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市之於鄉野人,讓平乏無奇的生活,多了些盼頭。
作者:朱天衣(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著名作家)
雖然世界各地都有市集攤販聚集活動,但大概沒有一個地方會像臺灣的夜市密度如此之高、如此之欣欣向榮,它已成了特有風情,是來臺灣觀光絕不可錯過的風景。
臺灣的廟宇特別多,每值廟裡舉辦各式活動,如神明壽誕、節慶拜拜、酬神還願,都會湧入大批善男信女,這時逐人潮而居的攤販,便會群聚廟宇的周邊賣吃賣玩賣喝的。這些攤販們普遍具有超靈敏的雷達,總能預見商機,出現在人潮聚集之地,比如軍隊實兵操演紅藍大對抗,在山林田野間行軍備戰,一切行動均屬高度機密,參與者等閒不知下一步行動為何,但每值要休憩時,便會發現臨時駐紮地早已聚集了各色小販,即便是雞不拉屎、鳥不生蛋的荒郊野外,也都能受到攤販們的熱烈歡迎。所以勒!要搞情報,絕對別忽略了這些靈敏度特高、機動性特強的小販們。
但最扯的,莫過於三十多年前一架遠航班機因金屬疲勞在苗慄上空解體,飛機殘骸及旅客的屍體就這麼散落在火炎山區,軍警義消救難隊當然是第一個到達現場的,但接踵趕來的便是這些流動攤販,因為他們已預見會有大批看熱鬧的群眾湧現,最後還真被他們的雷達測中了,於是便出現了一群人邊吃熱狗香腸、邊看救災的荒謬畫面,還好這事件經新聞媒體大肆撻伐後,便不曾再出現過了。
有些廟宇香火鼎盛,一年到頭人氣始終暢旺,有些攤商便在此停駐了下來,有些甚至以店面經營的方式做起長久生意,與廟方形成一種共生生態,彼此魚幫水、水幫魚地營造出一番熱鬧歡騰的景象,在臺灣各地許多有名的夜市(早市亦有)便是這麼漸成規模的。
在大城市裡,夜市攤販便多是如此定點經營全年無休的,而每個夜市又都各有特色,如最北端的基隆廟口夜市,它的鼎邊銼、天婦羅、紀家清燉豬腳及甜食湯圓、糕餅、芋頭冰都是不可錯過的;臺北士林夜市則以蚵仔煎、大香腸、大餅包小餅、蜜豆冰為代表;外國人愛去的華西街不時有殺蛇秀可看(為此我是從不去這萬華夜市的);前身圓環的寧夏夜市,本身佔地不大,但若是把周邊的街道及不遠處專賣南北貨的迪化街也算在內的話,便大有逛頭,除了各色美食,還可在這舊城區的街道巷弄裡,發現不少過往歲月的痕跡,足以緬懷往昔臺北的風華;相對而言,饒河夜市就算後起之秀了。往南走的新竹城隍廟、臺中逢甲、臺南花園,以及高雄的六合,也都是頗富盛名的夜市。
早期,夜市還未那麼觀光化前(和目前相較,最明顯的便是物價已漲至兩倍有餘,而薪水卻近二十年未調),客源多是一般庶民及年輕學子。我還在讀書時,和死黨最常獵食的地方便是夜市,因為在選擇上饒富彈性,錢少吃個一兩攤就打住,若口袋滿些就多吃幾攤,年輕的欲望是無底洞,夜市的多樣化足以饕養各式感官,味覺無法饜足,還可以靠視覺嗅覺意淫。
那時我也會獨自徒步穿越半個臺北,就為士林夜市的那一攤,因為老闆夫妻都知道我愛吃蚵仔煎卻不敢吃蚵仔(海蠣),特會為我多加一顆蛋,連擱在裡頭的青蔬都特別多(冬天茼蒿,其他季節則是小白菜,都是我的最愛),所以我這盤客制化的蚵仔煎總要比別人的大上一輪,再怎麼長途跋涉也是值得的。若是去北海岸冶遊,最後多會選擇基隆廟口畫下完美句點,那時還沒奶油螃蟹,也還吃不起清燉豬腳,但魚漿打制Q韌鮮美的天婦羅、油炸餐包夾蛋及色拉的臺式三明治、一碗或芋頭或紅豆的剉冰,就已滿足得不得了。
所以會從流動攤販群聚成夜市的,除了廟宇道觀,便是學區周邊,尤其是外宿外食大學生活動頻仍之處,如臺大師大都各有其小型夜市商圈,中壢中原大學、臺中東海、臺南成大附近也都聚集了不少餐飲服飾店,要說它們是小型夜市也不為過,近年則以臺中逢甲夜市最為火紅,不過來此消費的觀光客人潮早已淹沒了逢甲的大學生了。
走出大城市,來到城郊鄉鎮,夜市則多採流動的方式存在,如我曾居住的苗慄市,從周一到周日都有夜市可逛,但每天擺攤的地點都不一樣,或玉清宮前、或縣政府廣場、或學校旁的空地,同樣的攤商、同樣的面孔,卻總在不同的地點相聚,比如星期二晚上,便固定在我女兒褓姆家門口那條街道擺攤,除了車子需停外圍些稍有不便,大家似乎都滿意於這些攤販進駐,從傍晚起,便可看到一輛輛麵包車陸續到位,接著擺桌椅、布置貨品、拉電線,待等天色漸暗,那一盞盞明亮的燈泡便把整條街裝點得熱鬧滾滾。
這一晚,孩子們都無心吃飯,桌上菜餚再豐盛,哪兒比得上門外那些鹽酥雞、熱狗、爆米花、冰淇淋,此外還有彈珠檯、射氣球、套圈圈、撈小魚、抽兔子的遊戲等著他們去大展身手,而大人也沒閒著,客廳裡泡茶聊天,想到了就到外面買包炒蟹腳或五香鳥蛋,繼續吃著聊著,夏夜佐杯啤酒、冬寒溫盅高粱,還有什麼比這更愜意的?夜市之於鄉野人,有趕集的熱鬧、有嘉年華的歡喜,它讓平乏無奇的生活,多了些盼頭。
若不求精美,在夜市裡吃穿用度大致都能得到解決,市井小民、阮囊常呈羞澀的學子尤其如此,年輕時,我的行頭便多在此置辦,搬至鄉野後,逛夜市像似尋寶,蒼蠅拍、抓癢的不求人,以及一些早以為絕跡的物件在此都能覓得,爾今年紀長了,擠不進那萬頭攢動的人潮裡,而那些安全堪慮的美食佳餚似乎也沒那麼誘人了,從周邊擦身而過時,那螢螢燈火的夜市,只成了緬懷年少輕狂的所在了。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