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欄欲言
12.15日,央行創下歷史新記錄,單日MLF投放9500億,除此之外,7天逆回購還投放了100億。
12月16日,又投放了100億。
自11月開始遮遮掩掩的貨幣邊際放鬆徹底撕掉面紗,貨幣洪水再一次洶湧而來!
SHIBOR利率迅速全面下挫!
債市逼宮徹底成功!
01
龍王開啟降水周期
在《憑欄:外升內貶如何擬合?》一文中,筆者已經指出,當前央行有且僅有兩條路線。
顯然債市成功逼宮,央行路徑已經選定為寬貨幣。
考慮寬貨幣傳導至寬信用(才能抑制暴雷風險),至少需要半年左右時間。
龍王降水周期已經來了!
02
逼宮為何能成功?
從統計數字來看,似乎2020年違約數字也並不算高。
為什麼央行貨幣政策這麼輕易就調向了呢?說好的保持定力呢?
問題在於旁氏融資!
旁氏融資會掩蓋問題,而一旦信用動蕩,問題就會迅速浮出水面。
社融和M2的差額,夾藏著旁氏融資。旁氏融資規模足夠高,增長足夠迅速,就能掩蓋債務暴雷問題。
2018年,旁氏融資增量4.24萬億,債務暴雷飆升;
2019年旁氏融資增量34.69萬億(翻了8倍),暴雷量穩定;
2020年至今GDP增量僅為2019年同期的19%,相當明顯,如果GDP增量少了,想掩蓋債務暴雷問題只能是多增加旁氏融資規模。但2020前11月,旁氏融資增量僅為11.32萬億,約為2019年的1/3。顯然,如果不是貸款應延盡延政策將暴雷問題有所掩蓋,債務暴雷問題早已浮出水面。
從旁氏融資增量大降就可以發現,2020年5月開始的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對旁氏融資造成極大的擠壓,旁氏融資資金鍊緊張,大量暴雷問題一觸即發,年末又是暴雷問題最容易集中爆發的時間點。
央行顯然不能放任這些問題集中爆發,這正是債市動蕩最終逼宮成功的原因!
03
最後的寬鬆
對央行來說,當前放鬆貨幣的有利條件有:
1) 人民幣處於階段性高位,放鬆貨幣對匯率(貶值)所造成的壓力可以容忍。
2) 海外疫情仍然嚴重,海外貨幣難以收緊,海外生產難以恢復,中國經常項和金融項受到的海外壓力較低。
3) 年前是傳統的結匯季,放鬆貨幣對匯率的壓力和成本可以轉嫁給外貿企業(這是每年慣例)。但壓力轉嫁給外貿企業會扼殺外貿企業造血能力。
不利條件有:
1) 疫情雖然讓海外貨幣政策難以收緊,但美元0利率,已至下限。中國寬貨幣一定會向中美息差傳導,最終施壓匯率,進而變成金融項的壓力。匯率驅動輸入性通脹疊加糧食和大宗商品紛紛漲價,通脹將迅速反彈。
2) 沒有半年以上的寬貨幣很難傳遞至寬信用,這已經跨越傳統結匯季,寬貨幣對匯率的影響將隨著結匯季結束迅速浮現。匯率下挫和息差收窄,將刺激資金外流,為抑制資金外流或被迫再次動用外儲幹預(或重啟逆周期因子等)。
3) 一旦被迫動用外儲幹預,外匯儲備或再次衝擊三萬億。跌破三萬億,將導致匯率預期徹底調向。
煤、鐵、銅、玻璃、玉米、大豆等等,諸多商品齊齊飆升和外儲臨界紅線,內外約束讓央行或很難將貨幣寬鬆周期維持半年。
維持不了半年,債務問題要躺地等死;
維持超過半年,匯率、外儲和通脹統統要躺地!
手段終會耗竭!
1971年之前,世界經濟仍屬於自然秩序,自然的物產(黃金)制定了經濟的秩序,自然是客觀的無情的,但它也是公正的。公正代表自然不會隨意揮舞指揮棒,經濟是自下而上的,公正可以維持生態的健康,代價是定期產生小型經濟震蕩出清一些問題。
1971年之後,世界已經擺脫了自然(黃金)秩序,世界以法幣來操控經濟的秩序,法幣是主觀的有偏好的,經濟圍著指揮棒亂竄,這是自上而下的。小震蕩消失了,看起來效率提高了(只是看起來),代價是一旦手段耗竭,風險就會集中爆發。不但效率會失蹤,還會生態盡毀。
而重新構建生態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我們很難準確斷言明斯基時刻何時會來,但即然經濟是自上而下的,那麼(上的)手段耗竭之時就是明斯基時刻來臨之時!
而手段的耗竭過程是可以被感知到的!
這大概已經是是明斯基時刻前——最後的一輪寬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