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鼻唇穿孔、男孩佩戴耳環,是藝術嗎?陳丹青的回答一針見血

2020-09-05 啟路文學

說起女孩鼻唇穿孔、男孩佩戴耳環,相信我們很多人都想起了那個非主流的年代,也就是90後們還在讀高中的時候,90後還因為非主流,被批判過。記得那個時候,非主流,成了很多90後心目中的形象。

那個時候網絡中有很多非主流家族,比如其中大家都聽聞過的殺馬特,還有殘血、中國潮流、等等一些家族。那個時候,喜歡非主流的,都認為是一種藝術,是一種潮流視覺藝術。不過如今很多人回想起來,都會說那個時候是自己年少無知,純粹喜歡跟風膜拜,真的有些幼稚。

雖然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但現如今的社會,又湧出了比女孩鼻唇穿孔、男孩佩戴耳環更為新鮮的潮流藝術,如現代很多男人已經沒有了一點男子氣質,娘娘腔,撒起嬌來,比女人還女人,這樣的人還能成為明星,真讓人哭笑不得,難道這也是一種藝術嗎?很多人都會回答說是小品藝術。

那麼好,男人扮女人裝主播、男人化妝塗眉毛塗口紅直播賣口紅產品,這又是什麼樣的藝術呢?誰能告訴我?如今的動漫展也是如火如荼,上一段時間,也被一個學生黨給攪和了,被舉報說動作太腐了,如今的動漫展,可以說再也不敢走這樣的腐風,只能正兒八經地cos一些正裝的。很多人都稱這為動漫藝術。

但多少人是真正欣賞動漫角色而去的?多少人是為了欣賞漂亮的小姐姐而去?還有一些女人成天沒事在網上發一些低俗沒有營養價值的短視頻,都在秀腿,秀身材,秀臉袋,試問這又是什麼藝術呢?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陳丹青的一段語錄,也是關於女孩鼻唇穿孔、男孩佩戴耳環是否是藝術,給出了答案,說得一針見血,文字如下:

紐約下城區蘇荷及格林威治村一帶,最觸目的人物要算是所謂「朋克」一族:彩發高翹、黑皮衣褲、女孩鼻唇穿孔、男孩佩戴耳環……他們招搖過市,自顧其美,「藝術」得一塌糊塗,可是並不見得真是藝術家,或如魯迅所訕笑,是群當不成藝術家的人。然而少了他們,藝術區便不成其為藝術區。在「藝術」這條大船邊,永遠如藻類般附著一群群想要跟藝術沾親帶故的人。沒作品,沒成就,有啥關係呢?人哪怕僅僅打扮得像個藝術家,就有別於碌碌朝夕的上班族,有勝於為錢煩惱的資本家。——陳丹青

讀完陳丹青這段語錄,可以看得回答的是一針見血,如果沒有這些藝術,藝術界或許就會少了很多風景,就像森林裡只有樹,沒有石頭和小溪一樣。沒有這些藝術,藝術區便不是藝術區。就如小品如果少了一些男扮女裝娘娘腔,那也少了一些味道一樣。

不過陳丹青這段語錄,我覺得最後一段說得很好,這些人至少在表現自己很愛這方面,為了自己的愛好,在做真實的自己。可有一些碌碌無為的上班族,天天忙死忙活的上班族,他們卻天天不想上班,也依舊在上班,每天都在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還有一些為了錢煩惱的企業家,相對而言,那些打扮得像個藝術家的人要活得真實一些。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陳丹青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借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其實讀完陳丹青這段語錄,我認為藝術不分界,

更沒有好藝術和壞藝術之分!

