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有世界影響的中國著名作曲家王寧教授最新創作的交響曲《古往今來》由深圳交響樂團在深圳音樂廳世界首演。這部作品是為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而作。這部作品的問世,讓人們對深圳的文明發展史的認知向前推進了幾千年,作曲家告訴了人們一個新的深圳,一個具有近7000年文明跨度和1700多年的郡縣史的深圳,一座「新興的古城」。
更重要的是,在這部作品中,王寧教授將搖滾音樂與交響樂相結合,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交響樂體裁和語言風格,且是世界首創!
在這部交響曲中,作曲家選擇成語「古往今來」命名這部交響曲,並以此來作為時間順序的樂章的設計。第一樂章「古」,表現的是遠古文明,第二樂章「往」,展現的是近代歷史文化與傳統民間民俗,第三、第四樂章「今—來」是表現現今豐富多元的現代生活的描繪和走向未來的希望。作品同時映射了一座城市從古到今的一幅人文畫卷和人類文明之發展軌跡。
《古往今來》這部交響曲,以其豐富的人文內涵、感人至深的音樂情感、絢麗多彩的交響樂語言、極富衝擊力的音響張力、前所未有的風格創新,給現場聽眾以極大的震撼,讓人激動不已,有的聽眾聽到最後已經熱淚盈眶。記者看到音樂會結束時,有很多聽眾要作曲家籤名合影,幾位聽眾特意找到作曲家王寧,談他們聽《古往今來》的感受時說:「音樂太令人激動和震撼了,寫到我們心裡了。後面兩個樂章非常新穎獨特,而且寫的就是我們的現實生活」。「聽到最後我都流淚了,到現在我都難以平靜」。「作品內涵豐富,內心觸動,久久不能平靜。作品既有返璞歸真的樸實無華,又有現代的個性獨具。贊!」。《古往今來》這部作品可謂魅力四射,光彩照人,帶給聽眾的驚喜和藝術震撼難以言表。
更令人驚奇的是,作曲家在這部交響樂作品中,創造性地將大眾音樂中的「搖滾」音樂融入到交響樂中,讓人耳目一新,可謂是前所未有的一種交響音樂風格和語言的開拓創新,給音樂藝術發展帶來新的生機,創造性的開拓了音樂世界中一片全新的天地,可以說是當代音樂史中的事件性現象。近一百年前,美國作曲家格什溫將爵士樂與交響樂相融合,創造了爵士風格的交響音樂而流芳百世;今天作曲家王寧將搖滾樂與交響樂相融合,創造了搖滾風格的交響音樂,可謂是歷史性的開拓創新,載入史冊級的創舉。
《古往今來》的首演,還具有的第二層意義是,將交響樂與搖滾樂嫁接,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聯姻,高雅音樂與大眾音樂的跨界融合。通過這樣的跨界交融,可以提高大眾流行音樂的質量,影響流行音樂的創作風格及編配等技術的轉變和提升。
第三層意義是,這種搖滾風格的交響音樂的出現,可以為交響音樂與流行音樂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更多人更容易的接近交響樂,認識交響樂,熟悉交響樂和熱愛交響樂。現場就有聽眾演出後向作曲家王寧表示,「您的作品中那種管弦樂隊演奏的搖滾音樂真好聽,很過癮,我們聽了都很激動。我們不懂交響樂,但是今天聽懂交響樂了,被震撼到了,太棒了!」聽眾的反映說明了一切,這種搖滾風格的交響樂,不但拉近了交響樂與大眾音樂的距離,也開拓了交響音樂大眾化的一條可行的全新途徑,也為普及高雅音樂做出了貢獻。
《古往今來》這種全新的交響音樂風格和體裁的創造,可謂非同尋常,具有重大的現實和歷史意義,是音樂界的事件性現象,也是現象性事件。對高雅音樂和大眾音樂世界都會帶來深遠的影響,在世界音樂發展史中會留下足跡!
王寧教授的音樂創作向來出手不凡,功底深厚且絢麗多彩,音樂動人,直抵心靈,且經常會給我們帶來驚喜。他在創作上從來不拘一格,他說「只要我的音樂表現需要,古今中外都可為我所用」。最難能可貴的是,在他的音樂創作中,能把任何看起來相距甚遠、完全不搭的東西巧妙地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出神入化,渾然天成且無斧鑿之痕。比如他於1995年創作的弦樂四重奏《風格對話》,居然設計四件樂器的四個聲部的主題素材和風格相距甚遠,古典、流行、民間、現代這四種毫不相干的風格素材融合在一起,表達作曲家對現實社會現象的看法。他於1999年創作的室內樂《異化-人類與它們自己·世紀末的禱歌-獻給1999》是首部行為藝術的音樂作品,在表現人類異化時,其手法之大膽和新奇,在海內外的每次演出都在現場引起轟動,掌聲經久不息。在他創作的交響舞曲《西域風情》中,用了八種民歌素材縱向疊置,構成對比式八聲部的對位,這也是前所未有的復調寫法。王寧還用了很多獨特的「樂器」在他的音樂中,如1995年創作的第三交響曲《呼喚未來》中首創使用「碎玻璃」作為打擊樂器,在表現戰爭的樂章中大膽使用混聲合唱和童聲合唱的撕心裂肺的叫喊,哭泣聲等音樂表現;在混聲合唱作品《來自第三極的韻律》用藏戲素材塑造的各種「音塊」音響等音響創造,奇特而新穎,且充滿藏戲的神韻,至今仍是合唱作品中的獨一無二的先鋒級作品;在第五交響曲《人文頌》中,在中國首次使用合唱的吸氣唱法的演唱;在《古往今來》中的磁碟瓷碗摩擦等各種奏法;在第九交響曲《地球·家園》首創使用木製「刮蛙」、塑膠袋、礦泉水瓶、各種垃圾廢品等作為打擊樂器使用。在合唱中用吸氣唱法、用拍擊手臂聲來表現下雨聲、讓小提琴獨奏有意奏的音不準和奏出噪音等等非同尋常的表現手法。
王寧教授在他眾多題材、體裁的大量音樂創作中的大膽突破和勇於創新、敢為人先的很多創造、風格的跨度極大但又能渾然天成地融為一體、音樂既傳統又時尚,既現代又充滿民俗底蘊、在創作上一絲不苟、精雕細刻的工匠精神、最重要的他的作品能打動人心、甚至直抵靈魂深處,這是音樂作品最難能可貴的,諸如此類,已經成為一種「王寧現象」。期待王寧教授不斷給音樂藝術創造新奇,帶來驚喜。
《古往今來》首演現場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