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的楊照欽,不僅13年間堅持用毛筆抄寫四大名著,購買材料製作成精美線裝本,還懂英語會使用電腦軟體製作圖片。除此之外,平時愛好彈奏若干樂器、演唱各類戲曲,朋友們說他是個「潮人」,他卻更喜歡用「白髮學童」稱呼自己。
堅持13年毛筆手抄名著 製作線裝本52冊重50斤
楊照欽,祖籍河南,中共黨員,60多年前因考學來到西安,卻因家境貧困沒有完成上大學的夢想,找尋一份工作後便在西安定居。1月6日下午,華商報記者見到了楊老先生:頭戴灰色鴨舌帽,身穿灰格子襯衫和深藍色棉馬甲,身體硬朗、腿腳靈便,「我現在和老伴兒住在這個29平方米的小房子裡,雖然小,卻很舒適。」
「雖是陋室,惟吾德馨。」楊照欽這樣評價自己。楊照欽說,他平時喜歡練字和看書,退休後空閒時間很多,「突發奇想如果用毛筆將書抄寫下來,應該是件挺有意思的事。」2006年至今,楊照欽先後完成《三國志通俗演義》(用時三年)、《紅樓夢》(用時兩年半)和《水滸傳》(用時四年)的抄寫,共製作精美線裝本52冊,重達50斤。
談起線裝本的製作,楊照欽笑著告訴記者,「這些紙張都是我從市場買回來,再裁成長32釐米、寬22釐米的小張,待一冊寫完,就用合適樣式的硬紙或緞面製作封面,並在距右側1.5釐米的位置上用針線將其縫起封存,裝線裝本的紙盒是也我老伴兒平時收集的,風格跟手抄書內容也很適合。」
自稱「白髮學童」 懂英語會電腦製圖
楊照欽每日生活很充實,平時清晨四五點起床後,就會坐在書桌前寫上幾頁手抄書。在楊照欽的書房牆壁上,掛著二胡、琵琶、嗩吶等樂器,「我有時候下午和老夥伴們彈彈樂器、唱唱戲。我會唱秦腔、豫劇、京劇等,有機會也會進行表演,生活過得很開心。」
楊照欽懂英語但不會拼音,他就用英文字母來幫助自己學習拼音打字,「以前在學校學過點英語,但沒學過拼音,2008年我申請了個博客,不會打字怎麼辦?我就用英文字母來幫助自己記拼音,慢慢地就學會用兩根指頭敲鍵盤打字了。」
楊照欽喜歡攝影,曾經在西安照相館培訓站做培訓攝影的工作,「有時候照片曝光或者亮度不夠,我就在電腦上使用美圖秀秀調光,還用它拼圖等。」楊照欽覺得年齡不是學習新鮮事物的阻礙,「我的朋友說是『潮人』,但是我覺得『白髮學童』更適合我,學到老活到老,再老也不能放棄學習。」
81歲老伴兒愛好畫國畫 三個兒子都支持業餘愛好
楊照欽的老伴兒李春鄉今年81歲,60年前跟隨楊照欽來到西安。李春鄉很喜歡畫國畫,家裡客廳上都掛著她的畫作,涉及山水、花鳥、動物等。李春鄉說:「退休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喜歡畫畫,除了紙上,也會在雞蛋上進行繪畫,自娛自樂。」
說起老伴兒李春鄉的畫作,楊照欽笑稱「不規範」,「國畫講究神韻,她的畫兒厚度、深淺遠近都欠缺,但是她70歲才開始畫畫,在老年大學還報了兩學期的書畫班,現在每天都畫幾張,已經有很大的進步。」楊照欽還拿出李春鄉參加社區舉辦的書畫攝影大賽獲得二等獎的證書,臉上都是自豪。
楊照欽和李春鄉育有三子,兒子們對老人的業餘活動都表示支持。楊照欽說,「兒子們雖然都忙,但是也很關心我們,我們老人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會抽時間去看看重孫子和重孫女,四世同堂,我對現在的生活狀態非常滿意。」
文/華商記者 尤潔 實習生 許棟楊 圖/華商記者 尤潔
相關熱詞搜索:名著手抄線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