正如柴靜曾說過的一段語錄一樣,「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那麼換言之,也沒有好的藝術和壞的藝術,只有打扮好藝術的人,和打扮不好看藝術的人。

我們更相信那些演娘娘腔,撒起嬌來比女人還女人的男人,他們現實中,肯定不是這樣的,如果現實中也是這樣,那真令人作嘔,藝術畢竟是藝術,藝術要有犧牲自我成就藝術的精神。

我們也更相信那些在街上打扮得很妖豔、穿的很流行、很酷、鼻唇穿孔、男佩戴耳環的人,他們在家裡,穿著打扮就很隨便,甚至也會把耳環摘掉。可見他們也都只是出去了,在很多人面前,想要表現一下,想讓大家知道他在表現一種藝術,這樣的藝術也襯託出了他不一樣之處,很吸引人眼光。

如果大家都持著這樣眼光去看世界,相信世界就會多出很多種藝術,

人也會活得大膽,真實一些,不會在乎別人的看法,怎麼喜歡怎麼活!

縱觀我們現代的人,吃瓜群眾太多了,還有一些閒嘮嗑,喜歡猜測、議論、背後說別人閒話的人,就是這類人太多了,才導致很多人有一些很奇葩的想法,不敢去做,不敢那樣去活,怕人笑話,怕人看不起,怕人侮辱他。

其實人活著都要有一種瘋子的精神,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說,那樣就能在自己的領域中能創造出不一樣的藝術出來。可大家也都知道,世人活著,都喜歡在乎別人的看法,很多人都活成了自己都討厭的人。

你看科學家們,他們如果很在乎世人的眼光和看法或是言語,他們都成不了科學家。科學家們就有一種瘋子的精神,自己喜歡的,認為的,就會堅持一輩子,最後用實踐證明自己不是瘋子。

所以說女孩鼻唇穿孔、男孩佩戴耳環,是藝術嗎?陳丹青的回答一針見血!

