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醫藥IPO:「潔爾陰」產品排第一,同類型產品份額僅差1%

2020-12-09 騰訊網

作者 | 餘青

編輯 | 李紅梅

來源 | 風雲資本界

一家以婦科產品為主的醫藥廠商,明星產品為「潔爾陰洗液」,市場份額連續多年排名第一,但與同行業相比僅差1%,研發費用佔比較低,能否成功登陸A股?

近日,恩威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恩威醫藥」)的IPO申請已獲創業板受理。相對而言,「潔爾陰洗液」作為恩威醫藥的獨家產品知名度明顯高於公司本身。

風雲資本界注意到,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為了增強競爭優勢,恩威醫藥請了不少明星做代言,其中不乏趙薇、林心如、關之琳、李嘉欣以及張栢芝等。

「潔爾陰洗液」市場排名第一,佔營收半壁江山

恩威藥業主要從事中成藥及化學藥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專注於婦科產品、兒科用藥、呼吸系統用藥等領域。公司按照GMP要求建立了生產體系,採用以經銷模式為主,以直銷、電商為輔的銷售模式。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恩威醫藥的業務及經營業績保持穩步成長,營業收入分別為5.59億元、5.93億元及6.21億元,扣非淨利潤分別為4883.02萬元、5814.07萬元和7032.08萬元。

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的年複合增長率為5.33%,扣非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為20.00%。

(圖片來源:招股說明書)

從產品銷售額貢獻來看,近年來雖然婦科產品營收比例在逐漸下降,但仍遠高於其他產品。其中,2019年婦科產品營收依然佔比總營收近六成。可以看出,公司比較依賴婦科產品的收益。

而說起婦科產品,就不得不提起公司的明星產品——「潔爾陰洗液」。醫藥健康信息領先平臺米內網數據顯示,2015年-2019年,「潔爾陰洗液」在中國城市零售藥店婦科炎症中成藥領域的市場份額均排名第一。

(圖片來源:招股說明書)

風雲資本界梳理發現,2017年、2018年、2019年及截止2020年3月31日,公司核心產品「潔爾陰洗液」收入分別為3.37億元、3.23億元、3.14億元及0.65億元,呈小幅下滑趨勢,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0.33%、54.54%、50.64%及47.62%。

若公司核心產品不能在品牌升級、推廣策略等方面持續提升或公司核心產品收入持續下滑,將對公司的市場競爭力、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同行業市場份額僅相差1%

米內網數據顯示,近年來在中國城市零售藥店中成藥婦科用藥市場中,婦科調經藥和婦科炎症用藥已成為兩大主力,合計佔據市場份額超過80%。

雖然「潔爾陰洗液」作為婦科炎症用藥近年來市場份額一直穩居首位,但風雲資本界發現,2019年婦科炎症用藥各個品牌之間,市場份額相差並不多。

其中,婦科炎症用藥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潔爾陰洗液佔比4%;碧凱藥業獨家產品保婦康栓位列第二,市場份額佔比3%,緊隨其後;千金藥業(600479.SH)獨家產品婦科千金片、婦炎康片、步長製藥(603858.SH )獨家產品紅核婦潔洗液市場份額均佔2%(市場份額保留整數)。

(數據來源:米內網)

排名前十的婦科產品用藥中,4個婦科炎症獨家產品搶佔了11%的市場份額。

其中碧凱藥業的獨家產品保婦康栓,作為全球第一個治療HPV感染預防宮頸癌的中藥栓劑,2019年在中國城市零售藥店中成藥婦科用藥TOP10產品中保婦康栓位列第六,婦科炎症用藥中位列第二,銷售額達1.71億元。

(近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保婦康栓銷售情況(單位:億元)數據來源:米內網)

其次,千金藥業的獨家產品的婦科千金片,主要用於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療,風雲資本界查閱年報數據顯示,近年婦科千金片在中國城市零售藥店銷售額均超過1.5億元。

(近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婦科千金片銷售情況(單位:億元)數據來源:米內網)

