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相信很多人都親身體驗過什麼是「相愛容易,相處難」。其實有很多人明明相愛,是卻沒有走到最後,並不是因為相處難,而是這段親密關系所帶來的感覺太痛苦了,相處成為了一種傷害。
這讓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親密關係,明明是這世界上最為安全的一種關係,為什麼最終形成了互相傷害的局面,難道一段親密關係當中就必然要有傷害嗎?
其實並不是必然!
傷害是一種吶喊
無論是面對什麼樣的關係,每一個人都是自私的。有些時候說出口的一種傷害,只是自己的一時應激反應,最終的目的是想好好保護自己。
有些時候在緊急情況之下會做出應激反應,用反擊傷害別人的辦法來保護自己。當向別人身上插了一刀的時候,自己有了極大的安全感。雖然說這種反擊的方式很有利,但是對於自己而言也是一種更大的傷害。
其實當出現這種應激反應的時候,本意上並不是傷害,而是想告訴對方,我現在真的很痛。其實並不是想傷害你、指責你,只是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能夠說出自己心裡的這種痛。
而有些人在面對親密關係的時候,往往做了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之所以會成為刀子嘴,是想督促這個人變得越來越好,在生活和條件的影響之下,覺得只有這樣的逼迫,才能夠讓他未來變得更好。也正是這種方式讓親密關係變得更有壓力,成為了彼此的傷害。
親密關係是真正的愛與尊重
之所以在一段親密關係當中會出現傷害,是因為有一方錯誤地理解了愛的意思。愛應該是善良的調和劑,也應該是尊重和陪伴。
當遇到一個有親密關係的人,那種愛會激發沒有理由的付出以及感恩。可是這種沒有理由的付出和感恩,對於很多人來說,會引發一種焦慮。這種焦慮會傷害彼此,而此時就要學會調節。
如果一段親密關係沒有了溝通,那便不是親密關係。可是有很多親密關係者,在溝通的過程當中都是暴力溝通,只想宣洩自己的感情,並沒有想過真正的溝通,自然而然的也就造成了對彼此的一種傷害。會模糊的認定親密關係,就會必然的給彼此帶來傷害。
其實在與愛人表達自己情緒的時候,目的應該是讓對方具體的去了解,清楚地表達自己想要的結果,而不是一味地宣洩情緒。說話的時候也不要拐彎抹角,應該明確地表達,你對親密者的要求是什麼。
當真正的跳出自身的看法,注意別人的時候,就會發現一段親密關係,不僅僅是要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也是要考慮他人的問題,這才是親密關係的正確打開方式。
愛是應該存在激情,但是不能夠激情過度。當真正形成一段親密關係的時候,願意去長久的維持,就不應該出現過激的行為傷害。也可能只是一時的當找到正確的方式時,一段親密關係就不會再有傷害了。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