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詩古意」彤嫿用古典詩詞曲表達現代詩情境(余光中篇)

2020-12-21 彤嫿古典詩詞曲

浪濤沙.和余光中《鄉愁》  

無語上層樓,

雁字清秋。

無邊思念重心頭,

寂寞鄉音誰唱起?

有淚盈眸。

無語下層樓,

落葉清秋。

無邊回憶盡溫柔,

一往情深深幾許?

最是鄉愁。[彤嫿]

彤嫿隨筆:余光中的鄉愁,古典詩詞的表達方式,是不是,一樣的深情?

鄉愁(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減字木蘭花.和余光中

《鄉愁四韻》(四闋)

一、

長江之水,

瀲灩心頭的最美。

夢飲一杯,

如飲陳年的舊醅。

情懷如醉,

儘是鄉愁的況味。

春雨霏霏,

試問飛鴻歸不歸?

二、

海棠如血,

浸染鄉愁的熱烈。

蹙在眉梢,

好似紅紅火在燒。

海棠如夢,

浸染鄉愁的劇痛。

痛在心頭,

浮上望穿的眼眸。

三、

雪花如信,

心底乾涸的浸潤。

聊解鄉愁,

字裡行間的喜憂。

一箋鴻雁,

欲寄無邊的念念。

怎解鄉愁?

明月中宵問不休。

四、

臘梅香裡,

浮起母親的笑意。

回憶無邊,

點點滴滴的少年。

鄉愁心上,

一剪臘梅的綻放。

溫暖目光,

好似風中的暗香。[彤嫿]

彤嫿隨筆:電視節目裡,臺灣著名民歌手,白髮如雪的胡德夫先生深情地唱起了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四韻》,滿座潸然。一直喜歡余光中先生的新詩。通俗的字句,無邊的詩意。試以四闋古典詩詞《減字木蘭花》和一個。

鄉愁四韻(余光中)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樣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母親的芬芳

