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小夥伴第一次聽說麩質(Gluten),可能部分小夥伴被無麩質(Gluten-Free)產品收割過智商稅,今天來科普一下什麼是麩質。
什麼是麩質?
麩質是一種蛋白質,天然存在部分穀物如小麥、大麥和黑麥等(不存在大米)。所以這類粗糧製品含麩質,如豆瓣醬、陳醋、料酒、啤酒、調味奶酪(非純奶酪)、北方麵食、全麥麵包、義大利麵、醬油等,有時候營養補劑、澱粉膠囊、潤唇膏、化妝品、洗髮水、護膚品等日用品中也存在麩質。麩質存在生活方方面面,需要留意原料表。
麩質讓麵團具有堅固的結構,可以增加麵團的持氣性、彈性和韌性。在麵包加工時的醒發過程中麩質蛋白形成網狀結構,如果沒有麩質就不能形成這樣的結構,麵包也就不能發酵。聽著好像麩質很高大上,其實就是——麵筋,麵食那種勁道就是麩質造成的。
麩質過敏
大多數人不會對麩質過敏,據不完全統計估計有1%~2%的人對麩質過敏,麩質過敏人群中歐美比亞洲比例高。所以歐美等國家對不含麩質食物會標籤Gluten-Free(無麩質)。
對麩質過敏的人群因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對麩質過敏,麩質會讓他們感到不適。這種現象被稱為乳糜瀉(通常具有遺傳性),其主要症狀是慢性腹瀉、生長緩慢和疲勞等,但是大多數患有乳糜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患有乳糜瀉。
成人乳糜瀉症狀包括:腹瀉、頭痛、抑鬱、焦慮、疲勞、骨/關節痛,水皰、非常癢的皮疹。
兒童乳糜瀉症狀包括:肚子疼、噁心、嘔吐、生長遲緩、青春期延遲等。治療不及時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如貧血、不孕和骨骼脆弱。
因為乳糜瀉和其它疾病很相似,所以很多情況下人們並不重視。
麩質過敏原因
麩質會導致其過敏人群觸發免疫系統攻擊小腸、損害小腸,免疫細胞會破壞小腸絨毛的指狀生長。
使得小腸絨毛變得扁平。
小腸對吸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直接導致消化功能紊亂。當這些絨毛受損時,身體無法獲得所需營養,並且免疫系統的反應還可能導致其它健康問題(依過敏程度有所區別)。
需要注意的是,麩質包含許多種不同的蛋白質,有的人可能能耐受其中的一些蛋白,但對另一些蛋白卻存在敏感。
可以去醫院進行麩質過敏的血液檢查,也可以通過活組織檢查麻醉後用細管內窺鏡獲得組織樣品進行檢查。
tip:不要杞人憂天,被販賣焦慮的消費主義套路!
避免麩質
大部分麩質過敏人群通過規避進食麩質食物就可以避免過敏,但對於部分人來說,單純飲食規避還不夠,還要避免接觸隱藏麩質來源如外用產品,更有甚者和剛剛接觸麩質的伴侶親近也會導致過敏,嚴重者會休克。
一些國家就有相關食品專賣。
歐盟和澳大利亞很早就開始推行Gluten-Free的產品了。美國推行Gluten-Free產品的時間晚一些,2014年8月,FDA 才生效的關於Gluten-Free的最終規定:產品中麩質的含量在 20 ppm (20毫克/千克)以下的話就可以貼上 Gluten-Free的標籤。一般情況下,這種濃度的麩質對於乳糜瀉的患者來說是沒有有問題的。
此外,有些人沒有乳糜瀉,但是攝入麩質之後也會有反應的情況,叫做非乳糜瀉類型的麩質敏感者(Non-celiac gluten sensitivity),對於這樣的人來說,Gluten-Free的產品也可以有效減輕症狀。
儘管部分人群體檢顯示不對麩質過敏,而且也不一定會有常規反應顯示過敏,至於是營養不良還是對麩質不適,只有自己的身體才知道。聽Lisa的,多傾聽身體的聲音,了解自己身體反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身體是最好的檢測工具。如果你懷疑自己麩質不適(經常腹瀉等),可以嘗試排除飲食法——完全避免麩質4周時間,並同時記錄症狀,在4周後重新引入麩質,看麩質是否會對過敏症狀產生影響。
最後,必要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無麩質飲食騙局
隨著醫學進步,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不解之謎」。古代生產力和醫療水平低下,麩質過敏可能會被認為是其它疾病,且大部分糧食含有麩質,一部分人因為「莫名其妙」的症狀生病、死亡都得不到合理解釋。
很多人會困惑,我們祖祖輩輩吃五穀雜糧,怎麼今天就冒出來個麩質過敏了,還那麼多包裝著「無麩質」的商品,是不是商業炒作、是不是騙局?
綜上所述,無麩質對那些過敏的小夥伴確實是必要的,但對不過敏的大多數人其實沒有必要(不完全統計,約80%人完全沒有影響)。
事實上,確實有部分不良商家拿「無麩質」作為噱頭進行商業營銷,哄騙不明真相的小夥伴購買「無麩質」產品,賺取暴利。他們宣稱麩質有害,會導致各種疾病。無麩質食物之風也由歐美刮到我們這來了。
甚至還有很多人相信這些營銷,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過敏或者對麩質不適,無Gluten-Free不接受。
《清潔飲食,骯髒真相》是 BBC 的老牌節目地平線和劍橋大學分子基因學的博士合作完成的。
揭露了包括排毒清體飲食療法、無麩質飲食還有酸鹼體質這些近年來常見的偽科學概念。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
所以,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無麩質產品貴而且沒必要,是妥妥的智商稅。
麩質主食也並非一定要攝入的,本著能不吃就不吃的原則,Lisa就常常建議大家把主食放到最後吃。
毛主席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做的不是馬上否定,而是查證其合理性。這需要我們多學習,形成自己的認知和判斷。
以上觀點僅代表作者
參考自:
1. LisaFit健康理念
2.中國知網;劉津 蒲民 李芳 廖冰君 高東微;《一種主要食品致敏原成分———麩質的標識管理》
3.NIH MedlinePlus雜誌『;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
4.知乎;錢程;《Gluten Free(不含麩質)真的更健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