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河南省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圖

2020-12-13 中國教育在線

河南省近日制定了河南省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工作指南,現予以印發,請參照執行。

河南省幼兒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圖

一、防控工作體系

1.成立黨組織書記或園長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等組成。園長為防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責任分解、任務落實和督促檢查。有多園區辦學的,各園區須指定防控工作責任人。

2.建立幼兒園、班級、老師、家長四級防控工作聯繫網絡,及時收集和報送相關信息,隨時關注幼兒健康狀況。

3.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三方案十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園前準備工作方案,開園工作方案;聯防聯控制度,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制度,幼兒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登記、病因追蹤制度,復學證明查驗制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種證查驗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通風、消毒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4.明確屬地管理原則。各幼兒園要加強與地方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就近醫療機構的溝通協調,取得專業技術支持,配合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聯防聯控。

5.建立疫情信息定期報告制度,明確信息報告人,及時按要求向有關單位報送信息。

二、防控工作措施

(一)開學前

1.加強宣傳引導。各幼兒園要通過微信、簡訊等形式,對師生和家長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動員師生和家長積極配合幼兒園各項防控措施,引導幼兒和家長提高自覺防控意識和能力,做好個人防護,減少疫情期間外出,規範佩戴口罩,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不參加聚會,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吧、KTV、商場、車站、碼頭、展覽館等。

2.建立教職員工和幼兒假期行蹤和健康監測機制。對本園教職員工和幼兒進行全覆蓋排查,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精準掌握來自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教職員工、幼兒的分布情況,精準掌握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教職員工、幼兒在園內各年級、班級的分布情況,特別是要精準掌握每一名確診及疑似師生的康復情況,精準掌握每個教職員工、幼兒返校前14天的身體健康狀況,「一人一案」建立臺帳,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對有疫情高發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職員工、幼兒及家長,自離開疫情高發地區後,居家或在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

3.開學前要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制度和知識技能培訓。

4.做好園區預防性消毒。持續、深入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對教室、食堂、圖書室、洗手間等重點區域和室內外場所提前殺菌消毒和通風換氣,做好滅鼠、清除越冬蚊卵等工作,徹底清除各類病媒生物孳生環境。開學前一天,幼兒園應全面檢查防疫工作部署的到位情況,再次進行園區環境消毒,做好開學準備。

5.幼兒園應加強與屬地衛生健康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的聯繫,解決防控疫情所需設備設施、醫務人員配備問題,做好疫情防控應對準備。在衛生保健室附近設置相對獨立的觀察室,用以暫時留觀身體不適的師生,並優化工作流程、做好環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6.開學前應按規範配齊配足食堂、公共衛生間等區域的水龍頭數量,保證滿足需求;在園內各公共衛生間配備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並在醒目位置張貼「正確洗手圖示」,宣傳指引幼兒學會正確洗手方法。

7.做好食堂、飲用水的安全監管。提前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健康體檢,開展安全操作培訓,體檢和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

8.加強校車安全衛生檢查。重點對車內座椅、扶手、安全帶、吊環等物體表面進行消毒,使用化學藥劑消毒後,應晾乾並及時通風換氣。

9.學校應加強值班值守,及時報送疫情防控信息。

(二)入學當日

1.入園當日家長及幼兒應佩戴口罩,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並注意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引導家長及幼兒有序入園,避免人員聚集。

2.嚴控入園管理,建立入園體溫檢測制度,填寫健康卡。進入園區內的所有人員,均需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方可入園;嚴禁家長隨意進入教室。

3.對去過疫情嚴重地區的幼兒,入園時要嚴格進行健康監測。出現發熱、乏力、乾咳及胸悶等症狀的幼兒,應由家長陪同主動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並做好個人防護,不允許未解除醫學觀察幼兒入園。

4.通過多種方式,對家長和幼兒開展公共衛生健康知識和疫情防控宣傳教育。

5.統一對教具、器械、玩具、寢具、餐(飲)具及環境進行消毒,保證教室空氣流通及室內外環境衛生整潔。

6.幼兒園應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如發現可疑症狀者,應及時上報,同時配合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密切接觸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7.幼兒園應儘量避免組織開學典禮等大型集體活動。

(三)開學後

1.上好開學第一課。幼兒園要在開學後及時對所有在園幼兒上一堂公共衛生健康知識宣講課,重點宣傳普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識。同時,在園區顯著位置設置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欄,提升教職員工疫情防控意識。

2.保持公共場所適時通風,引導師生做到勤洗手、不扎堆、不聚會、不傳謠,不與動物(主要是寵物)接觸,遠離病菌。

3.在園區、教室、圖書室、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入口處設置手持式紅外額溫儀。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在入口處設置紅外熱成像儀。

4.堅持每日監控全體師生身體狀況,嚴格落實幼兒晨午檢等制度,如發現患病或疑似患病者,應及時上報幼兒園防疫領導小組並及時聯繫其家長,要求戴好口罩到指定醫院就診,並按照要求向屬地疾病控制中心、教育主管部門報告。做好教職員工和幼兒因病缺勤的追訪工作。對不按照要求進行報告、隔離的教職員工和幼兒家長,及時批評教育、改正。

