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朋友圈】吳玉韶先生2020年養老觀點整理(網絡整理版·部分)

2021-03-02 第六十三種顏色

2020年"鼠"實不易,2021年必定"牛"氣沖天。當你累了、迷茫了、快要失去力量的時候,想想養老圈裡比我們優秀比我們努力的前輩們。他們像燈塔一下,為養老行業的「旅人」和「行者」帶來希望與光芒!以此文向養老偶像、行業前輩致敬!以下內容取材於網絡,若有異議,多多包涵,多多諒解!

(以上素材來自網絡,視頻編輯僅表小編個人」小猜測「,如有不妥,多多諒解)

2019年是老齡重磅政策文件密集出臺年,隨著老齡政策不斷完善,老齡產業發展迎來了新機遇,將呈現六個新趨勢。更加注重需求導向、更加注重健康服務、更加注重協同發展、更加注重跨界融合、更加注重科技支撐、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老齡產業今後一個重要趨勢是:從外延式數量速度發展轉向技術質量效益的內涵式發展。順應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需求,滿足監督管理標準,關鍵是培育核心競爭力,通過在管理、服務、技術、人才、標準五個方面下功夫,「練好內功,做好自己的事」。適宜的產品和服務才是老年人需要的,企業要真正以老年人為本,真正站在老年人需求角度去研發、設計和提供符合老年人實際需求的產品和服務,而不是主觀臆想的「偽」老年產品和服務。企業應當以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需求為中心,以高質量和多樣化供給作為企業優勢,以特色和優質作為企業品牌,以綜合質量效益作為發展目標。

 

對老舊小區進行適老化改造,不僅意義重大,而且尤為緊迫。老舊小區裡大部分是老年人,很多還是高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他們對適老環境改造的期盼與日俱增,這是一項迫在眉睫的「搶救性」工程。因此,做好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對於解決大城市養老難問題,完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增進老年民生福祉,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生活生命質量;對於構建共建、共享、包容、參與的老齡社會治理體系,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對於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擴大內需、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等,都具有積極意義。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要合理規劃和提供適合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公共服務,為老年人原居安老、在地老化提供必要的社區物理環境與人文環境保障。對老舊小區進行適老化改造,有利於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有利於提高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有利於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質量。

 

政府工作報告的工作部署中,對健康事業和產業提出了許多新要求,作出了許多新部署。「比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制,加強基層衛生醫療機構能力建設。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普及衛生健康常識,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對老年人群,對發展老齡事業和產業意義重大,特別對進一步深化醫養結合、康養融合,是一個重大機遇」。

第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加強「兩新」建設,即新基建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新基建儘管是面向信息化為主的建設,但是信息化對改變傳統的養老方式,促進智慧養老發展是一個機遇」。 「農村養老是當前老齡工作的一個難點和薄弱環節,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農村的公共服務設施和養老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強化,農村養老短板也將得到儘快補齊。農村養老差距大,也意味著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第三個機遇是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來,今年要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要對3.9萬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涉及700多萬居民,比去年增加一倍。「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表明,57%的城鄉老年人都認為住房存在著不適老不宜居問題,其中農村高達63.2%。老舊小區居民大部分是老年人,老舊小區改造對老年人來講是一個福音,對老齡產業來講,是一個新的增長點」。

 「民法典」的頒布,對保障老年人權益有重要意義。「很多專家在解讀兩會涉老內容時,往往只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幾處養老的內容,其實,這次全國人大通過的民法典,對所有公民來講都很重要,同樣對老年人權益保護也有很大意義」。

 

「參與、發展、享樂」是新時代養老的新趨勢

2020-07-14 聊聊養老那些事兒  

新時代,有新的養老模式。過去養老主要在於解決吃、穿、住、醫、用等日常生活必需的問題,是「生活必需型」養老。新時代、新養老,老年人對養老生活充滿新期盼,對高質量養老服務需求也更高。新時代養老正在由「生活必需型」向「參與型、發展型、享樂型」轉變,這是與時俱進的轉變,是向高質量養老的轉變。

創新我國養老制度,最根本的是要探索建立中國特色養老制度,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受到億萬老年人歡迎和擁護的中國養老之路,具體來講,要正確處理好四個關係。第一,正確處理好政府、市場、社會、家庭、個人五方面的關係。第二,正確處理好事業和產業的關係。第三,正確處理好城市和農村的關係。第四,正確處理好物質保障和精神保障的關係。

