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堯臣(1002-1060年),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歷任桐城主簿、鎮安軍節度判官、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世稱「梅直講」、「梅都官」。59歲卒。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崑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詩小傳》等。
1、依新韻和梅堯臣詞《蘇幕遮.草》
露堤平,煙墅杳。
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
獨有庾郎年最少。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
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
落盡梨花春又了。
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梅堯臣]
*
漫天涯,接海角。
足跡無邊,一路風光好。
每到春來甦醒早,
翠色纖纖,總把春來報。
不爭奇,無鬥貌。
甘願平凡,映襯花枝俏。
不忘初心堪細小,
雨露陽光,我是青青草。
[彤嫿]
彤嫿隨筆:喜歡最後兩句「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離情芳草,似一首遙遠的歌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