingCamp的推薦吧~1.全自動速開帳篷出遊必備神器——帳篷。
  • 好物丨野餐必備,帶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戶外遊
    公園散步、草地野餐……想起來就幸福感滿滿。那麼,有哪些戶外野餐用具值得「拔草」?這就為大家搜羅一番。◆ 可攜式燒烤爐戶外野餐既能放鬆心情,又能避免室內聚集,在和煦的陽光下,可以盡情享受戶外時光。圖/宜家家居官網截圖吃燒烤大概是最愜意的野餐方式,這款燒烤爐方便攜帶,簡便易用,在廣闊的戶外,一仰頭就能看見藍天白雲,而你與家人在碧草藍天下自在「擼串兒」,想像一下都覺得身心放鬆。
  • 草坪野餐風靡社交平臺,購物中心如何借勢出擊?
    野餐活動的增加刺激了野餐服務和周邊用品的需求,商家和酒店嗅到商機,圍繞野餐開展營銷。 近期,有五星級酒店推出「富豪」野餐,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野餐服務;有主營戶外旅行的淘寶商家上架野餐周邊產品,吹響「野餐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