此外,紅核婦潔洗液是步長製藥的獨家專利產品。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紅核婦潔洗液銷售額1.16億元。步長製藥在年報中指出,公司對已經上市的品種保持持續的研發力量,除了穩步推進腦心通膠囊、丹紅注射液等產品的循證醫學研究外,對紅核婦潔洗液、康婦炎膠囊等產品的二次開發也在持續進行,以挖掘已有產品潛力、延長產品生命周期。

(近年中國城市零售藥店紅核婦潔洗液銷售情況(單位:億元)數據來源:米內網)

由此可見,在同行們虎視眈眈的激烈競爭下,恩威藥業的「潔爾陰洗液」在婦科炎症用藥的頭把交椅上坐的並不穩。未來能否長期穩居市場第一,還需作出更多努力。

研發費用佔比不到1成,銷售費用佔比近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隨著收入增長略有增長,報告期各期銷售費用率分別39.69%、38.49%、38.38%和38.19%。

(圖片來源:招股說明書)

對此公司稱: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金額基本穩定,隨著收入增長略有增長。公司銷售費用主要包括職工薪酬、廣告宣傳費、運輸及倉儲費、市場調研及諮詢費和差旅費等。

由於恩威醫藥終端客戶主要以零售藥店為主,客戶分布分散。為有效維護客戶、提升公司服務水平和產品推廣能力,公司自建了完善的銷售隊伍,並聘請非全日制銷售人員協助進行終端覆蓋及產品推廣,因此職工薪酬佔公司銷售費用的比例較高,報告期內,職工薪酬金額分別為1.25億元、1.30億元、1.36億元和0.33億元,佔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別為56.52%、56.83%、57.14%和62.97%。

為維護公司品牌形象、提高公司產品知名度,公司採取戶外路牌等多種廣告宣傳方式。報告期內,公司廣告宣傳費用金額分別為5040.98萬元、4084.06萬元、4481.64萬元和882.64萬元,佔銷售費用的比重分別為22.71%、17.91%、18.81%和 16.93%。

然而,風雲資本界梳理發現,恩威藥業研發費用佔比遠小於銷售費用。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353.10萬元、388.14萬元、440.26萬元及170.77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0.63%、0.66%、0.71%及1.25%。

截止招股書籤署日,公司在研產品僅包括丹貞顆粒改幹法制粒、小兒咳喘靈顆粒改幹制粒和抗感冒病毒的複方中藥研發。

(圖片來源:招股說明書)

同時,與同行業公司的銷售費用率相比,恩威藥業的銷售費用率也明顯高於可比公司均值,而研發費用率卻明顯低於可比公司均值。

(圖片來源:招股說明書)

(圖片來源:招股說明書)

對此恩威醫藥解釋稱:公司銷售費用率相比千金藥業、葵花葯業較高,主要是千金藥業、葵花葯業業務板塊中包括醫藥商業批發及零售業務;公司相比華潤三九銷售費用率較低,主要是華潤三九處方藥業務收入佔比較高(2019年為44.83%),該類產品毛利率較高,但相應的學術推廣等推廣活動力度更大,銷售費用率相應更高;公司與葫蘆娃相比,銷售費用率存在一定差異,主要是葫蘆娃醫院終端的配送商模式銷售佔比逐年上升,該模式下銷售費用率較高。

並進一步解釋稱:公司研發費用率較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偏低,公司研發投入相對偏低,與公司整體產品開發策略有關,公司的經營策略主要是基於現有品牌及核心產品,不斷強化婦科領域產品布局、拓展兒科用藥領域的產品及銷售,同時結合公司的銷售渠道優勢,不斷通過外購產品貼牌銷售的方式開拓優勢品種、提升銷售收入及經營業績。基於上述經營策略,報告期內,公司無較大金額的研發投入,研發費用較低。

