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的頓悟時刻:人生就是長久迷茫和瞬間頓悟,察覺自我發展

2020-12-18 冬月的書影小屋

生活本身就如同一個瞬間。——奧斯卡·王爾德《道林·格雷的畫像》

在1993年張曼玉、王祖賢主演的電影《青蛇》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結尾處青蛇落淚的瞬間。

起初,青蛇是不懂人間情愛的,她觀摩著姐姐白蛇和許仙的愛情,並主動去學習、去領會感情滋味。

直至水漫金山寺危難之際,白蛇產子,還催促著青蛇去救許仙。這時,青蛇有一個短暫的慢鏡頭,這是她漸悟的開始。

然而,當青蛇好不容易找到許仙的時候,卻發現他早已剃度,青蛇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滴眼淚。

總是贏,不輸,怎麼會有眼淚。

青蛇留下的這滴淚,表明她讀懂了許仙的「背叛」,感受到白蛇知道一切之後的失望與恨意。這滴眼淚是青蛇情緒、情感轉變的重要分界線,也是她頓悟的表現。

所以當她看到白蛇被壓雷峰塔的時候,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策:一劍殺死許仙。隨後,青蛇投入江水,消失不見,只留下一段似是而非的話語:

我來到世上,為世人所誤,都說人間有情,可是情為何物,真是可笑,連你們人都不知道,等你們弄清楚了,或許我會回來。

回顧青蛇這一生,從局外,到入世,到最終離開,青蛇從情慾魅惑走向情感頓悟,最終重新認識自我

青蛇的頓悟時刻推動電影走向高潮,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道理:人生就是長久的迷茫和瞬間的頓悟。只有經歷深度的自我覺察,才能獲得自我發展、超越自我的可能性。

加博·塞普雷吉在《頓悟時刻:深度察覺自我發展》一書中,將「頓悟時刻」定義為突破思慮動機與權衡得失的理性維度,舒展自我、更新自我的轉變時刻。

每個人都會經歷頓悟時刻,塞普雷吉特別提煉了六個我們曾經經歷過或未來將要經歷的頓悟時刻:

做出決定的時刻、脫離現實的時刻、遇到人生楷模的時刻、沉浸在異國文化中的時刻、聆聽震撼音樂的時刻,以及踐行道德行為的時刻

這些在生命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頓悟時刻,是最具有靈魂質感的時刻,它就像是昏暗環境中的一束光,照亮了前方,也照亮了心靈。

對於青蛇來說,從妖界踏入人界,與人為伍,開始學習人類的語言和生活方式,並最終懂得「情」的滋味,這是她涉足異域,擺脫慣性生活方式的體現。

在青蛇學習「人性」的路上,姐姐白蛇便是一直陪伴左右的精神榜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青蛇的思維方式和決定。

對於我們來說,精神榜樣可以是老師、家長,也可以是遙遠的歷史人物,他為我們提供穩定和持久的支撐點,給予我們強大的信心和決心走好自己的路。

最終,面對精神榜樣的失去,青蛇也艱難地做下了最後的決定。許仙的死去,象徵著許仙追隨白蛇而去,這或許也是這條感情線最好的結局;青蛇的離開,代表著她真正懂得了人間情意,為這場入世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在這些頓悟時刻的表現中,青蛇進入了深度的自我察覺,找回了自我,也堅定了前進的方向。青蛇的成長軌跡是導演徐克對傳統強權的諷刺,也是青蛇成為電影主角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書中還特別講述了音律之美與道德行為,這也是能夠打動我們的頓悟時刻。當優美的音樂觸動靈魂,你能夠在這場聽覺盛宴中獲得真正的樂趣和滿足;而貫徹心中的道德準則,使你更堅定地面向未來。

《頓悟時刻》就如同一本正視自我的啟示錄,從平淡生活中提煉出六個頓悟時刻,帶你領會超乎尋常的滿足感,不斷擴張新的境界,重新認識自我。

畢竟,沒有被生活打動的人,日常只剩下無聊、躁動。請回歸自我,你的頓悟時刻正等待著與你相遇!