 

老年宜居環境建設不是高配,而是標配

2020-07-15 老齡居產業聯盟  

在我國快速城鎮化、快速信息化、快速老齡化的發展背景下,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面臨著更嚴峻、更緊迫的形式。過去建設的公共設施和居住設施對老人不宜居,不進行適老化改造,當下的老年人「等不起」。現在新建設施如果不進行老年宜居環境規劃設計,未來「改不起」。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首先要樹立年齡友好、代際友好、環境友好等新理念。「很多老年宜居環境,不是做不到更多是想不到」。要把老年宜居環境理念有機融入到公共政策、建築規劃、設計製造、生活服務等各個環節中,納入社會治理體系中,整體規劃,全面推進,「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其次,要全方位的認識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內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建設物理宜居環境,即建築適老化改造,這是老年宜居環境的主要內容,但不是全部;二是建設虛擬宜居環境,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不能很快適應,生活中出現許多不便利,因此虛擬宜居環境越來越重要,但虛擬宜居環境並沒有得到全社會的足夠重視,也沒有納入到老年宜居建設的範圍;三是建設文化宜居環境,發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愛老傳統文化精神。

老年宜居環境建設不僅僅為了安全便利,也是為了參與。積極老齡化最關鍵的要素是參與,如果沒有環境的保證,老年人是很難參與的。老年宜居環境建設不是高配而是標配,全社會都要有意識地為老年人提供宜居環境。這不是老年人所特有的,不是老年人要求得高,而是我們社會應當給予的普遍的標準化的配置。作為民生建設的重點內容,老年宜居環境建設不僅僅要立足當前還要面向未來。不僅僅是國家的事,也是社會家庭個人的事。應該說涉及到社會各個部門,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協同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適老化改造是老年宜居環境建設中大家最關注的,也是我們現實生活當中最便捷的切入點。適老化改造不必刻意追求「高大上」,而要追求「平實小」,解決問題才是根本。適老化改造和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確實都是新生事物;不專業、不科學、不規範,反而形成了新的障礙。我們要重視,避免再建設新的有障礙的東西,不僅沒有把無障礙改造了,還建設許多新的有障礙的東西。

 

健康養老是未來最具希望的產業

2020-08-19 中國老齡  

長壽時代不只是自然年齡的長壽,而是有生命生活質量,有價值尊嚴的健康長壽。這是與時俱進,內涵更為豐富、更有意義的長壽。人均預期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群體長壽的一個主要指標。

 

智慧養老既要技術精度更要人文溫度

2020-08-27  常青藤會客室  

以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對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意義重大,不僅可以有效整合資源,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還可以緩解人力資源短缺,紓解養老服務的痛點難點,推動新時代養老服務業「彎道超車」,實現跨越式發展。融合是智慧養老的生命,智慧養老不是一種新的養老模式,其本質是與傳統的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模式的有機融合,融合度越高,智慧養老就越有生命力。目前,智慧養老有四大領域:一是智慧養老管理;二是智慧養老設施;三是智慧養老服務;四是智慧養老產品。

智慧養老雖然好,但也不是萬能的,要防止「智慧不養老,養老不智慧」,避免技術至上,炫技術、炒概念,做表面文章,因為技術再好,也代替不了養老服務特有的人文屬性。

養老的本質是服務,而養老服務的最大特徵是人本,人對人帶有情感的近身服務是其基本形式。所以,再先進的技術都不可能代替情感、代替近身服務,智慧養老既要有技術的精度,更要有人文的溫度。

 

從個體健康到群體健康

2020-09-13 老齡大數據

構建健康長壽老齡社會的「五大要點」。首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展是第一要務,也是推動從個體長壽到群體長壽轉型的根本動力。其次,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和醫療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從個體長壽到群體長壽轉型的關鍵要素。要以健康中國建設為契機,加快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的綜合、連續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使老年人不僅活得長,而且更健康,更有活力,更有生活生命質量。再者,要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作依託,機構養老作補充,醫養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更加方便可及、更加豐富、更有質量的養老服務。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強化科技支撐,積極推動智慧養老,把智慧養老與傳統的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模式有機融合,實現技術精度與人文溫度的高度融合。最後,應當加強老年友好環境建設。從物理環境、文化環境、虛擬環境三方面入手,加快適老宜居環境建設,讓老年人生活得更安全、更便利、更舒適;加強老年友好文化環境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傳統美德,進一步引導全社會增強接納、尊重、幫助老年人的關愛意識,增強不同代際間的文化融合和社會認同,加強老年友好虛擬環境建設,讓數以億計的老年人跟上快速信息化時代的步伐,共享數位技術的紅利。

