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印度群體免疫大功告成,10億人不用接種疫苗,恆河水是關鍵

2021-01-13 白鯨防務

作為全球新冠疫情的重災區,印度確診總數已經突破了1000萬,儘管莫迪政府正在向市場投放新冠疫苗,但是由於供給不足,無法在短時間內給13億人全部接種,為此印度媒體開始另闢蹊徑。當地時間1月11號,印度媒體《The Print》針對國內疫苗接種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認為印度新冠大流行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已有近10億人實現了對新冠自然免疫,這意味著他們不需要再通過接種疫苗獲得額外的免疫力,從此印度的群體免疫大功告成。

為了證明印度已經實現了群體免疫,這家印媒還引用了此前印度一家研究機構的論文,首先印度新冠死亡人數僅佔全球10%,而2%的病死率在世界上也是非常罕見,說明印度人對於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比其他地區人民更強,其次充滿汙染的恆河水也是印度民眾獲得免疫力的關鍵,正是恆河裡的微生物群賦予了印度人免疫力。在文章的最後,印媒還著重強調印度政府應該率先為以前未感染病毒的人接種疫苗,如此就能夠解決疫苗需求過多的問題。

對於印度媒體拋出的觀點,國際醫學界紛紛表示不贊同,認為印度為了推行新冠疫苗接種已經喪失了底線,要知道低死亡率並不能夠代表一個國家的整體抗疫水準,更不能夠證明印度人的免疫力比其他國家更強,印度媒體以此為論據完全就是一個悖論。至於所謂「恆河賦予印度人免疫力」,就更加偏離科學軌道了,因此印媒這篇文章並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不可否認印度確實很難在短時間內生產出13億份新冠疫苗,但是絕不能夠以此為藉口讓人民幫忙分擔風險,印媒所提出的觀點等於是置國內10億人口生命安全於不顧,是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對於群體免疫世衛組織此前已經予以否定,強調它將放縱新冠病毒在本國傳播,所以印度選擇群體免疫只會導致國內疫情進一步惡化。

想要儘快實現對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印度就必須擺正心態,依據科學的指導推進防疫措施在國內的落實,當前印度仍然沒有做到全民核酸檢測,國內仍然有大量的潛在病例,同時印度的醫療系統也處在瀕臨崩潰的邊緣,很多病人因為沒有床位只能在家等死。這些現狀都表明印度政府的防疫工作並沒有落到實處,即便未來能夠製造出供全民接種的疫苗,可能仍然面臨諸多困難。

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地區大國,印度的新冠疫情形勢一直廣受國際社會關注,因為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任何國家都不能在這場衛生危機中獨善其身,印度政府必須要同世界各國共同進退,而不是一味地靠製造外部衝突來轉移國內矛盾,畢竟印度社會矛盾總會有爆發的一天,如果莫迪不能夠儘快拿出抗疫對策,那麼屆時將很難收場。