現在,翻開《頓悟時刻》,歡迎來到屬於你的頓悟時刻。

相關焦點

  • 與「頓悟時刻」相遇:人生就是長久的迷茫和瞬間的頓悟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得主,蘇聯作家鮑利斯列奧妮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曾說:人不是活一輩子,不是或幾年幾月幾天,而是活那麼幾個瞬間。為什麼人真正活的是「幾個瞬間」?而這幾個瞬間又代表著什麼?《頓悟時刻》這本書也許會給出答案。
  • 人不是活一輩子,而是活那麼幾個瞬間,《頓悟時刻》的六個時刻
    長久的迷茫,常態。瞬間的頓悟,難遇。時間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儘管我們處於一個變化的狀態中。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從一個經歷到另一個經歷,從一個人生階段到另一個人生階段。但其實,阿根廷作家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說:「任何生命,無論多麼漫長和複雜,實際上都是由一個特定時刻組成的——一個人永遠了解自己的時刻。」這些時刻可能給人的生命帶來重大變化,或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 經歷大起大落者,方能頓悟人生真諦!
    一個人只有痛苦地思索,才會頓悟人生的真諦,才會明智練達。而只有明智的人,人生才會卓越,才會不同凡響。這就是逆境,一種造就強者的人生境遇。歷經大起大落者,方能頓悟人生平靜之不易!雖不易,但依然能有血有淚,敢愛敢恨,有夢可追,既未被現實折磨得麻木不仁,又不貪妄名利官祿,安然歸於平凡,不急不燥,簡潔節儉,孑然一身!人生的財富即是經歷磨難,而映射出多彩的光輝!
  • 從心理學看頓悟,什麼是頓悟,怎樣才能頓悟
    這裡只是心理學對頓悟的延伸理解,頓悟就是突發性的重組問題再解決問題的過程。 平常我們都是把頓悟簡單地理解為潘然領悟。如果人人都能很容易的頓悟,那麼生活裡就沒有貧富之差帶來的痛苦和Jie層攀比心理導致的憂鬱之說了。恰好人們都很難頓悟。比如好多人都是在經歷過人生的大是大非或生離死別的時候,人們才能對生活態度達到頓悟。
  • 學習是一個頓悟,這是理解的產生瞬間,頓悟會讓同學們受益良多
    學習是一個學習知識和能力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養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想要不斷的進步,就是不斷的積累,然後進行自我的突破。但是如果想要有很大的突破,那麼在學習上必須有所頓悟,什麼是頓悟呢?就是說一個同學,突然間感覺到自己有一些與眾不同,或者是發現了一些自己在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優點。然後不斷地去擴大這些優點,把這些頓悟會通過學習的方式,去運用到自己的學習當中去,形成自己一些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然後不斷地擴大自己的頓悟方面,直到到達一個理解的臨界值。
  • 何為「頓悟」?何人能「頓悟」?如何「頓悟」?
    所以,「頓悟」才是最關鍵最關鍵的,於是我們就想問:何為「頓悟」?何人可「頓悟」?又該如何「頓悟」呢?「頓悟」,我們不妨來「望文生義」一下,所謂「頓」,就是「頓時」、「立刻」、「馬上」、「一瞬間」等等這樣的意思,而「悟」,則是「醒悟」、「領悟」之意;所以,簡單來說,「頓悟」就是「瞬間醒悟」,或者乾脆就叫「頓時醒悟」。
  • 一個人變的成熟和睿智,在於經歷世事之後的頓悟
    1、能讓一個人變的成熟和睿智的關鍵因素,不在於他吃了多少苦,經了多少事,而在於他在吃盡苦頭和歷經事事之後,到底頓悟了多少東西。頓悟,就是這兩個字,決定了一個人的成長。2、智者,只需別人一句話就頓悟。愚者,那怕他人使勁敲打也枉然。
  • 你知道頓悟是什麼嗎
    而當每一個個體覺察到了那擁抱一切的真正本能,這經歷就是頓悟。——戈文達喇嘛想像這個精神上的事實:在「我們是誰」的基礎上,擁有整個宇宙。鯨魚穿高水面時看見了什麼,並非人所能得知。老鷹飛翔時羽翼感受到了什麼,並非人類任何疑問所能解;樹端葉子初次張開時對於光的體會,不是任何關於愛的嘗試所能得到。所有生命的本質都深埋於心,包含力量卻深深沉睡。
  • 歷史上的一次有意義的頓悟!王陽明的龍場頓悟到底悟出了什麼
    「龍場頓悟」是陽明心學思想宗旨確立的重要標誌。明正德元年,王陽明因得罪宦官劉瑾,在朝堂遭受「廷杖」,受此種「失身枉道之恥」,不僅給他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且使其心靈遭受了深刻創傷。在被貶謫貴州龍場。有一夜,突然領悟格物致知的道理。這就是「龍場頓悟」,此次頓悟,不僅是王陽明思想歷程的一個轉折點,而且是從宋朝以來的理學思想真正過渡到明代理學思想的交接處。
  • 頓悟,一種捷徑的通達
    這或許,是我們對於高層次人生的理解,想得太過高深和恐難觸及。一個高層次的人生,要有更高層次的意識。意識改變行為,行為改變結果,結果改變命運。一個覺醒的頓悟,意識的提升,改變一生。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往上一個層面,尋求解惑的密碼和支持的力量。第一個層次我們認為是語言、行為。也就是說表象上,一個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給人什麼樣的狀態和感覺。
