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的觀察性研究提示,舒張壓與心梗風險之間呈J型或U型曲線關係,舒張壓降得太低可能會增加心肌梗死風險。
11月30日,Circulation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儘管觀察性分析顯示舒張壓與心梗風險之間為J型曲線關係,舒張壓為70 mmHg時風險最低,但孟德爾隨機分析表明,舒張壓與包括心梗在內的心血管事件之間並非J型或U型曲線關係。
線性孟德爾隨機分析顯示,舒張壓每降低1 mmHg,心梗風險降低7%。
非線性孟德爾隨機分析進一步證實,隨著舒張壓降低,心梗風險也持續降低,即便在基線舒張壓水平較低的人,也是如此。
也就是說,有舒張壓偏低遺傳傾向的人,不用擔心心梗,或其他心血管事件。
作者認為,如果患者的收縮壓較高,而舒張壓偏低,例如在70 mmHg左右,在將收縮壓降至目標值的同時,舒張壓自然也會降低,這並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
不過,有專家指出,孟德爾隨機分析並不等於因果關聯,因為有「致死血壓基因」的人可能已經死了,不會有機會參與這個研究。
但這項研究說明,舒張壓越低,預後越好,這與SPRINT研究中「強化降壓(收縮壓目標值120 mmHg)更有益」的結果是一致的。
但專家表示,在臨床隨機研究驗證之前,尚不能建議舒張壓偏低的高血壓患者強化降壓。
研究者推斷,觀察性分析發現舒張壓偏低時心梗風險增加,可能與舒張壓無關,而與血管硬化或鈣化等有關。
2018年發表的一項針對SPRINT研究的事後分析顯示,舒張壓與心血管病之間為U型曲線關係,但不論基線舒張壓高還是低,強化降低收縮壓都是有獲益的。
這說明,舒張壓與心血管病之間的J型曲線關係,更可能與未考慮到的混淆因素或逆因果關係有關,而不是舒張壓降低導致的後果。
研究者對來自5個大規模隊列研究的47 407例受試者數據進行了匯總分析,這些研究包括社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ARIC)研究、弗雷明漢心臟研究、心血管健康研究、多種族動脈粥樣硬化研究(MESA)、女性健康倡議研究。受試者平均年齡60歲,77%為女士。
平均隨訪16.5年期間,7.3%的受試者發生心梗。
來源:A Linear and Non-Linear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The J Curve Revisited. Circul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30 Nov 2020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