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醫生的自述:這個面罩帶了「電」

2020-12-22 中國電力報

這個冬天,疫情悄然蔓延。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春節前拉開了序幕……

我是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腎內科的主治醫師吳凡。我的愛人鄭仲是國網莆田供電公司黃石鎮供電所副所長。

1月21日 (大年二十七)

我們院成為莆田「小湯山」

1月21日上午,科室裡的同事們仍在討論春節的年貨、行程安排,一派其樂融融。

然而,當天下午我們醫院召開全院動員會,取消春節假期。我們醫院成為全市新型肺炎患者的集中救治場所,江湖人稱莆田「小湯山」。

從醫12年,醫院第一次取消春節假期,看來這次疫情來勢洶洶、不容小覷。

1月26日(大年初二)

「能不能申請不去肺科病房輪班,倆孩子還那麼小。」

1月26日,大年初二,寒雨滴答,本該熙熙攘攘的街頭異常冷清。肺科的姐妹在微信上告訴我,醫院收治的確診肺炎病患已有9人。

也正是這一天,我正式加入了醫院的疫情防控預備隊伍,我們科室的醫生將輪流抽調前往肺科,第一批的5名同事已進駐隔離病房,他們的工作量加到了我們幾個留守的手上。

與此同時,莆田供電公司吹響了防抗疫情阻擊戰的號角,醫院用電增容改擴建開始,老公鄭仲的春節假期也泡湯了。

「加班沒關係,能不能申請不去肺科病房輪班,畢竟兩個孩子還小」。父親快速地扒著飯,頭也沒抬地說。

我笑著撇了撇嘴,想甩出幾句大道理來,突然間卻是千言萬語哽喉嚨、隻字半句亦難出。

下午我剛到門診,還沒坐定。鄭仲就發來視頻聊天。「媽媽,媽媽,讓我看看你有沒保護好自己。」視頻那頭,兒子威威陪著6個多月的妹妹坐在床頭,開心地說。

視頻中,鄭仲看到我只戴了N90口罩加外科口罩,有點急了:「疫情這麼嚴重,你還在哺乳期,防護措施不能馬虎。要不把我的安全帽、護目鏡都給你!」

在疫情爆發的前兩天,醫用物資相對緊張。我們科室主動提出,先把醫用防護服、防護面罩讓給發熱門診。

「放心,我是醫生,會保護好自己的。這兩天我在醫院還看到好多你的同事,他們晝夜加班在為新肺科大樓送電,真給力!」我一邊安慰他,一邊岔開了話題。

值完班到家已是深夜,客廳的燈還亮著。鄭仲一直在等我,手上還擺弄著一個造型奇特的面罩向我獻寶:「快來試試,我做的面罩合不合適。」

他興致勃勃比劃著:「拿剪刀在一個透明文件袋兩側剪兩個孔,再用兩根鞋帶分別在孔洞上打上死結。文件袋封口貼合額頭,鞋帶在後腦勺打個活結,就成了一個簡易、實用的防護面罩。」

看著面罩,我鼻頭一酸,莫名的情緒湧上心頭。這些天,其實鄭仲也奔波在保供電現場,忙得團團轉,他已經很累了。

第二天,醫院新的醫學防護面罩已經配備到位。但是,我仍戴著鄭仲做的面罩到門診坐著試用了一會兒,心裡感到十分安心。同事們知道後,都打趣說是「有電的『愛心面罩』」。

2月4日

「我們自己生產體溫計,卻天天麻煩你們來測『體溫』」

2月4日,恰是立春。我一如既往地利用中午吃飯時間和鄭仲通話。我在醫院一線抗疫,他在電網一線護航。最近十天,我們通電話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在家相處交談的時間。

疫情發生後,供電所的保電任務徒然加重。身為供電所副所長,同時也是黨員的他始終堅守第一線,每天要安排線路特巡測溫、辦公場所消殺、故障搶修等工作,還要引導上門申請用電的村民們「網上辦電」,經常是以所為家,一幹到天黑。

不僅如此,鄭仲還「點對點」服務一家體溫計生產商。該企業是省防疫物資生產單位,大年初二就提前生產。供電所為其制定了專項保電方案,每天上門巡線、測溫。

我和鄭仲時常在電話裡我分享一些新鮮事、有趣事。今天他告訴我,那個體溫計生產商老闆和他說「我們自己生產體溫計,卻天天麻煩你們來測『體溫』」。

晚上在醫院裡值夜班。睡覺前,媽媽給我來了電話,告訴我孩子照顧得挺好,讓我安心當值,不要想太多。「沒想太多,希望能為這次疫情防抗出點力,只是辛苦你們了……」

晚上在夢裡,忙碌的我找不到鄭仲做的面罩。我急的快哭起來了,給鄭仲打了電話。他一邊笑著一邊說「不要急,我給你們科室每個人都做了一個」。接著,他從電力線路那頭「咻」的一下,順著電線就來到我眼前,手裡還拿著一堆愛心面罩,歪著頭看著我嘿嘿直笑。

