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逐漸成為中國人消費奢侈品的重要渠道

2021-01-10 聯商網linkshop

  與以往利用出境機會,或者在境內品牌專賣店購買相比,中國人獲得奢侈品的方式正在發生微妙變化。網購逐漸成為此類消費的重要途徑。

  2013年中國奢侈品市場交易額增幅創下歷史新低,但仍以折合人民幣逾6000億元的規模居於全球首位。而伴隨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轉而使用網際網路來完成他們購買奢侈品的計劃。

  在線購物社區魅力惠中國CEO兼聯合創始人韋奕博說,他的確發現中國存在奢侈品牌的線上/線下平行市場。對於奢侈品牌而言,它們實際上已經在中國擁有一個巨大的網購市場。

  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的一份調查還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利用虛擬私人網絡登陸海外品牌和第三方網站購買奢侈品。這也為一些以銷售奢侈品為主業的電商企業提供了機會。

  2009年和2010年先後在日本和中國設立電商平臺的魅力惠,過去四年的年均銷售增長率高達92%。4月末,在日本和中國擁有360萬會員的魅力惠獲得了來自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和天達銀行的投資。這無疑從一個側面證實了中國奢侈品網購市場誘人的增長前景。

  與此同時,畢馬威的調查也坦言,高端奢侈品牌並沒有像其他零售商品那樣「充分借力中國電子商務快速增長的浪潮」。有統計顯示,全球最頂尖的60個奢侈品牌中,在中國開設網絡商店的比例僅為十二分之一。

  「奢侈品之所以在制定中國電子商務戰略方面慢了一拍,是因為他們都忙於擴張在中國的實體店網絡。此外,他們也沒有預料到中國消費者轉向網購的速度是如此之快。」韋奕博說。

  儘管中國消費者網購奢侈品的實力和需求巨大,目前這個市場仍難用「有序」來形容。一些網店店主在網絡上銷售它們在海外購買的奢侈品,網上售賣假冒奢侈品的現象也相當令人擔憂。

  畢馬威中國零售和消費品業主管合伙人錢亦馨表示,在奢侈品網購中,消費者的售後和維權服務以及產品的鑑別認證一直是一個挑戰,產品的質量保證也是一大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球最大的網購消費市場,中國正著手淨化電子商務領域的整體環境。

  年初,全國打擊侵權假冒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將對網際網路領域的侵權假冒進行重點部署,使相關違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不久前,一對南京夫婦因在網絡上售賣假冒名牌香水而獲刑。

