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一段話:
「只要一直認真下去,
不管有多少人曾經嘲笑過你的認真、
你的無趣,終有一天,
他們會為你的認真拍手稱讚。」
認真生活的人,一定對生活抱有很高的敬意,生活也一定不會辜負他。
……
現在聰明人太多了。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機靈百變、聰明多智的人精。
看看我們身邊,誰還不認識幾個熟諳人情世故的聰明人呢?
聰明是一種天賦,也是一種能力。
或者說,聰明是防守的鎧甲,聰明也是進攻的長矛。
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
但是,有其利,也有其害,聰明保證了我們的生存,卻保證不了我們的成就和快樂。
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觀察來判斷一個人。
小時候,我們以不聰明為恥;成年後,我們才發現大家都是聰明人,聰明反而更像是一種懲罰——讓我們的人生卡在一個瓶頸上,不得寸進。
是謂聰明反被聰明誤。
一個能把最簡單的工作耐心做好的實習生,交給他的事可以多一份安心;一個對待陌生人都客氣禮貌的女孩,性格也一定不會差到哪兒去。同樣的道理,一個在地鐵上因為一句話就大吵大鬧的女孩,會有隨時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一個在小事上謊話連篇的人,會跟客戶談合作時能以誠相待。
蘇東坡還有一首詩,專門說聰明的壞處。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為什麼這麼一個聰明蓋世的人,會一輩子顛沛流離,多災多難?
這個原因或許可以通過下面這句話找到幾分端倪:
人有三不鬥——不與君子鬥名,不與小人鬥利,不與天地鬥巧。
心懷利器,殺心自起。人有聰明之才而不用,是與他的天性作對的,會讓他難受無比。可是呢,再怎麼聰明的人,鬥巧又怎麼鬥得了天地?
天地前後無量,人再厲害又能夠活多久呢?
人,涉世越是深入,就越明白人力有時而窮,不然,不會有「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的感嘆。
總之,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好的壞的,都是你的名片。不要低估人們的判斷力,認真對待自己正在做的事,也許你以為沒人看到時,有人已經給你貼上了標籤。
有人說所謂教養就是細節,你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笑容,都是你的教養。
細節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否定一個人。不要驚訝一個人對你的肯定和信任,那都是你自己用認真努力爭取來的。更不要埋怨別人用一件事否定你,只怪你給了別人否定你的機會。
傳統文化中,君子講究「慎獨慎行」。做最好的自己,即使沒有人看到的時候。你對生活認真,生活一定比任何人都清楚,它也一定會饋贈你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