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業估值猛增 美股再迎IPO狂熱潮 投資者瘋了嗎?

2020-12-12 極客網

隨著送餐應用DoorDash和民宿短租平臺Airbnb上市,IPO變得更狂熱,矽谷的創業狂潮衝得更高。

極客網·極客觀察12月10日 實時在線活動平臺Hopin是一家位於英國倫敦的創業公司,它只有7名員工,但年初時公司的估值達到3800萬美元。Hopin CEO Johnny Boufarhat本來無意融入更多資金,但大流行擴散,越來越多的人參與虛擬活動,Hopin的業務也隨著擴張。投資者開始主動接觸Hopin,想加入進來。Boufarhat說:「他們紛至沓來,就像鼓點一樣密集。投資者以新方式引誘創始人。」

6月份 Hopin又融資4000萬美元,Accel、IVP參與投資。上個月,Hopin甚至還沒有正式宣布又融資1.25億美元,估值達到21億美元,比一年前增長77倍。Boufarhat坦言:「投資者幾乎每天都會找我們。」

當大流行開始時,有人說創業大蕭條將會來臨。但是當新冠走過初步階段,漸漸惡化,這種擔憂卻消失了。人們以新的方式生活,工作、學習、購物、社交都以遠程方式進行,科技產品和服務受到追捧,市場情緒改變,交易變得瘋狂起來。

VC你爭我奪

Discord、Robinhood都以很高的估值融入資金,然後又被新資金淹沒。VC你爭我奪,都想投資。隨著送餐應用DoorDash和民宿短租平臺Airbnb上市,IPO變得更狂熱,矽谷的創業狂潮衝得更高。

搜圖

編輯

投資公司Menlo Ventures的高管Matt Murphy說:「幾乎現在所有熱門公司都成為積極追求的對象。與以往不同的是,大家似乎不惜任何代價都想奪得資產。」

數字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增長是一大原因,但並非唯一原因。因為美國的利率很低,投資者為了追求回報,願意向高風險資產下注。VC公司的融資已經創下新高。股市大漲導致更多公司IPO。大型科技公司正在瘋狂收購,甚至連比特幣也創下新高。

CB Insights在報告中指出,在多種因素的助推下,今年三季度創業公司融資365億美元,同比增長30%。Pitchbook的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今年創業公司完成223宗大交易(融資1億美元或者更多),數量已經超越去年的總和。

VC公司Founder Collective的高管Eric Paley指出:「過去20多年我都沒有看到這樣的現象。宴會很熱鬧,美酒不斷,就像當年的網絡泡沫一樣,只是這一次我們在家裡單獨暢飲。」

大流行期間的確有一些創業公司削減開支,但在「盛宴或饑荒」兩大陣營中,許多創業公司被劃到盛宴的一邊。在新冠的衝擊下,有些技術本來要幾年才能普及,現在卻壓縮到幾個月,一些不知名的軟體公司突然成為明星,比如雲計算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協作軟體公司。華爾街最近比較熱情,歡迎快速增長的軟體公司上市,比如Snowflake、Asana、JFrog、Sumo Logic、Unity。

來自Renegade Partners的投資者Roseanne Wincek說,科技產業已經很龐大,但世界還是低估了它的龐大程度,她說:「越來越多的人現在看清了。」

估值創新高

周三時DoorDash上市,公司估值最高達到353億美元,比之前的估值高一倍。最開始DoorDash的IPO發行價區間是75-85美元,後來上調到90-95美元。Airbnb隨後也上市,之前它設定的發行價區間是44-50美元,後來上調到56-60美元。如此一來,Airbnb的估值最高可達420億元,比新冠爆發前增長32%。

一般來說,私營創業公司每隔12-18個月就要融資,不過由於投資者十分熱情,現在時間已經縮短到3-6個月。一些創業公司以更高的估值完成一輪又一輪融資。

一位知情人士稱,6月份社交媒體平臺Discord融資,估值35億美元,沒多久投資者又說要給它更多錢。另兩位知情者稱,現在Discord正在洽談,準備融入更多資金,估值達到70億美元。

