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根部長出小包塊?醫生:別大意,很有可能是疝氣

2020-12-06 清遠市人民醫院

孩子經常不明原因地哭鬧,發現在孩子哭鬧或是使勁咳嗽的時候,大腿根部會有一個包塊,躺下休息時又消失。有的人說這是「小腸氣」,買個疝氣帶綁著就行了?

清遠市人民醫院普外二區主任醫師曾軍解釋,手術是唯一可以治癒疝氣的方法。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疝氣嵌頓或腸穿孔,更嚴重的可以導致一側睪丸或卵巢發育不良,影響生殖系統功能。

小孩和老人多見

曾軍介紹,腹外疝,俗稱「疝氣」,是指腹部裡面的臟器或者組織,通過腹壁薄弱的區域或者孔洞向體表突出形成的包塊。簡單來講,就是將腹部比喻成汽車輪胎,外胎破了個洞,內胎鼓起一個包往外突出。

腹外疝是普外科臨床上較常見的疾病之一,可以分為腹股溝疝、股疝、臍疝、切口疝等,其中以發生在下腹部與大腿交界處的腹股溝疝最常見。

腹股溝疝多見於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腹壁上有個「空窟窿」,由於這個「空窟窿」的存在,小腸等臟器可以鑽進這個「窟窿」,這樣從表面看就是在腹股溝處大腿根部出現一個包塊,因為這部分包塊中絕大多數為小腸,擠捏時有咕嚕咕嚕的感覺,所以又叫「小腸氣」。

「主要的病因是腹壁薄弱、腹腔內壓力增高。」曾軍說,小兒腹壁薄弱與先天性腹膜鞘狀突沒有及時閉合有關。在胎兒時期,腹腔和腹股溝之間存在一個通道,稱之為鞘狀突。正常情況下,鞘狀突會在孕期的最後三個月關閉,但出生後這個通道沒有關閉,腹內臟器通過這個通道下降到腹股溝區或陰囊內,就會發生腹股溝疝。

老年人肌肉萎縮,腹壁薄弱,而腹股溝區更加薄弱,內有血管、精索或者子宮圓韌帶穿過,給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

其次,當小兒咳嗽、哭鬧、用力排便等腹腔壓力增高時,腹腔內的臟器會經過「空窟窿」突出腹股溝管。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等生長發育相對不成熟的寶寶更為常見。而老年人因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導致的排尿困難等疾病,致使腹壓升高,也為疝的形成提供了動力。

手術治療是唯一可以治癒的方法

很多人以為「小腸氣」只是小病,也有的家長會說,「小腸氣」而已,不需要去醫院治療,長著長著就自己好了。曾軍解釋,發生「小腸氣」若不治療,疝囊會逐漸增大,影響日常生活和體育活動。如果發生崁頓,可導致腸梗阻及腸壞死,嚴重者危及生命。

「手術是唯一可以治癒疝氣的方法。」曾軍說,1歲以內的部分患兒有自己癒合的可能性,但自愈率低。這一階段的患兒可暫時觀察保守治療,但平時注意觀察腹股溝包塊的變化,避免哭鬧,若包塊不能回納,及時就醫。「大家一定注意,成年人得了小腸氣是不能自愈的。」

曾軍介紹,疝的修補實際上就是一個「補洞」的過程,疝好比衣服上的洞,修補的方式有兩種,「縫合」或「補丁」。疝囊高位結紮術,腔鏡下的微創治療,是現階段較常用的手術。腔鏡下的微創治療術程短、創傷小、恢復快,從入院、手術、到出院,最快可24小時完成。

雖「重男輕女」但也不能放鬆警惕

「男孩較女孩更易患病,右側較左側發病率高。」曾軍說,在腹股溝區裡有一條在胚胎時期的便道,這條便道主要是供睪丸下降到陰囊走行。正常情況下出生前睪丸就會進入陰囊,之後就被關閉,但右邊的睪丸下降稍遲,所以小兒腹股溝疝以右側多見,男童比女童多見。

