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不分大小,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早餐店的案例,這個不到10平米的社區早餐店,老闆利用網際網路社交媒體,3個月做到了20萬元的營業額,是不是感覺不可思議,最開始我也是不信的,知道我後來完全了解了老闆的操作。
案例背景
這家社區早餐店是一對中年夫妻開的,陳先生夫妻倆是被迫下崗的,之前是在一家紡織工廠上班,可是近幾年,國家對重工業企業的排放標準非常嚴格,對於環境治理這一塊十分重視,每年花在治理排汙上的錢比之前就多了好幾倍,並且現在人工成本費用越來越高,而機器的廣泛出現取代了不少紡織廠裡面的人工,陳先生夫妻倆都是來自於農村,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初中還沒上完就外出務工了,沒學歷,也沒有像樣的手藝,可替代性非常高,就這樣夫妻倆都成為了被迫下崗的員工中的一批。
好在工廠比較仁義,給兩個人了一筆補償費用,在加上夫妻倆這家年的存蓄,加起來也有10幾萬元錢,現在沒什麼學歷是很難找工作的,只能去做一些工資低的體力活,於是夫妻倆就合計著要不自己做點小生意,而早餐店又是最好上手的,於是夫妻倆就在租房子的附近開了一家早餐店。
店是開起來了,可是如何吸引顧客到店消費者就成為了一個老大難的問題,秉著不懂就要問,不懂就要學的理念,夫妻倆就在網上搜索關於如何做好一家早餐店的案例,早餐店的案例沒找到,不過一家水果店的經營方式倒是吸引了夫妻倆,這家水果店,顧客進店就送500斤水果,靠著這一招,水果店一個月就做到了10萬元的業績,於是夫妻倆就模仿了這家水果店的經營方式,將其用在了自家的早餐店,不到3個月就做了20萬的營業額,那麼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具體操作
1、進店就送價值500元的早餐券
是新開業的店鋪,於是夫妻倆就在門口掛了一個招牌:新店開業,進店就送500元早餐券。並且當天進店免費送一份早餐,包含一個雞蛋兩個包子。
周邊就是居民住宅區,人流量很大,每天過路的上班族也不少,就通過這個口號,吸引了一波消費者進店,領取了免費的早餐和早餐券就走了。
這就是利用了消費者愛佔便宜的心理,白吃的早餐白不吃,活動的第一天就送出去了300多份早餐,和500多張早餐券,那麼問題來了,不賺錢,倒還虧錢送早餐,夫妻倆到底要做什麼?
2、建立顧客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