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聲樂技巧——「混聲唱法」的訓練和養成

2021-01-08 吳老師聲樂課堂

很多同學了解到「混聲」唱法的優點

1.唱高音不費力不用聲嘶力竭幹喊

2.可以達到聲音平衡,真假聲無痕切換

3.健康的發聲方式,對聲帶的損耗比較低

「混聲」的根本定義在於真假聲的結合,也可以說連接真假聲中間的聲音,那我們在訓練混聲之前最起碼要知道什麼是混聲,然後去嘗試模擬出混聲的狀態,再通過訓練去熟悉這種發聲感覺

混聲發聲模式

我們知道所謂「真聲」是從我們口腔發出來的,「假聲」從鼻腔發出來,因為中間硬顎的幹擾,所以導致真假聲不能天然的融合在一起,大部分人沒辦法發出唱歌需要的混聲的原因在於真聲太多了,也就是聲音都從嘴巴出來了,沒有進入到鼻咽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位置共鳴,所以聲音很白很乾更沒辦法再往上走。問題知道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聲音更多地進入到鼻咽腔,關於這個感覺怎麼找,如下圖

當我們發出一個「en"的時候感覺聲音在口腔部分還是比較多的,由」嗯「轉成"eng"的時候我們會感到舌根是向上推的狀態,會跟小舌頭貼在一起,這時候我們發出「eng」的音會感覺鼻咽腔震動明顯,聲音大部分進入到鼻腔,嘴巴也可以適當開個小口,其實這正是我們常訓練的「哼鳴」,科學的方法都說在哪裡哼就在哪裡唱,因為一個正確的哼鳴就是一個混聲的狀態,同學可以自己先嘗試一下。對於那些目前不能完成的歌曲我們也可以嘗試先用哼鳴的狀態去小聲哼出來,注意聲音保證不能漏氣聲音不能散,只要聲音保證集中,就證明是對的

但是問題來了,很多同學沒辦法做到真假聲的連接,真聲到達一定高度就開始破音,直接轉成假聲,假聲虛弱漏氣,真聲力量又太猛,所以兩者沒辦法統一。我們先要做到聲區的連接,然後再去慢慢加強我們的「混聲」。

下面核能預警,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聲區連接方法!也是效果最明顯的,仔細看

第一種捲舌,該方法在「SLS」的7個步驟中有講過,將我們的舌頭模擬成類似吸血鬼的樣子,出氣時會發出類似一種「zi"和「wu」音之間的感覺,我們把氣流加強,從低音拉到高音,從說話聲音的位置拉向假聲位置,你會不會驚奇地發現聲音沒有了斷層,連接起來了!道理在於捲舌的時候我們口腔內部是通開的,同時舌根沒有力量,口鼻咽腔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聲音自然連接到了一起

第二種吐舌,跟「咽音訓練法」的第三步相同,將舌頭最大化吐出,舌尖向下不能後縮,笑肌要撐起來,儘量把上排牙齒露出來,這個是關鍵哦。嘗試發音會感覺鼻咽腔的共鳴非常明顯,我們試著發「ei」這個音,同樣把聲音從低拉到高,想像向遠處吶喊一樣,中途動作千萬不要動(氣息持續給,舌頭不能後退),我們會得到一條從下到上連接的聲音,到高音部分後會獲得咽音音質很明顯的「加強版假聲」。這條練習非常重要!可以增加聲帶閉合能力的連接聲區!

關於其他的連接方式,我們可以通過「打嘟嚕」,或者發窄元音「o」「u」「i」,從下到上,先要磨平聲音的斷層,斷層的根本原因在於共鳴位置的轉換和氣流的不穩定,但是我們經常磨合真假聲的平衡,控制力會越來越好的。

如果你經常訓練我上面說的聲區連接,那麼你會發現你的真假聲轉換變得越來越自然,聲音慢慢達到平衡的狀態,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擁有初步的「弱混聲」了,在一些輕柔的歌曲中能體會到訓練的結果。帶入到發聲訓練,我們要用窄元音,也就是小口音作為起點,因為一些閉口音很容易做到聲帶閉合,這樣真假聲才能都達到「關閉」的效果。例如你聽孫悟空說的那句「呆!妖怪!」其實就是很好的混聲發聲位置,當然你不能發成漏氣的聲音,一定是要集中的。類似的很多音比如「nay""gee""wee"都能找到聲帶關閉的感覺,多發一發會對你的聲帶訓練很有幫助,當你的聲帶機能越來越強了,混聲力度也會越來越強。

當「弱混聲」逐漸達到平衡和良好的控制的程度我們試著將混聲力度加強,簡單的說如何把弱混加強成為「重混聲」,第一氣息支撐要加強,腰腹繃緊的感覺會更明顯,類似你在搬重物時核心收緊腰腹用力的那個感覺,加強氣息支撐後,對抗的感覺會更明顯,聲帶閉合力量也會加強聲音自然更集中。第二就是元音轉換,在前一步訓練的窄元音小口音,我們嘗試穩住這些音慢慢把口腔空間放大,空間更大共鳴更豐富,聲音會變得更有張力。小竅門,增加「混聲」力量,我們多學貓叫,發「MIAO」這個音,從低到高再從高到低保證聲音始終不能散掉,能很好的突出你聲音張力的一部分,而且還能磨合你的聲區轉換