5.實行家長接送幼兒不入園制度,指導家長培養兒童良好的日常衛生習慣,在疫情完全解除前,不帶兒童去人員密集場所。

6.全面做好園區環境清潔。垃圾日產日清,保持乾淨、衛生;制定日常消毒工作標準和細則,對教室、午睡室、專用活動室、圖書室、食堂、辦公室、衛生間等幼兒、教職工聚集場所和幼兒接觸的各類物品每天定期清潔、消毒,定時通風換氣(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並認真做好記錄。

7.食堂從業人員(食品採購、加工製作、供餐等有關人員)均應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採購人員或供貨人員應避免直接手觸肉禽類生鮮材料,摘除手套後及時洗手。加強對集體配餐單位監控管理,尤其督促落實送餐到校人員的健康管理和個人衛生防護。

8.食堂進貨嚴格落實索證索票,不得使用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嚴禁採購食用野生動物。

9.餐具用品須按照《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進行高溫消毒。熱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紅外線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鐘;紅外線消毒一般控制溫度120℃,作用15—20分鐘;洗碗機消毒一般水溫控制85℃,衝洗消毒40秒以上。

10.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實行「分時、分區、分組」就餐制度,避免幼兒就餐聚集。

11.及時核查、補充疫情防控公共物資,如體溫計、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確保物資充足。

河南省小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圖

一、防控工作體系

1.成立黨組織書記或校長為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學校領導班子、相關部門負責人等組成。校長為防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責任分解、任務落實和督促檢查。有多校區辦學的學校,各校區須指定防控工作責任人。

2.建立學校、班級、師生、家長四級防控工作聯繫網絡,及時收集和報送相關信息,隨時關注學生健康狀況。

3.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三方案十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學前準備工作方案、開學工作方案;聯防聯控制度,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制度,學生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登記、病因追蹤制度,復學證明查驗制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種證查驗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通風、消毒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4.明確屬地管理原則。各學校要加強與地方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就近醫療機構的溝通協調,取得專業技術支持,配合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聯防聯控。

5.建立疫情信息定期報告制度,明確信息報告人,及時按要求向有關單位報送信息。

二、防控工作措施

(一)開學前

1.學校應在開學前匯總學生家庭住址、聯繫方式及家庭成員等信息,逐日收集學生的體溫情況、有無發熱咳嗽等症狀、主要活動區域疫情狀況等信息並做好記錄。學生如無可疑症狀,可正常返校。有疫情高發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學生,自離開疫情高發地區後,居家或在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如有發熱、乏力、乾咳等可疑症狀,應報告學校或由監護人報告學校,及時就醫,待痊癒後再返校。

2.加強宣傳引導。廣泛發揮學校官網官微等平臺作用,通過微信、簡訊、宣傳海報等形式,對師生和家長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動員其積極配合學校各項防控措施,提高自覺防控意識和能力,做好個人防護,減少疫情期間外出,規範佩戴口罩,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不參加聚會,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吧、KTV、商場、車站、機場、碼頭、展覽館等。

3.開學前要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制度和知識技能培訓。

4.學生應學會正確佩戴口罩,注意定期更換、處理。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或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應全程佩戴口罩,若出現口罩潮溼或使用時間達到4小時,請及時更換並將使用過的口罩放置有蓋垃圾桶內。摘除口罩後,應立即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紙巾擦拭,時間大約為20秒。

5.學生應保持手衛生,養成勤洗手的習慣,避免接觸公共物品和部位,勿用手接觸口、鼻、眼等部位。當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遮擋口和鼻或用手肘衣服遮擋,並儘快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

6.學生就餐要吃熟食,不要光顧路邊無證攤點,防止暴飲暴食,注意食品保質期。可使用消毒溼巾對就餐的小桌板等進行擦拭消毒。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儘量避免前往售賣活體動物(禽類、海產品、野生動物等)的市場。

7.學生居家應注意加強開窗通風、日常清潔及預防性消毒。

8.建立教職員工和學生假期行蹤和健康監測機制。對本校教職員工和學生進行全覆蓋排查,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精準掌握來自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教職員工、學生的分布情況,精準掌握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教職員工、學生在校內各年級、班級的分布情況,特別是要精準掌握每一名確診及疑似師生的康復情況,精準掌握每個教職員工、學生返校前14天的身體健康狀況,「一人一案」建立臺帳,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對有疫情高發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職員工、學生,自離開疫情高發地區後,居家或在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達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員不得上班、上學。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精準安排學生,分年級、分班級、分期、分批有序返校,保證返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全覆蓋的健康監測、健康保護。

9.學校應加強與屬地衛生健康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聯繫,解決防控疫情所需設備設施、醫務人員配備問題,做好疫情防控應對準備。在衛生室附近設置相對獨立的觀察室,用以暫時留觀身體不適的師生,優化工作流程、做好環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0.加強校車安全衛生檢查。重點對車內座椅、扶手、安全帶、吊環等物體表面進行消毒,使用化學藥劑消毒後,應晾乾並及時通風換氣。