笑著笑著,我突然醒了,窗外天已拂曉,遠處一縷陽光若隱若現,新建的肺科大樓仍是燈火通明。此時已經是2月5日,立春已過。

是的,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口述:吳凡

整理:孫瑜陽 林荔晟

相關焦點

  • 高達模型秀:自己改面罩,帶感!帥氣!但真不能用了
    作者:九日作者自述:自己拿不用的零件改的面罩 不夠細節 主要還是想法吧 那個膠佬不想自己做一個面罩呢 而且帶上之後可以用餘光看到兩邊的尾翼 很有駕駛的感覺。相當帶感的東西啊,將常用的面罩改成了一件作品。本身3M的豬嘴面具也就秀出了帥氣的一面。而且在製作技法上已經屬於純屬炫技能的範疇了。各種模型製作的方式都往面罩上招呼。過濾器蓋子上的大面積噴塗顏色也十分勻稱,如果是一個模型作品的話這個東西必定是佳作等級了。
  • 多倫多華裔醫生改良潛水面罩替代N95
    因此多倫多一家醫院開始考慮將改良的潛水面罩(full-face snorkel masks)作為N95口罩的替代品。圖片來源:sunnybrook新寧醫院健康科學中心(Sunnybrook Health Science Centre)表示,他們正在嘗試改良潛水面罩,並且在該面罩上添加一個過濾器,用於捕捉有害顆粒。
  • 昆明醫生自製水桶當面罩接診,這20種面罩滿是笑點,卻看得好心酸
    口罩不夠,自製面罩來湊,這屆網友真的太優秀了,簡直是腦洞大開,自製了各式各樣的面罩來進行自我防護。只有他們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自製面罩究竟有多硬核吧!01昆明醫生自製水桶當面罩接診1月30日,在雲南昆明的延安醫院,因為防護物資匱乏,門診辦公室主任孫杏娟為了儘快投入抗疫工作,受到網友用水瓶自製面罩的啟示。她立即想到把自家水桶分成兩半,用作防護面罩給市民接診,形似「天線寶寶」。
  • 等離子電切術真的靠譜嗎?醫生分析1例膀胱腫瘤,來告訴你答案
    之前就有粉絲朋友在後臺私信問了,說:薛醫生啊,那個「等離子電切術」是怎麼回事啊,聽起來好像不太靠譜的樣子?今天,薛醫生就通過1例膀胱腫瘤的病例,和大家講講這種等離子電切術。01病例患者55歲,女性,是一名退休的城市居民。在就診前一周,出現了血尿的情況,但當時沒有在意。因為狀況一直沒有消退,因此前來就診。
  • 醫生的15歲兒子自製防護面罩,醫護人員用了都說好:多做些吧
    有一名15歲的少年魯德拉·納卡德通過3D印表機制自製塑料全臉防護面罩,備受英國國家醫療體系(NHS)醫護人員的歡迎,供不應求。▲魯德拉製作的面罩非常受醫護人員歡迎,紛紛為他點讚魯德拉是一名全科醫生的兒子,在聽說前線的醫護人員沒有足夠的防護用具,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後,決定做些能幫助他們的事。
  • 「瘦臉面罩」網上熱賣 醫生稱不能瘦臉反而傷身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羅茜 通訊員高翔)最近,一種宣稱戴著睡覺就能瘦臉的面罩在網上熱賣,被很多愛美女性奉為新一代「減肥神器」。但是,整形美容醫生指出,這種面罩並沒有什麼瘦臉作用,使用不當反而有害。  記者昨日在網上查找到了各樣形狀的瘦臉面罩,售價從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面罩用布、塑料、金屬等材料製成。
  • 面部提升手術後醫生為何非要我「戴面罩」?
    「祝醫生,做提升手術非得戴面罩呢,我真接受不了,那怎麼出門見人啊。」面部提升手術需要戴面罩的問題,也是求美者非常糾結的點。實質上,要求你戴面罩完全是為了術後的恢復及效果呈現。戴面罩就發揮出了它「可固定」的優勢,給面部的一個壓力,能很好輔助固定分離的組織瓣,促進局部血管和纖維細胞更密切的連結,使它產生一個在正確位置上的正確癒合,這種生物性錯位癒合才是長久、牢靠的固定。
  • 來自眼科醫生的自述:我在莆田的近視手術經歷
    來自眼科醫生的自述,我在莆田的近視手術經歷。我姓陳,是莆田眼科醫院的一名眼科醫生,今年27歲。術前右眼近視450度,左眼425度,做完近視手術後雙眼恢復到1.0,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坐標莆田。
  • 醫者大愛|廣東援疆醫生協力搶救一名早產嬰兒
    近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多科室援疆醫生團隊的齊力幫助下,成功搶救了一名早產嬰兒,該名嬰兒是該院成功搶救的最小嬰兒。  日前,一名孕周僅29周多的孕婦羊水已破,下腹陣痛,被緊急送至三師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通過綠色通道安排住院。
  • 呼吸器嚴重短缺,義大利工程師把潛水面罩改造成醫用呼吸器