聽了這麼多不妨自己試一下吧,「混聲」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重點是知道思路和方向,日積月累你的「混聲」肯定會越來越熟練的,關注我,更新更多原創最幹最幹的聲樂技巧。

相關焦點

  • 唱歌技巧:歌手都在用的唱高音技巧「混聲」如何唱呢?
    「混聲唱法」是將頭聲區、口咽腔區、胸聲區的聲音有機結合、融會貫通,使音域拓展、音色一致,充分展現人體機能的一種科學唱法。由於「混聲唱法」的稱謂借鑑於西方,聲樂界的一些同志認為「混聲唱法」是美聲唱法的產物,是西方人研究的成果。這種看法是極其錯誤的。「混聲唱法」不僅是美聲唱法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民族唱法的一個重要標誌。
  • 學唱歌如何唱好高音區的混聲?
    三個方法,幫你讓聲帶變薄,更容易地唱好高音區混聲,更好地過渡平衡混聲。快點跟著「聲樂培訓」了解一下今天的內容吧!第一個方法,其實就是發一種悶住的舌顫音。悶住的舌顫音,需要將一些空氣壓縮在口腔內 ,這能夠完全地解除掉你聲帶上的壓力,讓共鳴靠前,緩解可能過量了的氣流。
  • 「輕聲唱法」,讓你音色像王菲一樣「仙」起來
    就唱歌而言,不同類型的歌適合的音色不同,合適的音色固然加分,良好的唱歌技巧卻也不容忽視。不管你的音色屬於哪種類型,唱歌時都應該避免「大白嗓」的唱法,大白嗓主要指唱歌時完全在用真聲扯著嗓子去唱。這種唱法不僅不好聽,還會傷嗓,任你擁有再好的音色,也無法完好展現出來。
  • 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歌唱特點
    在《美妙的歌唱法的技術》一書裡寫道「藝術的歌唱所需要的呼吸方式,是橫膈膜呼吸法,這是唯一能引導充分的氣息安謐而不費力地從肺部直達發聲器官的方法。身體的姿勢一定要輕鬆自然,肩部稍向後傾,讓胸部自然挺直而不要先提高它。」賴巴提還舉例說,他相信在呼吸的過程中,不應該動及胸部,整個擴張和收縮的動作是在腰部。
  • 【告訴你混聲、換聲和保護嗓子的好方法】
    這種從寬母音到窄母音的轉換過程,也就是聲門閉合調節和混聲的過程,也就是聲音掩蓋的過程。在這過程中,聲道的寬窄和聲帶的閉合都需相應變化。民族唱法在往高聲區轉換時則不需要母音變形,不需要掩蓋,也不需要聲道變化,只需要聲帶和口腔變化聲音就會明亮,這樣就容易做到字「正」和字「清」。而美聲唱法則不易,因為聲音概念不同,所以要求的方法也不同。 19.
  • 你們知道「面罩」唱法嗎?
    面罩唱法,目前是國際聲樂非常流行的一種唱法,起源於19世紀末的法國,可能很多剛入門的聲樂萌新都不知道什麼是面罩唱法,也不知道什麼是面罩。「面罩」其實只是一個俗稱,面罩唱法就是要我們在唱歌的時候,將我們的聲音集中在兩眼和眉間,這三個地方連接起來的三角,就是我們的面罩。
  • 美聲唱法知識大全,值得收藏!
    切斯蒂的作品還很重視聲樂技巧的發揮。在17世紀和18世紀之交,歌劇藝術的中心地從威尼斯移至那波裡。那波裡樂派的代表作家是亞·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1660—1725)。那波裡樂派特別注意發揮人聲美,使聲樂水平特別是花腔技巧,得到空前提高。這個樂派在18世紀上半葉聞名於全世界,歐洲許多國家都有這個樂派的大師在工作。
  • 混聲核心點:「喉嚨、上顎緊繃,發聲重心後移」
    在真聲唱的高到一定程度時,上顎要往上張,胸和腰要向前頂(同時腹部向內收,覺得太難可忽略腹部技巧),一定要繃住,不能松。這裡面起關鍵作用的發聲位置是上顎,上顎要張的像啃蘋果那樣,例如在醫院檢查喉嚨,發」啊「,上牙堂形成一個球狀面(半弧狀),同時一定要繃住,同時發聲位置的重心要向後移。我們知道,唱真聲高音的時候,喉嚨和上顎是繃得很緊的。
  • 西安音樂學院聲樂系美聲唱法怎麼學容易過?
    藝考音樂類考主要考音樂教育類和器樂類兩大類別,考試內容主要有聲樂、視唱練耳、音樂知識以及綜合素質面試等,音樂教育類藝考內容:聲樂、鋼琴、視唱練耳、音樂知識、素質面試等。器樂類藝考內容:主科(相關器樂擇其一)、聲樂、視唱練耳、音樂知識、素質面試等。
  • 聲樂練氣難?那是因為您不知道這6個好玩的訓練方法!
