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是人類最抗拒的情緒,卻也是最有力的情緒。
人生起起落落,所經歷之事,大喜大悲皆有。有時候,小月覺得,詩詞便是另一個濃縮版的人生。在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喜怒哀樂、感受到酸甜苦辣的滋味。雖然古人多感慨世道之艱難,但只有經受住一番人生的苦楚之後,才知道人生的甜,是有多甜!
大喜之後,便是大悲。有時候,悲傷不一定就是貶義詞,它可能會觸發我們更深層的思考,而後更接近人生的真諦。所以,以下五首淺顯易懂的詩詞,或許能在某些方面給你帶來不一樣的人生思考!
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金·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這首詞的開頭,便是那句千古流傳的愛情詩詞:「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就如湯顯祖在《牡丹亭·題詞》中所說:「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復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情至極處,具是何物,竟至於要生死相許!
在自然界中,大雁雙宿雙飛,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形成了難以割捨的一往深情。長此以往,這對「雙飛客」早已心心相印,痴情熱愛,且矢志不渝。
當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雁侶逝去時,真情的雁兒心裡知道,此後一去萬裡,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更漫漫。每年寒暑,即使飛萬裡、越千山,看盡晨風、暮雪,可失去了一生的至愛,獨留形單影隻,這樣苟且活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最終另一隻雁兒痛下決心, 投地而亡。
大雁的生死至情深深地震撼了詞人,也在小月心中蕩起千層漣漪。讀此,更加感嘆萬物皆有靈,惟有「情」字動人心!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宋·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碧綠的樹木因為一夜的西風而凋盡,由此足見西風肅殺之勁厲。風景既是蕭索,人又孤獨,在幾乎言盡的情況下,詞人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一片無限廣遠寥廓的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裡固然有憑高望遠的蒼茫之感,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但這所向空闊、毫無窒礙的境界,卻又給詞人他一種精神上的滿足,使其從狹小的簾幕庭院的憂傷愁悶轉向對廣遠境界的騁望,這是從「望盡」一詞中可以體味出來的。
這三句詞,既包含著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而且讀來感情也是極為悲壯的。孤獨、冷清之意,肅然而升!
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宋·蘇軾《浣溪沙·荷花》
天氣乍涼引發了詞人心中的寂寞感,真實而自然。可實際上,並非是天涼而引起的寂寞,而是由於詞人內心早已存在寂寥、空漠的人生感受的緣故,天涼只不過是誘因而已。
此時的詞人,可謂壯志難酬而心存憂慮。因為他在朝中屢遭小人攻訐和當軸者的忌恨,被迫「補外」作地方官,而且此時正是他在三次被排擠而「補外」的坎坷境遇中,所謂「一肚皮不合時宜」,使他更加厭倦仕途。所以眼前這蕭索的光陰,只能依靠美酒來打發、消磨,勉強的憂中取樂罷了。
而今漸行漸遠,漸覺雖悔難追。——宋·柳永《駐馬聽·鳳枕鸞帷》
詞人漸行漸遠,卻愈加難以抑制對所愛之人的相思之情。
「雖悔難追」,寫出了懊悔輕別而又已然分別的矛盾和無奈。雖然詞人很後悔與所愛之人分離,可如今卻已很難挽回。
往昔許多甜蜜、美好的歲月,在離別時總是不斷湧現。離別越久,距離就越遠,思念之情也就越濃,我們不能也無法去阻止自己不去想她/他。很多時候,我們就是一直在這種痛苦之中無盡徘徊。
過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頭白。——宋·辛棄疾《滿江紅》
人生在世,得意時少,失意時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今白頭」呢!
俗語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生活中總是有各種鬱悶、失落、絕望、無奈、憤怒等負能量的情緒,但是這些苦難、坎坷並不是為了讓我們被打倒、讓我們從此一蹶不振的,而是為了讓我們更加堅強,去成為更好地自己。
借用羅曼·羅蘭的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哪句詩詞,是你讀後覺得無比悲傷的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