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掏心,一個縱隊猛攻敵一個旅,事後敵感嘆:貴軍作戰太神勇

2020-12-17 騰訊網

在中原野戰軍的戰鬥序列之中,6縱可以說是最特殊的一支部隊,在中野作戰的歷程中,6縱所負擔的都是最難打的一面,有很多大仗、惡仗都是由6縱負責啃下的,可以說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強悍之師,在1947年6月挺進中原時期,中野全憑6縱勇猛作戰,一口氣殺開一條血路,打通通往中原的通道,讓中野的各級首長也位置讚嘆。

而六縱的司令員,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王近山。

戰鬥風格犀利是6縱作戰的一個主要特點,1946年王近山率領6縱進攻上官村,該村駐紮的是國民黨軍第104旅,旅長楊顯明。這個村子之所以成為各方關注的要點,主要是因為該地區是平漢線上的一個關鍵節點,不僅如此上官村東西兩面都臨水,由於地勢較為低洼,因此積水比較多,整個村子寨牆林立,徒步涉入不並不容易。

104旅進駐以後,在該地區修建了堅固的環形工事,因此想要打下這個地方,對於我軍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放在王近山面前,一切的不可能就全都不存在。在王近山的戰術安排下,6縱兩個旅的兵力突擊上官村東西兩面,18旅作為預備隊,雖然這個村子這兩年都是臨水,不易徒步,但王近山依舊制定下了這樣的戰術,就代表著一切沒有商量。

在命令下達以後,6縱各部急行軍300裡,感到了作戰區域以後,16、17兩個旅立刻對上官村進行突擊,雖然守敵頑強抵抗,但是在我軍進攻下,頓時土崩瓦解。

不過17旅進攻十分順利,但唯獨16旅遭遇了不小的麻煩,16旅46團幾次突擊,都被敵人密集的火力趕了出來,當時46團突擊隊隊長吳安良,是王近山警衛員出身,作戰風格也受到了王近山很大的影響,雖然他帶著突擊隊撕開了敵人的防禦,但是在準備向104旅指揮部突擊的時候,卻發現後續的部隊沒有跟上來。

吳安良大叫一聲不好,如果被敵人封鎖了後路的話,那他這一支突擊隊就會很快被敵人包了餃子,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吳安良只能帶著突擊隊後撤,但由於深入敵人腹地,如果向前突進或許沒事兒,但這麼一後退,反而將自己的弱項暴露出來,在撤退的途中,46團突擊隊傷亡了80多名戰士。

吳安良吃了大虧,下意識的就要找王近山哭訴,這也是一直以來的習慣,但剛走到門口,卻聽到了王近山破口大罵,原來幾支突擊隊都沒能順利突入進去,吳安良嚇出一身冷汗,仔細想想,自己已經不是王近山的警衛員了,如果作戰失利的話,那麼自己是不是應該承擔責任了,想了好一會兒,吳安良悄悄退了出去。

隨後繼續率領突擊隊猛攻104旅,一直到17旅49團突破了104旅陣地以後,各部陸續順著49團突破的口子不斷地向縱深拓展,即便是戰到最後,楊顯明依舊率領104旅進行反抗,吳安良帶著30多名突擊隊員,第一個打進了104旅指揮部,楊顯明被俘以後,向王近山坦言:「貴軍行動之神速,攻擊之勇猛,是楊某一生中第一次看到,實在敬佩!」

