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路邊有各種各樣擺攤的,有賣飲料的,有賣快餐的,還有賣飾品的,總之五花八門的東西都有,但是大家都很好奇,這麼多路邊攤,掙錢嗎?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真的掙錢,並且很掙錢。
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比分析一下你就明白了:
第一:成本低。做生意的成本一般包含三個方面:房租水電的成本、人員的成本、貨物成本。房租水電對很多商戶來說是最大的支出成本由於是路邊攤,所以房租水電的成本省了;由於是路邊攤,規模都很小,基本上自己上陣就可以,所以人員的成本也省了;路邊攤的定位,決定了貨物的檔次,基本上是中低端產品,這就決定了產品的利潤空間,極低的價格拿貨,再賣一個相對有競爭的價格,這個差價,就是路邊攤賺錢的邏輯。
第二:銷量好。基本上路邊攤的產品都是剛需且價格不高的產品,價格低,客戶在做決策的時候比較容易,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所以很多人在遇到真正需要的產品的時候,都能很快地做成交。我曾經做路邊攤的時候,賣的產品都是比較熱門的產品,比如雨傘、檯燈、衛生紙等,找一個人流量相對大的天橋或小區門口,就可以開張做生意了。比如雨傘,去批發市場,有一定的量的話,拿貨價就5元左右,但是賣的時候可以賣到12到15元,因為大家有一個印象,就是在超市,一般的雨傘的價格都在25到40元之間,有了這麼一個對比,客戶心理上也很容易接受,其他產品的情況和邏輯與雨傘類似。晚上六點到十點,四個小時的時間,成交20到30單不成問題,那麼利潤也相對有保證。
第三:靈活。路邊攤相對來說靈活,一是地點靈活,今天我可以在東邊擺攤,明天我可以去南邊串門;二是產品靈活,今天天氣好我賣飲料,賣飾品,明天下雨我可以賣雨傘雨衣,同一個地點,今天賣完襪子,明天我賣檯燈,不同的產品,不同的策略,滿足不同的人群的需求,服務不同的客戶,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市場的反饋,不斷的調整總結,以適應和滿足不同的需求,這就是靈活的優勢。
總之,路邊攤還是比較掙錢的,投入小,風險小,產出相對可觀,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很多路邊攤的原因,但是要真正的做好路邊攤也是有很多技巧的,需要不斷的動腦經,及時總結經驗,調整策略,做好服務。每一個行業想做好都是需要付出精力和努力,要想有所收穫,必要的付出,周全的準備和貼心的服務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也有做路邊攤的想法,歡迎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