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劉麗靚)12月22日,中國國新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渝波在中國國新成立十周年成果匯報會暨國有資本運營高峰論壇上表示,中國國新是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中應運而生的一家「新央企」,2016年初被確定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他表示,試點五年來,中國國新初步形成了具有國新特點的國有資本運營模式,總結起來,開展國有資本運營應當注意把握好以下六個方面的關係。
一是要準確把握運營公司定位和服務國家戰略之間的關係。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運營公司主要以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提高回報為目標,但作為承擔「三大責任」的中央企業,中國國新在運營國有資本時不能簡單追求絕對的資本回報,而要同時服務服從國家戰略和產業政策,注重發揮培育孵化功能。隨著試點不斷深入,中國國新越來越認識到,只有在貫徹國家戰略大局中找準資本運營的結合點和著力點,才能正確把握運營公司的發展方向,更好體現試點價值和央企擔當。中國國新為此提出資本運營要堅持「五個守住」,即守住輕資產運營模式、守住財務性投資為主、守住國新投資生態圈、守住產業鏈高端、守住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環節,要以此把握投資方向和節奏。
二是要準確把握增強國有資本流動性與企業穩健經營之間的關係。運營公司承擔著以市場化方式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布局、調整結構的神聖使命,要求增強國有資本的流動性。在試點過程中,無論是開展基金投資還是直接投資,中國國新都強調要謹守財務性持股為主的原則,從而有利於資本高效流動循環。對於併購類或大股比投資的戰略性項目,堅持審慎涉足,堅決防止「越投越重」。同時,在資產結構上,中國國新注意持有適當比例的符合企業戰略定位、可交易、可變現的流動和上市資產,根據實際情況積極謀劃、適度投資了若干處於成熟產業、擁有「護城河」的「壓艙石」項目,以此增加穩定的現金收益來源,保障企業穩健經營。
三是要準確把握提高國有資本回報與服務國資央企之間的關係。提高資本回報、實現保值增值,是開展國有資本運營的基本要求,也是深化改革試點的重點任務。中國國新體會,市場在要素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體現在國有資本運營中,就是要有合理的回報。由於運營公司財務性持股為主的特點,在投資項目選擇上更多地需要與其他市場主體、特別是央企開展合作,通過國有資本的紐帶,形成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合力。因此,要在保持合理回報的前提下,積極通過自身專業化的資本運營,助力中央企業提升整體資本運營能力水平,從而更好落實國家戰略,促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結構調整。
四是要準確把握推進市場化改革與落實國資監管要求之間的關係。運營公司是市場化運作的企業主體,所從事的運營業務包括股權運作、基金投資、培育孵化、價值管理等,與傳統的產業集團明顯不同。如何在落實國資監管各項要求的前提下,積極推動市場化改革,是運營公司改革試點需要著力探索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國國新在推進試點中,堅持將完善市場化機制與落實國資監管要求有機結合。針對運營公司投資驅動屬性較強的特點,中國國新始終強調投資項目評判必須把好「三關」,即技術關、財務風險關和戰略關,注重追求投資的綜合價值。在基金投資板塊,創新實施股權、跟投、超額收益遞延、退出收益、運營「五個捆綁」,較好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在創新體制機制方面,以強化人才作用專業驅動、建設高效靈活組織體系、完善「強激勵硬約束」機制為重點,探索推進市場化改革和落實國資監管要求的有機結合。
五是要準確把握國有資本運營業務探索創新與加強風險防範之間的關係。國有資本運營業務涉及的領域寬、類型多,在鼓勵業務創新、市場開拓的同時,必須注重強化監督和防控風險同步推進,將風險防控要求融入試點核心業務。在試點過程中,中國國新將2018年、2019年分別確定為「風險防控年」和「風控深化年」,先後深入開展「全面風險排查」、「十嚴查」和「風控深化行動」,有效化解了一批潛在風險隱患。中國國新始終重視做好頂層設計,善用哲學思維,當市場開拓與風險防範發生衝突且不可調和時,必須毫不猶豫把風險防範擺在首位,堅決守住不發生顛覆性重大風險的底線。
六是要準確把握加強黨的建設與國有資本運營之間的關係。中國國新深刻體會,只有將強「根」鑄「魂」貫穿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始終,探索建立符合運營公司特點的黨建工作新模式,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政治功能,才能為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隨著運營公司財務性投資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逐漸增多,如何開展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是一個重大課題。中國國新專門制定了基金管理人黨建工作指引,在基金管理人黨組織中設立「黨建指導員」「黨建聯絡員」,同時結合基金投資行業特點、持股比例和實際影響力,把好投資決策階段「政治關」,努力在投後管理階段推動參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加強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