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疫情驟起,從武漢封城到抗疫階段性勝利後的復工復產,宅家抗疫、在家辦公、直播帶貨……迅速催熱雲上生活新常態。但疫情沒有阻止我們向前的步伐,中國經濟快速復甦,我們也迎來了全面小康的決勝時刻,中國探火工程、北鬥發射等一件件大事無不提振國民信心。
回望這一年,我們在困境中成長,見證了更多的感動。逆境見證人性光輝,無數英雄人物堅守奉獻、無畏前行的身影讓我們銘記。
回望這一年,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對於這個時代的記錄。這一年,新民晚報攝影記者始終用鏡頭記錄光陰流轉,見證城市變遷。
本報今起推出攝影記者年度作品集,
讓我們在影像世界裡,
回味這不同尋常的2020,
展望2021。
個人感言
2020年,註定是一段特別的回憶。很多年後,當我們再次回過頭來看,這一年很多人都會說是「最艱難」的一年。 線上辦公、企業倒閉、大幅降薪、被迫裁員、突然失業、生活舉步維艱……這一樁樁、一件件,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場考驗。但唯一不變的是,縱使生活有許多苦難和不易,但總有人給予我們溫暖。 前行路上,那些遇到的低谷和過不去的坎,有人會默默陪著我們一起越過。這個世界沒有那麼美好,但也沒有很糟糕,總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愛與善良來溫暖著這個世界。一個微笑、一句關心、一聲祝福,小小的舉動裡蘊藏巨大的善意和美好。不管2020你我遇到了什麼,只盼往後餘生,有衣暖身,有愛相伴,所有的美好都不期而至。
2020年1月23日,新民晚報記者來到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傳染病診治網絡指揮中心通過實時監控畫面了解正在接收治療的患者病情。
2020年1月24日晚,上海136名醫務工作者組成援鄂醫療隊,大年夜出發奔赴武漢支援一線。
2020年1月27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 ,多家醫院迎來了春節長假以來的首個門診日,在如今這一特殊時期,如何確保發熱患者與普通患者分流,嚴格避免交叉感染,是大型醫院尤為重視的焦點。 患者進入發熱門診後,看病流程均在同一區域內完成,真正做到「五不出」,即看診、檢驗、檢查、付費、取藥均不離開發熱門診區域,且全程有工作人員指引,確保做到「零丟失」「零漏診」。
2020年2月7日,上海作為中國人口眾多的城市之一,疫情管控難度很大。鼠年春節,城市空空如也。從這座城市的上空俯瞰疫情之下的上海:行人稀少的南京路步行街,空無一人的豫園燈會,關閉的上海科技館和迪士尼樂園,空蕩蕩的陸家嘴和外灘,上海的鼠年春節「看上去」冷冷清清。同時,我們也用聲音回顧本來應該熱鬧喜慶的農曆春節,市民們「宅」在家裡,把危險阻擋在外,把年味留在屋子裡,冷清背後是大家戰勝疫情的雄心壯志。
2020年2月9日,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的8名隊員正在認真學習院前急救防護裝備穿、脫流程,他們將加入中國紅十字總會重症病人轉運車隊,等候通知開赴武漢承擔重症確診病人的轉運工作。圖為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赴武漢加入中國紅十字總會重症病人轉運車隊的隊員薛凱華正在穿戴急救防護裝備。
2020年2月17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收到緊急任務,要組建150人醫療隊務馳援武漢,從這時起,各個群裡的信息提示聲此起彼伏,收到一句句「我可以!」下午,醫院請來了專業理髮師為明天即將整裝待發的150人市一援鄂醫療隊免費剃髮,前來理髮的的醫務人員中不僅有資深的專家、也有許多80、90後們,其中不少女護士還剪去了留了許多年的一頭飄逸的長髮。
2020年2月23日,22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痊癒出院。 出院患者感謝張文宏醫生時,張醫生同時也感謝患者的配合。
2020年3月22日下午三點半,上海市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從武漢出發回到上海! 下午4點37分,記者在朱家角皇家鬱金香花園酒店門口看到,市民手持小紅旗,自發地站在酒店門口歡迎滿載著從武漢回來的上海醫護人員。歡迎的人群們大聲的喊著,「歡迎回來」,「謝謝你們!」,「你們是最棒的」,有人怕戴著口罩不能傳遞出最內心的感謝,用手不停的向車上的醫務人員們揮舞著。
2020年5月1日,小長假的首日,記者來到浦江郊野公園看到,公園採取了全預約制入園的方式,對預約遊客進行體溫測量後方可入園遊玩,上午十時許已有不少遊客抵達公園,記者在核心景區奇蹟花園看到遊客們悠閒的在花園內拍照散步,十分愜意。
2020年6月27日,滴滴自動駕駛在嘉定率先落地,標誌著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載人示範應用進入規模化階段,「自動駕駛」技術迎來新的裡程碑。 當天,上海首批智能網聯汽車在滴滴App上開放服務。用戶在滴滴App上報名並通過審核後,可預約體驗滴滴自動駕駛,乘客可經過辦公區、地鐵站、上海汽車會展中心等。
2020年7月16日,來浙江義烏做生意的人,除了大名鼎鼎的國際商貿城外,又多了一個熱門的目的地——「網紅直播村」江北下朱村(以下簡稱「北下朱」)。雖然名為「村」,但這裡更像是一個集市。「爆款」「供應鏈」「社交電商」……四四方方的樓宇呈網格狀排布,店鋪外牆上的關鍵詞讓人目不暇接。創業者們從全國各地湧來,處處都能遇到拿著手機直播、「拍段子」的網紅主播。
