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紀銓 上海老底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我和葉永烈先生
在《新民晚報》上「相識」
王紀銓
不久前在網絡上查找資料,意外發現已故作家葉永烈先生在2008年6月寫的一篇文章中,全文引用了筆者在2000年高考結束後,發表於《新民晚報》教育版面「桃李芬芳」上的一篇小文,這也引起了我對往事的回憶。
葉永烈先生是著名作家,我是中學語文教師,本無工作上的往來和交集。二十年前,因為高考作文,我和葉先生在新民晚報上「相識」了。
葉永烈先生
葉永烈先生文中談到:2000年7月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應上海《青年報》的約請,在高考語文結束後,去編輯部寫了當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
那一年上海高考作文題是這樣的:
世界博覽會的歷史源遠流長,艾菲爾鐵塔就是1889年世博會的主題塔,它至今仍是法國巴黎的象徵。1970年在日本大阪舉行世博會主題是「人類的進步與和諧」;1993年韓國大田世博會的主題是「新的起飛之路」;1998年葡萄牙裡斯本世博會的主題是「海洋:未來的財富」;新千年第一屆世博會今年在德國漢諾瓦舉行,主題是「人類·自然·技術」,我國也將參加。
最近,我國政府宣布支持上海市申辦2010年世博會,請你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確立一個主題,加以論證,並說說你的設想,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詩歌除外),題目自擬。
第二天,《青年報》全文刊發了葉永烈的「高考作文」。《新民晚報》也約請葉永烈寫了參加高考作文的體會,並同時發表了他的「高考作文」《東方巨龍的騰飛》。
當時高考剛結束,高考作文是社會的熱門話題,葉永烈先生的「高考作文」和體會文章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不少人說葉永烈很勇敢,沒有擔心寫不好而丟了著名作家的「面子」。
葉永烈先生在文中還寫到:
七月二十二日,《新民晚報》又發表了王紀銓的《明年高考,語文老師「酷」一回——讀葉永烈先生「高考作文」有感》一文,把這一新聞話題又擴展下去。
葉先生在文中全文引用了我的這篇小文,現附錄如:
聞知葉永烈先生參加「高考作文」,感覺正如葉先生自己所說的,很酷。同時也有些許遺憾,如果我們語文教師也能像葉先生一樣,去當回「考生」,去嘗嘗寫作文,特別是寫高考作文的甘苦,那該多好!
數學教師上課之前自己先要做題目,理化教師實驗演示時離不開動手操作,體育教師更是要身體力行示範在先,可是我們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卻很少自己動手寫一下,是很奇怪的一件事。現實中,這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語文教師經常寫些「下水文」,與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水平,以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關係是很密切的。筆者當語文教師已二三十年,發現能寫、勤寫的語文教師的班級中,往往也會有一群「小秀才」。其實,我們不少語文教師,在自己的學生時代,也是寫文章的「高手」,只是當了教師後,由於種種原因,反而不大動手寫文章了。由於長期在「岸上」教作文,久而久之,原有的「泳技」也慢慢退化了,自身「昏昏」,也就很難使人「昭昭」了。記得國外學者有「木桶理論」一說,即一個木桶的容量不是由其最高的一塊板,而是由其最低的一塊板決定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作文教學不下水,是否已經成了影響當前語文教學質量的「最低的一塊板」呢?
作家葉永烈先生已經走到我們語文教師前面去了,這對我們語文教師來說,是一件令人慚愧的事。這倒也使不少語文教師感到下水教作文,是十分有必要的。現在市面上名目繁多的學生「作文選」很多,不知能否出一本語文教師的「下水作文選」;現在對語文教師的規定很多,不知能否做做加減法,減去一些形式主義的,加上一些實實在在的?
明年中考、高考時,希望語文教師也能像葉永烈先生一樣,勇敢地走進考場,寫寫考場作文,也讓自己「酷」一回。
自己的舊文重讀,往事記憶猶新。記得當時在《新民晚報》教育專版「桃李芬芳」上讀了葉永烈先生的「高考作文」和體會文章後,很有感慨,於是有感而發,寫了上面這篇小文發給了「桃李芬芳」。沒想到很快就接到了「桃李芬芳」主編馬息壤老師的電話,告知擬刊發。文章刊發後,引起了一定的反響。而且,作為「當事人」的葉永烈先生也關注到了,說筆者的小文「把這一新聞話題又擴展下去了」,並在多年後的文章中又全文引用了筆者的小文。這些,倒是我先前未曾想到的。如今葉永烈先生已經作古,然而可以告慰葉先生的是,他當年「跨界」寫「高考作文」的「吃螃蟹」之舉,確實一定程度上觸動了語文教育界,觸動了語文教師長期以來「站在岸上教作文——作文教學不下水」的狀況。
二十年過去了,由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倡導的「語文教師下水作文」,已成為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的共識和行動。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和新民晚報曾聯合主辦「尚德杯上海市語文教師作文比賽」,我還在這一語文教師「下水作文」的賽事中獲得了二等獎。
我工作的學校近年來也一直倡導語文教師寫「下水作文」,《文匯報》和《新讀寫》曾對此作了專題報導,並刊登了我校語文教師寫的高考作文。我校招聘語文教師,除了要經過面試、試教外,還要在規定時間內當場完成千字文一篇。我本人在負責學校教學處工作和主持學校「名師工作室」期間,也曾經組織學校語文教師寫高考作文,並要求所帶教的青年教師定期寫「下水作文」。還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的學生文學社刊物,還開設了專門刊登教師作文的「園丁自留地」欄目,既鼓勵教師勇於「下水」,又歡迎學生評頭論足。此欄目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喜歡,也激起學生中一些「寫作高手」想和老師「扳扳手腕」的興趣和勇氣,這正是我們教師所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我想,當年勇敢地寫「高考作文」的葉永烈先生,如果在另一世界知道了這些,也會感到欣慰的吧。
鳴謝:王紀銓老師賜稿分享!
原標題:《我和葉永烈先生在《新民晚報》上「相識」 (作者:王紀銓)》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