11.做好食堂、飲用水的安全監管。提前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健康體檢,開展安全操作培訓,體檢和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

12.學校開學前應按規範配齊配足食堂、公共衛生間等區域的水龍頭數量,保證滿足需求;在校內各公共衛生間配備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並在醒目位置張貼「正確洗手圖示」,宣傳指引學生學會正確洗手方法。

13.學校應加強值班值守,及時報送疫情防控信息。

14.開學前一天,學校應全面檢查防疫工作部署的到位情況,再次進行校園環境消毒,做好開學準備。

(二)開學當日

1.學生返校當天監測體溫和健康狀況,填寫健康卡,不允許帶病或未解除醫學觀察人員上學。嚴控入校管理,建立入校體溫檢測制度,進入校內的所有人員,均需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方可入校。

2.師生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步行或乘坐私家車上學。如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須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3.返校途中若出現口罩潮溼或使用時間達到4小時等情況,應及時更換並將使用過的口罩放置有蓋垃圾桶內。摘除口罩後,應立即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紙巾擦拭,時間大約為20秒。返校途中請勿用手接觸口、鼻、眼等部位。接觸水龍頭、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鍵、櫃檯、話筒等物品後,應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

4.師生在教學、辦公區域內應佩戴口罩,並保持一定距離,避免近距離接觸。乘坐電梯時全程佩戴口罩,儘量保持距離,如乘坐時觸摸過電梯部件(如按鈕或扶手等),出電梯後應儘快洗手或進行手部消毒。

5.學校應保持教學區域環境整潔,定時通風換氣(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每日對電梯、樓梯扶手進行清潔、消毒。

6.學生放學途中應規範佩戴口罩,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將使用過的口罩放置有蓋垃圾桶內,立即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用75%酒精或消毒溼巾擦拭鑰匙、文具、水杯等隨身物品,把外套放到通風處。

7.學校應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如發現可疑症狀者,應及時上報,同時配合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密切接觸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8.學校應儘量避免組織開學典禮等大型集體活動。

(三)開學後

1.上好開學第一課。學校要在開學後及時對所有在校生上一堂公共衛生健康知識宣講課,重點宣傳普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識。同時,在校區顯著位置設置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欄,提升學生和教職員工疫情防控意識。

2.學校應密切監測學生的健康狀態,每日兩次測量體溫,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監測學生健康狀況,填寫健康卡,不允許帶病或未解除醫學觀察人員上學。在校門以及圖書室、教室、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入口處設置手持式紅外額溫儀,有條件的學校可在校門入口設置紅外熱成像儀。

3.對出現可疑症狀的學生,學校應立即向當地衛生部門報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後續相關工作。在衛生部門人員開展工作之前,學校應將可疑病例隔離在觀察區域,並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保持手衛生,與他人儘量避免近距離接觸)。

4.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如果學生有恐慌等心理問題,應儘快進行心理疏導。

5.學校應對學生宿舍實行專人負責制,保持學生公寓及公共區域清潔,定期消毒,做好記錄。對學生發放衛生習慣手冊,做好引導;宿舍出入口應安排人員查驗學生信息,控制進出人流。住校學生應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接觸不相關人員。外出應規範佩戴口罩。

6.走讀學生上學、放學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步行或家長接送。如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須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7.師生在教學、辦公區域內應佩戴口罩,並保持一定距離,避免人員近距離接觸。若出現口罩潮溼或使用時間達到4小時,應及時更換並將使用過的口罩放置有蓋垃圾桶內。摘除口罩後,應立即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紙巾擦拭,時間大約為20秒。

8.勿用手接觸口、鼻、眼等部位。接觸水龍頭、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鍵、櫃檯、話筒等物品後,應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

9.乘坐電梯時應全程佩戴口罩,排隊乘坐,避免擁擠,儘量保持距離,如乘坐時觸摸過電梯部件(如按鈕或扶手等),出電梯後應儘快洗手或進行手部消毒。

10.師生傳遞紙質文件或資料前後均需洗手,傳遞時應佩戴口罩。接待外來人員時,雙方佩戴口罩,減少握手、擁抱等肢體接觸,及時洗手。

11.加強對集體配餐單位監控管理,尤其督促落實送餐到校人員的健康管理和個人衛生防護。食堂從業人員(食品採購、加工製作、供餐等有關人員)均應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採購人員或供貨人員應避免直接手觸肉禽類生鮮材料,摘除手套後及時洗手。

12.食堂進貨嚴格落實索證索票,不得使用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嚴禁採購食用野生動物。

13.餐具用品須按照《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進行高溫消毒。熱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紅外線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鐘;紅外線消毒一般控制溫度120℃,作用15—20分鐘;洗碗機消毒一般水溫控制85℃,衝洗消毒40秒以上。

14.學生就餐排隊時應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排隊時應佩戴口罩,進食前摘掉口罩並洗手。就餐時應使用食堂高溫消毒後的餐具用品,或使用清潔消毒後的自備餐具。儘量錯峰就餐、分散就餐,避免扎堆就餐、面對面就餐,減少人員交談,餐後及時洗手。配餐時注意葷素搭配,合理營養。