食品雜貨配送公司Instacart今年融了兩批資金,估值翻了一倍多,達到177億美元。股票交易App Robinhood今年融資4次,總金額12.5億美元,估值達到117億美元。

在大流行期間,投資者發現用奢華的晚宴或名流雲集的派對無法吸引企業家,他們如果想佔據投資優勢,只能跑得更快。

Rahul Vohra是一位企業家,他也向年輕創業公司投資,他說最近老是在同一天聽創業公司做Pitch、做盡職調查、籤約、打錢過去。Rahul Vohra還說:「連坐的時間都沒有。」如果等一周,意味著價格會更貴,爭奪的投資者會更多,可能還會失去投資機會。

今年夏末時,Addition接觸安全軟體創業公司Snyk,想向它投資。48小時內Snyk籤下投資協議,這筆投資離上一次Snyk融資只有8個月,公司估值達到26億美元,它的年營收只有3000萬美元。

Snyk CEO Peter McKay說:「投資者將速度作為優勢。如果投資者等著企業家上門,那就有些晚了。」

Brex為其它創業公司提供信用卡,公司CEO Henrique Dubugras說有許多投資者主動給他們打電話。在大流行初期,Brex裁員62人,不過6月時業務卻開始反彈。之後VC就打電話給公司,說它們想投資。

Dubugras表示:「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狂熱的現象。」他說Brex現在正在做計劃,準備融入更多資金。

有沒有泡沫

一些投資者開始不安,他們擔心會有泡沫。Paley說,在Founder Collective投資的企業中,有些企業融入讓人震驚的資金,風險非常高。他還說:「當大家向我們祝賀時,我們有些羞怯,不知道令人流鼻血的估值對我們或者創始人而言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也有投資者認為,現在說什麼「天要塌了」沒有意義。誰願意聽呢?十多年來,一些著名的投資人一直在警告,說創業公司開支太高、估值太高,有泡沫。但在這段時間內科技產業越變越大,越來越富,越來越強。

3月份,紅杉曾經發出備忘錄,說「黑天鵝」將要飛出,企業要為困難年做好準備。

DoorDash和Airbnb上市讓紅杉受益,紅杉還是Zoom的投資方,Zoom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估值從10億美元增至1160億美元。

來自QED Investors的投資人Frank Rotman今年8月曾說,創業公司一次又一次融資,這是「我見過的最令人不安的趨勢」。他還說:「如果一家公司的銀行帳戶裡藏著很多便宜的錢,公司可能更容易脫軌。」一些頂級VC回應稱,他們也有相似的想法。

不久前QED剛完成一筆投資,另一家VC公司跑出來說它們也願意投錢,估值增加1-2倍,就在QED匯錢的同一天這家公司想籤署協議。Rotman說:「真是有些瘋狂。」(小刀)