相關焦點

  • 女孩鼻唇穿孔、男孩佩戴耳環,是藝術嗎?陳丹青的回答一針見血!
    說起女孩鼻唇穿孔、男孩佩戴耳環,相信我們很多人都想起了那個非主流的年代,也就是90後們還在讀高中的時候,90後還因為非主流,被批判過。記得那個時候,非主流,成了很多90後心目中的形象。那個時候網絡中有很多非主流家族,比如其中大家都聽聞過的殺馬特,還有殘血、中國潮流、等等一些家族。那個時候,喜歡非主流的,都認為是一種藝術,是一種潮流視覺藝術。
  • 陳丹青回憶魯迅調笑不成器的文藝青年時,脫口說的話,真的很諷刺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陳丹青回憶魯迅調笑不成器的文藝青年時,脫口說的話,真的很諷刺!文字如下:「當不成作家當畫家,當不了畫家,索性留長頭髮打大領結了事。」這是上世紀魯迅調笑不成器的文藝青年時脫口說的話。
  • 達文西很諷刺人的語錄,起句就罵了全人類,一針見血,警醒世人!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達文西很諷刺人的語錄,字字見血,是發自內心的吶喊,警醒世人!文字如下:人的確是禽獸之王,他的殘暴勝於所有的動物。我們靠其它生靈的死而生活。我們都是墳墓。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發誓再不吃肉了。總有一天,人們將視殺生如同殺人。
  • 不用穿孔耳環耳墜也時尚
    而且有許多朋友喜歡多耳環的佩戴,如果穿很多耳孔也確實不方便而且疼痛,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日韓的無孔耳墜新樣式以及佩戴方法,也許可以給大家多一樣的選擇。 時尚可愛的無孔洞耳環
  • 陳丹青膚淺評價,不及王朔一針見血
    王朔的評價一針見血王朔是一個直言不諱的人,覺得餘秋雨寫的遊記很一般,無法稱得上是文人,只能算「冒充文人」,王朔的說法明顯指出來餘秋雨本質不夠純粹。在王朔心中,餘秋雨的水平是非常拘禁在那個大框架中,一直無法掙脫,是個假貨。
  • 陳丹青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藝術問題,他反而會提出很多的問號,往往在這樣的追問中讓我們看到一副完全嶄新的景象。我的新書《長喉結的美女》請他做序,他把一厚疊書稿帶到紐約,大熱天認真地看,序言寫得很長還不厭其煩地反覆修改。他說:「年輕人的第一本書馬虎不得。」陳丹青一貫地似乎帶著點微笑,又似乎面無表情。自嘲說不會演講,只會講段子:帶顏色的、政治的,他的手機裡都很多。
  • | 穿孔的藝術「乾貨篇」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現代人越來越在意自己外形,甚至砸下重金去改造自己,一些人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他們所追求的可能是美的另一種形式,是為了一種藝術。人體穿孔又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人體穿刺。人體穿刺藝術是上世紀中期興起於英國的一種另類人體行為藝術。初期主要借鑑融合了傳統穿耳、印度穿鼻、阿非利加人骨穿鼻和印第安羽毛穿額等部落文化。在我們國家穿孔還屬於亞文化,可還是有不少人喜歡甚至痴迷於這種藝術形式的。
  • 各種人體穿孔
    第一種說法很好理解,不言而喻;第二種說法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講,也有一定道理,因為佩戴耳環、耳環的耳垂的部位,恰是眼部的穴位。由此可知,佩戴耳環、耳環,對保護視力、防治眼病,特別是預防和治療近視,是有一定輔助作用的。歷史由來編輯多角度版本
  • 陳丹青諷刺:畫作炒不過晚輩,羞恥啊!
    陳丹青作品其實這個問題,正如陳丹青所說,今天的書畫收藏,已經開始脫離了合理的藝術價值估價方式,而是走向了市場炒作套路的以金錢利益為導向的商業模式,在這個模式之下,有人去策劃有人去包裝,有人去抬價有人去當託兒,於是,一個個速成的
  • 陳丹青:繪畫藝術是一種直覺與本能,是一種最新鮮的感受力
    聊到繪畫藝術或者是繪畫作品,每一個人都會有對它不一樣的理解。可以一起來評論,但不能否定某一種對藝術所理解的說法。陳丹青老師就曾講過關於自己對於藝術的理解,我們一起來聽聽他是如何形容當代藝術的。藝術到底是什麼?對於這一個主題其實陳丹青老師有屬於他自己的話想要說,而且這一種說法也是他想要跟學院派的學生們所要聊到的。能清楚的從繪畫作品之中了解到藝術,這是你的一種才華,是當代學生們不可獲缺的一種文化體現。藝術是什麼?它不是知識,也不是熟練就能夠所擁有的。