    據外媒報導,現在有義大利醫師與工程師突發奇想,聯繫上迪卡儂集團並將他們的潛水面罩改造成醫療用呼吸器,目前在醫院內部的測試結果確定能成功操作。有些的地區醫院不堪重負,除了病床位已不夠收容大量湧進的患者、已有40多名醫生死於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外,更別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所需的呼吸器嚴重不足,逼迫醫護人員需選擇讓存活率較高的人優先配給呼吸器。在無助困境中,義大利醫院一名退休醫生Renato Favero因此想出了個方法:能不能將潛水面罩改造成醫用呼吸器面罩?
  • 3D列印改裝迪卡儂潛水面罩變呼吸機面罩,保護病人全臉
    △病人已經戴上3D列印改裝的潛水面罩,得到更好的全臉的保護醫生希望保護病人全臉拆解改裝潛水面罩於是,他們便於迪卡儂Easybreath浮潛面罩官方進行聯繫,迪卡儂方面很快就提供了面罩的CAD圖紙,多方一起合力,拆解了面罩進行研究;最後設計初一個新的組件,可以連接到呼吸機,被命名為「夏洛特閥門」。
  • 「「平安之星」候選人」「我不僅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警察」 危急...
    高變知道一向通情達理的丈夫是在為自己擔心,作為傳染病監區的醫生,高變也知道風險有多大。想到同在監獄工作相濡以沫的丈夫,想到遠在河南老家年邁的父母和還在上大學的兒子,她又何嘗不擔心呢,但是黨和國家需要,她毅然選擇挺身而出,勇敢逆行。
  • 帶娃出街,「油桶式面罩」走紅,這個寶媽做得好
    這位寶媽帶娃出街的做法亮了,引起網友們的圍觀。原來為了保護幾個幼小的孩子,寶媽給每個孩子頭上戴上了自製「防護面罩」——塑料桶。看樣子應該是把大礦泉水桶簡單做了改裝——剪掉了桶底,這就變成了一個大面罩。在「面罩」裡面,孩子們還都戴著口罩,包裹得嚴嚴實實。
  • 越南一帽子商販改製作面罩:希望更好地保護醫護人員
    中新網4月7日電 據路透社報導,42歲的Quach My Linh近三十年來一直在越南胡志明市的一個市場賣帽子。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這位商販轉而為一線醫護人員生產塑料面罩。「我自己也曾是病人,我覺得我的家人欠醫生太多」。
  • SKER光子嫩膚美容面罩
    ∙記得日本的大排燈嗎⁉️講真我心心念念想入一個,可是使用太麻煩了😂必須遮眼睛,啥事都不能做[捂臉]可是遇到了SKER光子嫩膚面罩,我徹底放棄大排燈了🧡∙這個包裝帥不帥⁉️SKER家的產品每一次出驚喜‼️前幾天在美容院試的就是它,連小姐姐都問我多少錢😂
  • 十日談|他,三次拔下氧氣面罩推讓醫療資源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新冠肺炎疫情這種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中,我定然責無旁貸,積極報名;同樣身為醫務工作者的妻子非常理解支持,讓我深感欣慰。大年初四,我作為松江區九亭醫院醫生隨上海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來到武漢,看著原本喧囂的街頭空無一人,我的心情頓時凝重起來。抓緊時間培訓後,我們進駐武漢三院。
  • 電生理醫生的「噩夢」:消融室早,卻遭遇心梗
    室早消融,冠脈介入,分別屬於電生理醫生和冠心病介入醫生兩個不同的亞專科領域。如果一臺手術,為消融室早,卻遭遇心梗,意外做了冠脈造影,並放了支架,原因為何?一起來看看這個被電生理醫生稱為「噩夢『的病例。作者:Myelin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魔獸世界懷舊服》暗紋面罩圖紙怎麼獲得 暗紋面罩圖紙獲得方法
    暗紋面罩是一款暗傷職業,例如暗牧,術士,早期在練級的時候非常好用的一款頭部,也很可以伴隨你用很久,很多裁縫不知道暗紋面罩圖紙在哪裡獲取,下面86就來教大家在哪裡得到暗紋面罩圖紙,具體操作如下: 暗紋面罩屬性
  • 美國醫療物資短缺,醫生急中生智,竟用浴帽和外賣盒自製防護面罩
    紐約一家醫院的醫護人員急中生智,居然用外賣盒和浴帽,自製出了防護面罩。周五(3月27日),一位名叫古德裡夫(M Goodleaf)的推特用戶發了一個帖子,分享了她在神經科工作的醫生爸爸自製的防護面罩。據悉,這名神經科醫生一直在為新冠肺炎患者接診。照片中,他頭上戴著一頂浴帽和一個外賣盒。
  • 為什麼特種兵在臉上抹油彩,而特警帶面罩?老兵告訴你答案
    而對於這兩種不同的身份,大家通過影視劇也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同樣是執行任務,為何特種兵是在臉上抹油彩,而特警卻是戴面罩?老兵告訴你答案我們總是在說:這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雖然特種兵和特警都是替我們負重前行的人,但他們之間確實是有很大差別的。這首先就是兩者的戰鬥目標有明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