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裸辭的人,真的待業了一整年嗎?

2021-02-15 LinkedIn


最近很多小夥伴反映收不到領英的推送,為了不讓大家錯過我們的精彩文章,歡迎看完文章後點擊🔝【LinkedIn】將我們設置為星標,並多多【點讚、在看、轉發】哦!

每到年終,職場人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要不要辭職?

 

現在辭職划算麼?

要不要拿完年終獎再走人?

忍不到年底了,要不要裸辭?

……

 

特別是裸辭,極具吸引力。無休止的加班、被領導PUA的痛苦,人際關係產生的齷蹉,都能在出其不意甩出辭職信的那一刻得到消解。

 

再看看網上這些振奮人心的裸辭雞湯,

 

不禁讓人產生一種「都怪上班耽誤了我年入百萬」的錯覺。

 

在《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裡,周深說「裸辭某個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更是把裸辭的意義更是上升到了哲學層面。

 

但這裡有很多值得我們推敲的地方。

 

比如,有人統計過裸辭的人裡最終取得成功事業的人佔比多少麼?裸辭究竟是怎麼「解救自己」的?

 

不提前思考清楚,它們就會成為我們裸辭後的陷阱困住自己。

 

何況,還是在疫情持續的2021年(苦笑臉.jpg)

  

 

裸辭是真的爽

但後勁兒也是real上頭

 

我理解周深說的「裸辭是某種程度上的解救自己」。上班是一件辛苦的事,哪個職場人沒做過揮一揮衣袖把老闆fire掉的黃粱美夢呢。

 

根據《2020職場人裸辭現狀調研報導》數據顯示,近8成職場人有過裸辭的想法,從沒想過裸辭的硬核職場人只有22%。

《2020職場人裸辭現狀調研報導》截圖

裸辭是真爽,但辭職後的作用力也很上頭。尤其是2020年,在找工作的道路上簡直就是哀鴻遍野。有人辭職四個月後,在近一個月內沒看到新的招聘信息;有人三月份辭職後被滯留到了12月。

就算是那些原本好就業的行業,求職者背景優秀、有豐富相關工作經歷,今年也因為池子更小更窄讓求職變得艱難。

 

 

原本是想靠裸辭來解救自己,沒想到低迷的大環境差點讓「解救」變成「溺斃」。

 

而且,我嚴重懷疑,一些寄希望於靠裸辭解救自己的人,是否真的明白如何解救自己?隨便逛逛「裸辭小組」,發現滿屏都是焦慮和恐慌的人。

 

 

這裡有個悖論:「解救自己」是一個抽象概念,需要解決「到底想解救自己什麼」和「如何解救」等問題,這其中涉及思考、復盤等一系列理性工作;而裸辭多數時候是感性大於理性的衝動行為,當中缺少思考的環節。

 

所以得出「裸辭某種程度上解救自己」這個結論很難讓人信服。

 

裸辭不僅給我們自己帶來焦慮,還會讓家人焦慮,而這種焦慮會反作用到我們身上。

 

設想一下父母知道你裸辭了,他們本身是吃了「大鍋飯」的普通勞動者,看到你幾個月啥也沒幹(也許你有自己的安排),很難保證他們無心的言辭不會傷害到你。

 

而且因為你的性別或空檔期過長等因素,本身就會給再就業造成巨大壓力。

 

我曾經的一位前同事碩士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做了五年,然後因為換了頂頭上司磨合不佳裸辭了。

找工作時,30歲的她每次面試都會被問到婚育問題,得知她未婚未育後本來很好的面試都陷入了一絲尷尬。雖然人社部下達通知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聘時,不得詢問女性婚育情況,但多數企業很難做到。

 

所以,成熟的職場人是不會勸人裸辭的。大家明白多數人是裸辭一時爽,找工作「火葬場」。

 

2021,裸辭是「綁架人」

還是「拯救人」?