15.學校應引導師生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學生應堅持做好課間操,適量活動,保持身體健康。

16.學校應保持教學區域環境整潔,定時通風換氣(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對教室、宿舍、圖書館、活動中心、食堂、禮堂、教師辦公室、洗手間、電梯等公共活動區域,應加強通風、清潔、消毒,配備洗手液、手消毒劑等。

17.學校應儘量避免組織大型集體活動。必要的小型會議應控制時間,定時開窗通風,全程佩戴口罩,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會議結束後對場地、家具進行消毒。

18.學校及時核查、補充疫情防控公共物資,如體溫計、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確保物資充足。

19.學校應加強值班值守,按要求及時報送疫情防控信息。

河南省中學(中職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圖

一、防控工作體系

1.成立黨組織書記或校長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學校領導班子、相關部門負責人等組成。校長為防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責任分解、任務落實和督促檢查。有多校區辦學的學校,各校區須指定防控工作責任人。

2.建立學校、班級、師生、家長四級防控工作聯繫網絡,及時收集和報送相關信息,隨時關注學生健康狀況。

3.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三方案九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學前準備工作方案、開學工作方案;聯防聯控制度,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制度,學生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登記、病因追蹤制度,復學證明查驗制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通風、消毒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4.明確屬地管理原則。各學校要加強與地方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就近醫療機構的溝通協調,取得專業技術支持,配合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聯防聯控。

5.建立疫情信息定期報告制度,明確信息報告人,及時按要求向有關單位報送信息。

二、防控工作措施

(一)開學前

1.學校應在開學前匯總學生家庭住址、聯繫方式及家庭成員等信息,逐日收集學生的體溫情況、有無發熱咳嗽等症狀、主要活動區域疫情狀況等信息並做好記錄。學生如無可疑症狀,可正常返校。有疫情高發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學生,自離開疫情高發地區後,居家或在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如有發熱、乏力、乾咳等可疑症狀,應報告學校或由監護人報告學校,及時就醫,待痊癒後再返校。

2.中職學校應全面摸排本校學生實習實訓的地點、時間安排、工作生活環境、疫情防護措施等具體情況。疫情結束前,不得安排新的實習實訓。在疫情持續期間,涉及車站、機場、碼頭、商超、酒店、展館等人員密集、流動性強的公共場所的實習一律停止。對在校外實習實訓、暫時無法撤回的師生,要服從當地疫情防控安排,做好安全防護,加強日常管理,嚴控人員外出,同時做好心理疏導、健康教育和生活保障。

3.開學前要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制度和知識技能培訓。

4.加強宣傳引導。廣泛發揮學校官網官微等平臺作用,通過微信、簡訊、宣傳海報等形式,對師生和家長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動員其積極配合學校各項防控措施,提高自覺防控意識和能力,做好個人防護,減少疫情期間外出,規範佩戴口罩,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不參加聚會,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吧、KTV、商場、車站、機場、碼頭、展覽館等。

5.學生應學會正確佩戴口罩,注意定期更換、處理。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應全程佩戴口罩,若出現口罩潮溼或使用時間達到4小時等情況,應及時更換並將使用過的口罩放置有蓋垃圾桶內。摘除口罩後,應立即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紙巾擦拭,時間大約為20秒。

6.學生應保持手衛生,養成勤洗手的習慣,避免接觸公共物品和部位,勿用手接觸口、鼻、眼等部位。當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遮擋口和鼻或用手肘衣服遮擋,並儘快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

7.學生就餐要吃熟食,不要光顧路邊無證攤點,防止暴飲暴食,注意食品保質期。可使用消毒溼巾對就餐的小桌板等進行擦拭消毒。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儘量避免前往售賣活體動物(禽類、海產品、野生動物等)的市場。

8.學生居家應注意加強開窗通風、日常清潔及預防性消毒。

9.建立教職員工和學生假期行蹤和健康監測機制。對本校教職員工和學生進行全覆蓋排查,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精準掌握來自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教職員工、學生的分布情況,精準掌握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教職員工、學生在校內各年級、班級的分布情況,特別是要精準掌握每一名確診及疑似師生的康復情況,精準掌握每個教職員工、學生返校前14天的身體健康狀況,「一人一案」建立臺帳,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對有疫情高發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職員工、學生,自離開疫情高發地區後,居家或在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達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員不得上班、上學。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精準安排學生,分年級、分班級、分期、分批有序返校,保證返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全覆蓋的健康監測、健康保護。

10.學校應加強與屬地衛生健康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聯繫,解決防控疫情所需設備設施、醫務人員配備問題,做好疫情防控應對準備。在衛生室附近設置相對獨立的觀察室,用以暫時留觀身體不適的師生,優化工作流程、做好環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1.加強校車安全衛生檢查。重點對車內座椅、扶手、安全帶、吊環等物體表面進行消毒,使用化學藥劑消毒後,應晾乾並及時通風換氣。

12.做好食堂、飲用水的安全監管。提前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健康體檢,開展安全操作培訓,體檢和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