相關焦點

  • 恆河水變成「聖水」?印媒稱已實現群體免疫,遭醫學專家無情打臉
    親人死後能不能進入天國不重要,但沒有印度人覺得恆河水髒才令人不解。難道他們不覺得常年飄著屍體並散發著惡臭的恆河水用來洗衣做飯噁心嗎?不過,這還不算最奇葩的,印度人更奇葩的思維還在後頭。近日印度媒體稱,印度國內已有10億人口實現了對新冠病毒的集體免疫,他們不需要接種疫苗,因為他們有恆河水就夠了。
  • 接種疫苗獎勵388億,群體免疫失敗,為扭轉局面瑞典政府「放大招」
    目前,民眾們也已經不相信政府了,而瑞典當局必須採取兩方面的措施,其中一方面就是要"懲罰"那些推行群體免疫的人,第二個就是讓民眾重拾信心,真正的控制住疫情,然而,想要解決第一個問題就有不少困難,目前,推行群體免疫的相關官員已經開始互相甩鍋了。這個"大鍋"要怎麼分?
  • 確診超1000萬 欲為數億人接種疫苗的印度,真準備好了嗎?
    然而在低緯炎熱的環境下,這個國家面臨著與許多國家不一樣的問題——如何妥當地運輸和儲存需要低溫保存的疫苗;同時,作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注射疫苗的次序安排,正考驗莫迪政府,然而,印度面臨的抗疫難題,遠不止於此……印度孟買,一名衛生工作志願者,戴著裝有熱掃描傳感器的智能頭盔,查看居民體溫。為數億人接種,印度真準備好了嗎?
  • 中國疫苗接種達到重要數字,下一步就是群體免疫
    這是一個好消息,中國自疫苗接種工作開展以來,接種數量達到一個重要數字。不少專家表示,中國計劃通過三步走戰略實現全民疫苗化,隨著疫苗的上市以及大規模的接種,下一步就是群體免疫。
  • 美國一醫學博士稱:只需要對20%的人接種疫苗,就能達到群體免疫
    導語:美國一醫學博士稱:只需要對20%的人接種疫苗,就能達到群體免疫「福克斯新聞」報導,美國巴爾的-摩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外科和衛生政策教授-馬卡裡對主持人說:「有一個建議是——我們需要讓每個美國人都接種疫苗,以應對流感大流行。
  • 如何安排豬瘟疫苗免疫接種哪種疫苗?
    3.後備母豬第1次發情配種前10天,每頭肌注豬瘟脾淋苗2頭份;生產母豬產仔後7~10天,每頭肌注豬瘟脾淋苗2頭份,母豬妊娠期間不接種豬瘟疫苗。4.種公豬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每次每頭肌注豬瘟脾淋苗2頭份。接種豬瘟疫苗後,4天產生免疫保護。河南省糧油進出口集團公司代廣軍種公豬:規模化豬場,一般每年兩次免疫。
  • 印度有工作人員蹬自行車配送"疫苗",印媒:洋相出大了
    圖源:印度報業託拉斯(PTI)【環球時報記者 劉皓然】這是送牛奶,還是送疫苗?近日,印度北方邦的疫苗運輸工作爆出一起「大烏龍」:在配送過程中,有工作人員違反安全規章,蹬著自行車運送疫苗到指定醫院,導致當地疫苗運輸的安全及可靠性遭到輿論的巨大質疑。在印度媒體看來,這起事故堪稱當局的「重大失誤」,地方衛生部門官員應為此「感到羞恥」。
  • 張文宏:中國有半年至1年的窗口期通過疫苗接種建立免疫優勢
    第一個場景是如果拜登提出的百天疫苗計劃順利實施,即發放1億劑疫苗(考慮到目前主流疫苗均需要兩劑,滿足5000萬人的接種需求),並在100天內接種完畢。在5000萬人接受疫苗注射後,按照目前民調,剩餘美國民眾的接種意願估計在50%左右。按照疫苗接種覆蓋結合強化防控策略,那麼在2021年6月底-7月初,疫情傳播的關鍵指數即R0值,可以降到 1以下(每個新冠感染者理論傳染<1人),此時疫情會出現拐點,就能逐漸達到疫情的基本控制; 但是,如果剩餘民眾接種意願只有25%,則控制疫情的時間點很可能要推遲到明年(2021年)的秋季(9月份-10月份)。
  • 美國疫苗接種亂象不斷,群體免疫或成空頭支票
    據觀察者網援引美聯社的最新報導稱,儘管美國的抗疫形勢依然嚴峻,但是新冠疫苗的接種工作卻依然風波不斷,不僅有人暗箱操作偷偷接種疫苗,還有人暗中毀壞疫苗。《紐約郵報》報導稱,美國紐約地產大亨比爾·麥克為了能讓富豪朋友提前接種新冠疫苗,直接通過暗箱操作安排其在一家養老院插隊接種。
  • 新冠疫苗來了,誰先接種?|特別關注
    從目前疫苗產量位列世界前五的國家的國內分配政策來看,美、中、德、印、英都將高危易感人群放在了疫苗接種的第一梯隊。一類是更易暴露於新冠病毒且極具傳播性的人群,包括醫護人員、其他社會護理機構的員工(美、德、英)、邊境與口岸的工作人員(中)等,另一類則是因自身生理條件更易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群,中、德、印、英四國都明確將「老人」作為優先接種的對象,印度與英國將老人按照年齡進行分級排序,中國則將「高風險」的範圍拓寬至兒童、孕婦及患有基礎疾病的人員。
  • 印進行疫苗分配演習,交通工具引發多方關注,印媒:丟人丟到家了
    說到印度許多人腦海裡第一個浮現出來的詞彙就是「奇葩」,比如印度一個摩託車上可以搭載十多個人,火車上能夠扒滿人等等。近日傳來一則消息再次令人們大跌眼鏡,印度正在進行疫苗分配演習,然而交通工具卻引起了多方關注。據環球網報導,印度北方邦一名配送員竟然選擇用自行車運輸「疫苗」,得知此消息後就連印媒都表示:丟人丟到家了。
  • 兩篇Science論文指出在恆河猴中,DNA疫苗可預防SARS-CoV-2感染...