相關焦點

  • 美股IPO熱潮創20年之最 估值虛高引發泡沫擔憂
    原本計劃在12月上市的電子遊戲企業Roblox Corp.將其上市時間推遲到明年年初。其給出的原因是企業目前正在改善流程,以提高員工、股東和未來投資者的利益。另一家計劃於12月上市的金融科技企業Affirm也稱IPO可能推遲到最早明年1月,因為其尚未獲得美國證監會(SEC)的批准。
  • 樂活IPO估值相當於同類美股3倍,投資者會買帳嗎?
    客戶獲取樂活稱,他們通過從「農田到企業再到消費者」的商業模式管控了整條銷售渠道,取消了中間商。他們努力尋求庫存最小化,要求訂單預付款項。樂活有三種銷售渠道,即批發、智能微集市和線上團購。團購即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組織買家群體,獲取大宗交易相應的折扣。在營收增長的同時,銷售支出相對於營收的百分比趨向降低。
  • 復盤2020美股IPO:累計融資額破紀錄,估值上演冰與火之歌
    今年或許稱得上是美股市場IPO的不平凡之年,疫情導致製造業、外貿業損失慘重,但卻讓科技公司迎來了發展的新高峰。美股研究社選取了幾起具有代表性的IPO事件,涉及到外賣、共享住宿、Saas等行業,涵蓋美國科技股和中國概念股。通過透視這些IPO公司以及至今的表現,管中窺豹,或許可以給投資者提供些許參考。
  • 復盤2020美股IPO:累計融資額破紀錄,上市後估值上演「冰與火之歌」
    今年或許稱得上是美股市場IPO的不平凡之年,疫情導致製造業、外貿業損失慘重,但卻讓科技公司迎來了發展的新高峰。美股研究社選取了幾起具有代表性的IPO事件,涉及到外賣、共享住宿、Saas等行業,涵蓋美國科技股和中國概念股。通過透視這些IPO公司以及至今的表現,管中窺豹,或許可以給投資者提供些許參考。
  • 美版「拼多多」Wish乘勢上車 美股還敢爆炒IPO嗎
    這還不算完,一天之後,還是納斯達克,愛彼迎上場,發行價68美元,但上市當天,愛彼迎股價便上漲112.81%,達到了每股144.71美元,總市值超過865億美元,一舉超過旅遊巨頭Booking 862億美元的市值,創下2020年美國IPO之最。當時的投資者狂熱到什麼程度?據說機器人製造商ABB的期權合約換手率出現了激增,就因為其代碼和Airbnb只差一個「N」。
  • Airbnb,美股IPO大時代下的閃耀縮影
    其一,美股今年呈現出1999年以來最為瘋狂的上市狂潮,在比特幣之外,不少機構投資者仍然青睞於股權這一傳統投資形式。其二,Airbnb是今年規模最大的IPO——以每股68美元的定價登陸美股市場,這意味著Airbnb的初始估值將達到470-480億美元。
  • 美股掀起IPO新股熱,但這7隻前景並不樂觀?
    最近的 ipo 如Snowflake(NYSE: SNOW)和 JFrog (NASDAQ: FROG)的首日股價都出現了巨大的突破。投資者正在尋求增長,最近的IPO新股都是年輕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的公司。不僅僅是 IPO 市場。所謂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cs)也已經將數十家公司送上市,其中許多公司位於電動汽車和在線賭博等新興行業。
  • 螞蟻上市背後:科創板首迎金融科技企業 含「科」量、估值引熱議
    迎金融科技「巨無霸」千呼萬喚始出來,此前,螞蟻集團就多次傳出上市消息,此番靴子終於落地。有分析人士指出,實際上,無論是公司還是監管層,都為其上市做了一系列鋪墊。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上交所發布了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進一步細化了科創板重點服務的行業領域範圍,明確提出: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深度應用科技創新領域的企業,如金融科技、科技服務等,也屬於科創板服務範圍。這一細化政策之舉,無疑為金融科技類企業上市做了鋪墊。
  • 美股迎最大IPO Airbnb漫漫三年上市路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 有人評論說,2020年的美股市場早已不是投資,而是一場資金和情緒的大型博弈。誰又能預測到,在疫情持續發酵、經濟不斷放緩之下,美股卻在年底接近有史以來最高位。甚至出現了近二十年來最為瘋狂的上市潮,2020年尾聲已至,但美股IPO熱度仍存。
  • 科創板首批企業市盈率高低分化,瀾起科技38倍被稱「估值留有空間」
    根據IDT和Rambus定期報告公開披露數據和公司相關收入推算,報告期內(2016年到2018年)公司(瀾起科技)的市場佔有率從25%-30%提升至40%-50%之間。」38倍市盈率,留有空間對瀾起科技38倍的發行市盈率,深圳一位資深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38倍市盈率是目前科創板企業裡面最低估值的企業,預計瀾起科技上市後給予二級市場投資者的空間會更大一些。