2020年8月25日,「我們眾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覽開幕,本次展覽在圖文、制景、實物展品等基礎上,充分運用多種新媒體、多媒體手段,展覽現場700多幅圖片、200多組實物、4項巨屏多媒體演繹、多部圍繞抗擊疫情專題定做的小型視頻。圖為防護服和口罩組成的「天使」,背後是全市各行各業的通力協作、全力保障。
2020年9月12日,雲南省普洱市的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到2013年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近20萬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5.85%。1996年,瀾滄縣被列入上海市對口幫扶受援縣之一,由黃浦區對口幫扶。24年來,上海組織實施了一批幫扶項目,累計投入幫扶資金約3.2億元。東回鎮班利村被譽為擺舞之鄉,拉祜族的姑娘們能歌善舞,圖為村裡的民族歌舞隊正在表演擺舞並自彈自唱。
2020年9月24日,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將於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在上海市崇明區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及周邊地區舉行,主題是「花開中國夢」,園區總面積8840畝,預計觀展賓客約300萬人。按照既定進度節點整體建設進度處在可控範圍,復興館、世紀館截止9月中旬,已完成約三分之二;竹藤館已完成約一半;花藝館、百花館、花棲堂 已分別完成70%左右;園內水系現已基本貫通。
2020年10月21日,上海市「一網統管」市域物聯網運營中心正式啟用。這也是全國首家市域物聯網運營中心,標誌著上海城市運行管理在全面數位化轉型中邁入新階段。
2020年10月28日,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上實東灘賽區現場觀摩會上,無人收割機、農用無人機逐一展示。據介紹,無人駕駛大型聯合收割機是上實集團與江蘇大學、上海交大等院校合作的最新科研成果,該收割機每小時割水稻20畝、麥子30畝,每天可割水稻200畝、麥子300畝。無人駕駛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智慧農機正逐步成為崇明農業發展的新常態,助力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
2020年10月29日,進博會參展的進口冷鏈食品採用「分批入庫、統一進館」運作模式 ,為此,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制定了全流程閉環監管的疫情防控方案。圖為工作人員正在對冷鏈食品進行核對查驗。
2020年10月30日,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由於受到全球疫情影響,今年論壇大部分會議都採取了多方遠程視頻的方式進行,圖為通過網絡視頻直播觀看開幕式的世界各國頂尖科學家們。
2020年11月4日,作為中國內地首個迪士尼度假區,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是浦東發展乃至上海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自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成功舉辦以來的10年裡,浦東最大規模的國際文旅休閒建設項目當屬迪士尼。5月6日,上海迪士尼團隊發布重磅消息,宣布上海迪士尼樂園將於5月11日重新開放。這是疫情之下全球首個重啟的迪士尼樂園。
2020年11月9日,青浦和吳江境內的兩條斷頭路——東航路和康力大道隔元蕩湖相望,道路相連相通是兩地居民期盼已久的事。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成立後打通的首條省際斷頭路,當天上午,建設規模為雙向四快二慢車道的東航路對接康力大道項目正式通車,從青浦到吳江僅需5分鐘。與此同時,示範區1路公交線路也將作出相應調整,調整後線路長度縮短6.2公裡,極大方便了兩地居民間的往來。
2020年11月10日,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30年前,上海浦東地區生產總值60億元;2019年,這一數字已是1.27萬億元,增長了210倍。如今,而立之年的浦東早已「脫胎換骨」。從蛙聲一片的浦東稻田,到高聳雲天的「大廈森林」,再到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跑出的「上海速度」,令人驚豔的巨變也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圖為浦東陸家嘴地區航拍全景畫面。
2020年11月12日,「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主題展」開幕,1000多幅圖片、33個視頻,5部主題演繹片、1部4D影片,5套大型裝置、4組實境還原置景以及近百款實物……全方位營造了沉浸式的參觀氛圍,多角度展示著浦東開發開放30年來肩負的國家戰略、承載的時代使命,奮楫爭先、勇立潮頭、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幹勁,以及繼續敢闖敢試、先行先試,推動高水平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和勃勃生機。
本報記者 徐程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