對男性幼兒來說,疝長期的反覆脫出壓迫精索和睪丸的血供,對睪丸的發育有不利影響。那女性沒有睪丸,是不是可以不用擔心了?曾軍解釋,很多女性發生腹股溝疝後,卵巢和輸卵管通常會進入疝囊導致粘連、壞死等一系列問題。

曾軍還提到,也有的家長雖然對「小腸氣」有一點了解,但是擔心手術風險,遲遲不做手術,抱著可能自愈的僥倖心理。前不久,有一名1歲多的女性患兒因「右側腹股溝嵌頓疝」行急診手術,雖然手術成功,但因就診不及時,一側卵巢缺血壞死而切除。

「之前孩子哭的時候大腿根部也有疙瘩,但是都會消失,沒想到這次……」女孩的家長回憶說,就診前兩日該患兒有不明原因的哭鬧,由於之前認為女孩不會得「小腸氣」,就沒在意,但是女兒的持續哭鬧,大腿根部的「疙瘩」也不退,才到醫院檢查。

曾軍提醒,女孩得腹股溝疝也應該小心,因為女孩的卵巢、輸卵管等生殖器可下落到腹股溝內,而且它早期一般不會出現疼痛,等出現劇烈疼痛時,器官很可能出現嵌頓、壞死,後果十分嚴重。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腹股溝斜疝?

如果孩子經常不明原因的哭鬧,家長可以通過以下症狀做初步判斷:看大腿根部是否有小包,有的小包甚至可以進入陰囊,活動或者哭鬧時小包是否變大,揉一揉、睡一覺小包是否會消失,部分孩子還會有腹痛、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表現。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鬧,且大腿根部的小包持續存在,則很有可能出現嵌頓疝,就會造成內容物(如腸管、女性子宮附件等)嵌頓、絞窄、壞死,出現瀰漫性腹膜炎、敗血症、甚至中毒性休克等嚴重併發症,最終危及生命。

|「疝氣口訣」:

