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大牛到了牛中,上車有風險,隨時可能有大回調,一般韭菜速效救心丸不夠,所以不要貿然梭哈上車。而回想起當月6000美金的BTC,200美金的ETH,真香,後悔死為什麼不大規模布局呢?
不少夥伴就來問V客,除了BTC、ETH還有什麼別的遺珠嗎?除了挖礦就沒有別的低門檻的投資方向嗎?
從今天起,做幾期投資標的補遺,大概率會接棒主流幣,繼續帶動牛市的癲狂。
在幣圈,穩定幣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傳統法幣和數字貨幣之間,作為中轉站的穩定幣可以說是奠定了數字貨幣繁榮的基礎,小韭菜進場的操作都是先用法幣去購買USDT/USDC這樣的穩定幣,然後再去購買各種數字貨幣。
現在使用最廣泛的穩定幣USDT,它是Tether公司基於1:1美元準備金保證而發行的,這一類算抵押型的穩定幣,用美元作為抵押。當然,Tether公司一直在增發USDT,僅僅在2020年就增發了160億美元,有沒有真的和美元1:1誰也不知道,非常的中心化,而且安全性也有待商榷,比如講SEC如果把目光轉向了USDT,那麼USDT會怎樣應對,會不會暴雷,這都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所以數字貨幣需要真正安全去中心化的穩定幣,這些年也一直在演變。後來從法定貨幣抵押演變成加密貨幣抵押,比如說Maker的DAI和Synthetix的sUSD。但是質押的加密貨幣本身就會高度動蕩,高度相關的性質使這些穩定幣波動性依舊很大,自我調節能力也不足,所以這類穩定幣難以保持真正的穩定。
隨著defi的熱潮,穩定幣的變革也加快了速度,算法穩定幣的出現讓穩定幣市場出現了新的希望,這之間最快嶄露頭角的是AMPL,其實這個項目最早出現是在2019年,但是那時候defi還尚在萌芽階段,所以AMPL的出現過早,一直到今年6月份defi大熱,才讓AMPL真正出現在大眾視野裡。
AMPL的核心價值支撐在於「彈性供給」來維護幣價的穩定,價格高的時候給你分幣,然後就有了賣幣的動力,幣價就被拉下來,價格低的時候就扣幣。市場上就出現買的動力,然後幣價又被拉上去,這樣讓幣價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也就是穩定在1美元附近。所以AMPL的價格曲線就會出現類似心電圖的走勢。
因為這完全是去中心化的,沒有機構幹擾,所以也會出現「死亡螺旋」的情況,也就是,幣價一旦跌的太多,比如從1美元直接跌到了0.5美元,這時候大家對AMPL失去了信心,都沒有去買。
為了幣價的穩定,會進行彈性調節,如果你手上本來有1000個幣,每個價值1美元,這時候你手上的幣會減少,每天調節10%,這樣10天之後,你手上只剩下了500個,但是由於暴跌的太多,市場的信心缺失,幣價並沒有變化,還是1美元,這樣你的資產等於縮水了一半。
這時候你可能的想法是及時止損,很多人也會這樣想,本來應該是買幣的,現在反而導致了拋壓的增加,幣價反而更加下跌,這就是形成了死亡螺旋。
反向也是一樣,幣價一下子漲了太多,本來是要賣幣來降低幣價的,但是市場信心太強,導致了依舊是賣進,幣價螺旋上升,很多人這時候就賺的盆滿缽滿。
與AMPL同根的還有YAM,Based,Base Protocol等一系列項目。
AMPL的通縮問題會導致死亡螺旋的出現,讓幣價出現巨大的波動,這讓它作為穩定幣來講是欠缺的,畢竟穩定是穩定幣的前提,而AMPL現在顯然還不夠成熟,算法穩定幣的大門已經打開,很快升級版的便出現了,這期間有代表性的便是ESD。
ESD在機制的設計上竭力弱化產生死亡螺旋的可能性,AMPL在幣價的調整上是通過智能合約去完成,而ESD不同,它是通過激勵手段去刺激用戶主動完成。
當價格高於錨定的1美元時,用戶可以選擇質押ESD,而後續能夠獲得更多的新增ESD作為獎勵,這樣流通的ESD增加,從而降低價格。當價格偏低時,ESD發行債券,持幣人銷毀ESD,從而獲得債券。
用戶為什麼會願意銷毀自己ESD來換取債券呢,因為債券可以在未來ESD價格高於錨定值的時候去贖回更多的ESD,當ESD協議的債務越多,折扣也就會變的越大,那麼持幣人銷毀ESD以換取債券的動力也就越大,市面上可流通的代幣減少,從而把價格拉升上去。
這種玩法有個風險,就是債券得在30天內完成兌換,不然會有歸零的風險,畢竟沒有人能保證30天能回歸幣價,所以要想在這之間進行套利,得是專業的玩家。
如果把AMPL比作算法穩定幣的第一代,ESD是第二代,那麼Basis Cash便是第三代了,Basis Cash在設計上比ESD更加複雜。
Basis Cash協議一共包含三個代幣,分別是 Basic Cash、Basis Share和Basis Bond,其中,Basis Share和Basis Bond設計的目的在於推動 Basis Cash始終與1美元價格錨定。
當Basis Cash價格低於1美元的時候,用戶便可以享受一定折扣來購買Basis Bond,從而減少Basis Cash的流通量,穩定Basis Cash的幣價,在未來幣價上漲的時候,這些通過折扣購買的Basis Bond便可以1:1兌換成Basis Cash完成套現。
換個角度,只要Basis Cash的價格在1美元以上,持有Basis Bond的人便會將手裡的幣換成Basis Cash,從而增加流通,將價格拉回1美元,而在兌換的過程中Basis Bond會同時進行銷毀。
Basis Bond就像ESD裡面的債券意思,但是Basis Cash更加深層次地又增加了Basis Share的角色。
如果把Basis Cash比作美元,那麼Basis Bond就是債券,那麼Basis Share更像是股票,這整個金融體系如何運作?
我們假設Basis Bond贖回之後Basis Cash價格高於依舊1美元,那麼勢必要增加Basis Cash的發行來抑制價格的上漲,這些代幣會分配給Basis Share 持有人所有,其實在發行新的Basis Cash同時也會產生鑄幣稅,這個鑄幣稅會分配給願意把Basis Share用來質押的持幣人。
這樣的設計頗為複雜,把傳統金融的一套搬了過來,在設計流動性挖礦的時候,也特意設計了兩個礦池來互為拋壓,又互相吸收拋壓,這裡面的設計不是這樣簡單的一篇文章就能講清楚的,需要做深入的研究性報告,所以今天也不太具體的講,大家只要知道算法穩定幣在急速的更新換代。
2021年會是defi大爆發,走向更加深度化的一年,所以算法穩定幣也會更加快速的成為一項熱門,現在加緊學習,明年也許能趕上致富的列車。
2021年普通人如何參與挖礦?如何抓住牛市實現財富上的跨越?趕快了解一下【挖礦致富訓練營】。
由v客社群聯合「8分鐘區塊鏈」、「幣鏈何在」、「區塊鏈研習社」共同舉辦,全球頂尖區塊鏈大咖給你支招!
培訓時間:1月22日-1月24日。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