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家:長豐古墓群宜原址保護建遺址公園或博物館!

2021-01-08 澎湃新聞
考古專家:長豐古墓群宜原址保護建遺址公園或博物館!

2020-12-28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6日,

長豐縣埠裡宋代家族墓地

考古發現專家研討會在長豐縣舉行。

參會嘉賓包括眾多高校教授、

國家和地方博物館研究館員共50餘人。

小編了解到,長豐埠裡宋代家族墓地的發掘,填補了江淮地區宋代墓葬研究諸多空白,是兩宋之際南北文化高度交流融合的實證,結合該墓葬元素和出土器物,體現了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

新聞回顧

長豐下塘發掘宋代家族墓葬

2019年4月12日傍晚,在長豐縣下塘鎮埠裡社區淮南北路北延施工現場,工人施工時挖掘出疑似古墓。15日,省考古研究所張義中一行赴下塘鎮現場勘探古墓。通過對古墓形制、棺槨考證及土層檢驗,考古人員初步判斷該墓葬年代為北宋。

考古工作人員通過進一步勘探,在已暴露墓葬(編號M1)旁邊又發現12座古墓,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墓葬墓室平面呈圓形,直徑約11米,面積約120平方米,證實該地為一處規模較大的家族墓葬。

據考古專家介紹,在M12古墓內出土墓誌一盒,上半部雖漫漶嚴重,但內涵豐富。通過解讀表明,墓主人為「慎縣袁團鎮」(即今肥東縣元疃鎮,距原埠裡鄉直線距離約10公裡)人,其主要活動年代為「政和二年」前後(公元1112年,北宋晚期宋徽宗趙佶執政期間)。墓主人為當時很有影響力的商家大賈(「數年間財產增隆」 「獨以富名出」),與當時朝廷很多官員有接觸。據悉,墓誌撰寫人吳奎曾做過尚書令,書寫墓誌的沈機官職不低於五品(賜緋魚袋),篆刻志蓋的牛邦光是管理農事的官員(管勾農事)。

出土展示的文物有金飾、銀飾和各類陶瓷器皿共50多件。專家們現場觀摩文物造型、質地,來判斷文物最初的產地以及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經過工作人員修復和清理,這些文物在歷經千年仍展現出精美的紋飾和精湛的工藝技巧,讓專家們驚嘆不已。

專家觀點

填補江淮宋墓研究諸多空白

與會專家在實地參觀了考古現場和出土文物後,召開研討會。在研討會中,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壽縣中心站站長張義中介紹,M1墓葬出土器物共51件,分為漆木器、金銀器、陶瓷器和銅器四大類,包括鑲銀扣十六曲葵口漆盒、青白釉印花牡丹紋渣鬥、金簪、金鐲等;M12墓葬雖是該墓群規模最大的,但因早年被盜,其出土器物僅有20餘件,其中湖田窯青白釉瓷爐當屬精品。

目前,埠裡宋代家族墓地

發掘工作已經結束。

結合發掘成果,

專家們紛紛表示

該家族墓葬具有重要研究意義!

1

它是江淮地區具有典型性的宋代家族墓地,等級高、規模大,出土器物保存完整,品相好、級別高,填補了江淮之間宋代墓葬研究諸多空白。

2

它是兩宋之際南北文化高度交流融合的實證,結合該墓葬元素和出土器物,體現了安徽特殊的地理位置。

3

它是宋代建築考古的重要地下遺存,全國範圍內的宋代地面建築遺存稀少,而地下建築在南方地區更是尤為罕見。

4

在考古發掘的同時針對每個墓葬單體提出相應的保護方案,確定了原址保護的思路,並朝著建設遺址公園或墓葬博物館的方向努力。

關注「幸福長豐」公眾號

下載「長豐雲」APP

往期精彩回顧

長豐埠裡古墓群最新發掘結果揭秘,墓主人是……最新人事任免500萬!長豐又一波消費券來了!剛剛,長豐國有計程車來了!重磅!長豐產教融合城第一所高校新校區正式啟用啦!又一條關於長豐「大學城」的重磅消息……這裡,要成為合肥第三座大學城嗎?重磅!長豐計劃新建一座新地標!地點在……長豐,歡迎你!什麼是長豐?

