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遇到肢體暴力、情緒無常或言語攻擊等情況,需儘快解決

2021-01-09 騰訊網

親密關係中,對方一旦出現肢體暴力,尤其不止一次,比如2、3次的情況,必須要儘快停止交往。不能讓被傷害次數再增加。

除了這個,以下情形也需要提高警惕。比如,對方情緒喜怒無常,今天好好的,明天就變臉。

或者和你說話時,總是貶損忽視,甚至不搭理你。並且試圖控制你的財產等,對你的家人也不尊重。

當這樣的情況出現數條時,就會埋藏肢體暴力的隱患。這時需要雙方溝通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方如果有誠意改正,接受心理醫生治療或者願意心平氣和面對自己的問題,那這樣,這段關係好有緩和的可能。如果對方拒絕改正,或者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那麼儘早結束為好。

有些人成長中家長就是一種壓迫命令教育模式,他不懂得溝通,也不明白如何溝通。他們經常選擇逃避,或者冷暴力溝通。

兩個人遇到問題,擺臭臉、猜悶兒,都沒辦法解決問題,對方再懂你,也不是你的另一個靈魂。往往自己既成為了受害者,又成為了加害者。

如何有效溝通呢。建議雙方開誠布公,必要時藉助第三方,比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打開心結,也許能讓彼此了解更多。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相關焦點