13.學校開學前應按規範配齊配足食堂、公共衛生間等區域的水龍頭數量,保證滿足需求;在校內各公共衛生間配備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並在醒目位置張貼「正確洗手圖示」,宣傳指引學生學會正確洗手方法。

14.學校應加強值班值守,及時報送疫情防控信息。

15.開學前一天,學校應全面檢查防疫工作部署的到位情況,再次進行校園環境消毒,做好開學準備。

(二)開學當日

1.學生返校當天監測體溫和健康狀況,填寫健康卡,不允許帶病或未解除醫學觀察人員上學。嚴控入校管理,建立入校體溫檢測制度,進入校內的所有人員,均需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方可入校。

2.師生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步行或乘坐私家車上學。如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須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3.返校途中若出現口罩潮溼或使用時間達到4小時等情況,應及時更換並將使用過的口罩放置有蓋垃圾桶內。摘除口罩後,應立即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紙巾擦拭,時間大約為20秒。返校途中請勿用手接觸口、鼻、眼等部位。接觸水龍頭、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鍵、櫃檯、話筒等物品後,應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

4.師生在教學、辦公區域內應佩戴口罩,並保持一定距離,避免近距離接觸。乘坐電梯時全程佩戴口罩,儘量保持距離,如乘坐時觸摸過電梯部件(如按鈕或扶手等),出電梯後應儘快洗手或進行手部消毒。

5.學校應保持教學區域環境整潔,定時通風換氣(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每日對電梯、樓梯扶手進行清潔、消毒。

6.學生放學途中應規範佩戴口罩,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將使用過的口罩放置有蓋垃圾桶內,立即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用75%酒精或消毒溼巾擦拭鑰匙、文具、水杯等隨身物品,把外套放到通風處。

7.學校應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如發現可疑症狀者,應及時上報,同時配合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密切接觸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8.學校應儘量避免組織開學典禮等大型集體活動。

(三)開學後

1.上好開學第一課。學校要在開學後及時對所有在校生上一堂公共衛生健康知識宣講課,重點宣傳普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識。同時,在校區顯著位置設置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欄,提升學生和教職員工疫情防控意識。

2.在校門以及圖書室、教室、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入口處設置手持式紅外額溫儀,有條件的學校可在校門入口設置紅外熱成像儀。

3.學校應密切監測學生的健康狀態,每日兩次測量體溫,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監測學生健康狀況,填寫健康卡,不允許帶病或未解除醫學觀察人員上學。在學生中建立班級負責制,各班安排專門學生負責健康檢測並及時向學校報告情況。對出現可疑症狀的學生,學校應立即向當地衛生部門報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後續相關工作。在衛生部門人員開展工作之前,學校應將可疑病例隔離在觀察區域,並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保持手衛生,與他人儘量避免近距離接觸)。

4.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如果學生有恐慌等心理問題,應儘快進行心理疏導。

5.學校應對學生宿舍實行專人負責制,保持學生公寓及公共區域清潔,定期消毒,做好記錄。對學生發放衛生習慣手冊,做好引導;宿舍出入口應安排人員查驗學生信息,控制進出人流。住校學生應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接觸不相關人員。外出應規範佩戴口罩。

6.走讀學生上學、放學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建議步行或家長接送。如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須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7.師生在教學、辦公區域內應佩戴口罩,並保持一定距離,避免人員近距離接觸。若出現口罩潮溼或使用時間達到4小時,應及時更換並將使用過的口罩放置有蓋垃圾桶內。摘除口罩後,應立即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紙巾擦拭,時間大約為20秒。

8.勿用手接觸口、鼻、眼等部位。接觸水龍頭、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鍵、櫃檯、話筒等物品後,應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

9.乘坐電梯時應全程佩戴口罩,排隊乘坐,避免擁擠,儘量保持距離,如乘坐時觸摸過電梯部件(如按鈕或扶手等),出電梯後應儘快洗手或進行手部消毒。

10.師生傳遞紙質文件或資料前後均需洗手,傳遞時應佩戴口罩。接待外來人員時,雙方佩戴口罩,減少握手、擁抱等肢體接觸,及時洗手。

11.加強對集體配餐單位監控管理,尤其督促落實送餐到校人員的健康管理和個人衛生防護。食堂從業人員(食品採購、加工製作、供餐等有關人員)均應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採購人員或供貨人員應避免直接手觸肉禽類生鮮材料,摘除手套後及時洗手。

12.食堂進貨嚴格落實索證索票,不得使用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嚴禁採購食用野生動物。

13.餐具用品須按照《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進行高溫消毒。熱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紅外線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鐘;紅外線消毒一般控制溫度120℃,作用15—20分鐘;洗碗機消毒一般水溫控制85℃,衝洗消毒40秒以上。

14.學生就餐排隊時應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排隊時應佩戴口罩,進食前摘掉口罩並洗手。就餐時應使用食堂高溫消毒後的餐具用品,或使用清潔消毒後的自備餐具。儘量錯峰就餐、分散就餐,避免扎堆就餐、面對面就餐,減少人員交談,餐後及時洗手。配餐時注意葷素搭配,合理營養。

15.學校應引導師生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學生應堅持做好課間操,適量活動,保持身體健康。

