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一個人歐洲自由行時,進入的第一站就是法國巴黎。那時我對巴黎的嚮往,完全是因為雨果寫的那部《巴黎聖母院》。對於那座古老的聖母院產生無限嚮往,一直計劃著什麼時候能去看看它。儘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巴黎是浪漫的。
巴黎,作為法國首都,以及最大的城市,它除了浪漫,更充滿了文藝復興的文明與藝術,是世界上五大國際大都市之一。但自歐洲旅遊打開中國市場後,巴黎成為中國遊客蜂擁而至的購物天堂,巴黎春天和老佛爺百貨商店等最受歡迎。
而在一些著名的景點和博物館,也時常是見到一批又一批來自中國的遊客團。可以說,巴黎的旅遊業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中國遊客。為什麼巴黎如何受中國人歡迎呢?首先,在歐洲各國籤證方面,法國籤證是最好拿到的,我兩次前往歐洲,都是從法國入境,哪怕當天從法國轉機去別的國家。
其次是巴黎的浪漫與文藝,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法國的浪漫都凝聚在巴黎。巴黎作為世界上有名的優雅又時尚的大都市之一,曾有多少影視作品和書籍以它被背景,自然是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然後是免稅店的誘惑力。如前面所言,巴黎春天和老佛爺百貨商店非常受中國遊客的歡迎,不論是團體還是個人,人們如果要選購包包、手錶等奢侈品都會來這裡。而有些店鋪為了「照顧」中國遊客,不僅大打折扣,更有會說中文的導購和中文提示等等。
隨著中國人的購買能力在海外傳開,導致全世界的老外幾乎都認為中國遊客非常有錢,而巴黎的旅遊業也因此每年攀升。但突然有一天,中國遊客對巴黎卻不再熱情了。理由很簡單,「中國人因太有錢」而被搶。此類事件不斷發生,從酒店到旅遊大巴,法國小偷愈發猖狂。
然而,這不是唯一的理由,巴黎還上演著更多令人望而卻步,望而生畏的事件。最為嚴重的就是法國「黃背心」 的出現,恐襲和環境治安的可怕令陰影難以抹去。作為蟬聯全球旅遊第一目的地的法國,巴黎旅遊業強遇寒冬。浪漫的文藝之都,誰也不敢輕易嚮往。
當時有朋友問我,你還去巴黎旅遊嗎?如果一切安好,當然還會去,上次去巴黎恰逢楓丹白露宮提前下班,沒看到來自我國的文物,實為遺憾。但如果法國治安環境一直混亂下去,那麼就會變成了不敢去。
從前的巴黎,一直時尚、浪漫、前衛、乾淨、文明與經濟高度發達的城市,為什麼它會在短時間內快速變成了今天的局面:治安差、城市也不再整潔、小偷多,還有各種暴恐。這一點,在我看來是過分「自由」和大量移民所造成的後果,以及一個嚴重的歷史遺留問題。
今天的巴黎不再是過去的巴黎。當古老、精緻的巴黎聖母院被燒掉後,巴黎的命運就已經在改寫中了。而對於中國遊客而言,法國或巴黎也不再是最受歡迎的旅行地了,人們有了更多選擇,也有了更多可以替代法國的旅行目的地。儘管,我仍是憧憬楓丹白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