  • 稻盛和夫:我大病後瞬間頓悟,舍億萬財富剃度出家,找尋人生真諦
    稻盛和夫:我大病後瞬間頓悟,舍億萬財富剃度出家,找尋人生真諦"看山是山,看水亦是水;看山非山,看水也非水;看山還是山,看水仍是水",人生三重境界猶如遠看山水,起初瓜瓜落地時,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潔白無瑕;初入社會時,
  • 股市上頓悟是什麼水平,頓悟後是什麼境界?
    關於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得首先知道頓悟到底是什麼樣的意思。何謂頓悟,簡單來說的話,就是對於某一件事情,在經歷後,大徹大悟,明白了其中隱藏的一定道理。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回答這個問題當中的第一個小問,股市上頓悟是什麼水平?而在這裡,頓悟就隱含著兩種意思。
  • 「頓悟」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恍若重生
    這些情況,我們或許會聽說過,也或許遇到過,再以後也會聽說過有人對宗教的信仰上,也會產生這類情況,打坐的時候,進入到了一定的境界,便會感知到很多以前不曾了解過的東西,也頓時想明白了以前想不通的事,瞬間心情舒暢,眼前的路變得更加開闊了。
  • 為什麼有的人會頓悟,人生像是開掛了一樣
    在人生「得道」這條路上,無論送你什麼都比不過「開智慧」來得好。當一個人的心靈突然被開了智慧或是頓悟以後,就好比突然就醒悟了一些事情,以前不明白的或是想不透的,一下子豁然開朗,什麼都明白了,這種感覺真的不要太好。
  • 「頓悟」是什麼感覺?像重生一樣
    這些天我在想一個詞:「頓悟」。你見過發生「頓悟」的人嗎?讓我從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開始:「頓悟」的狀態會發生,但不會發生在普通人身上。有這種洞察力的人要麼喜歡思考,要麼有「天緣」。頓悟是一個人生命的轉折點。這是一個改變人生的機會,但必須是有機的。我們會發現,我們以前的一兩個同學偶爾成績不好,而且突然有一天就像掛斷電話一樣,他們什麼都懂。一到山頂,他們就從後面跑到前面,這在高中男生中很常見。有時一個數學問題以前是無法理解的,但突然間我想到了明白並解決了它。
  • 惟覺長老:頓悟與漸修
    「頓悟」,是指悟到當下這念心,這念清淨心、覺性、菩提心。悟到這念心就是「佛」、就是「道」。依據悟到的理來用功、保任。無論「動」、「靜」;白天、夜晚,這念心始終不攀緣、不顛倒、清楚明白、時時作主,從開悟一直保任到圓滿成佛,就是頓悟。  悟到當下這念心,就是如來的智慧、真如、菩提妙心。了解每個人都有佛性,都能成菩薩。
  • 張悅然《頓悟時刻》分享「文學公開課」 攜一把「小說解剖刀」重達...
    作為一名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專業的理科生,她的文學積累純粹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這種自我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高質量的閱讀。她給學生分享自己是如何走進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在寫作的過程中,又該如何在主角和配角之間把握平衡,等等。她將對小說的閱讀與人的生命狀態聯繫起來,「通過小說發出的光芒,發現自身的遺失之物,並用讀和寫,再次賦予其生命。」
  • 佛學的粗淺理解,在於頓悟,一念生,萬物開
    佛學,博大精深,奧妙玄幻,人生處世哲學,人類文學寶藏,更是迷茫中的明燈,痛苦中的救世主。佛學幾千年的傳承,固然有其深遠的意義。佛教入門起點低,包容萬象,拯救蒼生。佛學更注重於悟道,一念生,萬物開。一個悟,就是人生境界,有些人窮其一生精力,也難有更深的感悟。有些人,頓悟,一念之間,萬物開,通透,舒暢,看開了一切,一切歸於平淡,無所在乎。然而更多的人,走入了迷途,片面地去理解一點,自以為掌握了佛學真諦,猶如盲人摸象,是這樣,但也不全是這樣。佛普度眾生,佛度的是心。
  • 股票高手都曾有個瞬間開竅、頓悟的高光時刻,他們突然明白了什麼?
    對於絕大多數人甚至是99%的人,研究了一輩子也沒有什麼結果,但也有一些人獲得一些「頓悟」,想明白了什麼,那麼他們到底突然間想明白了什麼呢? 第一,交易者在市場面前是渺小的。所有人在入市之初都有一種夢想或者說是願望能夠戰勝市場,所有人也都為了這個夢想努力過,但最後的結果無一例外都被市場打敗,在經歷過失敗之後,所有人都明白,市場是不可戰勝,只有跟隨市場才能獲得收益,這算是一種頓悟。 第二,一夜暴富是夢想不是現實。
  • 學東西學不會,放一放反而能頓悟?心理學解析:醞釀效應
    讀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絕頂高手都會一種玄之又玄的招式——頓悟。在生死決勝的關鍵時刻,主人公突然把過去怎麼也學不會的絕招融會貫通,接著將對手打得落花流水,完成逆襲。許多人常被腦筋急轉彎問懵,而這個過程就是受限於固有經驗和常識,無法打破思維定勢而產生的一種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