來源:安徽網

原標題:《考古專家:長豐古墓群宜原址保護建遺址公園或博物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長豐宋代古墓群發掘結束 填補江淮宋墓研究諸多空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6日,長豐縣埠裡宋代家族墓地考古發現專家研討會在長豐縣舉行。參會嘉賓包括眾多高校教授、國家和地方博物館研究館員共50餘人。新聞回顧 長豐下塘發掘宋代家族墓葬2019年4月12日傍晚,在長豐縣下塘鎮埠裡社區淮南北路北延施工現場,工人施工時挖掘出疑似古墓。15日,省考古研究所張義中一行赴下塘鎮現場勘探古墓。通過對古墓形制、棺槨考證及土層檢驗,考古人員初步判斷該墓葬年代為北宋。精美文物吸引專家駐足觀摩。
  • 黃巖沙埠窯考古發掘公布最新成果 將來,這裡將建考古遺址公園
    1956年12月,沙埠青瓷窯址群被當地群眾發現並經文物部門考證,打破了陶瓷學界對「台州無瓷」的傳統認識;1963年3月,沙埠青瓷窯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沙埠窯址遺址被列入台州地區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之一;2019年10月,升格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 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永州一古墓群入選!
    湖南十大考古新發現,永州一古墓群入選!入選「十三五」湖南省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的項目共16項(初評前15名入圍,有並列名次)。終評會上,入圍項目負責人就項目概況、主要收穫、價值意義等方面做了詳細匯報。來自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館、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株洲市博物館、嶽陽市博物館、常德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等多家單位的11位專家組成評審團對各入圍項目進行了現場評審。
  • 考古現場、專家開講、大咖導遊 國際博物館日濱州市博打出創意服務...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近日,圍繞5·18「國際博物館日」,市博物館創意策劃了多項活動:走探小清河古遺址考古現場、山東考古專家開講、濱州大咖帶您
  • 廣州「最特別」的博物館,直接建在千年古墓上,還是國家4A級景區
    位於我國華南地區的廣州,不僅是廣東省的省會,同時也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人文古蹟眾多,最近我到廣州旅遊,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嚴州古城西水門考古遺址公園近期開工 系列考古成果為嚴州「千年古...
    杭州日報訊 日前,記者從市運河集團了解到,為更好地保護好、展示好嚴州古城的歷史文化遺產,近期啟動了西水門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建設工作,目前已完成28根混凝土灌注樁澆築及鋼結構施工圖紙二次深化設計,計劃9月底完成施工。
  • 藍山五裡坪古墓群考古發掘
    湖南日報8月11日訊(記者 李國斌)記者今天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該所考古專家正在湖南永州市藍山縣五裡坪古墓群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這是2000多年前馬王堆漢墓帛畫地圖上標註的漢南平城故址的墓葬區。
  • 武漢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12圖)
    武漢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我國重點遺址保護項目之一,總佔地面積4.85平方公裡,已經建成盤龍城遺址核心區本體保護展示、遺址博物院等相關配套項目,集文物保護展示、科研教育、休閒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盤龍城是商代中期距今3500多年的古城遺址,它是商朝在南方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中心,迄今保存有完整的城牆和壕溝。位於長江流域的盤龍城遺址的發現,推翻了以往公認的「商文化只存在於中原地區」的觀點。2017年12月,入選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獨家探秘:古墓被盜文物流失海外,墓葬原址深藏大山人跡罕至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博舉辦的70件流失海外回歸文物展中,有一件雕刻十分精美的古墓甬道彩繪浮雕武士像,文物指向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靈山鎮西燕川村西部山裡的一座古墓。該墓1994年被盜,後經過考古發掘,出土壙志,證實墓主是唐末五代時期河北地區的大軍閥王處直。
  • 湖南啟動五裡坪古墓群考古發掘工作
    原標題:湖南啟動五裡坪古墓群考古發掘工作   (原標題:藍山啟動五裡坪古墓群考古發掘工作(圖))   出土的文物   紅網藍山站3月19日訊(分站記者 黃俊北 通訊員 王芳)3月18日,湖南藍山啟動五裡坪古墓群考古發掘工作,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正式進駐工地。
