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郢《浙河館》詩詞賞析:青蛇上竹一種色,黃蝶隔溪無限情

2020-12-23 榆木齋

李郢《浙河館》詩詞賞析:青蛇上竹一種色,黃蝶隔溪無限情

文:枯木

《浙河館》

(一作《暮春山行田家歇馬》)

【唐】李郢

雨溼菰蒲斜日明,茅廚煮繭掉車聲。

青蛇上竹一種色,黃蝶隔溪無限情。

何處樵漁將遠餉,故園田土憶春耕。

千峰萬瀨水潏潏,羸馬此中愁獨行。

李郢,字楚望,唐代詩人,大中十年(856年)進士及第,歷為藩鎮從事,後拜侍御史。李郢工於詩詞,風格清麗,狀物傳神,元代《唐才子傳·卷八·李穎》評價:「郢工詩,理密辭閒,個個珠玉。其清麗極能寫景狀懷,每使人竟日不能釋卷。」

李郢生卒年及籍貫不詳,然而卻有一些趣聞軼事流傳。宋代王讜(dǎng)編撰的《唐語林·卷二》記載,李郢是當時吏部尚書鄭顥的門生,頗有詩名。剛參加科舉的時候,聽說鄰家有女貌美,便前去求親,不巧遇上同時其他求親者相爭,女家託詞道:「聘禮百萬錢,先到者許親。」。沒想到第二天兩家都準備了百萬錢的聘禮,於是女家說:「請各賦一詩,以為優劣。」,最後李郢勝出,娶得美人歸。由此可以看出,李郢家庭富足,並且才思敏捷。

李郢登第娶親後,剛開始居住在蘇州,遇上故交湖州太守,便邀請他同去湖州遊玩。酒醉後要回家給妻子過生日,湖州太守不放,並且贈送了「胡琴焦桐方物」等禮品,讓他先寄回去致意,李郢隨禮物賦詩一首《寄內詩》(亦作)《為妻作生日寄意》

謝家生日好風煙,柳暖花春二月天。

金鳳對翹雙翡翠,蜀琴新上七絲弦。

鴛鴦交頸期千歲,琴瑟偕和欲百年。

應恨客程歸未得,綠窗紅淚冷涓涓。

李郢在餘杭時期,醉情山水曲藝,「出有山水之興,入有琴書之娛,疏於馳競。」(《唐才子傳》),和詩僧賈島、清塞關係交好。詩僧清塞(俗姓周,名賀,字南卿)在詩人姚合(杭州刺史)的勸說下還俗,賈島在韓愈的勸說下還俗,然而二人都沒有獲取功名,最後清塞重新出家,賈島病逝。李郢後來重新回到錢塘時,非常感慨,於是賦詩一首:

《京師》

卻到城中事事傷,惠休還俗賈生亡。

誰人收得文章篋,獨我重經苔鮮房。

一命未沾為逐客,萬緣初盡別空王。

蕭蕭竹塢殘陽在,葉覆閒階雪擁牆。

這首詩版本很多,有的題做《傷賈島無可》其實是錯誤的,並非是無可上人,而是清塞。因為詩詞中用漢代賈誼和南北朝(宋)的惠休上人來比擬二人,賈誼受排擠被貶為長沙太傅,惠休被孝武帝劉駿命其還俗,官至揚州從事史。而無可上人是賈島堂弟,沒有還俗一說,因而該詩應為《京師》比較妥當。

五代 荊浩 《匡廬圖》

開頭《浙河館》詩,是李郢的羈旅詩,同樣也有另一個題目,一作《暮春山行田家歇馬》。「浙河」即浙江,浙河館指的是浙江驛館,然讀其詩詞內容,似乎應以《暮春山行田家歇馬》為佳,因為詩詞中描寫田園風光,而不是描寫館舍,下面我們簡單賞析。

「雨溼菰蒲斜日明,茅廚煮繭掉車聲。」,「菰蒲」:菰和蒲,都是水生植物,暮春開花;「煮繭」:繅絲程序,「掉車」即「繅車」,蘇軾《浣溪沙》有「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首聯寫遠景:暮春時分,雨後天晴,河邊的菰草和香蒲葉上還有雨珠,在陽光的照耀下,分外晶瑩;路邊茅屋的廚房裡,蠶農們正在煮蠶繭,並用繅車抽絲,村落響起繅車的聲音。

「青蛇上竹一種色,黃蝶隔溪無限情。」,頷聯寫近景:暮春季節,竹葉青翠,青蛇盤在竹子上,混為一色,不好分辨;隔著小溪看過去,對岸黃色蝴蝶翩翩起舞,情致無限。

「何處樵漁將遠餉,故園田土憶春耕。」,頸聯寫景抒情:時過中午,太陽偏西,不知來自何處的漁夫和樵夫們開始吃著攜帶的乾糧,看到此景,不由得想起故鄉,應該是到了春耕的時候。

