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線上線下金課,搭建雙創育人平臺——上海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2020-12-22 澎湃新聞

時報記者   胡思華

最近,上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捷報頻傳:在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上海高校國創計劃項目有3篇論文入選優秀學術論文(全國20篇)、1個項目入選最佳創業項目(全國10個)、2個項目入選最佳創意項目(全國20個);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上海高校勇奪四金,上海市榮獲優秀組織獎;4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入選2020年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第五屆「匯創青春」——上海大學生文化創意優秀作品匯展在尚街Loft長寧會館展出,已成為輻射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大學生文化創意創新」知名品牌……

這些只是上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成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上海市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中之重,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取得了顯著進展。

統籌謀劃,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高校承擔著造就創新人才預備隊和接班人的任務,大學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青年先鋒隊和生力軍。

2016年,本市印發《上海市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對經濟社會的貢獻度明顯提升」的總體目標,明確提出「轉變理念、修訂方案、創新機制、加強實踐、改革評價、強化師資、改進指導、完善支持」等八大主要任務。上海各高校相繼制定發布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全市30餘所高校成立了雙創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教務、學工、團委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近20所高校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等專門機構,舉辦雙創教育實驗班。

聚焦聚力,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上海積極引導高校切實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落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為創新創業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生態環境,促使創新創業成為管理者辦學、教師教學、學生求學的理性認知和行動自覺,以創造之教育培養創造之人才,以創造之人才造就創新之國家。近年來,本市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圍繞以下難點進行突破。

積極破解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張皮」問題,著力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一是修訂人才培養方案。2018年印發《上海高等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推進一流本科建設試點方案》,指導高校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彈性學制,設置雙創學分,建立雙創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在線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製度等,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充分挖掘和用好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

二是打造線上線下金課。指導高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創新創業優質教育資源,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新思維、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必修課和選修課。通過市級重點課程、一流課程等專項支持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積極支持高水平教師領銜打造創新創業線上線下金課。全市高校已開設千餘門雙創教育課程,其中共建共享的在線開放課程近300門,8門雙創教育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網際網路+創業」已成為大多數上海大學生的普及教育。

三是培育選樹示範高校。在培育建設31所上海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示範校的基礎上,遴選建設15所上海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著力打造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示範區,示範引領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走向深入。2016年以來,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6所高校入選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3所高校相繼入選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東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等10所高校入選 「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同濟大學成為2018—2022年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上海財經大學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秘書長單位。

針對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理論脫節問題,上海著力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

一是夯實雙創實踐基礎。自2007年起實施上海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倡導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創新性實踐,已構建形成國家、市、校三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體系。近5年來,上海市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累計近2萬項,入選國家級項目8000餘項,參與學生數十萬人。每兩年舉辦上海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成果展,展示各校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成果,交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經驗。上海高校國創項目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屢獲優秀學術論文、最佳創業項目、最佳創意項目等榮譽。上海交通大學《使命驅動的全鏈條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探索》、上海理工大學《「三結合、三遞進、三協同」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探索宇實踐》榮獲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二是共建共享實踐平臺。加強高校實驗室、訓練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知識服務平臺、智庫等建設,推動各類研究基地、重點實驗室、科技園等科技創新資源向在校大學生開放,加大實驗教學中心、重點實驗室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向全體學生開放力度,並把高校相關資源的開放共享情況納入上海高校分類評價考核範圍。加強政府引導,在全市建設300餘個大學生創業園、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實習實踐平臺。高校成立500餘個雙創協會、創業俱樂部等社團。

三是搭建雙創展示平臺。自2016年起舉辦「匯創青春」——上海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示活動,旨在打造校園創意、創新與文化產業園區對接的平臺和橋梁,吸引上海及長三角高校數百萬名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徵集大學生文創作品上萬件,已成為輻射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大學生文化創意創新」知名品牌。舉辦「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六屆大賽上海高校近6.6萬個項目、25萬名學生參賽,獲得國賽金獎19項。為切實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市教委每年支持舉辦近30項市級上海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從今年年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2015-2019年全國普通高校競賽排行榜(本科)來看,上海交通大學位列全國第八,另有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5所學校進入Top100。四是強化雙創師資隊伍。要求高校明確全體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責任,認定的創新創業教育課時計入教學工作量,把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任務和業績作為教師年度考核、任期考核、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重要考核內容之一。推動高校聘請各行業優秀人才擔任創新創業教育專兼職教師。全市高校雙創教育專職教師700餘人,兼職導師5000餘人,217名導師入選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多次舉辦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班。