  • 浙江沙埠窯遺址主動性考古發掘 兩宋年代序列基本確定
    醬釉執壺 黃巖沙埠窯考古發掘工作組供圖中新網台州12月17日電(記者 範宇斌) 記者17日從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最新獲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台州地區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之一的沙埠青瓷窯址經主動性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
  • 江口沉銀考古最難一期:蜀世子寶金印現身 將建博物館
    更名發生於2018年,當年進行的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審中,該項目入圍時叫「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公布結果時已更名為「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解釋,除銀錠外,該遺址還發現了大量兵器、船釘、首飾等文物,說明這裡曾是激烈的戰場。因此專家一致認為,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更為準確。
  • 蘇州園區將建草鞋山文化遺址公園有42個足球場那麼大
    小8從園區新聞中心了解到,園區即將興建草鞋山文化遺址公園,面積足有298000平方米,相當於42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nbsp&nbsp&nbsp&nbsp草鞋山在距離唯亭鎮東北2公裡的地方,旁邊是蓮花路和陽澄湖大道,而即將興建的草鞋山文化遺址公園就選址於此。據悉,草鞋山遺址公園主要入口設置在南側,由亭東路進入,並在蓮花路開設次入口。
  • 吐蕃古墓群-都蘭草原上的金字塔
    都蘭吐蕃古墓群,就像古埃及金字塔,隱現在都蘭熱水溝一帶的群山之中;或更廣泛的地域。10月29日至31日我們隨來自全國及青海的考古專家,赴都蘭吐蕃古墓群進行實地考察。大約走了30分鐘的路程,我們翻上了一座小山包,極目望去,遠方的古墓(土丘)輪廓已清晰可辨。考古專家許新國教授說,雖然看見古墓就在眼前,但距我們還有大約五六裡地呢,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不必走過去了,主要是讓大家認識到在周邊綿延的群山中沉睡著近千座大大小小的古墓。我們為古墓群這樣壯觀的存在唏噓不已……  這次我們主要去了都蘭血渭草場上最有名的「都蘭一號大墓」,以及草場南岸的吐蕃古墓群。
  • 感受大唐盛世文化,遊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大明宮遺址公園大部分區域都是免費的,但丹鳳門遺址博物館、大明宮遺址博物館、考古探索中心和各大殿遺址進入是要收費的,門票價格是60元。考古探索中心單獨購票20元。《大明宮傳奇》3D電影30元。套票:90.00元(含景區門票、影票、擺渡電瓶車票)。
  • 剛剛,備受關注的德壽宮遺址公園暨南宋...
    今天(12月28日),德壽宮遺址公園暨南宋博物院(一期)建設項目正式開工。 德壽宮遺址公園在哪裡? 這個名字這幾年可能很多杭州人都有所耳聞,但真正知道它在哪裡的人卻不多。 它位於杭州望江路中河中路交界處,對面就是胡雪巖故居。
  • 青海「九層妖樓」古墓地區旅遊攻略
    根據考古專家的勘探,熱水墓群是青海境內面積最大、保存封土最多的一處北朝晚期至唐代吐蕃時期的墓葬群。因為裡面有不少十分珍貴的文物,因此這裡至今被國家保護著,等待挖掘更多的歷史。如果你對九層妖塔有興趣,可以過來了解背後的故事哦!在《鬼吹燈》精絕古城中,提及了這樣一個地方:九層妖樓。
  • 科技園變身博物館!成都新川創新科技園發現超六千座各朝古墓
    科技園變身博物館!成都新川創新科技園發現超六千座各朝古墓時間:2020-05-14 15:06   來源:四川觀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技園變身博物館!成都新川創新科技園發現超六千座各朝古墓 新川創新科技園,對於居住在成都市高新區的市民來說,不過是一處普通的在建工地,在這座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的城市中再尋常不過。然而就在今天(5月14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了一項驚人的   原標題:科技園變身博物館!
  • 再現800年前制窯風情 瓶窯鎮窯山公園「古窯遺址」正式開放
    眼下,尋南宋遺風,又多了一個新選擇——餘杭瓶窯鎮窯山公園的古窯遺址。6月初,窯山公園古窯遺址區塊布展完成,全面對外開放,再現800年前的南宋制窯風情。瓶窯當地有一句老話:風景在窯山,歷史在腳下。2018年4月,瓶窯鎮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對窯山公園進行提升改造時,在公園東入口附近,意外發現一處南宋古窯址。
  • 濟陽三官廟漢墓入選「考古新發現」 是濟南發現最大的漢畫像石墓
    記者在發布會上還獲悉,濟陽三官廟漢墓將被改建為博物館,將以其為中心擴建文旅項目。2018-2019年全省優秀田野考古工地獎獲獎項目為:滕州西孟莊龍山文化聚落、章丘區牛推官南遺址、滕州大韓東周墓地、青島市黃島區王家樓墓群、墾利海北遺址。2019年度山東省新發現獎獲獎項目為:蘇家村遺址、西陳商周遺址、臨淄齊故城小城西門西側夯土遺址、滕州大韓東周墓地、濟陽三官廟漢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