    很多聲樂初學者都會吐槽,不知道老師說的氣息到底是怎麼回事,又該怎麼訓練。明明我們每天都要靠呼吸生存,但一唱歌怎麼就這不對那不對了呢? 其實大家大可不必如此糾結,聲樂中的呼吸的確有其特別之處,並且這也是我們進行歌唱的根基,所以練好聲樂中的呼吸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這6個日常生活中就能輕鬆做到的練氣方法,各位不妨試試。
  • 致音樂藝考生:流行唱法怎麼考?可以從這杯Mojito開始
    《Mojito》是一首流行拉丁+HipHop的歌曲,歌曲主旋律採用長號和小號,加以古典吉他裝飾,沙錘、康佳鼓帶來的節奏讓人忍不住跟著跳舞,很多轉場部分還用到了貝斯滑弦,Rap時切換加入架子鼓和貝斯。 帶你了解一下聲樂藝考中的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又叫通俗唱法或自然唱法,是指演唱通俗和流行歌曲所用的表演手段。其演唱技巧有氣聲唱法、假聲唱法和低吟唱法。從演唱的風格角度,大致可分為勁歌型,柔美型和藝術型三大類。
  • 民族唱法別再走「歪」路
    在他看來,眼下,民族男高音乃至民族唱法,都迫切需要更多的關注。一檔檔歌唱節目捧紅了無數流行歌手,熱播的《聲入人心》等綜藝也為美聲唱法引來了不少流量。相較之下,民族唱法的處境,顯然已經有些「式微」和邊緣化。「西洋唱法是『美聲』,那誰是『不美聲』呢?」
  • 關閉唱法的最好解釋聽聽看吧也許有用
    "coperto"一詞為"掩蓋"或"蒙蓋"之意,所以這一唱法又稱為"掩蓋唱法"。"關閉"一詞是與男聲在中聲區聲音的"開放"狀態相對而言的。19世紀之前的聲樂作品對高音並不要求宏大的音量。男聲在唱高聲區時仍沿著中聲區的唱法,開放著唱上去,唱到一定的高度就改用假聲。19世紀初,義大利和法國出現了表現英雄激情的歌劇作品,這類作品要求演唱者用宏大的聲音來表現音樂的情緒和人物的性格。
  • 吳青峰或將是《歌手2019》新歌王 國際流行聲樂專家一致看好
    2001年4月,吳青峰與謝馨儀、新哥和史俊威組成「蘇打綠」樂團;同年5月,隨蘇打綠參加臺灣政治大學「金旋獎」的比賽,並憑藉歌曲《窺》獲得最佳人氣獎。,其中「我是這樣」和「的」非常靈動的運用了高喉位氣聲轉換高喉位聲帶收縮+鼻咽音小嗓技術組合。這裡要知道,只有高喉位的氣聲動作才能無縫連接高喉位鼻咽音小嗓,否則出來的聲音一定有很明顯的分界線。也是通過這樣的組合方法,是他唱「愛著你」再能足夠的力量進行打開,將吶喊的情緒淋漓精緻的表現了出來。
  • 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比賽在成都揭曉:馬小明和李鰲分別奪...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10月26日中午,封面新聞記者從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組委會獲悉,自10月20日至25日,經過六天的複賽、半決賽、決賽,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美聲、民族)共有10位聲樂選手,榮獲本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由中國音樂學院報送的馬小明,獲得了民族唱法冠軍。
  • 高音區訓練有訣竅,三大技巧帶你攻破瓶頸!
    首先在訓練中,要學會科學的呼吸方法——橫膈膜呼吸法。這種呼吸方法的要求是極其自然的,是模仿平躺睡覺時呼吸狀態。具體訓練方法如下:在吸氣的時候要使腹部形成一個放鬆狀態,將橫膈膜放下,胸廓挺拔,把腰和肋骨向周圍擴張。在呼吸歌唱時,把小腹微微收起,使氣息在橫膈膜作用下向上行。
  • 訓練技巧進階|擊穿訓練:助你快速突破減肥平臺期和力量停滯期
    毋庸置疑,力量訓練能讓我們的身體線條變得更好,也讓減脂的效果更穩定。無論是對於減脂人群還是高階健身人群,力量訓練不可或缺!在力量訓練的開始階段,我們會發現效果非常明顯,進步飛快。然而,3,4個月之後,這種「紅利」就慢慢「消失」了。
  • 針對「聲帶過緊」的兩個小技巧
    歌唱家30萬人聲樂愛好者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