 

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

2020-09-15 養老那些事兒  

「2020年既是『十三五』規劃收官、『十四五』規劃編制之年,也是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第20年。「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關鍵「窗口期」。「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期,新增老年人口將是「十三五」時期的1.5倍,2025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急劇的老齡化大潮席捲而來,隨著「60後」逐步加入老年群體,我國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既面臨著新機遇也面臨著新挑戰。

 

老齡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2020-10-18蘇州市怡養老年公寓

2013年老齡產業發展元年以來,行業從小到大,從量到質,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式發展。老齡產業發展五大影響因素:經濟雙循環新格局、社會治理體系能力現代化、老齡化由緩速向急速發展、新冠疫情全面深刻影響、信息化智能化快速發展。老年消費藍海已經形成,老齡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全國已形成了以長三角為龍頭的「一龍頭,六中心」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十四五」是老齡產業發展的關鍵窗口期。新時代、新養老 、新目標,新時代養老將由生存必需型向享受型、發展型、參與型轉變,實現從養老到享老的目標。如何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關鍵在於精準、聚焦,由「漫灌」變「滴灌」。養老產業發展新趨勢:更加注重健康服務、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更加注重協同融合、更加注重科技支撐、更加注重區域聚集、更加注重內涵發展。健康是養老服務最大剛需,老年人最缺的不是醫療而是健康素養。養老機構發展四個發展趨勢:向社區嵌入型發展、向康養專業型發展、向信息智慧型發展、向品質尊嚴型發展。旅居養老和老年教育將是未來很好的發展方向,學習是最好的養老。智慧養老講究人本服務,技術不是萬能的,智慧養老既要精度更要溫度。

 

解決農村養老問題,既有難點,也有機遇和希望

2020-10-20 蘇州普康智慧養老  

農村養老問題確實存在很多難點,城市養老服務經驗很難移植到農村。解決農村養老問題,既有難點,也有機遇和希望,隨著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水平逐漸提高,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有利條件逐漸增多。同時,弘揚我國傳統孝親敬老文化、鄰裡守望相助精神和培育壯大農村老年社會組織,都有助於從不同角度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做好農村養老服務,要堅持四個原則:一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各地的經驗和做法都存在一定地域局限性,不能追求一個模式解決問題,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要追求「高大上」,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就是好辦法。二要堅持問題導向,要聚焦老年人實際需求,要突出重點,政策要由「漫灌」變為「滴灌」,重點要解決好農村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問題。三要堅持資源整合,政府、社會、市場、家庭、老年人個人要共同參與形成合力,要堅持家庭在養老中的基礎地位,堅持社會化、市場化的發展方向,政府要明確自身定位,劃清責任邊界,避免大包大攬,為養老事業和產業發展營造更好環境。四要堅持以理念引領,要以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新理念為引領,發揮老年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農村老年人有自身的生活方式,農村養老有自身的規律,要根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要尊重農村的風俗習慣,使農村養老服務可持續。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

當前要做好的六項工作

2020-11-10 養老那些事兒  

從國家戰略的新視角、新要求、新高度,當前要著力做好六項老齡工作:做好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加快構建老齡健康體系,加快完善養老服務體系,重視開發老齡人力資源,加強老年友好環境建設,加強老齡基層基礎工作。

 

《養老產業發展的趨勢展望》

 2020-11-12  CAGG護理和照護分會

2020年是一個特殊年,無論從國家、養老來講,2020都是關鍵的節點。我們一直說2013年是養老產業的元年,七年來,我國養老行業從小到大,從質到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養老企業從2016年的6000家,到去年的2.7萬家,增長之快的主要原因是:黨政重視政策頻出、社會關注多方參與、探索創新模式眾多、數量質量增長迅速。在此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一些問題:由於老年群體的特殊性,收入低、消費意願低,造成內需動力不足;政策多但不夠聚焦和精準,執行力度小落實困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政府監管弱質量低。未來,養老產業會在過去七年的發展基礎上,變得更快,預計5-10年中國的養老產業會逐步定型。