唐 李思訓《江帆樓閣圖》

「千峰萬瀨水潏潏,羸馬此中愁獨行。」。「瀨(lài)」:激流;「潏潏(jué)」;「羸(léi)馬」:瘦馬。水湧出貌。尾聯同樣寫景抒情:沿途千峰聳立,溪水湍流,詩人在此中騎著瘦馬孤獨的前行。

元 趙孟《水村圖》

《暮春山行田家歇馬》這首羈旅詩,詩人描繪了一幅風光優美的暮春景色,遠景是雨後天晴,陽光和煦,千峰萬壑,森然壁立,溪水湍急,近景是菰蒲涵露,翠竹黃蝶,漁樵農耕,茅店繅車,交織成一幅農忙季節的精美畫卷。

明 戴進《關山行旅圖》

而作為畫卷的主題,則是羈旅詩人,騎著瘦馬,獨自躑躅而行,全詩的詩眼為「愁」字,抒發了淡淡的春愁憂思。詩人視界開闊,意境深遠,含蓄凝練,狀物傳神,堪稱佳作。

明 沈周 《廬山高圖》

2020/4/11榆木齋

相關焦點

  • 學習詩詞創作不可不知,平仄的由來,如何區分平仄
    一、四聲與五聲古人研究聲韻,源自於翻譯佛經,魏晉時期據說中國古人研究聲韻源自於佛經翻譯,在魏晉時期就有了研究聲律的書。到了隋朝出現了《切韻》,這部韻書是中國詩詞韻書的濫觴,後來的唐韻、廣韻、集韻、平水韻都是以切韻為基礎一脈傳承而來的。而切韻採用的是四聲,即平上去入。平上去入的四聲音韻研究來自於南北朝的齊梁時期。
  • 十首童趣詩詞:多年後終於明白,小時候真好
    那時候的自己很知足,一件小事就能令自己開心愉快。當我們長大後,面對繁雜的人生,終於明白,小時候真好。《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西東,中兒正織雞籠。
  • 【經典賞析】李白: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帘子,獨自隔簾仰望玲瓏的秋月。賞析 《玉階怨》,見郭茂倩《樂府詩集》。屬《相和歌·楚調曲》,與《婕妤怨》、《長信怨》等曲,從古代所存歌辭看,都是專寫「宮怨」的樂曲。 李白的《玉階怨》,雖曲名標有「怨」字,詩作中卻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見「怨」字。無言獨立階砌,以致冰涼的露水浸溼羅襪;以見夜色之濃,佇待之久,怨情之深。
  • 唐代僧人子蘭詩詞擷拾賞析:「帶煙千井樹,和磬一樓風」
    唐代僧人子蘭詩詞擷拾賞析文:枯木子蘭,晚唐僧人關於子蘭,在星輝熠熠的唐代,子蘭名不見經傳,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傳·卷三》中「道人靈一」條有記載,其中有「其或雖以多而寡稱,或著少而增價者,如……曇域、子蘭、僧鸞、……四十五人,名既隱僻,事且微冥。」,雖然一筆帶過,然而表達了對唐代諸多僧人詩人的欽佩,子蘭為其中之一。
  • 十首關於春分的優美詩詞擷拾賞析
    十首關於春分的優美詩詞擷拾賞析文:枯木春分,十二十四節氣之一,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意思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為春季的中分點,《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
  • 【詩詞賞析】《長相思》李白
    捲起窗簾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嘆;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雲端!青青冥冥呵,上是無邊無垠的藍天,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湯湯的波瀾。天長長來地迢迢,靈魂飛越多辛苦;關山重重相阻隔,夢魂相見也艱難。賞析:以秋聲秋景起興,寫男思女。所思美人,遠在長安。
  • 掌握新東方在線這幾種表現手法賞析技巧 撥開詩詞鑑賞的迷霧
    一般在詩詞中,作者會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寓在此物此景中,以求創造物情一體的藝術境界。它的特點為:「景生情,情託景」。  新東方在線老師指出,通常在詩詞中作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通讀詩歌后的感受為見「情」卻不見景,並且詩詞中往往會含蓄曲折地表現出景物的形態、色彩、聽覺等。如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段就通過對鳥鳴的描寫來抒發亡國感傷。
  • 白居易有關紫藤的詩詞賞析
    白居易有關紫藤的詩詞賞析(原創)枯木紫藤花株型蜿蜒攀爬,春天一到,葉片翠綠,紫色的花蕾從上下垂,滿樹紫霞,惹人喜愛,自古以來就是非常美麗的觀花造景植物,古人將之栽植庭院,搭起架棚,春季賞花,夏季納涼,秋季觀果,非常愜意。
