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好消息,中國自疫苗接種工作開展以來,接種數量達到一個重要數字。不少專家表示,中國計劃通過三步走戰略實現全民疫苗化,隨著疫苗的上市以及大規模的接種,下一步就是群體免疫。
中國有望率先實現群體免疫
據環球網消息,中國官方在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中,專家表示中國自去年12月中旬疫苗接種工作開展以來,接種量已經達到了1000萬劑。全國的疫苗接種工作進展還在平穩有序的進行當中。
中國將會根據疫情防控的工作需要,進一步擴大對疫苗的供應以及接種的目標人群。
中國為此還提出了三步走戰略,用於推進抗疫工作進展。
第一步就是對重點人群的大範圍接種。
第二步就是批准疫苗的上市,對一些高危人群進行接種。
第三步就是實現全民接種實現全體免疫。
根據專家的說法,想要實現群體免疫接種率要達到60%-70%左右,隨著疫苗的分發接種,中國的新冠感染病例也將會大幅度減少,進一步緩解抗疫工作者們的壓力。
中國雖然在疫情防控領域取得了階段性的防控成果,但是隨著世界各地新冠變異病毒的出現,感染率有所提升。
中國境內多地已經出現了多起境外流入造成的疫情感染病例。為此中國在未來還不能夠排除疫情反覆的狀況。
為了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惡化,世界各國已經陸續展開了疫苗接種工作,疫苗也成為徹底消除疫情的重要手段。
中國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疫苗保護力高達79.34%,在疫苗的臨床試驗過程中也沒有出現任何副作用。民眾為此也給予了相當高的信任度。
民眾的積極配合以及政府的政策引導,中國有望成為首批實現群體免疫的國家。
中國目前也在積極的展開國際合作,幫助各國順利的度過此次疫情危機。
中國疫苗行業協會會長在近期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國疫苗的發展前景十分的樂觀,預計在今年年底總產量將會達到18億劑以上。中國疫苗接種目前主要是面向18-59歲易感染的人群,針對18歲以下60歲以上的人群的疫苗接種工作,想必很快就能夠實現。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疫苗雖然能夠有效的控制疫情,但是民眾依舊需要做好自我防控,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中國疫情工作推進
中國疫情近日迎來了激增,尤其是河北省出現了聚集性疫情。
中國衛健委在得知情況後,在第一時間調遣團隊前往河北省,大大提升了河北的核酸檢測能力。
據了解河北目前每日單管檢測數量已經達到了110萬份。
不僅如此,河北石家莊、邢臺等重點地區也已經完成了第一輪核酸檢測工作,計劃在接下來進行新一輪檢測。
專家表示,中國自疫情發生以來,其核酸檢測水平以及檢測效率通過不斷發展完善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截止到今年1月,全國共有8137個衛生機構能夠進行核酸檢測,相較於去年3月的2081個,數量增長了近4倍。
全國每日單管檢測數量已經達到了1255萬份。
專家還表示,中國農村地區的疫情防控能力還較為薄弱,伴隨著中國傳統節假日春節的到來,人員流動規模將會進一步加大。
為此各地應該建立縣鄉村三級指揮體系,加強防控工作的落實,積極做好排查工作,及時掌握高風險地區人員往返情況以及進口冷鏈食品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況。
提前制定完備的疫情防控政策,提前對隔離地點醫院進行確認,準備充足的防疫物資。
這樣一來,一旦發生感染病例,就能夠在第一時間迅速反應。
參考資料:環球網、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