  業界專家分析認為,電商企業減少甚至杜絕假冒知名品牌銷售的努力,將為其與更多奢侈品牌合作「鋪路」。在此基礎上,中國奢侈品網購市場有望步入高速增長軌道。
  (新華網 記者潘清)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網購奢侈品不滿意率達42%
    中國人網購奢侈品不滿意率達42%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單一奢侈品銷售市場,中國人也成為全球奢侈品最大的一股消費力量。電商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越發重要。要客研究院在近日發布的《中國奢侈品電商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全網奢侈品電商銷售突破1400億元,並且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2019年,中國線上奢侈品總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與高增長空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消費者網購奢侈品的體驗並不太爽,網購奢侈品不滿意率達42%。在做出購買決策時,評價才是第一要素,「大家都說好才是真的好」,價格反而是第三要考慮的因素。
  • 中國將推動電商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的最大渠道!
    據Bain數據預測,到2025年,電商將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的最大渠道,而中國消費者是其最重要的推動者。 數據顯示,按當前匯率計算,歐洲奢侈品的銷售額下降了23%,達2170億歐元。這是包括服裝、珠寶、手錶、美妝在內的奢侈品自2009年以來的首次收縮。 唯一的亮點是,歐洲奢侈品消費在中國「飆升」! 自疫情好轉後,中國的消費數據一直在增長。今年奢侈品消費預計增長45%,高達440億歐元。
  • 喜歡網購奢侈品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成了京東的好機會
    此前,京東已經花了3.97億美元投資英國奢侈品電商Farfetch,並成為後者最大的股東,又與L Catterton Asia一起花了1.75億美元投資中國最大的奢侈品電商寺庫。在財報裡,京東提及與無印良品的合作時,稱會「推動MUJI無印良品實現線上線下融合,打破場景的壁壘」。換言之,京東要在銷售奢侈品時,既保證電商所具有的便捷,也要確保顧客繼續享受儀式感。
  • 315調查:當奢侈品遭遇網購 _中國網絡電視臺
    目前國內大部分奢侈品電商都未得到各大國際奢侈品牌的授權,據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具備穩定的奢侈品採購渠道的網站並不多,網站上承諾的低價正品,大多是通過其他渠道採購的奢侈品庫存和尾貨。     有網友戲稱,網購奢侈品,看上去很美。價格太低的不敢入貨,價格太高還不如專櫃選購,即便掏了奢侈品的錢,卻享受不了奢侈品的待遇。    近來的假天梭表事件更加劇了網友們對於奢侈品網購網站產品的質疑。
  • YSL聖羅蘭美妝高層:奢侈品消費年輕化,中國將成為最大、最重要的市場
    YSL聖羅蘭美妝高層:奢侈品消費年輕化,中國將成為最大、最重要的市場 CBO首頁 | 作者:劉穎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18-04-14  訪問量
  • 中金公司:2025年中國消費者將貢獻全球50%的奢侈品消費
    到2025年,我們預計線上渠道有望佔到全球奢侈品銷售額的30% vs. 當前的10-15%。隨著千禧一代和00後逐漸成為奢侈品消費主力,他們對網購的熟練運用和高接受度將帶動整個奢侈品行業的渠道變革,各大奢侈品公司亦大幅追加了對數位化營銷和IT基礎設施的投入。
  • 實體店、網購已落伍,「新渠道」火了!
    一直以來,中國人的思維觀念都比較保守,在接觸與「性」有關的話題時往往都會避而不談。也正是在這樣的觀念下,以前中國的情趣用品市場一直都不慍不火。就像是《艾媒諮詢|2020年中國情趣用品行業及消費行為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在採訪人群中,34.82%的受訪者表示想要嘗試情趣用品;28.13%認為情趣用品令人愉悅;27.23%的受訪者持中立態度;只有不到一成的用戶會排斥。由此可見,情趣用品的市場需求已經逐漸打開了,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果把情趣用品賣出去了。
  • 百家奢侈品納入囊中 蘇寧易購布局高端市場
    來源:時刻頭條當前,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開支正在以遠超預期的速度增長,這一增速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中國人目前在境內外的奢侈品消費額,早前就已經取代了日本,成為世界頭號奢侈品消費大國。儘管目前中國放緩的經濟增速抑制了國人奢侈品消費,但是中國在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消費份額仍將持續上升。 市場研究指出,國內消費者重視奢侈品線下服務體驗,優質的一站式服務可以大大增加銷售成功率,同時,隨著國內電商的崛起,網銷渠道同樣不容忽視不容忽視,網購奢侈品逐漸成為消費主要渠道。然而,假貨的橫行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