 影響未來養老產業發展的因素歸納為五點:一、經濟雙循環新格局;二、社會治理體系能力的現代化;三、老齡化由緩速向急速發展;四、新冠疫情全面深刻影響;五、信息化智能化快速發展。未來養老產業發展趨勢,第一、更注重健康服務;第二、更注重精神文化;第三、更注重協同融合;第四、更注重科技支撐;第五、注重區域聚集;第六、注重內涵發展。對於企業、養老機構來講,培育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指管理、服務、技術、人才、標準,練好內功,做好自己的事。未來十四五5-10年我國養老產業會逐漸成熟定型,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 

 

發揮59%以上活力低齡老人的作用

有了健康,高齡不是問題,沒有健康,低齡也是問題

2020-12-02 第一健康 

精準服務老年人,首先要樹立積極老齡觀。對於大量的低齡的健康的活力老人,不能把他(她)養起來,要把他(她)用起來。一定要讓低齡老年人參與到經濟社會的發展,他們不是負擔,不是包袱,是經濟社會的發展重要力量,這就是積極老齡觀體現。如果年齡80多歲到90歲身體依然很好,他(她)也不需要養老服務,但是身體不好的五六十歲就在護理院躺著。精準服務才是最好的。有了健康,高齡不是問題,沒有健康,低齡也是問題。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需形成「六個共識」

2020-12-31 中國老年報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必須破除認識誤區,統一思想,儘快形成「六個共識」:一是依法應對共識;二是積極應對共識; 三是整合協同共識;四是全面發展共識;五是全民行動共識;六是科學精準共識。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具有裡程碑和劃時代意義。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必須做到「知行合一」,只有正確的「知」,才能正確地「行」。因此,必須繼續在全社會深入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破除認識誤區,形成共識,凝聚起全社會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思想和行動合力。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相關焦點

