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植物給大家的印象都是生長在大地上,把根深深地扎進泥土裡。可是偏偏有些植物不走尋常路,喜歡四海為家。它們整天飄來飄去,過著閒雲野鶴般的生活,也算是快樂無邊了。
比如浮萍這種植物大家一定都見過,但是真正去觀察過的朋友估計並不多。因為很多浮萍都是生長在小水坑、臭水溝中,誰也不願意去觸摸它們。還有一部分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更是看見浮萍就恨不得「渾身發抖」……
小鳥站在浮萍裡 它一定沒有密集恐懼症 圖片來自網絡當然,其實並不是所有漂浮在水面的植物都是浮萍,這是一個誤區。
我平時很少關注水生植物,這還得得益於去年地球記憶工作室的十渡觀鳥活動。在活動時,我看到水裡有很多紫紅色的小植物,以前也沒見過,就順手撈了一小坨帶回家了。放在一個有水的透明玻璃瓶子裡面,觀賞性還挺強,心中想著這「浮萍」還挺好看。可是,這麼好看的「浮萍」卻不知道叫什麼名字,便上網搜索「浮萍」二字,還真看到和我這個一樣的植物,名字叫做「滿江紅」。當時第一時間覺得這名字估計是個商品名,起個這麼霸氣的名字,你咋不上天呢?長得也不「怒髮衝冠」啊!於是再次查了一下文獻,沒想到,竟然真的就叫滿江紅 Azolla imbricata (Roxb. ex Griff.) Nakai !然而,它並不是浮萍!看來是我孤陋寡聞了。
滿江紅分布很廣泛,不僅中國大部分省市有分布,東亞、東南亞很多地區也有分布。那麼它和浮萍有什麼區別呢?簡單的說吧,浮萍是被子植物,也就是說它可以開花授粉結種子;而滿江紅則屬於蕨類植物,用孢子繁殖,不能開花,更沒有種子。
滿江紅植株整體呈三角形或是由多個三角形組成的多邊形,植株下面長有很多細小的鬚根,從側面看很像小時候家裡用過的門帘子。葉子非常的小,但排列卻非常整齊,和側柏的葉子有些許形似。
它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繁殖:一種是它的側枝隨著長大會逐漸脫離母體,形成一個新的植株,也就是無性繁殖;另一種是有性孢子繁殖,也叫異型孢子繁殖。就是說它會長出大小不同的孢子,大孢子可以理解成是雌性,會萌發成雌配子;小孢子可以理解成是雄性,會萌發成雄配子,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結合後發育成胚,然後陸續長大。
有機會我們可以去野外看看那一片片的滿江紅,真的是「血染江水」的感覺。但要記得一定冬天去啊!因為夏天天氣一熱它們就會都變回綠色,那時應該叫「滿江綠」了。
好啦!我們今天就聊到這裡!實際上,大自然就是如此富有魅力,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小生靈,背後都有著承載悠久歷史的生命傳奇!
好消息:2021年地球記憶正式推出芸卡,只需要1800元就可以獲得10次課程,還有各種優惠政策!具體說明點這裡:領取一大波福利
「地球記憶工作室」創建於2014年7月。秉承「延續地球記憶,保護自然環境」的理念,與國內多家博物館、學校及企業廣泛開展自然博物教育。著重培養青少年對自然的興趣,啟迪科學智慧。工作室常年系統收集各類標本萬餘件;以及幾萬幅動植物生態圖片服務於典藏研究及教學活動。
地球記憶工作室公眾號二維碼
地球記憶工作室官方小助手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