肚子上面鼓小包

可大可小可全消

不明原因常哭鬧

腹股溝疝小心了

1歲以上不可愈

安全手術是正道

莫要輕信小妙招

正規醫院早治療

相關焦點

  • 孩子下腹偶爾鼓小包,千萬別大意,可能是這種病
    「孩子生下來愛哭,下腹就有個小包,我們也不懂啊,讓孩子難受了這麼長時間。」帶著孩子來看病的一對年輕家長很是內疚,沒有及早的發現孩子的異常,直到孩子7歲總嚷著肚子疼,才從醫生那兒得知孩子患有小兒疝氣。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普外五疝微創外科副主任孫立輝說,人們常說的疝氣臨床稱為腹股溝疝,是小兒最常見的外科病之一新生兒發病率為1%-5%,男孩發病率是女孩的8-12倍。如果家長發現寶寶的大腿根部反覆鼓起的一個包,這個包包你用手輕輕的按揉就消失了,但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它又出來,寶寶很有可能就是得了疝氣。
  • 疝氣是哭出來?真相原來是這樣...
    孩子一哭鬧,大腿根部就出現一個小包,一安靜鼓起的小包又消失不見了,新手媽媽心急又不知道怎麼辦,疝氣是什麼?真的是孩子哭出來的病嗎?看看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兒科主任周小漁怎麼說!小兒疝氣是外科常見的疾病,其病因是由於先天性腹膜鞘狀突沒有及時閉合,通俗地講,就是孩子肚子上有個沒長好的「窟窿」,因為這個調皮「窟窿」的存在,小腸就會進入這個窟窿裡,導致腹股溝處大腿根部出現腫包。
  • 寶寶哭鬧,大腿根有東西鼓出來,嬰幼兒身上長這種「包」要當心!
    ……有了寶寶以後,原本大大咧咧的寶媽都變得十分細心,寶寶的一切都恨不得出個報告再討論一番才行。孩子面前無小事,為了孩子,寶媽們可真是操碎了心。如果寶寶身體有什麼不適,或者皮膚有點小疙瘩之類的更是緊張不已。明敏家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愛鬧騰,婆婆都說他爹小時候也這樣,應該是遺傳吧!
  • 小兒疝氣不用怕,我科微創手術從入院到出院只需一天
    因為孩子生下來就愛哭,萱萱1歲時爸爸媽媽就發現其左側大腿根部有一個小包塊,時有時無,曾多處問診,得知是小兒疝氣。萱萱爸媽礙於各種顧慮一直未下定決心手術治療。最近萱萱總是說自己的肚子疼,玩耍或哭鬧後下腹就有個小包,疼痛更明顯。於是爸爸媽媽帶萱萱來到瞭望江縣中醫院外一科就診,經過醫生的耐心詢問和查體,抓到了這個愛鼓起的小包,就是疝氣。
  • 住院→手術→出院,24小時解決小兒疝氣
    就在前不久,小欽總是說自己的肚子疼,下腹部時有時無的愛鼓小包。因為孩子生下來愛哭,下腹就有個小包,起初爸媽沒有在意,後來發現孩子玩耍後嚷嚷肚子不舒服,疼痛更明顯。於是爸爸媽媽帶小欽來到了錦州醫大三院普外五科就診,經過醫生的耐心詢問和查體,抓到了這個愛鼓起的小包,就是疝氣。
  • 疝氣可能造成大問題,別忽視小腹上的鼓包
    可以想像一個足球,外皮有一塊破損,內膽從破口處鼓起一個包,這個鼓包就是所謂的疝氣了。疝多發於腹部,常見的是腹外疝,就是肚子裡的腸管、脂肪等連同腹膜,經過腹壁的薄弱點或孔隙,向體表外突出所形成的。摸摸你的肚子,感覺起來皮肉分布均勻。但實際上,在肚子裡面,腹壁上的肌肉筋膜等並不均勻,而是有薄有厚的,有些地方還有一些天然形成的孔道。
  • 易發生在幼兒身上的小兒疝氣,家長不可輕忽!
    閨蜜也是一臉無奈,並沒有發現異常之處,直到閨蜜給孩子把尿的時候,我才注意到小朋友大腿根部陰囊旁邊有一個小包塊時隱時現,按了一下小包的位置,結果孩子馬上就「哇」哭了,於是我告訴閨蜜她的孩子變得「不聽話」可能是因為「小兒疝氣」。
  • 小兒疝氣不能置之不理(圖)
    父母們可不要大意哦,可能是疝氣招惹寶寶啦!  疝氣不能置之不理  疝氣雖不是嚴重的病,但若是置之不理,對寶寶不良影響也不小呢。  1.疝氣首先影響寶寶的消化系統,容易出現下腹部墜脹、腹脹氣、腹痛、便秘、營養吸收功能差、易疲勞和體質下降等。
  • 男子做深蹲,突然覺得大腿根部一陣疼痛:腸子「掉」出來了
    和往常一樣做了健身運動,不想竟導致 腹股溝處長出了一個小包, 而且接下來的兩個月, 小包還變大了, 這可把孫先生給嚇壞了…… 以為拉傷
  • 女性會得疝氣嗎?
    很多人都認為疝氣是累出來的,其實不然,很多女性朋友也會得疝氣,女性疝氣的症狀有哪些呢!1、在站立或者運動的時候會脫出,但是在平臥或者按壓的時候就會立刻消失,這種症狀就是我們最為常見的疝氣的症狀表現。而且女性朋友中無論是成人還是幼兒一旦患上疝氣後,症狀大致是一樣的。2、女人患疝氣,既有單側,又有雙側。