而且,讓我們裸辭的真正原因能否在下一份工作中不再發生,誰也不能保證。

 

《2020職場人裸辭現狀調研報導》數據顯示,裸辭排名前三的原因分別是:不開心、工資低、沒盼頭。因為後兩項而裸辭我能理解,但因為「不開心」而辭職這個理由實在是過於寬泛和主觀。

 

《2020職場人裸辭現狀調研報導》截圖

尤其是因為公司管理不夠人性化、和團隊氣場不合、制度太死板、上司沒有人情味、同事拍老闆馬屁這些理由一走了之的,你實在很難保證在下一份工作中能解決。

 

Boxed.com的創始人兼CEOChieh Huang把不喜歡老闆、同事等這些引起的情緒厭惡稱作工作上的「短期痛苦」。他不認為這些理由是換工作的好理由,因為當你換到一份新工作時,大概率還是會遭遇這些短期痛苦。

 

媒體人莊雅婷曾說過:在職場上我們關心的是應該只有兩件:收入和個人發展,其他都是次要矛盾。

 

收入進行一下對比:同行業水平和個人能力最高水平;個人發展進行復盤:平臺的賦能和職位的升遷路徑。

如果這兩項算滿意,那麼這份工作包含的一些破事兒你應該學會冷靜處理。

那些原本寄托在老闆、領導和同事身上的情緒,我們可以在愛好、友誼、親情中找到,不必寄望於一間公司。

 

另外,每個人忍受不悅的閾值是不同的。

我有好友因為上司習慣在下屬工作做不好時進行辱罵和人身攻擊,她忍受不了,沒等過完試用期就裸辭了;也有前同事在工作被領導當場罵「你是豬麼!」而「無所謂」,跟著這位領導幹了十年。

 

檢視和劃定自己的底線,比一時衝動或者因為逃避某些問題而裸辭更理智。

 

不是說一定要把自己逼到絕路上才能裸辭,我們都會陷入主觀情緒、一葉障目。


所以,當你決定辭職——特別是裸辭時,最好多找幾個人問問:了解你的朋友、你信任的長輩、你關係不錯的同事,問問他們怎麼評價你的工作?怎麼看待你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多和旁觀者交流溝通,更能幫我們理清頭緒。

 

當然,有些時候裸辭是必須的,與底線、忍受閾值、開心與否都無關。

比如喜歡玩職場PUA的老闆、職場性騷擾、因為性別貶低員工價值、經常給員工洗腦、搞狼性文化、不陪酒就無法在公司生存下去的企業,儘早離開為妙,待下去只是損耗自己。

 

好的辭職應該讓一個人

在有準備的前提下快樂的一直飛


不在其位、不知其苦。公平來說,裸辭沒有對錯,後果只有自己知道、也只有自己承擔。

 

只是這兩年的就業市場,不僅分母變大——畢業生屢創新高、分子還變小了——職位冷凍期變長。

 

所以,已經佔上「坑位」的職場人,有所「預謀」的離場也許才是更穩妥的方案。離婚需要冷靜期,辭職也需要。而在冷靜期內做好以下四件事,能讓辭職和再就業更從容不迫。

 

第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社交、社交、社交。

 

千萬不要因為打算離職就斷了自己已有的關係網。世界很大但網際網路讓它變得很小,在求職寒冬期,更需要我們聯結能用上的一切人脈去獲取工作、或者轉換職業的建議。

除了正常修改投遞簡歷,也問問你能觸及到的一切關係,是否有合適的崗位介紹給你。內推永遠比自己按部就班打怪升級找工作容易得多。

 

第二,存好備用金。

 

堅持社交、並確保有經濟來源,做好這兩件事就能讓我們在辭職後的過渡期內減少很多痛苦和焦慮。

調研數據顯示,近三成的職場人(包括工作幾年的職場人)表示兜裡有10萬以上,才有裸辭的勇氣。

 

對於職場新人來說,存夠十萬才敢裸辭有些困難,但戶頭裡留夠 6 - 12 個月的個人花銷存款能夠讓自己更從容的找工作。否則因為缺錢而「飢不擇食」選擇一份工作,只會陷入「入職——不喜歡這份工作——辭職」的惡性循環。

 

第三,總結在過去的職業生涯中你所學到的東西。

 

Chieh Huang認為,職場上的很多東西,比如如何與客戶溝通、怎麼做好團隊合作、如何提升工作效率等,無論你接下來從事什麼行業、在哪家公司上班,其實都是相通的。復盤好這些重要的知識點,對接下來的求職和新工作融入都有好處。

 

第四,當你對換工作這件事還遲疑時,不妨先從「邊緣」做起。

 

如果你有感興趣的崗位、行業,可又不能穩操勝券時,不妨先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到你想要去的新行業、新公司做做志願者、免費兼職,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後再做決定。

如果你對辭職後的就業完全一片迷茫,那更需要這一步,去探一探自己下一份工作的方向。

 