為進一步加強創業政策保障,上海積極完善大學生創業支持體系。

一是健全創業政策環境。近年來,上海在財稅、融資、審批、培訓等方面出臺了許多支持措施,構建形成了鼓勵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制度支撐體系,覆蓋創新創業各環節、全流程。比如:在創業場地扶持上,明確要求各類創業園區為進入園區的大學生提供創業指導服務、租金優惠等扶持;在初創期扶持上,根據吸納就業情況給予專項創業補貼、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支持。

二是完善創業孵化網絡。依託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由科技、教育部門每年共同投入1億元,以公益股權投資形式和免息債權資助模式,專注扶持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給予符合申請條件的大學生創辦企業10萬元至50萬元不等的資助。截至2020年9月,已累計資助3006個大學生創業項目,資助金額近7億元,湧現了「泰坦科技」、「餓了麼」、柏楚電子、愛回收、精智實業等一批優秀大學生創業企業。

相關焦點

  • 打造線上線下金課 搭建雙創育人平臺 上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近年來,上海市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中之重,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取得了顯著進展。2018年印發《上海高等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推進一流本科建設試點方案》,指導高校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實施彈性學制,設置雙創學分,建立雙創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在線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製度等,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充分挖掘和用好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二是打造線上線下金課。
  • 上海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見實效
    最近,上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捷報頻傳:在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上海高校國創計劃項目有3篇論文入選優秀學術論文、1個項目入選最佳創業項目、2個項目入選最佳創意項目;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上海高校勇奪四金,上海市榮獲優秀組織獎;4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入選2020年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把創新創業故事寫在祖國大地上
    通過構建「線上線下結合的創新創業空間體系」、「課內課外互補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校內校外銜接的創新創業實踐體系」三個思創融合體系,使各類思政教育元素和創新創業教育資源進一步聚集、開放和共享。學生可通過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與企業交流、獲取項目、分享創新創業思想;線下的5個創新創業基地成為了學生日常開展創新創業沙龍、創業實踐的重要基礎,構建了大學生創新精神的「會客廳」,創業實踐的「夢工廠」。
  • 我省高校全力打造五大類「金課」
    《巧克畢業論文》《熱處理原理及工藝》《影視鑑賞》《資料庫系統原理》《孫子兵法與企業運營》《中藥藥劑學》《急危重症護理學》……日前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我省18所高校66門課程上榜,五大類「金課」均有入選。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3門、線下一流課程16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24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6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7門。
  • 疫情壓力下,怎樣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
    這樣,一部分一直在老師指導下開展創新創業實踐的學生不得不暫緩自己的創業項目;另一部分已經開始創業的學生,則面臨著終止創業項目的可能。 面對疫情,很多高校對學校的專業課已經推出了線上課程,指導學生在線學習;對學生就業工作,也做出了相應的籌備和安排;但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鮮有線上輔導,準備不足。
  • 紮實推進「33566」全景式思政教育 方式方法創新 育人成效顯著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後,學院黨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 「33566」為抓手,即:搭建「三個平臺」、致力「三個打通」、著眼「五位一體」、凝聚「六方力量」、實施「六大工程」,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徑、機制
  • 打造「金課」,助力大學回歸育人之本
    你上過這些「金課」嗎?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公示了2020年度一流本科課程擬認定課程615門,其中線上一流本科課程7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206門,線下一流本科課程330門,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程37門。這批被喻為首批「金課」的本科課程覆蓋廣東大部分地市和本科專業。
  • 上海投入近7億元人民幣資助逾3000個大學生創業項目