  • 全球奢侈品品牌加速擁抱數字渠道,GUCCI年度新品在天貓奢品首發
    逆勢爆發的中國市場正在成為全球奢品消費的中堅力量,越來越多品牌加速布局線上渠道,將電商平臺作為年度新品首發陣地。在1月7日中國新品消費盛典上,古馳、卡地亞、伯爵、積家、巴黎世家、泰格豪雅等奢侈品品牌集體發布2021年新品,並將陸續在天貓奢品首發。
  • 打擊個人代購,中國奢侈品消費是否會減緩?
    Guiony在電話會議中表示「這(打擊代購)並不會阻止真正的中國遊客在國外購買奢侈品,而中國消費者也正獲益於逐漸縮小的海內外差價,因此我們能在第三季度報告中看到,許多曾經在香港和澳門購買奢侈品的消費者現在開始在中國大陸進行購買。」據其透露,第三季度集團在中國內地的銷售額增幅超過20%,已成為亞洲市場業績的主要增長動力。
  • 三到六線城市的女人網購奢侈品更瘋狂?真相到底是什麼……
    但正因為中國市場太大,一線城市顧客在逐漸成熟的同時,還有很多N線城市甚至鄉鎮青年不斷湧入奢侈品消費市場,數量龐大。這數據絕對讓人振奮,但如果仔細劃分購買門類,會發現中高端護膚彩妝品佔據三到六線城市顧客的消費大頭。奢侈品網購要普及還真的為時過早。
  • 消費回流 or 市場轉移?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多地奢侈品門店大排長龍的照片刷屏了社交媒體,你是這「排隊大軍」的一員嗎?但也有很多人表達了疑惑,面對疫情衝擊造成的全球經濟不斷衰退態勢,怎麼還有這麼多國人對奢侈品買買買呢?事實上,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中國人已經逐漸成為世界奢侈品消費的主力軍。
  • 奢侈品品牌難逃魔掌,最終選擇擁抱電商尋求新出路
    當然,面對龐大的中國奢侈品市場,發力的不單單是奢侈品品牌自身,還有中國電子商務中重要的一員——電商平臺也在積極布局。不久前,京東邁開了第一步,京東集團與時尚精品購物平臺Farfetch,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京東集團將向Farfetch投資3.97億美元並成為其最大的股東之一,同時劉強東將加入Farfetch董事會。
  • 網購發展勢不可擋 奢侈品珠寶腕錶集中上天貓
    天貓已經成為高端腕錶在中國銷售的首選平臺。「銷售佔據領先優勢」、「更好的營商環境」、「在沒有開設門店的低線城市廣受歡迎」,近日,來自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報導總結了奢侈品牌在天貓開店的三大優勢。報導稱:「越來越多手錶生產商現已認識到,應對中國市場的最佳手段是擁抱數位化戰略。」而這個過程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天貓開店。
  • 網購奢侈品假貨危機重重 香港專櫃發票無法保真
    「網購奢侈品還能不能信的過?」近日,愛馬仕公開打假後引起了島城消費者關注,成為市場熱點話題。愛馬仕CEO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80%在網際網路上以愛馬仕之名售賣的商品都是假貨,這絕對是恥辱。」不少已經在網上購買過奢侈品的消費者更是忐忑不安,擔心自己買了假貨。記者採訪了解到,很多網上奢侈品網站宣稱開具「香港發票」保真,但實際上這種發票並不能保證是真貨。
  • 奢侈品市場再迎變革:二手市場,能否成為品牌「第二渠道」?
    在電商大規模普及前,國內奢侈品二手交易以中古店為主,行業沒有統一標準,中古店僅作為小眾業態在熟人圈內傳播。2001年,二手奢侈品交易品牌「米蘭站」於香港尖沙咀開業並於2011年登陸港交所,一度成為國內二手奢侈品市場的「先驅」。
  • 愛馬仕、香奈兒等排隊最少20分鐘,中國奢侈品消費加速復甦
    中國奢侈品市場強勢的消費反彈勁頭不僅體現在門店排隊的場景中,還實打實地躍然於財務報表上。另外,政策性鼓勵也是促發消費回流的動力。2018年,政府下調了進口關稅,並加強了對代購和微商等灰色市場的管控,Louis Vuitton、愛馬仕、Burberry等品牌都相應下調了中國區的產品價格。此外,2019年1月1日起實行《電商法》之後,代購和微商開始如履薄冰。這些策略都讓中國人在內地買奢侈品的意願變得更加強烈。
  • 網購化妝品渠道須淨化
    網購化妝品價低消費者稱不靠譜  「原價810元的CK香水,售價185元;原價325元的雅詩蘭黛手霜,售價僅49元」。樂蜂網上在售的化妝品,以低至二三折的價格吸引著消費者的眼球。近兩年,這些與專櫃相比極具誘惑的價格,助推化妝品進入線上消費高潮期,一批匯聚多個國內外一線品牌的化妝品網站如聚美、樂蜂等紛紛湧現,令消費者目不暇接。
  • 韓國媒體:中國人對奢侈品發起報復性消費
    韓國媒體以羨慕加嫉妒的複雜感情報導了中國正在迅速恢復的消費活動。中國出現了報復性消費,愛馬仕(Hermes)的廣州商店創下了日銷售額的最高紀錄。4月份,當疫情在中國被控制住後,消費額突然激增。但是,也有人指出,中國的報復性消費現象只是表象,仍有很多工薪階層的人士更願意選擇儲蓄而不是消費。《中國商報》報導,廣州愛馬仕店在11日重新開業的第一天就創下了中國愛馬仕店銷量最高的記錄。日銷售額達1900萬元人民幣(約合33億韓元)。當天訪問該商店的VIP客戶花費了500萬元人民幣(約8億韓元)。北京購物中心GUCCI店排隊等候的人數也在增加。
  • 奢侈品新困局:歐美日不買帳,中國人捂緊錢包
    統計顯示:自2012年底至今,全球資產價格大部分都在上漲,但同期奢侈品銷售卻下滑超過6%。從更寬廣的視野觀察,全球推動奢侈品消費的動力都在減弱。普拉達在歐美日甚至中東的銷售額都在下滑,此前貢獻增長的大中華區上半個財年的銷售額增速也僅為4%。要刺激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消費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