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格言佳句選編而成,通俗易懂,雅俗共賞,思想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儒釋道各家經典,內容主要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一、欲知三叉路,須問去來人。
語見《西遊記》二一回:「正商討時,看到大道旁走出一個老公公來,……豬八戒望到喜事道:『師兄,俗話說得好:要知山腳下路,須問去來人』」。釋意:要了解三岔路口如何走,務必問以前踏過的人。
二、凌雲甲第更新主,勝概名園非舊人。
這些高聳入雲霄的豪宅換了新主人,這些大氣磅礴的名園已不屬舊主人。甲第:故時豪門貴族的宅第。凌云:高入雲霄。兩句形容塵事的新舊交替。
三、眾口難辯,孤掌難鳴。
前句形容輿論的力量大。《國語·周語下》:「故諺曰:眾心成城,眾口鑠金。」(漢)荀悅《漢紀·景帝紀》:「眾日鑠金,眾毀銷骨。」後句形容基礎薄弱不可以成功。語出《韓非子·功名》:「一手獨拍,雖疾無聲。」《東周列國志》五七回:「只有一個韓厥,孤掌難鳴,是以不敢為尹氏伸冤。」
四、偏聽則暗,兼聽則明。
語見《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二年》:「上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釋意:輕信一面之詞會使觀念愚昧無知;多方面觀念便會使處事明達。
五、命薄福淺,樹大根深。
運勢不太好,福氣就淺;樹杆大了,樹根就扎得濃厚。命薄福淺,與命大福大相對,樹大根深,參照(漢)劉安《屏風賦》:「樹深枝茂。」要修身改命,應讀《了凡四訓》一書。
六、非上上智,無了了心。
語見《菜根譚·曠達》:「非上上智,無了了心。」並不是最上層等智慧,就不容易有聰慧憐俐的大腦。上上智:智力特突出的人。《漢書古今人表》將知名人士從上上到下下分成九等,上上是最高的一等。了了:精明能幹。《世說新語·言語》:「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七、發念處即遏三大欲,到頭時方全一點真。
從發生意念處就遏止三大慾念,到終了時才保全一點真。三大欲:即三戒,戒色、戒鬥、戒得。見《論語·季氏第十六》:「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以及壯也,意氣風發,戒之在鬥,以及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一點真:本書原編者註:「乾坤正氣。」
八、世路由他險,居心任我平。
人生道路無論如何艱難險阻,但我的心中依然舒坦。參照(唐)孟郊《遊終南山》詩:「山中人自直,路險心亦平。」
九、惺惺常不足,懞懞作公卿。
聰慧機警的人經常不滿足,質樸渾厚的人卻幹了公卿。(宋)朱敦儒《樵歌·憶帝京》:「只求太惺惺,惹盡閒苦惱。」
說到誠信,《增廣賢文》說:「許人一物,千金不移。」
說到珍惜時間,《增廣賢文》說:「黑髮不知勤學早,看看又是白頭翁。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鐵嘴老梁梁宏達曾多次推薦《增廣賢文》,「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增廣賢文永遠不過時。隨著你年歲的增長,你越活越發現,《增廣賢文》說的都是人生至理。」
我讀的這本《增廣賢文》裝幀工藝考究,採用進口紙張,薄而不透,有譯文、注釋、評析、故事,書中的處世準則和做人妙法,對我們的工作事業都會有很好的幫助和指導,是提高情商、處世修身的經典之作。一本才62.8塊錢,不到一頓飯錢,卻能學到千年的人生智慧,真是太值了!
點擊下方商品卡片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