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中義大利的「陽臺音樂」給你答案
封城之後,這個充滿著文藝細胞的民族,他們的情緒通過音樂得到了很好的釋放。在封城的第4天,羅馬市長發了一則文,呼籲義大利人民,「在晚上7點讓我們都打開窗戶,和鄰居們一起歌唱互相鼓勵。」於是在西西里島,人們響應號召,打開了自家的陽臺門和窗戶,聯手獻上了一場視聽盛宴。只見有人站在陽臺拉手風琴、有人坐在窗邊彈電鋼琴,還有人彈吉他。
-
義大利小提琴家陽臺演奏 吸引國人「隔空合奏」
2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到事件的「男主」——義大利小提琴演奏家阿爾多。阿爾多告訴北青報記者,這次經歷讓他相信音樂的力量可以跨越國界,給人們帶來希望,並表示自己將演奏中國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來感謝中國人民對義大利的關愛。
-
88歲何佔豪親自執棒,「梁祝故裡」奏響《梁祝》
著名作曲家、指揮家何佔豪率上海何佔豪工作室漢城交響樂團與寧波城市管弦樂團(籌)一起為寧波觀眾帶來了一場音樂盛宴。 何佔豪,中國傑出音樂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中國第一部小提琴協奏曲、民族音樂瑰寶《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主創者之一。中國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歷任多屆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並多次受聘出任全國金唱片獎評委、金鐘獎專業評委會主任等職務。
-
全球近百位音樂家12小時接力直播 用音樂溫暖世界
2020-04-23 16:07圖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北京時間8時至20時,一場名為「用音樂溫暖世界」的線上音樂會在12小時內不間斷直播。這場音樂會由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與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聯合發起,柏林愛樂樂團、巴黎管弦樂團、英國皇家歌劇院、澳大利亞歌劇院等全球十餘個國家知名樂團、劇院近百位音樂家參與接力。這場大直播是許忠在兩個月前發起的「為中國抗疫加油」全球音樂大接力的延續。許忠說:「當時,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很快響應,為中國加油。如今,在全球疫情的陰霾之下,我們在音樂中團結起來,互相關心,彼此支持。」
-
人生與音樂為伴,現在與美好相遇
有一座城市,它和音樂藝術有著不解之緣。2014年,湖北宜昌被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鋼琴之城」稱號。宜昌與鋼琴的緣分,要追溯於20年前。2000年香港柏斯音樂集團,在宜昌投資設立了金寶樂器製造公司,從此宜昌開啟生產鋼琴等樂器產品的漫長發展之路。
-
為英國抗疫籌款,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捐畫,中國音樂家演《梁祝》
「藝術、音樂與詩歌」首場線上演出參與藝術家。 二月中旬,音樂會的日期和場地確定下來。沒想到,疫情很快在歐洲蔓延開來,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等國家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英國,受病毒感染和死亡人數直線上升,英國NHS(國家醫療服務體系)遇到巨大的困難,醫務人員必要的防護配備短缺。於是大家決定,把演出搬到線上,慈善捐款轉向購買醫療物資支援NHS。
-
高科技助力「跨越時空」,傳遞「更多的愛」,義大利安東尼亞諾小...
此次新年音樂會的主題是《2021,更多的愛》,將是安團首次採用網絡、多媒體視覺和全息科技,實現中意兩地跨時區跨地域連線演出,為中國觀眾帶來媲美現場演出的體驗。本次演出自12月31日至1月3日共上演6場。演出正式開票將於12月15日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官方微店、大麥網、貓眼等平臺上線。
-
周典奧與原聲音樂家不插電專輯《地球最美的夜晚》專輯發布_綜藝...
12月8日,歌手周典奧作為原聲音樂家樂隊的主唱,與樂隊的第一張專輯《地球最美的夜晚 (Unplugged不插電)》專輯於日前陸續完成全球上線,
-
看《音樂家》,讀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勵志人生
《音樂家》是根據冼星海在阿拉木圖的經歷改編而成。他主要講述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流落異國他鄉,生命最後幾年鮮為人知的經歷。在未觀影時,我不曾看過這部電影的任何官方介紹,我只是被音樂家這三個字吸引了。看完後眼淚莫名的流下來,靜靜的不想言語,心是那般的沉重,那份哀傷久久不能淡去。
-
伊朗洗手曲,法國口罩舞,義大利陽臺音樂會,防疫文藝誰更酷?