  • 廣州養老保險繳費標準(2020年最新整理)
    溫馨提示:基數有效期限為2020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  繳費基數  用人單位職工:上限20268元;廣州市戶籍靈活就業人員可到戶口所在地稅務部門辦理  >>綜合查詢—辦稅地圖  溫馨提示:  關注廣州本地寶(ID:bdbguangzhou)微信公眾號,回復【養老
  • 觀點指數|十二月養老地產報告:啞鈴式格局顯現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觀點指數整理而在唯獨上漲2016年的前一年,即2015年,正是中國宣布全面推行兩孩政策,允許生育二胎的年份。政策出臺後的第二年,人口出生率及人口自然增長率有了一次明顯的提升,只是隨後幾年的數據下滑令人稍顯尷尬,甚至低於了二胎政策實施之前。
  • 【公示】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
    【公示】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 2020-09-08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全國省市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上限,四個省市增長超過10%
    通過近兩個月對全國各省市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網絡查詢、文件通知查找、電話諮詢,今天整理彙編《2020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和上限》,希望能夠給大家有所幫助。#繳費基數最新政策人社部發〔2020〕49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期限等問題的通知》,三、各省2020年社會保險個人繳費基數下限可繼續執行2019年個人繳費基數下限標準,個人繳費基數上限按規定正常調整。
  • 養老產業未來方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第十屆清華養老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辦
    而就在本屆論壇舉辦之前的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臺,將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改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原民政部代管的中國老齡協會,改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代管。❖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副主任吳玉韶做「樹立積極老齡觀——十四部委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文件解讀
  • 【網絡闢謠】這些關於養老優待的信息都是謠言
    【網絡闢謠】這些關於養老優待的信息都是謠言 2020-12-09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麒盛科技智能床入選《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
    (原標題:麒盛科技智能床入選《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
  • 《養老內參》2020年12月18日
    上海:農村養老新「三年行動計劃」起草:進一步鼓勵互助性養老三級服務網絡全覆蓋,能力不斷提升,環境越來越好……在上海各郊區,農村養老服務正日益完善。12月17日,記者從上海市農村養老服務工作現場會獲悉,《上海市農村地區養老服務美好生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圓滿完成。
  • 2019年全國各省市每千老年人口養老床位數排行榜:浙江第一 內蒙古...
    中商情報網訊: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20.4萬個,養老床位合計775.0萬張,比上年增長6.6%,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0.5張。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印發《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到,將增加養護型、醫護型養老床位,提高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5-40張。從目前來看,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與目標尚有不小差距。
  • 灤南縣政協組織政協常委、委員視察養老助餐「小食堂」和養老機構!
    2020年7月1日上午,灤南縣政協組織政協常委、委員視察養老助餐「小食堂」和養老機構。參加視察的有縣政協副主席劉鬱紅,縣政協文史文衛科科長杜盛蘭以及政協常委、委員,陪同視察的有灤南縣民政局局長趙川波、主管副局長於煥臣以及相關各鎮領導。
  • 富硒溫泉 旅居養老 候鳥養生
    在溫湯礦療,每天便有這樣一道風景:一個拄雙拐的中年女子,一下到溫泉遊泳池,仿若魚兒入水,遊弋自如,50米長的泳道,每次要遊20個來回。在水中,根本看不出她的腿有嚴重疾病。原來她患有骨股頭壞死,已經在礦療泡澡遊泳2年,由原來的不會動到現在有時能不用雙拐走路。「泡溫泉的效果。」女子說。
  • 智慧養老解決方案之智能床墊
    二、智慧養老解決方案現狀和痛點對於部分養老機構的軟體是管理系統,沒有專業養醫一體的系統。對養醫系統定製開發少,界面不簡要,操作複雜,根本不適合護理人員年齡大、電腦水平過時的操作人員。三、智慧養老解決方案規劃1、養老數據中心養老數據中心是整個智慧養老雲平臺的中心建設內容,一般以資料庫的方式存在,數據中心的建設要點在數據體系的建設,以養老網格數據、服務數據等基準數據為中心,在中心數據的基礎上擴大、完善養老服務數據。
  • 農村養老保險還是要買的,對於養老可能還不夠
    農村養老保險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農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障事業。很多人對這兩種養老保險認識的不夠透徹,本文益養老智慧養老平臺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問題進行解答,期望能給大家帶來一定幫助。一、農村養老保險該交嗎?
  • 2020年首屆長三角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 在上海科技館隆重開幕
    2020年11月19日,「2020年首屆長三角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半決賽/決賽階段)在上海科技館BF球廳正式拉開帷幕。通過層層選拔篩選進入半決賽/決賽的養老護理員選手、專業裁判員老師和相關觀摩人員都參與了本次大賽的開幕式。
  • 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養老,我們在行動
    今年以來,埇橋區民政局探索社會養老新方式,對農村敬老院實行公建民營改革,累計投入資金500萬餘元,用於敬老院質量提升改造工作,至2020年11月,全區25個鄉鎮39家敬老院全部籤約,提前完成2020年底前全區鄉鎮敬老院公建民營全覆蓋的目標。通過公建民營運營的方式不僅提高了鄉鎮敬老院管理和服務水平,還擴大了服務群體,解決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護理需求,滿足不同群體的養老需求。
  • 三部門公示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華為榮耀...
    國家衛健委官網9月8日消息,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民政部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組織申報<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的通知》(工信廳聯電子函〔2020〕118號),經地方推薦、專家評審等,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了《
  • 新銳丨5G+AI:智慧健康養老迎來「數字」機遇
    作者| 方文圖片來源 |網 絡智慧養老現狀分析中國智能養老產業發展報告藍皮書指出,我國將在2022年後迎來第二次老年人口增長高峰,預計老年人年均增長1100萬。智慧養老服務產業也將在2020年進入成熟期。
  • 雅達養老2020年上半年淨利44.25萬下滑74.34% 養老用品銷售下降
    挖貝網 9月1日,雅達養老(831664)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24,415.81元,同比下滑51.47%;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42,511.80元,同比下滑74.34%。
  • 光大永明養老年金,光明一生VS光明一生慧選版
    最近這幾年,光大的產品可以說非常暢銷,其中養老市場份額在2020年國內穩居第一的寶座。
  • 2020年度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標準出爐
    榮昌微發布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飛龍 通訊員 愚夫)日前,重慶市人力社保局、財政局、稅務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2020年度養老保險等三險繳費基數上下限核定等有關工作的通知》(渝人社發〔2020〕99號),公布了2020年度全市養老保險等三險繳費基數上下限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