  • 「陳丹青,你就是個搞藝術的,憑什麼這麼硬氣?」
    前清華藝術學院及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榮獲亞洲傑出藝術家終身成就獎(美國)。 「我的父親陳兆熾,是第一位引導我熱愛文學、熱愛藝術,教我文藝理論,最初給予我文藝立場的老師。」 陳丹青是個繪畫天才,童年時期又兼有父親的啟蒙與指引,其繪畫天賦得以開啟並茁壯生長。雖歷十年動亂,卻仍然抓住了時代機遇,以一組《西藏組畫》驚豔東西方畫界。
  • 陳丹青:藝術頂頂要緊的,是本能,是騷動,是可貴的無知
    12月19日至20日,陳丹青將攜這部《局部》特集於北京舉辦。這一次,延續《局部》的風格,不需要你有藝術理論和術語的儲備,也不需要多麼深沉的思考和修養,甚至不必覺得是美的,只需要你帶著一點點好奇心,跟著「局部」的視角,聽著陳丹青「催眠術」般的語言,去看看這些塵封千年的畫作。
  • 耳環這樣佩戴,更顯氣質
    膚色較暗的人不宜佩戴過於明亮鮮豔的耳飾,可選擇銀白色,例如珍珠耳飾來掩飾膚色的暗淡。古銅膚色者要選用顏色淺淡一點的耳環,白色耳環最佳。膚色黝黑者佩戴銀色耳環最佳。適宜戴華麗的珍珠耳環或具有粗獷風格的雕刻類耳環。
  • 陳丹青:藝術沒有絕對的對錯,別人說你不行,就是屬於他看不懂
    在進行這一個話題的深入之前,其實在局部這一個綜藝文化類的節目之中,陳丹青老師就很好地給藝術進行了一個深入性的定位,並且是把藝術展在繪畫的領域之中很好地跟大家解釋了一番。陳丹青老師表示很多當代的繪畫大師都已經走進了關於藝術之中的一個迷局,他們會繪畫,但他們根本沒有學會對藝術作品的審美,簡單一點來講,他們根本不懂得當代藝術作品需要追求的藝術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這麼說呢?陳丹青銜跟大家站在繪畫的角度解釋了什麼是藝術?
  • 「耳環女王」無耳洞
    它們不都是名貴之物,但卻記錄著不同時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藝術發展歷史,也凝聚著設計師與手工藝匠人的智慧與心血。模特的展示配搭專業的解說,讓上百位嘉賓感嘆原來耳飾如此美妙。不過,今天不是要做場景再現,而是想聊聊耳洞這一話題。在活動最後,我跟來賓分享了一個秘密:雖然我如此熱愛耳飾,有400多對收藏,但大家可能並不知道我沒有耳洞。此話一出,臺下一片譁然。
  • 什麼樣的臉型適合佩戴什麼款式的耳環
    千萬不要因為喜歡那些可愛的扮嫩的耳環就戴上,裝可愛不是大臉美眉的專長哦。8、小臉型,小而精緻的耳環,長寬分別不超過2CM為佳。看髮型,配耳環1、 高挽起的髮型,佩戴長而有墜的耳墜會顯得高貴典雅,女人味十足。2、 髮型不對稱或者頭髮一方有醒目裝飾如頭巾,可以在髮型偏重的另一側戴一隻大耳環,能起平衡作用,獨到而別有風韻。
  • 年輕女孩怎麼佩戴耳環?看周冬雨的搭配,選這些款式你戴也合適!
    春天過去夏天就要來臨,又到了年輕女孩穿裙子和戴耳環的季節,如果說耳朵是上帝給予女人的最美麗的曲線,那麼耳環則是最能修飾臉型的美物,耳環在女子的一生中扮演著畫龍點睛的角色,在耳邊搖曳生姿,讓女孩更加的優雅和精緻。最適合年輕女孩佩戴的耳環有:珍珠耳釘、K金鑲鑽耳釘、翡翠耳釘這幾種。
  • 塗磊老師給男孩女孩的忠告,終身受益
    --塗磊老師【愛情保衛戰】大家都知道,塗老師過去是知名節目主持人,更是當時愛情保衛戰中一針見血的情感導師。很多人都說他屬於毒舌系,可我覺得他言辭犀利,妙語連珠,他豪邁的講話方式,讓多少人醍醐灌頂。相比娓娓而談的人,我更喜歡塗老師的義正言辭,他的很多經典臺詞給男孩女孩敲下深深地警鐘。
  • 佩戴耳環的風水禁忌
    耳環又稱耳墜、珥、璫,多由金屬、塑膠、玻璃、寶石等物料製成。作為戴在耳朵上的飾品,從古至今都被很多女人,甚至是男人喜歡著。耳環雖然漂亮,卻不是人人都能戴。從命理學的角度來看,佩戴耳環也是有某些禁忌的。一、生肖屬牛、羊、馬的人忌戴耳環從命理學上來看,生肖屬牛、羊、馬的人,通常不適合佩戴耳環,甚至在脖子上佩戴掛墜也要分外注意。
  • 男孩女孩的回答,差異很大
    評論區裡很多寶媽都在匯報自己的實驗結果:有兒子的媽媽大多得到這樣的回答:有女兒的媽媽得到的回答大多是這樣的:當然結果也會有個別例外,但是大概率事件下還是讓家長們終於理解了一句話:生兒子保姓,生女兒保命。其實那些回答先吃巧克力或者先吃冰激凌的孩子是不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嗎?當然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