16.學校應保持教學區域環境整潔,定時通風換氣(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對教室、宿舍、圖書館、活動中心、食堂、禮堂、教師辦公室、洗手間、電梯等公共活動區域,應加強通風、清潔、消毒,配備洗手液、手消毒劑等。

17.學校應儘量避免組織大型集體活動。暫不組織社團的聚集性活動,必要的小型會議應控制時間,定時開窗通風,全程佩戴口罩,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會議結束後對場地、家具進行消毒。

18.學校及時核查、補充疫情防控公共物資,如體溫計、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確保物資充足。

19.學校應加強值班值守,按要求及時報送疫情防控信息。

河南省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流程圖

一、防控工作體系

1.成立黨委書記或校長為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學校領導班子、相關部門負責人等組成,全面負責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

2.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為防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各部門負責人為本部門防控工作的責任人。有多校區辦學的學校,每個校區必須指定防控工作的責任人。

3.成立學校疫情防控專項工作機構或組織,由學校綜合協調部門牽頭,宣傳、學生、教務、紀檢監察、團委、院(系、部)醫院(或衛生室)、後勤、保衛等部門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組成。明確職責分工,責任到崗,任務到人。

4.建立學校、院系、班級、輔導員四級防控工作聯繫網絡,及時收集和報送相關信息。

5.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三方案九制度」: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學準備工作方案、開學工作方案;聯防聯控制度、傳染病疫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制度,學生晨檢制度,因病缺勤登記、病因追蹤制度,複課證明查驗制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通風、消毒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6.明確屬地管理原則。各學校要加強與地方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就近醫療機構的溝通協調,取得專業技術支持,配合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聯防聯控。

7.建立疫情信息定期報告制度,明確信息報告人,及時按要求向有關單位報送信息。

二、防控工作措施

(一)開學前

1.學校應在開學前匯總學生家庭住址、聯繫方式及家庭成員等信息,逐日收集學生的體溫情況、有無發熱咳嗽等症狀、主要活動區域疫情狀況等信息並做好記錄。學生如無可疑症狀,可正常返校。有疫情高發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學生,自離開疫情高發地區後,居家或在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如有發熱、乏力、乾咳等可疑症狀,應報告學校或由監護人報告學校,及時就醫,待痊癒後再返校。

2.學校要安排專人對留校學生平時生活學習情況進行檢查,保障好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對留校學生假期出行計劃、居住學習地點等信息進行摸底,掌握出行信息;做好留校學生的外出管控,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校園。提醒學生關注疫情,注意身體健康狀況,發現有症狀時要及時告知學校並及時就醫。

3.學校應全面摸排、摸清本校學生實習實訓的地點、時間安排、工作生活環境、疫情防護措施等具體情況。疫情結束前,不得安排新的實習實訓。在疫情持續期間,涉及車站、機場、碼頭、商超、酒店、展館等人員密集、流動性強的公共場所的實習一律停止。對在校外實習實訓、暫時無法撤回的師生,要服從當地疫情防控安排,做好安全防護,加強日常管理,嚴控人員外出,同時做好心理疏導、健康教育和生活保障。

4.學校要摸清留學生動態變化情況,密切關注學生離校後的去向,避免或減少跨省流動。建立完善與留學生聯繫制度,明確專門聯絡員,確保和每一位留學生聯繫渠道暢通,每日統計上報留學生相關信息。及時對留學生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教育,注意方式方法,爭取其理解和支持;加強心理疏導,避免因撤僑、恐慌導致留學生對外發布或轉發不實言論。

5.加強宣傳引導。廣泛發揮學校官網官微等平臺作用,通過微信、簡訊、宣傳海報等形式,對師生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動員其積極配合學校各項防控措施,提高自覺防控意識和能力,做好個人防護,減少疫情期間外出,規範佩戴口罩,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不參加聚會,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吧、KTV、商場、車站、機場、碼頭、展覽館等。

6.開學前要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制度和知識技能培訓。

7.學生應學會正確佩戴口罩,注意定期更換、處理。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應全程佩戴口罩,若出現口罩潮溼或使用時間達到4小時等情況,應及時更換並將使用過的口罩放置有蓋垃圾桶內。摘除口罩後,應立即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消毒紙巾擦拭,時間大約為20秒。

8.學生應保持手衛生,養成勤洗手的習慣,避免接觸公共物品和部位,勿用手接觸口、鼻、眼等部位。當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遮擋口和鼻或用手肘衣服遮擋,並儘快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

9.學生就餐要吃熟食,不要光顧路邊無證攤點,防止暴飲暴食,注意食品保質期。可使用消毒溼巾對就餐的小桌板等進行擦拭消毒。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儘量避免前往售賣活體動物(禽類、海產品、野生動物等)的市場。

