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企業用工告急的時候,人力資源公司給我們送來了500名工人,市場化招工解了我們的急。」7月29日,江蘇穩德福無紡科技有限公司人事專員王娟說。
這家坐落在江蘇宿遷泗陽經濟開發區的企業,以生產醫用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為主。前不久,企業訂單陡增,急需招聘500名熟練工人。負責人事的王娟急忙向當地兩家人力資源公司求援,不到三天,兩家人力資源公司就幫企業招滿了工人,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
企業用工,從找縣長到找市場,傳遞出泗陽經濟開發區企業轉變用工理念的信號。過去企業用工,都是政府包辦。對於政府幫招的工人,部分企業不珍惜,難以滿足工人對薪資、環境、成長的需求,導致企業用工陷入「招了走、走了招、招了再走」的怪圈。
一邊是政府動腦筋招工,一邊是企業留不住工人。究竟如何才能跳出招工「怪圈」,確保員工「招得來、留得住、用得好」?泗陽縣經過考察調研,從企業長遠發展考量,在政府幫辦的基礎上,嘗試「市場化招工」思路,先後出臺《泗陽縣關於加快人力資源產業集聚的實施意見》《泗陽縣支持重點企業用工服務實施辦法》,從政策上支持人力資源市場化發展。
「市場化招工」,首先要建立招工平臺。在泗陽經濟開發區,有片2500平方米的人力資源產業園,這也是蘇北唯一的人力資源產業園。園內設立了人力資源機構招聘專區和人力資源服務集聚區,宏華勞務、新宇人力、好幫手人力等7家人力資源公司入駐其中,線上線下應聘者絡繹不絕。據該縣人社局招工專幹曹正兵介紹,這些人力資源公司不僅免費入駐,政府還提供水、電、網絡等基礎辦公設施,對服務泗陽企業用工的人力資源機構給予招工補貼。
有了「市場化招工」平臺,還要讓企業看到「市場化招工」的好處,激發企業主動參與其中。該縣人社局深入企業宣傳市場化用工政策,引導和鼓勵他們走市場化用工道路。在泰碩電子熱管制造車間,來自河北保定的冀娟說,她是今年5月通過人力資源網站應聘過來的,跟她一起來的有十幾個人,泰碩電子環境好,待遇也不錯。該公司人事負責人卞林虹介紹,「市場化招工」最大的好處就是企業來了大訂單,人力資源公司能救急招工。目前,全縣已有22家企業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勞務合作關係,洋河股份、穩德福、久匯健康、好彩頭食品等企業通過市場化招工6320人。
「市場化招工」,建立了企業和員工更加和諧的關係。從表面看起來增加了企業成本,但從另一方面看,企業對員工關愛培養更用心了,對一線管理也科學規範了。「市場化招工」後,企業對員工的關心多了,工作生活環境也變好了,進廠的員工也把公司當作自己的家。王娟說,「市場化招工」有利於企業的發展,穩德福的員工總數由年前的620人增加到現在的1800人,企業呈現產銷兩旺的好勢頭。
政府招工與「市場化招工」,對於應聘者來說,他們更傾向於「市場化招工」。在他們眼裡,「市場化招工」便捷可靠,成功率也高於政府招工。就職於穩德福的黃映惠,來自廣東汕頭,剛入職兩月的她對這份工作很滿意,薪資六七千元。她對選擇人力資源公司找工作,有著自己的看法:「他們資源廣、信息全、崗位多、好選擇。」
「市場化招工」的主角是人力資源公司。這些公司運行和發展,直接影響到企業用工。因此,泗陽縣在出臺政策扶持發展的同時,加強對人力資源公司的管理,鼓勵他們服務好本土企業招工。這些人力資源公司在業務拓展上,不斷擴大與本土企業和外部勞務公司的合作,精準發布招工信息,做好員工崗前培訓,確保員工「招得來、留得住、用得好」。泗陽新宇人力資源入駐人力資源產業園後,與泗陽經濟開發區14家企業和省外1600家勞務公司、勞務代理開展勞務合作,通過線上線下招聘、外地代理等形式,從事職業介紹、勞務派遣和勞務外包。今年以來,該公司已為江蘇汀熹智能科技等企業招工3500多人。
建立「市場化招工」模式,並不等於政府當「甩手掌柜」。宿遷市泗陽縣人社局長姜南說,市場化招工,只是泗陽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實踐,對於新入駐的企業,政府還將通過「春風行動」「周五招聘」「萬人幫企送萬崗」等幫助企業招工,把政府服務與「市場化招工」結合起來,使之相得益彰,更好地服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