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七屆寧波市民文化藝術節的重要活動之一,今天(10月1日)晚上,在眾多樂迷的期盼中,「梁祝故裡 奏響梁祝」何佔豪作品專場音樂會在寧波大劇院上演。著名作曲家、指揮家何佔豪率上海何佔豪工作室漢城交響樂團與寧波城市管弦樂團(籌)一起為寧波觀眾帶來了一場音樂盛宴。
何佔豪,中國傑出音樂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中國第一部小提琴協奏曲、民族音樂瑰寶《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主創者之一。中國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歷任多屆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並多次受聘出任全國金唱片獎評委、金鐘獎專業評委會主任等職務。
當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熟悉的旋律響起,現場的觀眾似乎都屏住了呼吸,生怕一點點響聲就驚擾了音樂中那份情緒飽滿的深情。
「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大師的演出,如今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著名作曲家何佔豪親自指揮的音樂會,這樣的機會實在太難得了,趁著節日正好帶孩子來開開眼界,接受一下音樂的薰陶。」市民張先生告訴甬派記者,自己在上大學時第一次聽到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就被其優美的旋律深深吸引,今晚面對面聆聽該作品的主創者演奏,深感震撼。
1959年5月4日,《梁祝》在上海音樂學院大禮堂首次試演,5月27日在上海蘭心劇院正式公演,19歲的寧波人俞麗拿擔任獨奏,大獲成功。從此,《梁祝》如同一隻蝴蝶,從琴弦上飛進無數人的心裡。當時只有26歲的何佔豪,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梁祝》成功之後,「外來形式民族化,民族音樂現代化」成為了貫穿何佔豪作曲生涯的信條。他充分發揮民族樂器的獨特音色,利用現代音樂技巧來豐富傳統曲調。他創作的二胡協奏曲《別亦難》《莫愁女幻想曲》,箏協奏曲《臨安遺恨》《西楚霸王》,箏·樂·詩《陸遊與唐婉》等,均成為當代民族器樂的經典之作。
在管弦樂《伊犁河畔》之後,何佔豪的代表作品古箏協奏曲《臨安遺恨》、交響詩《龍華塔》、管弦樂《胡騰舞曲》 、古箏獨奏《茉莉芬芳》等逐一上演。
在現場,同為浙江人的何佔豪熱情地向現場觀眾交流,他表示,回到浙江,尤其在梁祝的故鄉寧波,演繹這一首作品又有特殊的意義。88歲的他精神矍鑠,充滿激情的指揮感染了所有的觀眾,現場響起久久不息的掌聲。
編輯: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