10.學生居家應注意加強開窗通風、日常清潔及預防性消毒。

11.建立教職員工和學生假期行蹤和健康監測機制。對本校教職員工和學生進行全覆蓋排查,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精準掌握來自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教職員工、學生的分布情況,精準掌握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教職員工、學生在校內各年級、班級的分布情況,特別是要精準掌握每一名確診及疑似師生的康復情況,精準掌握每個教職員工、學生返校前14天的身體健康狀況,「一人一案」建立臺帳,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對有疫情高發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教職員工、學生,自離開疫情高發地區後,居家或在指定場所醫學觀察14天,達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員不得上班、上學。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精準安排學生,分院系、分年級、分班級、分期、分批有序返校,避免人流過於集中,確保返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全覆蓋的健康監測、健康保護。

12.學校應加強與屬地衛生健康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聯繫,解決防控疫情所需設備設施、醫務人員配備問題,做好疫情防控應對準備。在校醫院(衛生室)設置相對獨立的隔離觀察室,用以暫時留觀身體不適的師生,優化工作流程,做好環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3.加強班車、校內公共運輸工具安全衛生檢查。重點對車內座椅、扶手、安全帶、吊環等物體表面進行消毒,使用化學藥劑消毒後,應晾乾並及時通風換氣。

14.做好食堂、飲用水的安全監管。提前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健康體檢,開展安全操作培訓,體檢和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

15.學校開學前應按規範配齊配足食堂、公共衛生間等區域的水龍頭數量,保證滿足需求;在校內各公共衛生間配備充足的洗手液或肥皂,並在醒目位置張貼「正確洗手圖示」,宣傳指引學生學會正確洗手方法。

16.學校應加強值班值守,及時報送疫情防控信息。

17.開學前,學校應全面檢查防疫工作部署的到位情況,再次進行校園環境消毒,做好開學準備。

(二)返校時

1.減少校門進出口,嚴格出入管理。建立入校體溫檢測制度,填寫健康卡,體溫正常方可入校,不允許帶病或未解除醫學觀察人員返校。返校前有過疫情高發地區(如武漢等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學生,應居家觀察14天期滿再返校。

2.學生儘量減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有條件的可乘坐私家車返校。如必須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應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儘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3.返校途中做好健康監測,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旅途中如需到醫療機構就診時,應主動告訴醫生相關疾病流行地區的旅行、居住史,以及發病後接觸人群情況,配合醫生開展相關調查。妥善保存旅行票據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關密切接觸者調查。

4.返校途中應留意周圍旅客健康狀況,避免與可疑症狀人員近距離接觸。發現身邊出現可疑症狀人員,及時報告乘務人員。

(三)入校後

1.上好開學第一課。學校要在開學後及時對所有在校生上一堂公共衛生健康知識宣講課,重點宣傳普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識。同時,在校區顯著位置設置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欄,提升學生和教職員工疫情防控意識。

2.在學校校門入口處、圖書室、教室、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設置手持式紅外額溫儀,有條件的學校可設置紅外熱成像儀。學生返校後應每日監測體溫和健康狀況,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接觸其他人員。師生近距離接觸時,要正確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儘量縮小活動範圍。

3.學校應密切監測學生的健康狀態,每日兩次測量體溫,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如發現學生中出現可疑症狀,應立刻向疫情管理人員報告,配合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密切接觸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

4.學校應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如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應儘快進行心理疏導。

5.學生在教學、辦公區域內應佩戴口罩,並保持一定距離,避免近距離接觸。乘坐電梯時全程佩戴口罩,儘量保持距離,如乘坐時觸摸過電梯部件(如按鈕或扶手等),出電梯後儘快洗手或進行手部消毒。

6.學校應對學生宿舍實行專人負責制,保持學生公寓及公共區域清潔,定期消毒,同時做好記錄。對學生宿舍出入口應安排人員查驗學生信息,控制進出人流。住校學生應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接觸不相關人員。外出應規範佩戴口罩。

7.勿用手接觸口、鼻、眼等部位。接觸水龍頭、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鍵、櫃檯、話筒等物品後,在流動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為15-30秒。師生傳遞紙質文件或資料前後均需洗手,傳遞時應佩戴口罩。接待外來人員時,雙方佩戴口罩,減少握手、擁抱等肢體接觸,及時洗手。

8.加強對送餐送貨到校人員的衛生管控。食堂、超市等從業人員均應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採購人員或供貨人員應避免直接手觸肉禽類生鮮材料,摘除手套後及時洗手。

9.食堂、超市進貨嚴格落實索證索票,不得使用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嚴禁採購食用野生動物。

10.餐具用品須按照《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進行高溫消毒。熱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紅外線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鐘;紅外線消毒一般控制溫度120℃,作用15—20分鐘;洗碗機消毒一般水溫控制85℃,衝洗消毒40秒以上。

11.學生就餐排隊時應與他人儘量保持一定的距離,排隊時應佩戴口罩,進食前摘掉口罩並洗手。就餐時應使用食堂高溫消毒後的餐具用品,或使用清潔消毒後的自備餐具。儘量錯峰就餐、分散就餐,避免扎堆就餐、面對面就餐,減少人員交談,餐後及時洗手。配餐時注意葷素搭配,合理營養。

12.學校應儘量避免組織大型集體活動,引導師生堅持體育鍛鍊,適量活動,增強體質。暫不組織社團的聚集性活動,必要的小型會議控制時間,定時開窗通風,全程佩戴口罩,開會人員間隔1米以上。會議結束後對場地、家具進行消毒。

