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波咖啡浪潮,即「精品咖啡浪潮」的影響下,國內越來越多精品意式咖啡店崛起。
某些精品咖啡店的營業額甚至超過了知名奶茶店。
然而提起意式咖啡,許多人的第一印象仍是拉花。
意式咖啡是怎麼來的?它又是什麼?今天,讓小編帶大家了解意式咖啡。
在之前的【從頭認識咖啡01】中,介紹咖啡的歷史時說過,咖啡起源於非洲的衣索比亞,在17世紀初借大航海時代的機遇傳入歐洲。
1600年,教皇為咖啡舉行洗禮,咖啡在歐洲逐步普及,為意式咖啡的出現奠定基礎。
1905年,世界上第一臺意式蒸汽壓力咖啡機由義大利人Lugi Bezzera 正式發明,意式咖啡的歷史序幕就此拉開。
* Lugi Bezzera也是意式濃縮機品牌BEZZERA「貝澤拉」品牌的創始人。
意式咖啡 是指以意式蒸汽壓力咖啡機製作的含有意式濃縮咖啡(Espresso)的所有咖啡飲品。
意式咖啡是一個系統,是以意式蒸汽壓力咖啡機快速萃取出來的Espresso為基礎的體系。
意式咖啡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溫蒸汽壓力,瞬間將咖啡液萃取出來。
這樣萃取出來的咖啡液,就是Espresso。
所謂意式咖啡, 精髓就在於意式濃縮咖啡。
通常,Espresso可以直接飲用。
以Espresso為基底液,配合水、冰、牛奶、奶泡、巧克力、冰激凌、香料、糖漿、堅果、酒等等,各種搭配組合,製作出來的咖啡飲品,都叫做意式咖啡。
常見的基礎款意式咖啡有:Espresso、美式、拿鐵、卡布奇諾、瑪奇朵、澳白等。
以上這些咖啡,都是利用不同的奶泡厚度和不同的咖啡牛奶比例所獲得的意式飲品。
當然還有類似摩卡、風味拿鐵等,是通過在拿鐵的基礎上添加不同的糖漿所做出來的。
基礎款意式咖啡成份分解
意式濃縮咖啡(Espresso):
Espresso(通常1份為30ml )
美式咖啡(Ameicano):
1/12 Espresso + 11/12 熱水
拿鐵咖啡(Caffe Latte):
1/3 Espresso + 2/3 牛奶 + 少許奶泡
摩卡咖啡(Mocha):
Espresso + 巧克力醬 + 牛奶 + 奶油
卡布奇諾(Cappuccino):
1/3 Espresso + 1/3 牛奶 + 1/3 奶泡
瑪奇朵(Macchiato):
2/3 Espresso + 1/3 奶泡
澳白(Flat White):
1/5 Espresso + 4/5 牛奶 + 少許奶泡
... ...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意式咖啡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懂,甚至成分比想像中的要簡單?
其實,「Espresso」在義大利文中是「快速」之意。
在義大利本土,很多咖啡店都設為吧檯和堂食兩個部分。
義大利最出名的咖啡店
Antico Caffe Greco
因為意式咖啡製作過程相對較快,且分量適宜,所以義大利人一般會選擇站著喝完。
而堂食的店面則是作為遊客歇腳或者是下午茶用途,一般需要收取1~2歐元的服務費。
意式咖啡豆向來是拼配的藝術。
為了追求更多層次的風味及均衡口感,往往將不同產地與品種的豆子混合在一起。
所以拼配之前,就得對全世界各個產地咖啡豆的品質、個性了如指掌。
然後運用科學邏輯和如同藝術般的創新力,進而拼配出令人愉悅的獨屬咖啡的奇妙口感。
在拼配的世界裡,就如同樂隊選擇搭檔、足球隊選球員一樣,各具特色又互補添彩的特性融合才是開啟意式咖啡大門的鑰匙。
當下,受「精品咖啡浪潮」的影響,很多精品咖啡店推出了以SOE為基底的意式咖啡。
* 所謂SOE,其實就是「Single Origin Espresso」的縮寫,中文的意思為:單一產地的濃縮咖啡。
儘管傳統意式咖啡與精品咖啡這一次世紀之交,豐富了意式咖啡的口感。
但優質的意式拼配豆,仍然深受眾多咖啡迷追捧!
在越南的南部,以胡志明市和芽莊為主,咖啡文化都圍繞著意式咖啡展開。
而以越南北部河內為根的HANCOFFEE,在意式咖啡方面深有造詣。
HANCOFFEE把所有的意式咖啡研究心血,都擺在了這一包 Premium 系列的意式拼配豆中——
HANCOFFEE意式拼配咖啡豆,由60%阿拉比卡豆和40%的羅布斯塔豆拼配而成。
研磨成粉後,再通過意式濃縮咖啡機的萃取,得出來的濃縮咖啡油脂適中。
與牛奶一起融合成意式咖啡飲品,味道香醇,令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值得一提的是,這杯來自越南的意式咖啡,由於加入咖啡因含量更高的羅布斯塔豆,會令你更加精力充沛!
• 產品原料:40%羅布斯塔+60%阿拉比卡
• 烘焙及處理:深度、水洗+日曬
• 產品規格:500g/包
• 風味:牛油果,帶草本香氣的巧克力、核桃、杏仁
• 口感:焦糖,巧克力,甜美
• 產品原料:40%羅布斯塔+60%阿拉比卡
• 烘焙及處理:深度、水洗+日曬
• 產品規格:100g/包
• 風味:牛油果,帶草本香氣的巧克力、核桃、杏仁
• 口感:焦糖,巧克力,甜美