在選擇藥品時,你會依靠電視廣告等宣傳方式進行選擇嗎?歡迎留言區交流評論。

相關焦點

  • 趙薇、林心如曾代言的「潔爾陰」母公司IPO,行業競爭激烈,份額僅差1%
    來源:野馬財經作者 | 餘青 編輯 | 李紅梅 來源 | 風雲資本界一家以婦科產品為主的醫藥廠商,明星產品為「潔爾陰洗液」,市場份額連續多年排名第一,但與同行業相比僅差1%,研發費用佔比較低
  • 核心產品「潔爾陰洗液」銷售收入下滑 恩威醫藥創業板IPO已問詢|...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薛永新、薛永江、薛剛、薛維洪合計控制恩威醫藥89.65%的表決權,是恩威醫藥的實際控制人。 主營非處方藥 目前銷售模式以經銷為主 恩威醫藥的主營業務為婦科產品、兒科、呼吸系統領域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非處方藥,包括潔爾陰洗液、山麥健脾口服液、複方銀翹氨敏膠囊等。
  • 恩威醫藥:打造多維產品矩陣 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
    提起婦科產品,大部分人首先會想到恩威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恩威醫藥)旗下的潔爾陰洗液。潔爾陰洗液知名度之高,導致不少人對恩威醫藥的印象僅僅停留在該產品上面。
  • 6億營收研發僅佔0.04億元 恩威醫藥「跛腳」衝關IPO能走多遠?
    來源:投資者網作者:向勁靜有著眾女明星「背書」的潔爾陰洗液大家並不陌生,而其生產商恩威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恩威醫藥」)或許還不為公眾熟悉。日前,該公司正在申請闖關IPO。其家族控股近九成,且在衝刺IPO之前大手筆分紅,而更重要的是公司的核心產品潔爾陰洗液營收持續下滑,在此種情況下,恩威醫藥的上市命運又將如何?「半壁江山」的潔爾陰洗液營收持續下滑恩威醫藥主要從事中成藥及化學藥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專注於婦科產品、兒科用藥、呼吸系統用藥等領域。
  • 「潔爾陰」獨攬7成毛利,恩威製藥要上創業板
    潔爾陰洗液貢獻近7成毛利在招股書中,恩威製藥援引了米內網數據,2015年-2019年,「潔爾陰洗液」在中國城市零售藥店婦科炎症中成藥領域市場份額均排名第一位,根據國海證券在2013年研報中展示的數據,在明星廣告效應的作用下,早年潔爾陰和婦炎潔兩種產品就合計佔據全國婦科洗液市場50%以上份額,與其他產品的市佔率出現斷層。
  • 百洋醫藥IPO三進宮,實控人是人大代表,竟還依賴於美國的關聯方?
    主營業務是為醫藥產品生產企業提供營銷綜合服務,包括提供醫藥產品的品牌運營、批發配送及零售。最新的招股書顯示,百洋醫藥過去將零售業務作為發展重點,現欲將品牌運營業務作為未來戰略發展的重點。富凱IPO財經了解到這並非是百洋醫藥首次衝擊IPO,2019年11月,該公司首發申請被暫緩表決;2018年,百洋醫藥就曾謀求上交所上市,最終於當年年底終止上市計劃。
  • 潔爾陰草本抑菌洗液等品牌標籤說明書不合格
    而標籤說明書不合格原因為產品標籤、說明書不符合衛生部《消毒產品標籤說明書管理規範》的規定,主要表現為產品名稱不符合要求、明示或暗示療效、標註禁止標註內容、標註內容不完整等。產品衛生質量:添加激素2、標籤:1)暗示療效2)標註禁止標註內容3)標註內容不完整3、說明書:1)標註禁止標註內容
  • 主營產品市場份額下降,維康藥業IPO可有良藥醫此「症」?丨IPO稜鏡
    據了解,2017年—2019年(下稱報告期)維康藥業主營業務包括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兩部分。其中醫藥工業主要為現代中藥及西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銀黃滴丸、羅紅黴素軟膠囊等;醫藥商業主要指醫藥商業產品的零售連鎖等流通業務。報告期內,該公司醫藥工業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維持在81%左右,是其主要收入來源。
  • 泰凌醫藥(1011.HK):核心產品舒思擬中選十省集採,市場份額有望激增