13.學校應保持教學區域環境整潔,定時通風換氣(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對教室、宿舍、圖書館、活動中心、食堂、禮堂、教師辦公室、洗手間、電梯等公共活動區域,應加強通風、清潔、消毒,配備洗手液、手消毒劑等。

14.學校應經常核查、補充疫情防控公共物資,如體溫計、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確保物資充足。

15.學校應加強值班值守,按要求及時報送疫情防控信息。

相關焦點

  • 江津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昨(27)日,區政府新聞辦舉行江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會上,區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朱永江發布江津防控情況。
  • 謝彥林督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謝彥林督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020-01-27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出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手冊》,電子版將免費供公眾...
    映象網訊 (記者 陳偉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疫情的變化時刻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集團公司高度重視疫情防控的科普與宣傳,經過春節以來夜以繼日的緊張工作,日前,由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編寫,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編校出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手冊》已完成前期大量工作,即將面世發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手冊》(電子版)供公眾免費閱讀,隨後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還將出版該書的紙質版,由新華書店、網店等渠道發行。
  • 【收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手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手冊2020.01前 言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等多個地區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給人民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堅持沉著應對、果斷決策、科學處置的策略是確保疫情防控取得勝利的關鍵
  • 幼兒園、中小學校和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出版上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開學前後幼兒園園長、教師、後勤人員應該承擔哪些責任?家長如何判斷幼兒是否可入園?如何正確為幼兒玩具消毒?在幼兒園版《指南》中,運用漫畫圖說的方式對疾病的基本知識、開學前後人員職責、正確的防護辦法進行詳細解說,並附有《幼兒園疫情防控期間值班人員工作要求(樣例)》等文件附錄。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為做好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關機構的組織協調,完善疫情信息監測報告,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控制疫情傳播,降低病死率,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乙類法定傳染病甲類管理
  • 青島保稅港區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調度會
    摘要:2020年1月26日下午,受青島市副市長、青島保稅港區工委書記劉建軍同志委託,保稅港區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紀曉龍同志在一樓西會議室主持召開青島保稅港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
  • 寧夏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公告
    寧夏回族自治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公告 (第2號) 餐飲服務提供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南
  • 2020年春季後勤服務人員「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知識...
    為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防控管理,根據省、州、縣等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克枯小學關於印發《汶川縣克枯小學校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開學複課方案召開了2020年春季後勤服務人員「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培訓暨食堂食品安全開學工作會。
  • 牡丹江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第十八號)
    牡防指發〔2020〕38號  牡丹江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第十八號)  為切實做好全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為三級的疫情防控措施,紮實做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經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決定
  • 普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法律知識五十問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基於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特徵等特點的認識,報國務院批准同意,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2020年第1號公告,明確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 敦化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關於強化疫情...
    敦化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關於強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公告敦防告〔2020〕1號為堅決防止疫情在敦化市擴散,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 【全國高血壓日】在線發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
    1.2.5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常態化下高血壓管理中防護策略      本次疫情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高血壓人群佔較大比例,且重症及病死率相對高,故建議參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5]對所有高血壓患者進行嚴格防控策略。
  • 海西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通告(第5號)
    1月30日,拉薩市確診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村(社區)要第一時間向所在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指揮部報告並持續跟蹤反饋情況,實行每日零報告制度。二、同乘人員返家後不得外出,居家封閉隔離觀察14天。如有發熱、咳嗽、腹瀉、乏力等不適症狀,請就近到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就診過程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儘量不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 開發區編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手冊》
    ,為科學防控,讓群眾第一時間獲得權威的防控知識,金華市江南衛生所1月30日編制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手冊》,幫助群眾掌握基本的病毒防範常識,切實做好預防工作。  「在抗擊疫情中,由於人們對疫情認識的不足,一些不科學的信息在網際網路等渠道蔓延,容易讓公眾陷入疫情防控誤區,加上各單位開工復工在即,為此江南衛生所參照應急管理部防控手冊,根據當前開發區防控工作特點編發了開發區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手冊》。」江南衛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 永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令第5號
    永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官方解讀
    國家衛健委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   為進一步指導各地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在全面總結我國疫情防控工作經驗基礎上,結合全國疫情形勢變化及研究進展,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組織修訂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主要修訂內容如下
  • 海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緊急提示
    海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緊急提示 來源: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人民政府官網近日,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市、綏芬河市,新疆吐魯番市,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陸續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東寧市中心社區、綏芬河市青雲小區、吐魯番市高昌區紅盾小區、成都市成華區崔家店華都雲景臺小區已劃定為中風險地區。
  •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藥藥方來了
    今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一版)》發布,其中公布新冠病毒的中醫預防方案。視頻截圖今晚7點,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舉行例行發布會。省醫療救治專家組通報全省疫情和防控工作最新進展情況;省文化和旅遊廳通報全省文化旅遊市場防控工作情況;省市場監管局通報全省市場監管工作情況。
  • 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調整...
    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調整立案、訴訟服務和信訪接待工作方式的通告 2020-02-01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