    2020年5月21日訊/生物谷BIOON/---全球有近500萬例確診病例,有30多萬人死於COVID-19,但對導致這種疾病的SARS-CoV-2病毒仍有許多未知數。兩個關鍵問題是疫苗是否能夠預防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以及已經從COVID-19中恢復過來的人是否能夠避免再次感染。
  • 每天2400名美國人死於新冠!卡車飛機運出第一批疫苗,川普接種
    免疫行動聯盟(Immunization Action Coalition)免疫教育副主任Kelly Moore說:「人們不應該忘記,僅僅是在12月中旬之前我們就已經在談論擁有一款疫苗,這是多麼非凡的壯舉。我想1月份的時候還沒有人認為能真的做到。」最初的供應量將是有限的。
  • 英美疫苗曝缺陷後,印度推出8種本土疫苗!澳洲還幫忙「打廣告」
    最近全球關於疫苗接種的消息層出不窮,但疫苗發生不良反應的現象也開始增多。據印媒此前報導,一名印度志願者在注射英國阿斯利康公司研發的疫苗後,出現失憶和一系列精神症狀,這款疫苗在1期臨床試驗還曾被英國叫停;據外媒12月10日報導,兩名英國醫護在接種美國輝瑞公司研發的疫苗後出現了過敏症狀.......
  • 亞洲國家紛紛行動,啟動疫苗接種計劃,日韓印緊抱美國大腿
    伴隨著西方國家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的啟動,亞洲各國也緊跟其後,紛紛開始行動起來。據日本NHK電視臺18日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已經向各地發布指示,2021年2月下旬,開始給醫療從業人員接種新冠疫苗,3月下旬開始給老人接種,其餘人在4月以後開始接種,確保疫苗供應。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為將新冠肺炎的高發期從傳統流感季節的4月延緩至夏季,以緩解醫院面臨的壓力,英國政府決定容忍疫情緩慢發展,期待大部分人在隱匿性感染後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從而在人群中獲得普遍免疫,以控制疫情。  「群體免疫」的概念被廣泛用於傳染病防控中。根據牛津大學發布的報告,「群體免疫」只適用於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對於非傳染性疾病則無效。形成「群體免疫」的核心是需要有足夠多的人具有免疫能力。
  • 印度「大廠」稱一年內將生產10億劑新冠肺炎疫苗
    眼下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競爭已進入了關鍵時刻,一旦獲批上市,產能的競爭也將隨之展開。 他還向英國媒體透露,一旦阿斯利康的新冠肺炎疫苗獲得批准,研究所預計到2021年底將總共生產10億劑新冠肺炎疫苗。 印度血清研究所乍聽起來是一家研究機構,但實際上它是家疫苗生產「大廠」。如果以產量和銷量計算,該所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產企業。
  • 官員接種疫苗後感染,印民眾:懇請中方支援
    官員接種疫苗後感染,印民眾:懇請中方支援……隨著北半球氣溫降低,新冠病毒也隨著再次席捲而來,雖然這一次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災區轉移到了歐洲國家,但是美國、印度和巴西依然還是全球新冠病毒最嚴重的三個國家。截止今日,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到976.6萬例,死亡人數超過14.2萬,距離突破千萬大關的日子已經不遠了,只有新冠疫苗才能遏制印度病毒傳播的步伐。據外媒12月11日報導,印度衛生部日前已經表示,疫苗預計在本周內上市,並會為2億印度人進行接種。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莫迪信誓旦旦的表示疫苗即將成功,但是現實卻並非如此,而且還出現了嚴重問題。
  • 福奇再提美國群體免疫,但這次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
    說起群體免疫,很多網友都不陌生,它的英文是herd immunity,意思是群體對傳染病產生的抵抗力,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人或動物感染了病毒產生了抵抗力,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不過,這種做法對於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並不太適用。
  • 接種新冠疫苗 亞洲國家紛紛行動:印日列出接種時間表,韓國公布疫苗...
    【環球時報記者孫鵬 宇揚 胡博峰】西方國家啟動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的同時,亞洲國家也在紛紛行動。英國廣播公司(BBC)18日援引印度政府匿名衛生官員的話報導稱,印度有望從明年1月起為民眾接種新冠疫苗,目標是至明年8月初覆蓋3億人。與此同時,日本、韓國等也已展開對疫苗的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