相關焦點

  • 打一個師防守的城市,兩縱隊3天沒攻下,敵兩路援軍近在咫尺
    1948年2月,西北野戰軍經過了一系列整軍之後,以主力五個縱隊轉入外線,並在29日主動發起了宜川戰役,以一小部兵力進攻宜川,誘使國民黨軍馳援,伺機攻敵援軍,這一戰中國民黨軍整編第29軍,兩個整編師師部共計3萬餘人全軍覆沒,敵中將軍長劉堪擊斃,是解放戰爭時期西北戰場上,我軍取得最大規模的勝利
  • 旅長親率主力一個團,猛攻敵「鐵血陣」,將敵陣地砸個稀巴爛
    18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正式打響,按照事先計劃,對撤退不及時的黃伯韜兵團進行圍攻,隨著戰局不斷的變化,國民黨軍在淮海戰場上3個兵團的收縮防禦,讓從蒙城開來的黃維兵團暴露在我軍的面前,隨即中野調集7個縱隊,加上配屬的地方縱隊,正式打響了對黃維兵團的猛攻。
  • 十萬大兵壓境,縱隊副司令韓先楚臨危受命,指揮兩個縱隊巧克強敵
    引言1946年11月新開嶺戰鬥中的重大勝利,但韓先楚清楚的知道,這次的勝利對於整個南滿地區敵強我弱的局勢,並未有太大的改變。為此,為了穩定軍心,韓先楚臨危受命指揮兩個縱隊,親自趕回前線組織兵力反擊。從1946年12月底到次年的2月底,韓先楚多次率領士兵斬獲頗豐,令敵軍慘敗。1947年松花江解凍,粉碎敵軍進攻3月底松花江解凍,而北滿助力想要下江南的可能性並不大,再次向臨江發起進攻很有必要。
  • 縱隊以下,為何華野和東野是師,其他野戰軍是旅
    野戰軍下轄縱隊,偶爾根據作戰需要臨時編組為兵團,比如陳謝兵團、陳唐兵團、山東兵團、蘇北兵團、楊羅耿兵團等。至於縱隊以下,各野戰軍並不相同,具體來說,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是師,x縱x師。而其他三個野戰軍則是旅,x縱x旅。為何會出現這種差別呢。先說說西北野戰軍。
  • 疲師遇群狼,19歲團長急中生智,喊出三句話,一個團殲敵一個旅!
    王近山任團長,率紅28團從黃中堡一帶出發,在掃風埡突破敵陣地,殲敵一部後,向縱深猛攻,連克周家壩、黑寶山、塔子山等敵陣地和據點,協同兄弟部隊,在龍池山下夾擊敵一個旅,殲敵一個旅,大部繼續南下猛攻。衝鋒陷陣,是王近山一貫的作風。紅色28團一路殺將下來,抵達離達縣五十裡處,差一點全團覆沒,不料王近山卻創造了他戎馬生涯的奇蹟。
  • 山東縱隊第三旅建立,許世友率部向黃河以北進軍
    為加強部隊正規化建設,以利於執行新的任務,1940年9月,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奉命整編為山東縱隊第三旅。11月初,許世友、劉其人等抵達清河區,在濱縣劉春家村與楊國夫、景曉村、徐斌洲、李曼村等會合,共同研究了部隊整編與根據地建設問題。
  • 一戰打掉敵2個整編師,繳獲的武器,讓這個司令告別了光杆歷史
    在全殲了整編六十九師三個半旅以後,國民黨軍三路大軍已經逼近了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特別是整編26師以及一個快速縱隊,為了發起一個比宿北戰役更大規模的殲滅作戰,山野、華野組成兩路縱隊
  •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
    「天下第一旅」旅長黃正誠,1946年兵敗被俘,後來的結局如何?在解放戰爭時期,國軍中有一個著名的「天下第一旅」,它是國民黨嫡系胡宗南精銳部隊整編第一師第一旅,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全部裝備美式武器,多年來以其無敵的戰鬥力被蔣介石、胡宗南吹噓為「天下第一旅」,它曾經當過蔣介石的警衛部隊,人稱「蔣家御林軍」。
  • 東野14個縱隊,102萬人,大舉南下,一個縱隊有多少兵力?
    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共轄14個縱隊,102萬人。就兵力而言,東野一縱隊,比中野、西野一兵團多得多,堪稱兵強馬壯。那東野一個縱隊,究竟有多少兵力?我們今天就談談目前的形勢。先來談談東北野戰軍與東北的歷史。自1912年清朝滅亡以來,東北一直是奉系軍閥控制的地區。一九三一年,日本軍隊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在半年多的時間裡,逐漸佔領了整個東北地區。