  • 細論人間詞話中的隔,學詩詞須搞懂這個字
    細論「隔」,學詩者須搞懂這個字近日,有詩友(@浮生之外)發私信問我:詩詞中何為「隔」?王和尚此文就談一談詩詞賞析中的「隔景」與「隔情」之內涵。首先,「隔」字,其含義是隔斷、阻隔,不通暢,不協調,用在詩詞中則有寫景不夠細膩真切,沒有畫面感與代入感;針對寫情則指讀者體會不到作者所表達之感情,感受不到其情緒。以「隔」來評析詩詞,其濫觴者雖是近代學者王國維,但是其內涵卻能在鍾嶸《詩品》中找到端倪。
  • 立春詩詞15首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賞析:杜甫從晉人立春日以蘆菔、芹菜為菜盤相饋贈的風俗起興,接著回憶起當年梅花開時在「兩京」(長安、洛陽)過立春日的盛況:春盤捧出高門,生菜由縴手傳遞,滿眼白玉青絲;最後感觸到自己遠客在外,歸計未定,巫峽江寒,說不盡飄零的悲傷,只有呼喊孩子拿來紙筆題詩遣懷。
  • 有關茉莉的精美詩詞擷拾賞析
    有關茉莉的精美詩詞擷拾賞析枯木在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中,茉莉花未上榜,大概是因為一則是舶來品,再則是花朵較小。然而茉莉花卻和我們日常生活最密切,茉莉精油、茉莉花茶等被廣泛應用於生活飲食當中,是國人比較喜歡的花卉品種之一。
  • 溪上吟草|暢遊詩詞,帶你過不一樣的端午節
    (一)萬水千山粽是情,天涯海角贊賢名。屈原芳古精忠在,永世常存夢已成。(二)龍舟起槳踏波行,萬水千山粽是情。端午揚歌豪氣壯,歡欣鼓樂震蒼穹。(三)傲骨流芳眾志承,汨羅江畔祭冤靈。緬懷英烈忠魂慰,萬水千山粽是情。
  • 40首詠柳詩詞,有無限春風,有深深離愁
    30首關於柳的詩詞,其中,有美妙的春風,更有深深的離愁別意。縈牽別恨絲千尺,斷送春光絮一亭。葉底黃鸝音更好,隔溪煙雨醉時聽。《踏莎行》宋·周紫芝情似遊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 巨然《萬壑松風圖》賞析
    自宋末,文人畫一躍成為畫壇盟主後,繪畫的宣教功能逐漸讓位于欣賞功能。繪畫成為一種抒發情感的方式,是畫家與友人之間共享畫中旨趣的高雅交流方式。時代背景五代十國是由盛唐之後的亂世,巨然生活在這個「天子用擔挑」「皇帝輪流做」的時代。其居住地南唐,在十國中與後蜀相似,生活相對安穩、統治者較愛好並重視藝術。
  • 中秋不僅在象徵團圓的月餅裡,更在情意濃濃的詩詞裡
    中秋,是千首萬首,歌以詠志,傳情達意的唯美詩詞,寄託著詩人無盡的鄉愁、美好的憧憬與綿綿的惆悵。賞析: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這時,遠在天邊的親人和我同樣在望著月亮。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裡不眠而把親人懷想。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麗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三衢道中》《示兒》《春日》
    親愛的小夥伴們,所謂開卷有益,良好的讀書習慣要從小開始培養,古人詩詞歌賦何其何多,小編今天精心準備了一份,適合小學生的書單給大家,廢話就不多跟大家囉嗦啦,那還不趕緊往下!而在那淙淙溪水中輕舟漂流,多麼愜意!忽然,溪流已盡,那就改為徒步登山吧!怕累嗎?不,瞧詩中一個「卻」字,道出了他對全新體驗的由衷喜悅!三新,是寫途中景物的更添豐富。讀第三旬,我們恍然大悟:從「來時路」三個字看出,詩人日前曾途經此處,但「不減」兩字袒露了他對山間林蔭的無限熱愛,所以重踏故道,毫不倦怠。
  • 5首唯美詩詞,驚豔了時光,道盡愛情的真與美
    每天詩詞賞析、古典文學分享,關注夢瞻讀書詩詞賞析第22話:好時光——(唐)李隆基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譯文:你裝飾珠寶的高高的髮髻,最適合宮中流行的式樣。你的臉龐像蓮花一樣鮮嫩,肌膚白裡透紅散發馨香。
  • 30首詠柳詩詞,有無限春風,有深深離愁!
    柳在詩詞中,代表著離情別意。人們在送別時,會折柳相贈。當春天來臨時,柳條抽芽,點點青翠,喻示著春天的到來,而那隨風飄蕩的柳條,又何嘗不是離人的點點思念呢。30首柳的詩詞,其中,有美妙的春風,更有深深的離愁別意。《楊柳枝詞》唐·白居易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 45首最美詩詞,送給春天!
    為此,詩詞君整理了45首關於春天的古詩詞,並附有賞析,我們一起在其中領略絕美的春色吧! 01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