    2020年8月20日,泰凌醫藥(1011.HK)發布公告,公司旗下產品舒思(通用名:富馬酸喹硫平片)在中國全國藥品集中採購(第三批國採)中擬中選,根據中標可供應區域,舒思(通用名:富馬酸喹硫平片)將獲得向江蘇、廣東、湖北、河北、雲南、陝西、廣西、天津、甘肅和青海十個省份獨家中標供應的權力
  • 醫藥主題基金繁花似錦的隱憂 後戰「疫」時代爆款產品或逐漸退色
    開年迄今,權益類公募基金排名「涇渭分明」:榜首端,醫藥主題基金業績一枝獨秀,創金合信旗下主題類產品淨值增長率已超50%;而去年因重倉科技股而盆滿缽盈的成長主題基金則位次下移,2019年奪冠產品雙擎升級最新的同類排名僅在第115位;暫時排名墊底的產品或因股票倉位較低,或因重倉金融、地產等超跌板塊「惹禍」,目前墊底的華商回報1號淨值增長率-23.93%。
  • 凱因科技科創板IPO,知名PE扎堆,產品應用於新冠病毒治療
    來源:ipo觀察5月27日,上交所受理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因科技」)科創板擬上市申請,募集資金10.919億元,用於新藥研發、營銷網絡擴建、補充流動資金等,保薦機構是海通證券。凱因科技是一家以生物技術為平臺,專注於病毒性疾病領域,致力於提供治療解決方案的生物醫藥公司。公司以現有病毒病領域治療藥物的生產及銷售為基礎,同時積極開展創新藥的研發。
  • 醫藥「落寞」周期「崛起」 年末基金排名激戰正酣
    截至目前,廣發高端製造一騎絕塵,今年以來份額淨值增長率達127.67%。從行業來看,上半年一度「霸屏」排行榜上遊的醫藥主題基金風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製造、周期等主題基金。基金經理已開始調倉換股備戰2021年。在不少基金經理看來,國內經濟持續復甦及海外風險緩解的背景下,行情主線有望向低估值的順周期品種切換。
  • 沃華醫藥2019年淨利增長109.85% 支柱產品心可舒片持續看好
    近日,山東沃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華醫藥」)發布2019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2019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09.85%。年報中顯示,沃華醫藥四大獨家醫保支柱產品之一的心可舒片營收佔比高達45.46%,該產品對沃華醫藥良好的業績表現無疑做出了巨大貢獻。從市場份額上看,2018年沃華心可舒片在城市公立、城市社區醫療機構心血管疾病口服片劑領域排名第三,份額佔比8.01%。
  • 南陽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速 艾絨產品佔據全國市場的70%以上
    初步形成了生物醫藥、化學合成原料藥及製劑、生物發酵、中藥材種植、中成藥、中藥飲片、藥用膠囊、藥用輔料、藥包材、醫療器械等產業體系。其中,中藥材產業中艾草加工行業規模發展迅速,作為區域級經濟增長中的新亮點,生產銷售規模居全國前列,艾絨產品佔據全國市場的70%以上,宛西製藥、福森藥業等骨幹企業的研發能力和品牌優勢在全國同行業中均居於先進位次。
  • 跨境醫藥電商產品進口有了合法正規路徑
    記者近日從北京海關了解到,2019年最後一天,隨著第一批日本「久光製藥撒隆巴斯藥肩止痛膏貼」從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出區,實現了全國首票跨境醫藥電商產品順暢通關,第一次打通了我國醫藥產品B2C進口的合法正規路徑。
  • 拳頭產品降價三成進醫保後 華東醫藥擬斥資參設產業基金 轉型醫美...
    截至1月8日收盤,公司報收28.54元/股,跌1.11%,最新市值499億元。   設立產業基金促轉型   華東醫藥成立於1993年,2000年正式上市,總部位於浙江杭州。目前,公司業務涉及醫藥工業、醫藥商業、健康產業等多個領域;產品涵蓋傳統化藥、中藥、創新藥、醫療器械等。
  • 億帆醫藥聚焦研發推進多產品布局 受益維生素B5漲價淨利增長40%
    去年億帆醫藥以維生素B5為主的原料藥實現營業收入12.36億元,雖然僅佔總營收兩成左右,但毛利率高達79.68%,毛利達到9.85億元,貢獻毛利佔比達到37.85%。隨著今年價格上漲,貢獻毛利甚至更高。億帆醫藥另外兩大板塊醫藥產品、高分子材料也在不斷推進中。近三年公司累計研發投入佔同期營收比例為11%,同時還併購非索醫藥和佰通公司股份,持續布局胰島素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