在職場上「解救自己」,要麼靠做出來的成績,要麼靠認清方向後的剎車、換軌。


沒有「預謀」的裸辭,很難幫我們脫離苦海上岸。

特別是我還聽說2020年裸辭的人,有些待業了一整年QAQ。

 今年你還會裸辭嗎?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靜思,獨立撰稿人,已出版《 關鍵突破:25個直擊問題本質的解決利器》、《一輩子很長,要活出高級感》等作品。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網絡截圖和Yestone。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Imschina-sales@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21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相關焦點

  • 「裸辭」你真的敢嗎?
    裸辭」不是貶義詞,他回憶自己留學時裸辭的經歷,稱當時再繼續醫學院生活,整個人可能會壞掉,所以如果裸辭在某個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是應該要提倡的,但是一定要想清楚。對於裸辭談談你的看法。1、無論如何,言之有物已經很能體現一個人的綜合素養了。2、周深只是提醒我們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裸辭。我們要選擇自己最適合的道路。3、真的是人間清醒了,其實你每個選擇都是對的,因為每個選擇都是你遵從內心做出的決定!
  • 職場人觀察實錄 |「裸辭自由」真的自由了嗎?
    資深職業規劃師 私人職業顧問商業管理顧問 多家企業首席人才官裸辭,似乎成為一種潮流;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走的好一個灑脫
  • 年底裸辭,90後最後的任性
    DT財經也做過一份關於裸辭的調查。 調查顯示,92%的職場人曾暗戳戳地想過裸辭;但真正付諸行動的還是21—30歲的年輕人。 在他們那個年代,想辭職是沒有機會的,甚至你找好了下家,都還要原單位承認放人,才可以正式上班。 於是無奈之下,主持人竇文濤才選擇去創業,有了今天的成就。 我的父親也是。大學畢業他就分配到高中當老師,一做就是30年。
  •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待業日記 2020.11.09
    日本街 陳皮/攝其實,我已經「裸辭」過好幾次了,按理說,我也不應該有什麼太大的心理負擔。不過,這一次卻是不一樣,之前從來沒有待業過這麼長時間,印象裡,差不多兩周就能找到下家,看來,今年的情況確實比較難。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年齡的原因。
  • 薪資、同事nice,事業單位任性裸辭,至今失業8個月,後悔!
    引:這兩年,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裸辭這個詞會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周圍。案例說,失業潮湧動,大家都應該是滿滿的危機感。難道為了消除危機感,選擇主動辭職,這才是明智?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吐槽了自己最近的境遇。
  • 年底裸辭,真的好嗎?
    ——同事卡卡,90後畢業第5個年頭,第7次離職臨近年末,又是一個離職季,身邊裸辭的人很多。有人覺得這是瀟灑,而我,看到了殘酷。 51%的人裸辭,年輕人佔多數 之前很流行一個段子:如果你是領導,千萬別罵90後,他們一言不合就會辭職走人。
  • 果斷裸辭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在上一次「你會選擇「裸辭」嗎?」的徵集活動中,我們收到了非常多朋友的回覆,一共285份有效答卷。我們整理了其中一些內容,來和你分享。或許,你能看到另一個自己,而我們更多的是希望,你能從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 「裸辭」用英語怎麼說?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過得怎樣?
    《2019年度求職體驗調研》顯示,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持續時間隨代際遞減: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是3年半,90後則是9個月,95後7個月換掉第一份工作。在這些辭職的人當中,有一半都是裸辭。調查顯示,2020年打工人裸辭的三大原因是:不開心、工資低、沒有盼頭。
  • 年輕人辭職需要冷靜期嗎:那些勸你不要裸辭的人,都是在傷害你