義大利全民陽臺音樂會又文藝又溫馨不光很酷很幽默,就算比文藝,義大利人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即便在家隔離,愛熱鬧愛文藝義大利也有本事把 自家的陽臺變成音樂會現場,讓全世界都為之讚嘆!在義大利封城的第4天,羅馬市長發了一條推文,大意是:「今晚7點,讓我們都打開窗戶,和鄰居們互相問候一起歌唱,即使我們現在不能碰面,在困難時期也要互相幫助和關懷。」 與此同時,人們還發起了一個快閃活動,活動海報上的文字光是看看就讓人熱血沸騰:「今天下午18點,我們邀請義大利全國的音樂家們拿起手裡的樂器,打開窗戶共同彈奏。
-
「以樂之名 把愛傳遞——全球華人青年音樂家接力音樂會」演出陣容...
由著名音樂人伍洲彤,朱雲倡議發起,「把愛傳遞——全球華人青年音樂家接力音樂會」,將在5月4日通過北京青年廣播,北京衛視以及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帶來一場超越6小時的大型公益音樂會線上直播。這場演出匯集了因疫情停留在國外的近四十位音樂家,身處五大洲的他們將跨越十幾個小時的時差,用音樂把愛傳遞全球。北美方面,身在美國波士頓的著名音樂製作人董冬冬、陳曦夫婦將帶來兩人合作的歌曲《一次就好》。
-
武漢、上海、紐約三地音樂家跨越時空,共同奏響《武漢十二鑼》
譚盾將這部作品描述為「聲音的紀念碑」,他把這段時間以來有關人生萬物的思考盡賦其中。「我對湖北的編鐘、湖北的鑼、湖北的古樂器、湖北楚文化和古音樂的手稿很有感情。」譚盾說,「在飛機上聽到發動機的聲音,我總覺得像武漢的鑼聲。」武漢銅鑼在音樂界享有盛名。銅鑼是最早進入西洋管弦樂隊的中國樂器之一,武漢銅鑼工藝獨到、定音精準、音域寬廣,是全世界交響樂團的必備樂器。譚盾說:「無論是貝多芬還是馬勒的音樂,非有武漢的鑼才能奏不可。
-
當約翰·凱奇遇上薩蒂:兩個偉大作曲家跨越時空的音樂互文
《薩蒂音樂塗鴉》(法)埃裡克·薩蒂著,莊加遜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7月版《跨越時空的音樂互文》埃裡克·薩蒂與約翰·凱奇,這兩位年齡相差46歲的音樂家,創作風格都以古怪和前衛著稱。兩位音樂家在真實人生上並未遭遇,在音樂創作上,卻實現了多重交集。
-
4位烏克蘭音樂家滯留張家界:臨時學中文,為中國加油!
最近一曲名為《相信》的MV音樂作品,最近在網際網路火了!四名烏克蘭籍音樂家專門在湖南張家界錄製了作品。 為武漢加油,為湖南加油,為中國加油。 視頻畫面中,庫琴科塔拉斯等4名烏克蘭籍音樂家用中文傾情演唱,他們希望通過歌聲向所有為抗擊疫情奮戰的中國人致敬!
-
《蝴蝶夢:梁山伯與祝英臺》:對動畫版梁祝的美學分析
本文是根據《美學原理》內容對動漫梁祝進行的美學分析,主要從審美領域和審美範疇出發進行具體分析。一、自然美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產生的審美意象,是人與世界的溝通和契合,主要在自然物、自然風景上見出。
-
經典947攜手百位音樂家,開創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真的震撼
馬拉松音樂會在被譽為「亞洲".第一棚」的上海廣播大廈200層錄音棚舉行,獨特的聲學條件保障了高質量的現場表演;百年鋼琴品牌Steinway,帶來最新「黑科技」—— SPIRIO | r 新悅高解析度自動彈鋼琴,具有錄音回放功能,可以100%再現藝術家現場演奏的效果,記錄並繼承大師經典之聲,記錄在SPIRIO 新悅曲目庫,讓音樂愛好者感受到音樂家現場演奏的激情與魅力
-
55歲義大利大叔,在家陽臺上健身,不健身就難受
來自義大利的大叔羅伯特,今年已經55歲,鬍子和頭髮已是發白,但是健美的身材,發達的肌肉讓他保持著年輕時候的精神與活力。通常來說,健身可以讓皮膚更有彈性,促進新陳代謝,最大限度保留肌肉,可以使人更年輕,但是羅伯特看起來並不年輕,還有些人說他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