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廣東美食——河粉,怎麼做都好吃,還有一段發人深省的小故事
想必大家都吃過河粉吧,和米線米粉類似都是用大米為原料製成的粉類,形狀倒是和米線米粉很是不同,河粉是比較寬扁的,和涼皮有點像了。原本是廣東、福建那邊的美食小吃,現在隨著交通的發達便利,已經流傳於全國,小編這裡就有很多賣炒河粉的店呢。河粉最早是在廣州省的沙河市被創造出來的,所以才叫做河粉,河粉的吃法還挺多樣的,最常見的就是炒河粉了,還是非常美味的,河粉不論怎麼做都好吃,不愧是流傳上百年的美食,很是受人歡迎。
關於河粉啊還有幾個傳說呢,第一個傳說講的是在清朝時期,廣州省沙河市那時候還是個小鎮子,在這個小鎮子上有一家小飯館,夫妻倆非常勤勞,每天早上賣早點,其它時間就賣正餐,小日子充實又美滿。生活就這樣過著,有一個天在店門口出現了一位穿著破破爛爛的老爺爺,看樣子像是好久都沒有吃飯了,這對夫妻實在是看他可憐,所以就給了他一碗粥喝,老人也是一位品行非常好的人,深知自己沒有錢,所以不喝他們的粥。夫妻二人連忙說道粥不用花錢,結果一連好久,這位老人天天到店來吃免費的粥,這夫妻也都沒有一句怨言。
好景不長,小夫妻中的妻子患病了,整日臥床不起,也沒有任何食慾,大夫看了也沒有任何辦法。正好這位老人又來店裡了,看到這種情況就去廚房做了一些開胃的吃食,用大米磨成了米漿,然後蒸成米皮切成條狀之後再下鍋炒的,這道美食色香味俱全,妻子看見了果然就胃口打開,幾口就將一碗吃完了。原來啊這位老人廚藝高超,本是皇宮中的御廚,因為與太后不和,所以就被朝廷一直追殺至此,並說這碗粉出現在沙河鎮,那以後就叫河粉。之後夫妻二人就賣起了這道特別的美食,漸漸地傳播了出去名聲,二人的生意更加好了。這段小故事還是很發人深省的,可見好人還是有好報的,平時我們也要多做一些好事,別總是考慮自己的利益。
還有一種說法是河粉其實是又客家人陰差陽錯製造出來的,那時的沙河有一對客家夫婦以賣粉糕為生,有一天生意太好,準備的粉糕已經全部賣完了,但是還有大波的客人過來。她看到盆中剩餘的大米米漿,計上心頭,就將米漿攤平蒸熟後切開,拌上作料端給客人吃。結果深受客人喜歡,大家都沒吃過這種東西,覺得非常好吃,最後一傳十、十傳百,都知道了這個小吃攤,夫妻二人也因此火了起來,河粉文化也保留到了今天。
河粉可以炒著吃也可以煮著吃,各有各的不同,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兩種河粉的做法,炒河粉怎麼炒,沒有規定的作料,自己喜歡吃什麼蔬菜、肉類或者海鮮都能放進去。河粉因為是大米漿蒸製而成的,所以再炒的時候我們要多多注意這一點,避免用力過猛將河粉滴在身上。可以像炒涼皮一樣炒制河粉,還能放一些豆芽,能使河粉更利口還不粘鍋。河粉可以炒肉的,將配菜炒好後倒入河粉鍾就行了,我們攪拌開就能食用了。
炒粉非常簡單,湯粉的話就沒這麼簡單了。只是湯粉的湯汁的熬製就是一個關鍵,需要很多味調味料,不然口味就沒那麼好了,就拿牛腩湯粉來說,首先要將牛腩燉煮,加入各種香料,放到高壓鍋中燉至牛腩熟透,最後要用燉牛腩的湯來泡著湯粉,這個湯就至關重要了,最後開吃的是會將牛腩切成片狀,碼放在河粉上,好看有食慾。像這種帶湯汁的食物都可以用同樣的做法,比如說米線的湯和米粉的湯與河粉又有什麼不同呢,湯汁好吃的話,不論放什麼進去都是香噴噴的。
河粉不僅中國有,越南還有呢,越南的河粉是非常出名的,主要就是湯粉,是用牛骨熬成的湯,大家有機會可以嘗嘗看,是不是和我們國內的非常不同。河粉的主要原料就是大米,所以大米有的營養成分河粉都有,能為人體提供每日所需的能量,對腸道也非常有好處,可以補充葡萄糖,避免我們人體因缺乏葡萄糖而導致一系列不舒服。在夏天多吃河粉比較好,看起來比較有食慾,能讓我們在炎熱的季節裡多吃兩碗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