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高新區實驗小學地處秀麗的如皋母親河——龍遊河畔,是一座教育性與審美性、生態性與人文性有機融合的現代化學校。為使學校布局與區域規划進一步銜接、匹配,自2014年建校起即構建「勤敏」文化,以此作為學校的辦學主張,取意師生合力「勤敏」踐行,成為「走向遠方的雅正中國人」。
勤政敏達——學校管理的應然目標
一所學校的終極使命和最大成功,是促進和實現師生的生命成長,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高新實小一班人認為,勤政,就是恪盡職守,服務師生;敏達,敏捷而通達。「勤政敏達」則是學校管理的應然目標,表現為遵循規律、善抓機遇、勤於精耕、敏於融通、不斷創新。學校著力打造「勤敏」校景,建設「勤敏」團隊,構建「勤敏」課堂,開設「勤敏」課程,培養「勤敏」少年。目前,學校已獲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數獨教學示範學校」「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江蘇省閱讀領航學校」「南通市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南通市基礎教育裝備示範學校」等諸多殊榮。
高新實小重視「以傳統文化潤澤校園環境,以傳統文化改變育人模式,以文化立根提升辦學品質」的理念,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貫穿於育人的全過程,用「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師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個扣子」。學校承辦的南通市「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教育活動在多家國家級媒體報導,對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引領產生了區域性影響。學校還是江蘇省中小學書法教育特色學校,成為中國印學三大門派之一東皋印派的傳習基地;是江蘇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詩詞)傳承基地實驗學校,「詩教」項目成為南通市課程改革成果培育項目、江蘇省中小學特色文化課程建設項目。禮儀體驗中心、詩歌體驗中心、書法體驗中心已成為學校「三張」閃亮的育人名片。
勤教敏導——教師成長的應然追求
《尚書-周書》曰:「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有志才能功高,有勤才能業大。「勤敏」理念下的教師,勤於學,敏於行;勤於思,敏於導;勤於愛,敏於範。教師春風化雨般奮力而為,引導兒童真正像「孩子」那樣生活在校園裡,形成「主動、內省、創優、永新」的自覺精神和文化。高新實小以年度「感動校園十佳勤敏教師」評選活動為推手,引領教師愛崗敬業,樂於研學,一批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學校現有江蘇省「十三五」教育規劃立項課題3項,如皋市教學名師以上優秀人才30名;教師基本功比賽全國一等獎1名,江蘇省一等獎2名,南通市一等獎6名,如皋市一等獎數十名。
該校成功打造了「勤敏講壇」,利用假期研修、政治學習、業務學習等時段,讓每一位教師走到臺前,分享成功教育案例、交流讀書體會、朗誦美文作品、展示教學技藝等。「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學校以「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工作室」和南通市中青年名師工作室工作坊為「孵化器」,培育「四有」好老師,引導教師走在教育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學校結合如皋市「活動單導學模式」的改革經驗建設「詩慧」課堂,已成功舉辦了4屆南通市詩慧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山東、陝西、河北、廣西等省以及徐州、連雲港、鹽城等江蘇多地人員來校觀摩學習。
勤學敏思——學生成長的應然狀態
踏進高新實小校園,映入眼帘的「勤敏」廣場上古「六藝」立柱和新「六藝」文化牆,每天警醒著學生從這裡成為「走向遠方的雅正中國人」。課程是學生隨時準備跳離的起跳板,學校從「禮、詩、書、數、藝、健」六大板塊開發了「勤敏」校本課程,豐富了國家課程,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學校按月度開展「勤敏」文化節系列活動:詩歌節、巧手節、數學節、書法節、讀書節……勤敏文化節是學校最熱鬧節日,是學生生命綻放的舞臺,是學生走向未來的階梯。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為讓學生在六年生活中烙印下勤敏習慣,學校編制了《高新實小勤敏習慣評價手冊》,人人一冊,每學期一冊,通過自評、夥伴評、教師評、天天評、周周評等激勵學生形成勤敏品質。教育的真諦是幫助每個人成為他自己,幫助他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把個人的獨特性發揮到極致。為此,學校開發了勤敏社團,目標是「把五彩的世界交給孩子」,每生至少一個社團,讓學生玩出興趣、玩出水平、玩出個性。「生長式勤敏社團」模式經驗在全市推廣交流。
風物長宜放眼量,該校將繼續深化「勤敏」內涵,打造「勤敏」特質,發揚攀高履新的治學精神,推動教師勤學敏導,帶領兒童勤學敏思,為可持續的未來勇擔責任,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氣魄,培養「走向遠方的雅正中國人」。(郭劍波 高亞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