    上海交大建設學生創新中心,構建交叉綜合實踐教育大平臺,打造學生創新實踐的「練兵場「。 此間高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創新創業優質教育資源,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研究方法、創新思維、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必修課和選修課。如今,全上海高校雙創教育專職教師逾700人,兼職導師5000多人,217名導師入選中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
  • 「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舉辦
    央廣網上海12月4日消息(記者傅聞捷)12月3日,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同指導下,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成功舉辦。
  • 共建課程思政育人大格局 高校打造「金課」有高招
    「浙江大學實行「開門辦思政」——學校堅持院內與院外、校內與校外、網上與網下相結合,課堂日益鮮活精彩。此外,鄔小撐還介紹了雙創對教育教學改革帶來的引領作用,同時他也在思考課程思政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如何打造思政「金課」?
  • ...課程和本科高校省級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公布2019年高等學校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本科高校省級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 浙教辦函〔2020〕77號各高等學校,各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關於組織開展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
  • 同濟大學:督導線上線下教學、助推「金課」高質量建設
    4月3日上午,以「督導線上線下教學,助推『金課』高質量建設」為主題,同濟大學2020年春季學期督導工作會議在線上召開。校、院兩級教學督導,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教學院長、質管員和第二期」立德樹人「示範課程教師代表等370餘人參加會議。副校長雷星暉出席會議並講話。
  • 首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OMO)創新大會召開
    12月3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他認為線上教育已經興起,要充分認識融合教育對構建高質量教學體系的戰略意義,打造上海虛擬學校體系,建設數位化教育資源,建立學分銀行、完善終身學習體系,教師要在智能技術支持下協同育人,推進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穩定發展。同時在第三次教育大變革的起點上,應組織各方協同力量對信息教育風險要有效進行防範。
  • 2020年海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高級...
    (張海霞教授)蘇永光副處長在致辭中指出:在省教育廳的指導下,在海南大學和iCAN中國組委會的精心籌備下,我省2020年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班如期開班了。本輪培訓,省教育廳和海南大學、iCAN中國大賽組委會等多次研討,精心設計了培訓方案,關注培訓工作的各個環節。在培訓形式上,既有專題講座、案例分析,又有研討交流和參觀考察。相信各位學員會受益匪淺。
  • 線上教師工作坊之七:線上金課與混合金課的設計與申報
    高教國培推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師工作坊以來,從網絡教學設計、技術、理念等多個方面已連續開展了七期,累計參加培訓教師數萬人,覆蓋了全國數百所高校教師。在幫助廣大教師克服了網絡直播「技術恐慌症」之後,2020年一流課程申報工作悄然而至,面對一流課程、雙萬計劃,各高校都在準備,您準備好了嗎?
  • ——戰疫期間,打造線上思政教育「金課」
    1.統一部署、精心組織、認真研討,積極推進線上教學工作先後召開了多次線上教學研討會,組織教師探討使用中國大學生MOOC、騰訊課堂、職教雲、雲班課等網上平臺;探索出了最優的線上教學方式,形成了「『教-管-考』三位一體,打造線上思政『三步曲』」和「多端並舉、優勢互補,打造高質量雲端課堂」兩大典型案例,並代表學校作為典型案例上報教育廳
  • 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強化實踐育人體系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原標題: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強化實踐育人體系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是高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化發展素質教育、提升育人質量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實踐育人工作取得了較大發展,但由於實踐育人體系構建較晚,一些高校還存在重知識講授輕實踐應用,尤其是作為設計類專業,學生普遍缺乏實踐機會、創新能力不足。
  • 「網際網路+」下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困境與突破對策
    為使學生突破就業創業的困境,各高校要深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落實就業創業主體責任,創設雙師型指導團隊;延伸就業創業第二課堂,發揮創業園載體功能;構建就業和創業一體化平臺,深化就業和創業服務作用。
  • 那些年的創業歷程你記得嗎?
    截至2019年3月,五屆大創課活動共建立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創業導師500餘人、高校創業人才庫8000餘人、創業項目庫4000餘個,成功深入55所高校舉辦大型直播活動77場,系列創業教育活動200多場次,現場觀摩人數突破10萬人,視頻直播突破1000萬人次觀看。5年來,大創課經歷了多少次蛻變?5年來,有哪些精彩歷程值得回顧?
  • 「停課不停學」——中國人民大學打造線上「思政金課」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中國人民大學把思政課程線上教學建設放在首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在保障師生安全的基礎上,通過建設先進平臺、匯聚一流師資、共享優質資源、創新教學模式,將「思政金課」全面移植到網絡平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