  • 男孩兩年前摸到腹股溝有小包塊忽視至今 切莫忽視這個地方的小包塊...
    知道兒子腹股溝有小包塊 家長卻不在意「我剛上幼兒園時就跟你們說了,你們都不管我!」5歲半的樂樂(化名)在診室生氣地嚷嚷,這讓剛跟醫生說「發現才半個月」的父母很是尷尬。實際上,樂樂在前年告訴過爸媽自己的新發現:「站著的時候摸到個小包包,按下去痛,不按就沒事。」
  • 家長莫大意 孩子身上長這個包馬上就醫!
    在寶媽群裡經常有媽媽問,孩子身上出現一個可大可小的包,還長在很「隱私」的大腿根部,一哭就有,一安靜下來就不見了,這個頑劣的「包包」還時有時無地玩消失,到底是怎麼回事?小兒疝氣是外科常見的疾病,其病因是由於先天性腹膜鞘狀突沒有及時閉合,通俗地講,就是孩子肚子上有個沒長好的「窟窿」,因為這個調皮「窟窿」的存在,小腸就會進入這個窟窿裡,導致腹股溝處大腿根部出現腫包。肚子裡的小腸「熊孩子」一樣不安分地亂跑,對於一歲以內的孩子來說,無法用言語表達,只能通過哭鬧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 24歲男性大腿根有一個腫物,醫生查體發現蛋蛋少了一個,轉移了?
    24歲的小餘來找我看病,他說自己大腿根部有一個包塊,懷疑是疝氣,想找我做手術,我一檢查,發現他的蛋蛋少了一個。 自從小餘懂事以來,右側腹股溝的地方,就一直有一個包塊,因為一直不痛不癢,父母就沒帶他去醫院看病。
  • 為什麼成人疝氣不痛不癢卻需要手術治療?
    什麼是疝氣?疝氣有什麼危害?一般情況下,疝氣除了腹股溝區可復性的包塊和偶有脹痛外,並無其他症狀,不影響日常生活,可以自由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手術。隨著病程的發展,疝內容物逐漸增多增大,如果有一天腹壓突然增加(如上述說的啪啪,或者咳嗽、便秘等),腸管可能一下子湧向腹壁薄弱的地方(如大腿根部),導致腸管被卡壓,無法回納,這叫
  • 疝氣偏愛男性,但女性也不能倖免
    疝氣不只是男性會有,女性同樣也可能發生,只是男性疝氣的發生率要比女性明顯增加很多,但並不代表女性沒有疝。由於生理結構的原因,女性疝氣不能拖延治療,應該儘早到醫院檢查治療,不然會對女性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 腹股溝疝氣,什麼是斜?什麼是直?
    多發生在小兒和中老年人,男女皆可發生。很多時候,偶爾在身體的某個部位,比如肚臍、大腿根附近(腹股溝區)看到一個腫塊,躺下就變小或者消失,當咳嗽、用力排尿排便、長時間站立或坐著、或者體力勞動時會鼓出、更加明顯,這個包塊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疝」。
  • 寶寶疝氣,如何處理?
    但如果它沒有閉合,或者當嬰兒早產時,就可能發生腹股疝氣。腹股溝疝是指在大腿與軀幹交接部位的突出物。在男孩中,該突出物可延伸入陰囊,即容納睪丸的囊狀結構。在女孩中,該突出物可延伸入外陰唇,即陰道口周圍的區域。正常情況下,腹壁肌肉會將腹腔中的器官維持在原位。但是,當一部分腸道或其他腹腔器官穿過腹壁肌肉而向外突出時,就會發生腹股溝疝。
  • 疝氣丨肚子上鼓了個小包,不痛不癢,可以不管它嗎?
    簡單來說,疝氣就是腹股溝區的腹壁形成了缺損,腹腔內的組織,如腸管、網膜等通過腹壁缺損鼓了出來,形成一個凸起的小包塊。這個包塊在平躺或是按壓時會消失,有些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酸、脹、疼痛等,但有些患者並無疼痛感。
  • 大腿根部內側粗的原因有哪些
    核心提示:腿部內側肥肉太多,兩條腿擠在一塊,不僅會影響美觀,而且還會給肥胖者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引起大腿根部內側粗的原因有很多,其實了解其原因可以有效的預防大腿根部內側粗的發生,那麼,大腿根部內側粗的原因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疝氣是個什麼?
    疝的種類很多,位於下腹部和大腿根部之間的稱為"腹股溝疝";位於肚臍的稱為"臍疝";位於上腹部正中的稱為"白線疝";也有發生於腹部手術後切口癒合不良的"切口疝"。疝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小到剛出生的嬰兒,大到年逾古稀的老人,不論男女,不論是身體虛弱者或健康者均有可能發生。相對而言,老年男性的腹股溝疝和中老年肥胖女性的臍疝最為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