  • 親密關係檢測:你處在暴力的危險中嗎?
    親密關係暴力的定義是:「在浪漫的關係(romantic relationship)裡,不論是發生在異性或同性戀上,凡是任何過度的(abusive)控制或攻擊行為
  • 戀愛時,表達激動情緒,會有這些肢體接觸
    陷入感情的兩個人,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如何解決才是關鍵,願意低頭服軟,主動處理問題的戀人,才能收穫最終的幸福,所以遇見一程一程的磨合,並不算什麼,重要的是如何解決問題,使得兩方糅合在一起。戀愛時,表達激動情緒,才有這些肢體語言,第一,親吻。
  • 南京女大學生被男友殺害,年輕人要遠離親密關係暴力
    身邊最親密的人有一天竟會變成殺戮者,潔白的戀情竟會染上鮮血,沒有結束關係卻先結束了生命!然而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讓我們警醒,親密關係中的暴力甚至殺人,可能比你想像得更加嚴重。親密關係中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暴力?根據環球網報導,聯合國調查數據表明:2017年,全球被殺害的女性約為8.7萬人。
  • 宋丹丹:「我生了個廢物」,父母的言語暴力,對孩子傷害有多大
    面對宋丹丹如此言語在場的工作人員和嘉賓,包括她兒子巴圖都感到異常尷尬。在後面的節目這樣尷尬的情況也不時發生,宋丹丹甚至直言要換兒子,面對如此母親無情的言語和節目組的鏡頭,巴圖只能用自嘲來緩解尷尬。宋丹丹在鏡頭面前都這樣跟兒子說話,更別說私底下在家裡是以怎樣的方式教育兒子的,像她這樣詆毀孩子,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呢?
  • 孩子的暴力傾向由何而來?面對攻擊行為,媽媽要注意管教方式
    4)遷怒式攻擊行為有些孩子出現大量的負面情緒時,他們往往不知道如何去疏解,有些孩子就會通過暴力手段來把這些負面情緒宣洩出來。比如說當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時,回到家後可能就會莫名其妙地對父母惡言相向或是拳打腳踢,這就是一種遷怒攻擊的表現。
  • ——如何應對分手暴力
    歡迎加入《犯罪心理》QQ群472808165參與討論引子:在親密關係中,不論發生在異性或同性間,一方針對另一方的任何過渡控制或攻擊行為,無論接著言語、情感、身體、性關係或綜合形式出現可不是到了致死致殘程度的,才叫暴力。因為分手和親密關係帶來的暴力行為還有很多種……什麼是戀愛和分手暴力?世界衛生組織這樣定義:在親密關係中,不論發生在異性或同性間,一方針對另一方的任何過渡控制或攻擊行為,無論接著言語、情感、身體、性關係或綜合形式出現,都可以稱為戀愛暴力。
  • 親密伴侶暴力(IPV)|在世界各國,10%-69%的女性稱某些時候遭受過親密伴侶的軀體攻擊
    最近,家庭暴力事件及相關刑事案件報導越來越多地走入人們的視線,而許多現實中發生的家庭暴力事件並未被揭露。親密伴侶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是一種嚴重、可預防的公共衛生問題,波及超過3200萬美國人[1]。在世界各國,10%-69%的女性稱某些時候遭受過親密伴侶的軀體攻擊[2]。
  • 親密關係:2個方法接受內心真實的自己,化解衝突追尋愛的真諦
    這是人類七情六慾中最強的感情,我們心甘情願為愛盲目,被愛吞噬,從童稚的少年到遲暮的老年,每個人都嚮往在遇到一生真愛時的那種心動感覺。2.幻滅進入「幻滅」階段,雙方開始看到對方的缺點。親密關係能夠驅散我們對愛的錯覺。
  • 面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教師要控制情緒,拒絕語言暴力和肢體衝突
    一旦二者關係處理不當,教學質量受影響,師生關係緊張,搞不好還會引發一系列出乎意料的後續問題。因此,作為中小學階段的一線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問題上,需要具備的品質絕不僅僅是弄懂、講透知識點,它要求教師同時具備管理、溝通、觀察、隨機應變等多種能力。而且,在目前教育背景下,面對思緒活躍又不是十分聽話的孩子,教師管控情緒的能力顯得更為重要。
  • 三觀不一致,怎麼在一起 | 親密關係溝通指南
    在親密關係中,你是幸福滿足,還是疲憊抱怨?這些感受已經在你心裡多久了?你是否會告訴對方?還是覺得說了也不管用,對方也不會懂你。親密關係中的問題,不是你某天夜不歸宿我某天酩酊大醉就突然產生的,它是日積月累的小倒刺,隱隱約約又仿佛無關痛癢,直到某一天到達臨界點,崩潰爆發。
  • 華人幼兒園遭種族仇恨攻擊,暴力升級,全美亞裔籲政府採取行動...
    這一系列暴力和反亞裔情緒達到了高潮,亞裔中的老中青幼都成為過攻擊目標。頻頻發生的暴力事件引發全美關注,數十個亞裔組織發表聯合聲明華人不應沉默,仇恨犯罪破壞的是整個社會。對許多美國人和數百萬亞洲人來說星期五是慶祝農曆新年的日子。
  • 華人幼兒園遭種族仇恨攻擊!暴力升級,全美亞裔籲政府採取行動!
    這一系列暴力和反亞裔情緒達到了高潮,亞裔中的老中青幼都成為過攻擊目標。頻頻發生的暴力事件引發全美關注,數十個亞裔組織發表聯合聲明,華人不應沉默,仇恨犯罪破壞的是整個社會。對許多美國人和數百萬亞洲人來說,星期五是慶祝農曆新年的日子。
  • 如何維護長期的親密關係
    這就是我們渴望愛情,追求親密關係的源動力,人類會本能地深入兩個人的聯繫。所以說二人複合僅僅代表著新的開端,挽回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重新複合更不是終點,維護長期的親密關係才是伴隨一生的幸福。幸運的是,我們已經掌握了一些維護長期親密關係的秘密。
  • 這個情緒剎車法,了解一下
    一段關係中,兩個人總是會因為生活習慣不同或是觀點不同而發生衝突,導致生氣的局面。當出現一些負面因素,最開始可能只是輕微的表現,兩個人吵架、生悶氣,後期上升到冷暴力,最後有了肢體上的衝突,家庭的暴力等等,這一連串的事件,我們把它統稱為負面循環當中的暴力模式。這一類的暴力模式是怎麼產生的?我們應該怎麼樣去思考,怎麼樣去面對,怎麼樣去解決它?
  • 男人遇到真愛後,會有這些「肢體表現」,很難隱藏
    一般來說,言語表現都有修飾的可能,「肢體表現」才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真心。男人在遇到「真愛」之後,就算嘴上不說,「肢體表現」也會有所體現。男人在動情前後的區別是很明顯的,動情前永遠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對誰也不上心;動情後男人就完全不同了,再小的一件事也會讓他情緒多變。
  • 親密關係太痛苦:親密關係不是「變相傷害」,別讓愛「過度激情」
    其實有很多人明明相愛,是卻沒有走到最後,並不是因為相處難,而是這段親密關系所帶來的感覺太痛苦了,相處成為了一種傷害。這讓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親密關係,明明是這世界上最為安全的一種關係,為什麼最終形成了互相傷害的局面,難道一段親密關係當中就必然要有傷害嗎?其實並不是必然!
  • 你是否意識到,你正在經受情緒暴力?
    提到暴力,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肢體上的衝突,對方動手打你了,這就是暴力,其實,這只是行為暴力,你能很快察覺到。然而還有一些暴力,表面披著「溫柔」的外衣,讓你都不覺得自己被暴力了,甚至還認為對方是為你好,但你跟這個人相處的越久,就越會變得自卑敏感、小心翼翼,你的情緒狀態不由你做主,反而是受對方的言行所影響,這就是情緒暴力。
  • 《親密關係》原來真正的感情幸福,需要我們從自己內心深處去獲得
    同理,聰明的女孩子也要懂這個:男生在遇到壓力的時候,往往是沒有太多情緒,甚至不太願意說話,他們就喜歡安靜的在洞裡呆著。男人表達關心就是幫她解決問題,女人需要的關心卻是關注情緒。女人會通過傾訴排解心中消極的情緒,希望得到伴侶的支持和安慰。
  • 千萬不要再情緒暴力你的另一半了!
    心理連結:這個時候呢,你們的感情就比第一階段要深厚的多啦,可以做到互相包容和理解,在對方傷心難過的時候給予安慰和溫暖,更多的是既可以幫助對方解決外在問題還可以解決內在的心理的問題,其實你們的關係到了這一步,已經是非常和諧的親密關係了。3.
  • 情緒不穩定,會毀了你的人生
    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險阻。其中最大的敵人不是能力,不是條件,而是自己的情緒。情緒像雨水,穩定的情緒,細雨潤無聲,不穩的情緒則是狂風暴雨。01情緒不穩定型人格在生活中,你可能會遇到這樣一類人。他們往往選擇親近的人發火,關係越親密,越容易受到傷害,一旦跟這種人建立親密關係,就再也沒有輕鬆自在的感覺。因為你的生活從此就將受其情緒的左右。他們害怕被人拋棄,他們認為,如果他們不能擁有你,那麼別人也不可以。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他們就是FBI危險人格——情緒不穩定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