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輿論發動機,娛樂圈在任何時候,都從不缺少於正的身影
#於正分享去油方法#
如何評價於正?一個喜歡炒作、發微博小作文陰陽怪氣、嘴碎的編劇?結合這些年來發生的與於正有關的事件,可以發現,他完全就是個輿論熱點發動機,每次當於正的名字出現在微博熱搜上,不是他主動內涵別人就是在蹭熱度的路上,編劇出身的於正文筆自然了得,動不動長篇小作文看得是網友驚呼娛樂圈水太深,於是於正便有了這麼一個諷刺性的外號「於媽」,總是衝在吃瓜第一線或者是身為當事人的於正在大部分網友的眼裡,他就是個資深的娛樂圈人士而不是一個資深的編劇,因為相比他本身的業務能力,炒作二詞更能代表於正,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漢服事件」,當韓國人自不量力且不要臉的認為明朝服飾是韓服的時候,於正在外網把韓國人懟得夠嗆,儘管網內網友早已受夠了於正的嘴碎,但是看到他在外邊噁心別人還是非常解氣的,不少人感嘆「沒想到,於正的嘴碎有一天也能發揮正面作用」,打開就是體現了這句話吧:好鋼使在刀刃上。
圍繞在於正身邊的永遠是炒作、抄襲,這些年於正炒作的騷操作也多了去了,男性版浪姐《追光吧哥哥》已經開播,從目前的輿論評價來看,就是兩個字「油膩」,慢慢的油膩感讓觀眾大呼受不了,此時於正擔任另一檔剛開播綜藝《我就是演員》導師位置,如不意外這兩檔節目將會是年底的焦點綜藝,這對于于正來說怎麼能夠錯過?於正在微博噼裡啪啦發了一大堆文字,從各種角度給男性一些所謂「去油」的方法。
很快,另一個知名編劇汪海林發文正面硬懟於正並且配上了於正的照片,他表示:
關於失足青年於正的七條建議一、不要再裝 逼了。二、不要再抄襲了。三、不要再行賄了。四、不要再動用關係刪帖控評了。五、不要再騷擾男演員了。六、不要再說自己是讀書人了。七、不要再張著大嘴看東西、思考、發呆了,加上哈喇子你就容易被送錯病房。
談到抄襲,於正直呼內行,而當屬最出圈也是最轟動的莫過於當年於正與臺灣編劇瓊瑤因抄襲一事對簿公堂事件 ,2014年4月15日,瓊瑤在《花非花霧非霧》官方微博發表給廣電總局的公開信,舉報於正《宮鎖連城》多處劇情抄襲《梅花烙》,並列舉了幾個於正的抄襲案例作為證據,她懇請廣電總局領導及時停止播出於正新劇《宮3》,並呼籲觀眾不要看於正劇,更稱自己因為此事心如刀絞,已經病倒。
2014年4月28日,瓊瑤正式起訴於正侵權,同時對播出單位——湖南衛視一同追究責任。12月25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宣判此案。 法院判決《宮鎖連城》侵犯了《梅花烙》的改編權,於正被要求向瓊瑤公開賠禮道歉,五家被告則共計賠償500萬元。2018年4月26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陳喆(瓊瑤)與餘徵(於正)侵害著作權糾紛一案。
2018年5月,因為於正被判侵權遲遲不向瓊瑤道歉,三中院依據判決在《法制日報》刊登案件內容作為公告。2018年5月23日,從北京市三中院獲悉,該公告費用33.6萬元全數由於正承擔,他現已將錢交付。這意味著,該院審結的陳喆(瓊瑤)與餘徵(於正)侵害著作權糾紛一案已全部執行完畢。
當年的事情已經逐漸的被人遺忘,但是於正抄襲這件事還沒完,此前汪海林在節目上談到當年於正抄襲瓊瑤事件的時候表示打完官司後,於正當場賠了500萬,但是到如今於正都沒有給瓊瑤道歉,一句道歉的話語都沒有,而且當時需要邀請專家輔助人的時候,於正請遍了編劇圈沒有一個人肯為他出面,而且當時有139編劇籤名請求要嚴懲於正,這在汪海林眼中,在那些編劇眼中於正就是一個真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