    以過來人身份為代表的職場老司機認為當下年輕人不計後果的裸辭是不理性的行為。而我想告訴你,這些勸你冷靜的人,其實都是在害你!為什麼很多人反對裸辭?今年就業壓力大2020年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約為874萬,為歷史最高。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都在減員縮編,就業環境差,競爭壓力大。
  • 年底了,裸辭嗎
    她一位同事的手機殼後面印著「裸辭,不幹了」。感情好多人都把裸辭掛在嘴上,只不過沒什麼負擔的年輕人是一言不發就會裸辭,真正要擔心的是他們的老闆,不知怎麼就會惹得年輕的手下立馬裸辭。如果天天要在一個破公司裡跟著一個破老闆幹一份破工作,裸辭也沒什麼可怕的,還能壞到哪裡去?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費的。第二美好的非常非常貴。
  • 「薪水給太少,我裸辭了」
    來源:職場無憂前幾天,「薪水達不到預期要裸辭嗎」一話題引起熱議。起因是在《同一屋簷下》節目中,90後的王天奇因薪水太低而裸辭。裸辭在當下年輕人中早已不是個例,其結果卻是大相逕庭的。一部分人裸辭後,另尋高就,變得更好;而一部分人,失業空窗,身處迷茫。薪水太低,該裸辭嗎?
  • 疫情下找工作的網際網路人:年前裸辭,待業4個月後漲薪入職
    另一部分沒有裸辭,原本有跳槽打算的小夥伴,也因為疫情變得更加謹慎。饅頭最近就陸續收到不少同學的好消息:入職新公司,薪資翻倍,成功轉行到自己心儀的崗位……他們是如何在特殊時期成功跳槽加薪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 年前「裸辭」,年後找工作的容易嗎?答案可能有點現實!
    所以,很多人在找工作這件事上,經常容易「心煩」。每到年關,很多人都會開始選擇「跳槽」或者「裸辭」,要麼找一份適合自己明年年發展的工作,要麼就踏踏實實的回家過年,然後明年在以謀發展。對於「跳槽」也許還能接受,換一份新工作,找一個新的開始。
  • 2020年最新的頭像壁紙,換上好運一整年!
    2020年最新的頭像壁紙,換上好運一整年!
  • 溫水煮青蛙,還是裸辭找下家?
    在《令人心動的offer》中,周深的一句話也引發了無數職場人的共鳴:「裸辭,在某個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畢竟職場中最大的自由,莫過於裸辭自由。直到我們遇上了風雲激蕩的2020年。各大行業凜冬已至,大企業封鎖HC,中企業只出不進,小企業乾脆破產關門跑路。連熱衷於不時問你「要看看機會嗎」的獵頭也消停了,翻翻看朋友圈,原來轉行賣保險了。2020年的寒冬臘月,你還敢裸辭嗎?
  • 程式設計師裸辭後找不到工作,選擇離開上海,2020年換工作幾點建議
    世界500強程式設計師,分享職場身邊事,每日一更,關注我,助你快速成長,早日升職加薪~原創輸出,侵權必究,文/職場充電屋朋友上海某他在年前領了年終獎後裸辭,本想好好過個肥年,金三銀四再找份好工作。可是疫情來勢洶洶,打破了他所有的計劃,往年的「金三銀四」,今年變得格外冷清,不僅面試電話少了,各公司紛紛開始降薪裁員,減少招聘名額,很多公司甚至取消了招聘。
  • 裸辭了,然後呢?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掀起一次裸辭潮,最經典如「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擊中了當年365天只能面對電腦屏幕的社畜的心;最近的996明目張胆的敲打,更是讓人看到了資本家的面目可憎。稍微有點遠見的人都會想著離職後怎麼生存,下份工作什麼時候找到,這些不可控因素,因此每次想要辭職,總會先問一圈朋友。可得到的建議也是泛泛空談,無非繼續和不繼續兩種,最後還是自己決定。所以,我特意採訪了幾位已經「裸辭」的朋友分別在不同時間段的狀態,例如辭職原因、生活考慮、存款支撐、前途願景等。
  • 梧桐湖新區組織待業退役軍人參加2020年鄂州市金秋招聘月
    10月27日上午,梧桐湖新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組織各村(社區)待業退役軍人參加2020年鄂州市金秋招聘月暨就業扶貧專項行動招聘會。梧桐湖新區共8人參加此次招聘會,有3人與招聘企業達成就業意向。新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為退役軍人提供一站式、全鏈條的暖心服務,受到退役軍人的一致好評。
  • 近30歲律師助理裸辭引熱議,中年的職場人,裸辭背後的真相是啥?
    沒有積蓄,沒有對未來的計劃,丁輝的人生有了第一次裸辭。重回大學,丁輝選擇了和銷售毫不相關的法律專業,因為律師掙錢多,而他需要經濟作為支撐。丁輝雖然進入了律師行業,但在律所給人做助理顯然不是他想要的,當《令人心動的 offer》第二季開始後,他又一次裸辭了。他說,裸辭才有勇氣背水一戰。
  • 2020年一整年,這三個星座的運勢都令人羨慕
    金牛座2020年金牛座的整體運勢呈上升趨勢,各方面表現得都比較優秀。金牛的生活比較充實,日常被工作、戀愛和感興趣的事物安排得滿滿當當。整體上金牛的財運不錯,但是偶爾可能在工作上會感受到一丁點壓力,這就需要金牛勞逸結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