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容嬋
採|劉曉潼、馬可晴
編輯丨江倩君
深圳市樂心平江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樂心平江」)創立於2017年,核心團隊誕生於矽谷,是以醫療器械、健康管理為背景,集軟硬體設計、研發、生產和營銷為一體的創新型科技公司。在9月剛剛結束的創新南山2020「創業之星」大賽中,樂心平江憑藉長程動態心電記錄儀心血管監測診斷解決方案在決賽中獲得三等獎。同在9月,樂心平江還獲得由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指導舉辦的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人體精密測量專場賽複賽一等獎。
樂心平江的解決方案打破了常規的心電採集方式,解決了臨床上對於心臟的長程動態監測難以實現的問題,能夠通過長達十天以上的監測,提高心律失常、房顫的檢出率。
目前,國內對於心律的篩查多使用ECG檢測設備Holter,大多僅能記錄患者24小時的動態心電圖,且心律問題的診斷率只有28%,難以抓取偶發性心律失常,無法明確病因。
在CEO朱軍看來,與同類產品相比,樂心平江的優勢相當明顯。從產品本身來看,一方面,樂心平江採用動態心電記錄儀LX-C01A,能夠連續採集心電信號長達10天以上(最長可達14天),與國內產品一般所能達到的24至48小時拉開了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在檢出率方面,傳統設備最高檢出率僅為28%,樂心平江的檢測設備能將檢出率提升到90%以上。
此外,不同於國內其他產品每隔24小時到36小時必須更換貼片,樂心平江採用防水、抗敏的材質,無需頻繁更換貼片,可正常淋浴和運動。「目前產品已通過ipx7級防水測試。」這個指標表明產品屬於防浸型,在一定的條件下,浸泡在水中,也能實現防水功能。再者,使用樂心平江的心電貼,患者無需長期住院監測,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醫院的床位緊張等醫患關係問題。
據《中國心血管病報2019》,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約3.3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中國人口死亡病因首位,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 40%以上。因此,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篩查和治療尤為重要。
而在心血管疾病中,心律失常是導致患者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房顫,即陣發性心率失常,需要通過動態心電圖檢測來確診。樂心平江的解決方案若得以普及,將大幅提高心律失常的檢出率,讓患者能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
在開發長程動態心電記錄儀以外,樂心平江還研發了配以輔助的人工智慧醫療級數據分析軟體,為心臟病的早期篩查提供精準高效的醫療裝備及分析手段。未來,樂心平江將聚焦慢性病的檢測、分析以及診斷,利用人工智慧(Al)來提高醫療數據的分析、診斷能力,建立個性化醫療信息系統,並進行健康輔助管理。
朱軍表示,樂心平江計劃從B端切入,對接醫院、體檢中心、老年中心或社區醫院,精準篩查患病人群,讓醫院能夠「對症下藥」。隨著人工智慧精準度的提升,樂心平江將逐漸切入到C端市場,涵蓋從B端到C端的市場。
目前,樂心平江的產品已在北京、杭州和哈爾濱的4家醫院試用,未來將基於B端用戶的反饋,進一步優化軟硬體,並進行產品的迭代更新。
融資方面,樂心平江已獲得兩輪融資,目前正在進行第三輪融資,投後估值5億元,計劃釋出10%的股權。據朱軍估計,市場規模將超過1700億。
樂心平江的核心團隊由美國矽谷海歸團隊組成,有4名博士、6名碩士、10名本科生,研究方向覆蓋AI算法和晶片等領域,具有強大的IT技術背景。在「智慧醫療」的迅速發展下,跨學科、跨領域的背景讓團隊具有強大的優勢,能夠整合現有的IT技術與醫療資源,打造更為先進的醫療科技產品和高性能的人工智慧分析平臺相結合的完整解決方案。
36氪廣東——在廣東觀察世界,在灣區連結全球。
36氪廣東作為廣東地區領先的新商業媒體,以大灣區為核心,為各位創業者、投資人以及科技、財經、新經濟領域從業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業報導,搭建最暢通的產業對接通道,讓一部分人先看到未來。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廣東的報導,或轉載相關文章,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送至指定郵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轉載公眾號文章,或進入社群(備註:社群),請聯繫小編微信。我們將在24小時內回復。
小編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眾號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廣東 抖音:灣區會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