是鄉愁的芬芳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相關焦點

  • 「今詩古意」彤嫿用古典詩詞曲表達現代詩情境(汪國真篇)
    [彤嫿]彤嫿隨筆:汪國真,是我80年代上大學時喜歡的詩人。他的詩,充滿著面對生活的熱情、面對坎坷的豪情和面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滿滿的正能量。我曾買過他的三本詩集《年輕的潮》、《年輕的思緒》和《熱愛生命》,至今仍在家裡的書架上。《我微笑著走向生活》,是他的代表作,很喜歡。用古典詩詞和一個,如上。
  • 「今詩古意」彤嫿用古典詩詞曲表達現代詩情境(徐志摩篇)
    [彤嫿]彤嫿隨筆:徐志摩的詩,開創了新月詩派,為上世紀20、30年代新詩的領軍人物;徐志摩的情,也同時爛漫和浪漫了當年的天空。我並不喜歡他人,厭屋及鳥,也不甚喜歡他的詩,覺得酸味太濃和稍嫌做作。不過,雖不敢恭維他做的那些愛情抉擇,卻欣賞他作抉擇時敢於突破傳統的勇氣。故而,以古典詩詞形式和一首他的代表作《再別康橋》。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歐陽修篇)
    繼續看電視劇《清平樂》,仁宗趙禎周圍的人傑們絡繹登場,用各自的才幹描繪著當年絢麗的歷史畫卷。和幾曲歐陽永叔的詞。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彤嫿]彤嫿隨筆:春之美景中的感慨,人生何處似尊前。一如太白的感慨「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其實,看淡得失,放空雲煙,人生何處不樽前?色空之間,何必自擾?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晁衝之篇)
    濟州巨野(今山東菏澤市巨野縣)人。江西派詩人。晁氏是北宋名門、文學世家。晁衝之的堂兄晁補之、晁說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因黨爭劇烈,兄弟輩多人遭謫貶放逐,他便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具茨山隱居,自號具茨。十多年後回到汴京,朝廷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終生不戀功名,授承務郎。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梅堯臣篇)
    梅堯臣(1002-1060年),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歷任桐城主簿、鎮安軍節度判官、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世稱「梅直講」、「梅都官」。59歲卒。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魏玩篇)
    [彤嫿]彤嫿隨筆:清麗之處,不讓易安。[彤嫿]彤嫿隨筆:喜歡「菱歌月下歸」,婉約的女兒心思,唯美。[彤嫿]彤嫿隨筆:「波上清風,畫船明月人歸後」,美麗而憂傷的一幅畫圖,怎不動心?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王觀篇)
    [彤嫿]彤嫿隨筆:別致的擬人,雅致。喜歡「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妙句。[彤嫿]彤嫿隨筆:歸思幾許堪惆悵。
  • 彤嫿新韻和唐、五代、宋詞之心有靈犀(李璟篇)
    [彤嫿]彤嫿隨筆:馮延巳教出來的好學生,花間詞的功力,著實了得。[彤嫿]彤嫿隨筆:「沈郎多病不勝衣」,一副病態美少年思春圖。[彤嫿]彤嫿隨筆:喜歡「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一副妙對。
  • 余光中,著名的不僅僅是《鄉愁》
    余光中,著名的不僅僅是《鄉愁》余光中,福建永春人,一九二八年生於南京,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余光中之《鄉愁》聞名天下,其馳騁文壇也有五十餘年,他有哪些經典之作呢?青青邊愁香港時期前三年的散文集《青青邊愁》是余光中中年的散文集,所收幾乎全是香港時期前三年的作品,有的抒情,有的議論,有的是長文,有的是小品,按其性質分成四輯,其背景在純文學版的後記裡已經詳述。書出之後,也曾引起一些反應。例如《高速的聯想》、《沙田山居》、《尺素寸心》三篇抒情文,都常入選散文選集,甚至譯成英文或納入課本。
  • 「彤嫿古典詩詞曲唱和經典英文歌」《The Sound of Silence》
    彤嫿隨筆:《The Sound of Silence 》(《寂靜之聲》)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英文歌,是電影《畢業生》插曲。仿佛是寂靜中和自己內心深處的傾談,寂靜、寂寞而些許迷茫、感傷。
  • 彤嫿依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辛棄疾篇)
    [彤嫿]彤嫿隨筆:誰說稼軒詞只是豪放風格的代表?婉約之詞,稼軒亦是諸多絕色之作。愛極他的俠骨柔腸。2、依新韻和稼軒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彤嫿]彤嫿隨筆:好美的田園情懷,不遜陶令。3、依新韻和稼軒詞《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 余光中詩選 | 深入解析當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作品精髓
    當時臺灣的文壇認識余光中,是透過一個爭議,也就是余光中在他的詩裡面曾經寫過的一行詩被老先生們當時堅持什麼叫做中文國文的基本的文法跟基本的寫法,反對那種現象跟西化的語言的人,就挑了余光中作為他們中心攻擊的對象,而這一句詩是叫做「星空如此希臘」,星空如此希臘在運用上面非常明確的,就是把希臘當作了一個形容詞,希臘明確的在中文原來的詞性上是一個名詞,但是余光中卻以希臘當做一個形容詞來描述星空。
  • 從傳統到現代的夢幻結合 「當雅諾斯卡遇上香港中樂團」
    「音樂」絕對是世界的共同語言,可以打破語言隔膜。打從那天的邂逅相遇,周指輝與Janoska Ensemble結成朋友,彼此更從互相的作品尋找無限的合作空間。你你、我我「雅諾斯卡」(Ensemble)的演出跨越古典、爵士和流行音樂領域,他們的即興演繹往往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 余光中:李白的嫡系傳人——讀余光中詠李白詩4首
    中華民族所鍾愛的一輪明月,最早升起在兩千多年前《詩經·陳風·月出》篇之中,它臨照過漢魏六朝許多詩人的詩篇,在卷迤浩繁的《全唐詩》中流光溢彩,而與李白結下的更是不解的詩緣。除了美酒,李白對月也是情有獨鍾。
  • 鄉愁:余光中的眼中都是真情流露
    據說,當時寫這首《鄉愁》的時候,先生僅僅用了二十分鐘時間,可見是真情流露,這情感是他的表達,也總是讓我們記住,留存在腦海裡,一輩子。餘先生一生從事詩歌、文學、評論、翻譯等工作,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
  • 余光中:仲夏苦夜短,等你在雨中 | 「為你讀詩」
    選自《余光中詩選》,中國青年出版社在雨中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每朵蓮都象你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余光中余光中,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代表詩作《鄉愁》《鄉愁四韻》等,散文《聽聽那冷雨》《我的四個假想敵》等。
  • 「彤嫿古典詩詞唱和經典英文歌」《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
    彤嫿隨筆:《當我們還年輕》此歌由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作曲,漢默斯頓填詞,是美國好萊塢1939年第11屆奧斯卡獲獎影片《翠堤春曉》中的一首插曲。《翠堤春曉》是一部描寫圓舞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生活的故事片。在這部影片裡,施特勞斯愛上了一位女高音歌唱家,他們在一起生活時,那位歌唱家經常唱他寫的這首歌。
  • 余光中——輕輕地搖吧溫柔的手:余光中作品精選
    從舊世紀到新世紀,對現代文學影響既深且遠,遍及兩岸三地的華人世界。曾在美國教書四年,並在臺灣、香港各大學擔任外文系或中文系教授暨文學院院長,曾獲香港中文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及臺灣「中山大學」榮譽博士。先後榮獲「南京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之貢獻獎、第三十四屆臺灣行政當局文化獎、第十三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等。
  • 余光中:跨越距離的鴻溝,別樣的「鄉愁」沉澱成時代的心聲
    余光中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特殊的情感,並自覺成為古典文學的擁護者。正如他所言「這一筆財富是中華子女共有的現金,也是我們共同繼承而免於繳稅的遺產。」余光中在文學創作中,提倡古典文學的乾淨、凝練、流暢,欣賞古典詩中的格律美。
  • 當代著名作家余光中丨——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鄉愁》◎此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