  • 東江縱隊:孤懸敵後的華南抗日勁旅
    這支孤懸敵後的部隊後以「東江縱隊」的威名,為中外人士所共知。據不完全統計,東江縱隊共對日偽軍作戰1400餘次,斃傷日偽軍6000餘人,俘虜、投誠3500餘人。1945年,朱德總司令在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瓊崖縱隊與八路軍、新四軍並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 魯南之戰:清一色美式裝備的快速第一縱隊,為何四天就被團滅?
    文/狟先森第一快速縱隊是國民黨少有的幾支機械化部隊。1942年抗戰中期,蔣介石號召青年學生為國從徵,以青年為骨幹,在昆明組建了國民黨第一支坦克部隊。一個營的官兵前往印度新德裡接受美式的戰車訓練,並為其配備了美式坦克,隨後參加滇緬公路作戰。從開赴戰場與日軍作戰,留下了未敗一仗的漂亮戰績。
  • 第二次戰役時我軍一個營大敗土耳其一個加強營
    土耳其旅 我8連配合正面進攻迅速從北側山腰攻擊,激戰僅僅10分鐘,就徹底打垮了盤踞主峰之敵。與此同時,三營另外一個連9連則沿公路兩側,迂迴至土耳其部隊兩翼及側後,幾乎全殲了土耳其旅的這一個營和一個工兵連,共斃傷俘土耳其旅官兵300多人,佔領了戛日嶺主峰。正在行軍的敵旅主力發現情況不妙後,全速逃往价川,這就是志願軍與土耳其旅的初次交鋒,一個營對敵一個加強營,完勝。
  • 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一縱隊在沁源
    決死一縱隊在薄一波的直接領導下,預先有準備,不僅沒有損失,而且得到了一次檢驗和鍛鍊。從此決死隊正式加入了八路軍的戰鬥序列。決死一縱隊與決死二縱隊、二一二旅、政衛二0九旅各一部合編為二十五、三十八、四十二、五十七、五十九5個大團,另三個營共一萬三千人的決死一縱隊。薄一波任縱隊司令員兼政委又兼任山西行政公署主任。部隊大部駐在沁源地區,縱隊部駐在沁源閻寨。
  • 敵一個師起義,還是詐降?王近山下一死令:哪個團沒打好,我就解散誰!
    只有一個辦法:做好兩手準備,萬一敵人詐降,就繼續把他們打回去。王近山站起來說: 「110師戰場起義,看來是有誠意的,如果萬一要是假起義,我們也不怕。」 ;尤太忠旅抽1個團,在通道以西沿線村莊,構築向東射擊的陣地。
  • 自衛反擊戰,此師頭天殲敵一個營次日打跑一師,第三天被緊急叫停
    其中有一個師第一天殲敵一個營,第二日又打跑了敵人一個師,第三天被緊急叫停。這個師就是第127師。解放軍第127師是一支歷史悠久、戰功卓著、被人們讚譽為「鐵軍」的英雄部隊,其前身最早來源於北伐時期的「葉挺獨立團」,參加過八一南昌起義和湘南暴動,上過井岡山,被編入紅軍第4軍28團。
  • 揭秘志願軍首批入朝作戰的4個軍,3個軍解放了半個中國
    38軍的前身是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1946年8月組建,李天佑將軍任首任司令。1947年改稱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解放戰爭中,1縱是東北野戰軍的三支猛虎軍之一,響噹噹的王牌,以善打大仗、硬仗著稱。 1948年11月,1縱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下轄第112師、第113師、第114師。
  • 在十倍之敵包圍中,解放軍一個旅殲敵一個師,自己只傷亡300人!
    30團打郟縣,殲敵一個營佔領西關後,即向西門發起攻擊,可連攻兩次,都被守敵壓下來,團長盧顯陽還負了傷,突擊連只剩30多人。30團是老紅軍團,怎麼連個小小的郟縣都拿不下?一查,原來昨夜敵整編15師和敵125旅一個營乘汽車增援到了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