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除了護士節,還是汶川地震紀念日,這一天,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因為,我是親身經歷者。
2008年5月12日當天,我就在成都。
當時我在北方一家醫院醫務科工作,赴成都是去參加一個為期三天的「全國病曆書寫與病案管理交流培訓班」, 12號是培訓的最後一天。
我還記得那天上午,我還忙裡偷閒,給幾位護理系統的姐妹發去了祝福簡訊。
當身在成都的我,給家鄉的朋友送去祝福的時候,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一場空前的災難即將來臨,幾個小時後,自己就要向上天祈福了。
那天中午我還午睡了,不過感覺悶熱,沒睡好。
那天下午兩點多,我們正在酒店的六樓會議室上課,授課專家是北京協和醫院病案科的劉愛民主任。
突然,房頂、地面晃動起來,伴隨著桌面物品墜落稀裡譁啦的聲音。有人喊:「地震了!」「快跑!」人群立即騷動起來,紛紛向後面的會議室門口跑去。
我的位置在前面第二排,跟著人群跑無疑是在最後面。況且,200多人從一個門口疏散,速度是快不了的。
看到講臺旁邊有個門,我拉起同桌曹姐:「咱們從那裡走!」同時選擇這條路線的還有劉老師及幾位前排的同學。
然而到了跟前我們才發現那個門走不通。怎麼辦?我們蹲下來,蜷縮在牆角處,互相鼓勵著:「別害怕。」這時,牆壁還在晃動,會議室頂棚上的吊燈掉了下來。
看到會議室還有燈光,我對組織會議的小夥子喊了一聲:「快去關電!」一個男生補充道:「關電閘!」小夥子應聲而去。
地震漸漸平息了,我們才往外跑。有人喊著:「別走電梯!」地面上有好多掉下來的茶杯,水濺了一地,還散落著手提包、手機、眼鏡等等。
「秦穎,這是不是你的眼鏡?」曹姐撿起一副眼鏡問我。「不是。」我邊跑邊答。
這時,酒店內大批人員已經先行逃離,樓道空曠,我們很快就從六樓跑到了外面。
馬路對面的草地上,已經聚集包括酒店內入住人員、居民在內的很多人。有幾名女學員眼圈紅紅的。
我這才知道,原來當他們往外跑的時候,地震正在進行,樓梯、扶手、牆壁都在晃動。人們重心不穩,有摔倒的、有鞋子跑掉的,情形混亂、人心恐慌,險些發生踩踏事件。
說實話,親身經歷地震的那幾分鐘內不知道害怕,但是會後怕。當時的感覺,如果那種強烈的地震再多持續半分鐘,我們所處的這幢樓恐怕就難以承受了。
那天從大樓裡跑出來的人們,許多頭上都落滿了塵土。事後得知,成都距汶川直線距離僅90餘公裡。
此後餘震不斷,那一夜,我們都沒睡,也不敢回賓館。
那天成都街頭的不眠之夜,次日成都雙流機場長達17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班機臨時停飛、改籤到瀋陽、幾經周折的歸程,這一切,都是令我終生難忘的。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我也曾經一度以為從此我將否極泰來,歲月靜好。沒想到半年後,我又遭遇了家庭的「地震」。人,永遠不知道下一秒鐘將會發生什麼。
然而,在國家民族遭遇的巨大災難面前,我個人的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
願江山無恙,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