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黎巴嫩官方的說法,今天凌晨的特大爆炸事故是2750噸硝酸銨在港口不當儲存而引起的。事故已造成100人遇難,另有4000多人受傷。
硝酸銨首次出現於17世紀,在農業中主要用作高氮肥料,廣為農作物所喜好,尤其是旱地作物中的水果、瓜菜、菸草等,但同時也是一種強效炸藥。到了二戰時期,硝酸銨早就成為了制炸藥的必備材料。
硝酸銨不耐高溫,在高溫下能以不同方式進行分解,同時放出氨氣和劇毒的氮氧化合物。由於碰撞等原因,局部硝酸銨溫度升至300°C以上就有可能引起爆炸,硝酸銨能與任何易燃液體、許多粉狀金屬,形成衝擊力極強的爆炸混合物。
美國地質調查局收集的數據顯示,當天爆炸產生的地震波相當於3.3級地震,實際威力更是大於3.3級地震。附近居民形容爆炸事故「就像一顆原子彈(爆炸)」。連遠在地中海對岸的賽普勒斯都有震感。
黎巴嫩首都化學品爆炸致數千人死傷,多國政要聲援鑑於此,多數國家都對這種危化品制定了標準。在生產、貯運和使用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規定。黎巴嫩總統奧恩稱,2750噸硝酸銨在沒有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在倉庫裡存放6年,這是「不可接受的」,並發誓要讓責任人面臨「最嚴厲的懲罰」。
2014年,一艘輪船在開往非洲時,因船隻出現問題,這些硝酸銨需被卸載,隨後便卸在了貝魯特海港12區。
黎巴嫩國際廣播集團援引一份安全報告顯示,事發時「工作人員在焊接存有炸藥的庫房門的過程中,焊接火花引燃了倉庫中的炸藥,這導致在另一庫房中存放的硝酸銨爆炸。」
墨爾本大學化學工程高級講師席爾瓦(Gabriel da Silva)表示同意黎官方的說法,硝酸銨只有在適當的情況下才會點燃,需要極端的環境來引發爆炸。
硝酸銨就曾經製造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工業爆炸事故。1947年4月16日,停泊於德克薩斯城的貨輪「格蘭德坎普」號起火,引爆了2300噸硝酸銨,引發4.5米高的海嘯。爆炸令至少500人喪生。
2015年,天津濱海新區倉庫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難。調查組最終認定事故直接原因是:倉庫內的硝化棉由於溼潤劑散失出現局部乾燥,在高溫(天氣)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熱,積熱自燃,引起相鄰貨櫃內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險化學品長時間大面積燃燒,導致堆放於運抵區的硝酸銨等危險化學品發生爆炸。
墨爾本大學的席爾瓦稱,儘管爆炸後空氣中的化學物質會很快消散,但殘留的汙染物會引發後續問題,例如造成空氣汙染,以及間接形成「酸雨」。從此次網傳爆炸產生的血紅色煙霧判斷,空氣中存在氮氧化物空氣汙染物。
氮氧化物可刺激肺部,使人較難抵抗感冒之類的呼吸系統疾病。同時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的重要原因。
而「酸雨」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建築設施都有直接和潛在的危害。據界面新聞查詢當地天氣,貝魯特在未來兩周內天氣晴好,沒有明顯降雨,但風力不強。
事發後,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發表聲明,稱有消息顯示爆炸釋放有毒氣體,建議人們戴上口罩並留在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