  • 兩大熱門新股推遲IPO!美股科技股的「炒新潮」還能燒多久?
    美股科技股的「炒新潮」還能燒多久? 摘要 【兩大熱門新股推遲IPO!美股科技股的「炒新潮」還能燒多久?】最近,美股科技股的IPO熱潮到底有多火?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上周就有近9家獨角獸公司登陸美股上市,IPO市場出奇火爆。
  • TMT行業企業在不同資本市場估值水平研究
    1.2.2 香港創業板估值水平 創業板於 1999 年成立,對標美股納斯達克,主要服務中小型高科技企業,上市門檻低,流動性弱。標普香港創業板指數由港交所創業板的市值約 75%的股票構成,大部分為新興科技企業。
  • 富途:疫情中絕處逢生的愛彼迎,能撐起420億的估值嗎?
    富途資訊今日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預計本周四上市的短租旅業巨頭愛彼迎(Airbnb)正計劃上調其IPO的價格區間,或將其潛在估值推高到至多420億美元,此前,估值區間最高為350億美元。疫情下,愛彼迎是如何成功自救的?
  • 美股IPO關鍵流程解析
    為了幫助碼會成長期成員企業及時、全面理解資本市場的變化趨勢,源碼資本投後能量中心於今年4月至9月,圍繞A股、港股、美股邀請了來自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華泰國際等頂級投行的資深專家,以及知名企業CFO、董秘等親歷者,從多維的角度為源碼成長期成員企業CEO和高管們舉辦了六場閉門主題分享。我們將其中的精華乾貨整理成為五篇文章,陸續分享出來,希望能夠與你聯機學習,共同進步。
  • Palantir市值超200億美元,美國科技IPO勢頭重啟
    這一市值與公司在5年前融資時的估值相符,儘管上市前市場曾大幅下調該公司的估值至100億美元。周三Palantir的股票收盤價為9.50美元,低於10美元的開盤價,但超過了9月私募市場9.17美元的加權平均價格以及紐交所周二設定的7.25美元的IPO參考價格。
  • 今年美股最大規模IPO!美共享經濟獨角獸掛牌上市
    美國時間周四,美股三大股漲跌不一,其中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分別收跌0.23%和0.13%,納指則收漲0.54%。在公司層面上,共享經濟的鼻祖,美國民宿租賃平臺愛彼迎在周四於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以68美元發行價估算,愛彼迎本次上市融資35億美元,成為今年美股最大規模IPO。公司股價開盤後報每股146美元,盤中衝高回落,最終報收每股144.7美元,較發行價收漲近113%,市值超過1千億美元。
  • 經觀頭條|華爾街的恐懼和貪婪:巴菲特的至理名言有用嗎?美股10天4...
    3月16日,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道指、納指和標普500暴跌11%以上,觸發本月第三次熔斷;3月17日,美聯儲祭出重磅利好,美股反彈超過5%;3月18日,美股再遭恐慌性拋售,道指盤中跌幅逾10%,標普500盤中跌幅超過7%觸發本月第四次熔斷。而這一切仍沒有結束,除了股市,債市、石油、黃金等資產都遭拋售,只有美元大幅上漲。
  • Airbnb上市估值420億美元 有望成美今年最大科技IPO
    房屋租賃平臺Airbnb上市有望成為2020年美國市場最大的IPO,其已經將估值提高到420億美元。
  • 美股三大指數下跌:科技巨頭集體調整 推特跌超15%
    鳳凰網財經10月30日訊,受到科技巨頭財報未能「說服」投資者「持股過大選」影響,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道指跌0.47%,納指跌0.73%,標普500指數跌0.58%。蘋果跌近4%,第三季度iPhone銷售不及預期同比下降20%。推特跌超15%,第三季度日活及盈利未達到預期。
  • 2020全球IPO盛宴 科技醫療企業佔「C位」
    2020年共有9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以二次上市方式回歸香港市場,其中包括阿里、京東、再鼎醫藥等,共籌集資金1313億港元(約合170億美元),佔全年集資總額34%。按籌資額計,前十大IPO當中有5家為中概股二次上市,佔比達56%。從十大IPO行業分布來看,61%的籌資額來自新經濟企業,表現優異。安永預計,2021年香港中概股二次上市的浪潮會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